重生开无双 第203节

  前世,或者说现实,很多企业老板都非常羡慕菊厂员工的狼性文化。

  不分白天、黑夜,废寝忘食的工作。

  希望能在自己的公司里推行、复制这种狼性文化。

  然而推广来、复制去,多是东施效颦,无一能做到择善而从。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能把握住狼性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或者说公司老板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他们只想通过狼性文化来增加、扩大自己的财富规模。

  狼性文化的核心,是以公司员工为本的普遍持股制度。

  通过普遍持股制度,让员工与公司齐心合力、同舟共济,与公司共患难、同命运。

  从而提升管理效率、激发工作效率、增强组织效率,最终实现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

  换句话说,因为普遍持股制度,员工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老板也是打工,都是在为自己打工。

  9月20日。

  当乐行R交付后激发的议论热潮,仍在翻滚腾挪,乐达汽车又一次抛出王炸。

  乐达汽车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段乐行RWRC的官方宣传片Challenge in WRC!

  宣传片仅有2分钟时间。

  但画面展现出来的内容丰富。

  通过画面可以看到乐行RWRC的很多内容。

  第一分钟展现乐行RWRC的研发、设计、制造画面。

  告诉观众们,乐行RWRC是怎么从设计层面一步一步走出研发车间,在路面上纵横驰骋的。

  画面里,一连串的数字浮现。

  能让观众们对乐行RWRC有更为清晰地认知。

  让他们知道,这确实是一辆不凡的WRC赛车。

  如:12个月的研发;

  2000余个关键赛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更换;

  14000多公里的极限道路测试,包括铺装路、砂石路、泥泞路等等。

  还有300匹马力、430牛米扭矩、1200KG重量……等等。

  后面的一分钟,则充分展现乐行RWRC的极限道路测试画面。

  画面里,斑马涂装的乐行RWRC,以接近20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飞驰、飞跳在欧洲山间小路上,满身泥土、浓烟滚滚;

  以超过10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在蜿蜒盘旋的泥泞道路上,飘逸过弯、轻松惬意;

  以超过18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越过陡坡,飞跳在空中,重重回归路面,稳如老狗……

  这一切让人热血沸腾、血脉喷张、激情迸发!

  这是国产品牌汽车第一次与WRC赛事如此紧密挂钩;

  也是国产品牌汽车,第一次展现国外知名品牌汽车的飞跳画面;

  更是国产品牌汽车,第一次在泥泞道路上甩尾潇洒、转向精准。

  自然,乐行RWRC宣传片的热度很快飙涨。

  被转载、被议论、被追捧、被酸击……

  “镇压”国内汽车行业一切的是是非非。

  很快,发布的当天晚上,乐行RWRC上了30分钟新闻。

  媒体开设专栏座谈,网页大篇幅专题报道……。

  话说,这是乐达汽车年内第几次上30分钟新闻了?

  还真有人专门统计过,9次!

  平均一月一次,真亲儿子!

  “这他们才叫汽车!”

  “这车看起来就比乐行R要拽啊。”

  “WRC赛车平均造价都超过70万欧元了,还不包括后续的备用耗材,自己算一下能买多少辆乐行R。”

  “根本就不具备可比性,一个是量产车,一个是赛事车。”

  “这车真不是一般人能开的起,一个团队在后面保障。”

  “啧啧……这漂移飘的也太轻松写意了吧。”

  “这车的动力怎么比乐行R还要弱?”

  “赛事规则而已,都是300匹马力。不过真在赛道上跑,乐行R估计要被甩圈。”

  “乐达真鸡贼,一台1.6的发动机,调教出了这么多种性能。”

  “卧槽,好像就没有松过油门。”

  “油门被焊死了,WRC赛车的基本操作。”

  “妈啊,第一视角不能看,要吐。”

  “车是国产的,但车手不是,非常遗憾。”

  “奥吉尔、英格拉西亚,本来传闻要去大众,提前被乐达汽车截胡了。”

  “没有办法,能够参加、能够胜任的WRC赛车手非常有限,国内车手差一大截,只能找国外的了。”

  “……”

第266章 固态电池

  国庆第一天。

  常乐和江夏收拾行李,准备出游。

  为这一次出游,江夏花费了很大精力,做了详细攻略。

  今时不同往日,她不再是自由散漫的人,时间有限。

  即将出门,一通电话打乱两人的出行节奏。

  电话是曾熙打来的。

  在电话里,曾熙告诉常乐,平头哥研究院传来好消息:

  刘朝阳的学生舒志杰博士,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项目上取得突破。

  研究院研究的项目很多。

  一般意义的项目突破,曾熙不会惊动常乐。

  能让曾熙主动告知,那就说明这个项目意义很大。

  结束通话,常乐对江夏说:

  “抱歉,我要去研究院看看,可能要耽搁一些时间。”

  “没事,工作更重要。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江夏轻笑说道。

  常乐准备出门,江夏叫住他:

  “等等,我帮你换件衣服,去见科学家,穿T恤和沙滩裤实在不礼貌。”

  “哦,也对,忘记了。”

  换上正装,常乐以最快速度赶到平头哥研究院。

  通过层层安保门禁,进入实验室内。

  实验室内。

  舒志杰手持一块巴掌大小的方形块状物,向曾熙、余成东介绍。

  旁边,刘朝阳一脸骄傲。

  “曾总、余总,这是我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思路,研究出的氧化物全固态电池。”

  “它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次数多等强势特点。”

  “能量密度方面,单位能量密度已经达到400wh/kg,是目前主流三元锂电池的二倍、磷酸铁锂电池的三倍。”

  “在同等质量条件下,可实现双倍续航里程,充电一次轻松突破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

  “而且,根据预计,能量密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不断调整材料配比,能量密度上限1000wh/kg。”

  “我们正在研究优化新的材料配比,希望早日达到1000wh/kg的上限。”

  “安全性能方面,经过实验发现,我们研发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有非常强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

  “即便倍率性能提高、电化学体系激进,它依然不会产生锂枝晶。”

  “这种材质的电解质,天然规避了锂枝晶产生的可能性,自然就不会有内部短路风险。”

  “循环寿命长,可以正常循环2000次,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

  “根据我们实验,在循环2000次以上,容量保有90%以上,3000次以上,依然有80%以上的容量。”

  “另外……”舒志杰看到常乐走进来,暂停了介绍:

  “老板。”

  众人转身,自动以常乐为中心围了上来。

  舒志杰准备向常乐再介绍一遍电池的性能,常乐摆手说道:

  “舒博士,不用,我刚刚已经听到了。按照舒博士的介绍,那这个产品已经可以走出实验室了?”

  “老板,从技术角度来看,可以算是走出实验室了。”舒志杰解释:

  “因为氧化物电解质技术难题已经攻克,从根本上解决了锂枝晶生长的安全性问题。”

  “但是成本高居不下……”

  “目前液态锂电池成本是680美元/kwh,而我们的全固态锂电池成本在1500美元/kwh左右,很难被市场接受。”

  “所以,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减低成本。”

  “严格意义上讲,这应该是商业化的前夜。”

  常乐听完,看向曾熙:“曾姐,你的意见是什么?”

  “老板,电池产业市场规模目前在千亿美元,未来可以断定达到万亿美元规模,这个项目对我们公司来说意义重大……”

  “但是从市场角度分析,即便成本可控,现在也不是推出产品的最佳时机。”

  “虽然国家今年先后推出了《规划纲要》《推广应用目录》等宏观政策进行引导,并在部分区域实行新能源补贴。”

  “但从市场接受度来看,还需要一段时间培育。”

  “截止8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不到8000辆,属于边缘化产品。”

  曾熙说完,余成东接着说:

首节上一节203/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