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第147节

  二天过去看看。

  下午下班回到家,宋小慧得知后也闹着要跟他一起去,她暑假在家待了一个多月,早就闲的嗷嗷叫了,这下听说丈夫要出去到县里,还是进山,那肯定要跟着过去。

  李唐也没阻拦,只是让她得穿工装,装扮成自己的秘书,他出去是工作,带着老婆游山玩水,担心有心人知道了,到时候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于是就发生了今天这一幕。

  以为没人认识她,也确实,当地的县领导也好,陶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也好,真的没人认识她,就当她是李唐的秘书,殊不知跟着过来采访的省台两位记者此刻已经认出她来了。

  “张哥,那女的,就是跟在李总身后那个,我怎么感觉她那么面熟啊?”

  “刚才她一下车我就感觉到面熟了,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她叫宋小慧,就是省城大学经济系的教授,你感觉面熟,应该是上次省里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见过,这次她穿的工装,跟穿自己衣服时变化还挺大。”

  “对对对,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就是她,当时听说她这么年轻就是教授了,我还特意多看了几眼,不过……她怎么又变成秦山制药的人了?难道她还在这边兼职?”

  “你不知道?”被叫做张哥的人有些诧异的看了眼身旁的同事。

  “啊?我应该知道什么?”

  “宋教授啊,她是秦山制药李总的夫人,现在正放暑假呢,跟自己爱人出来一起转转,顺便给他当当秘书。”

  “张哥,你……你是说,那个宋教授跟李总是两口子?”

  “对啊,很多人都知道的,宋教授还是宋***的女儿,她公公就是秦山化肥厂的厂长。”

  “嘶……这……这是什么人家啊!”

  “很难理解吗?我觉得还好吧,人家这不就是常说的门当户对么,一般的平头老百姓,就是想娶一个这样的媳妇儿,恐怕到人家家也抬不起头来吧,亦或者普通姑娘想嫁给李唐,自己可能不自觉的就会感觉低人一等吧,像他们这种结合,可能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383章 扶贫

  走在前边的李唐偏过头看了眼一旁不远处的记者,有些无奈的轻轻摇摇头。

  “老陶啊,你叫我过来就不能实话实说嘛,还当老师呢,竟忽悠人。”

  “我也没办法啊我的李总。”陶教授笑呵呵的解释道:“县里的领导再三拜托我一定要把您请过来,省里宣传部门的领导,也让我想办法把你叫过来配合录点素材,咱们打交道时间也不短了,我知道你的脾气,不这样您压根不可能来。”

  “省台的记者要录什么素材?”

  “好像是什么扶贫之类的,咱们的种植基地都在山里,还顺带帮忙把通往山外的路都修了,可不就是最好的扶贫么。”

  陶教授对他现在的工作满意的不得了,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从事自己的研究还不用再操心什么研究经费的问题,简直就是爽的飞起。

  对一名教授来说,学以致用,利用自己所学帮助农民来摆脱贫困,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他感觉舒服。

  李唐转头看了看四周,他当时选择种植基地的时候,刻意避开那些良田,专门选择山里的,就是因为山里的这些山民日子确实苦,分的地东一片西一片的不连贯,有的地方受日晒的时间还短,现在是八月中旬,正是热的时候,走在这里都感觉凉嗖嗖的,每年的粮食收成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更别提还要交粮。

  让陶教授选择一些适合在这里种植的草药,教给这些山民们种植技术,每年都会有秦山制药的人上门来收,要粮食还是要钱,由他们随便选,对这些山民来说,真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再加上为了方便收购,把路再一修,让他们进出山都方便,平日里打的山货也方便他们弄出去卖,这又是一项经济来源,这些山民包括他们所属的县,对制药公司那真是感恩戴德,山民方便了,县里可以少为这边考虑点了,可以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其他地方。

  毕竟,带领老百姓脱贫,那也是地方领导每年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当时弄这些中草药种植基地的时候,李唐唯一提出的要求就是,只要是农民自己跟公司合作的,种植的草药都必须是那种一年就可入药的,因为要让老百姓年年都能见到钱,要让他们知道,种这个确实比种粮食挣钱,这样他们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你走。

  而如果是那种公司自己承包的地,雇佣当地老百姓来种植,他们领固定工资的基地,那无所谓,种植的草药几年,甚至十年才能入药都可以,因为公司等的起,也投入的起。

  你试试让老百姓在自己的地上种这种,好几年才能见到收益的,看他不吐到你脸上才怪了呢。

  应该说秦山地区,或者整个秦省,就没有哪个地方领导不想让李唐过去走走看看的,因为这家伙是真的在投钱,又无偿捐赠帮着修路的,又以公司名义出面承包土地,建设基地,然后雇佣当地农民帮助种植的。

  更别提他在省教育厅还放了一笔钱,这笔钱只用来给那些愿意在偏远农村教学的老师发放补助,每个月五十块钱,这笔钱无论这个老师有没有编制都有,说真的,那些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都没这么高,更别提工资还经常领不到手。

  对这笔钱李唐也是提了一个唯一的要求,那就是要求县一级教育部门必须亲手发放到够资格领取的每一位老师手中,不能假手当地的乡镇政府,因为他不相信那些人。

  只要在偏远农村教学,每个月就可以领五十块钱的补助,这项举动,这两年真的是大大的缓解了农村学校缺少老师的困境,别小看这五十,在农村生活,一家四五口根本花不完,攒上一年都可以买台电视机了。

  而这个县的领导们想让李唐过来也有原因,山里农民的土地种上了草药,这两年的收入肉眼可见的提升了上去,城镇附近的农民不

  愿意了,几个村的村长联合起来找到镇上,又找到县里,想把他们的土地直接承包给制药公司,然后村民们接受雇佣,给制药公司打工,他们也想享受一下工人的待遇。

  一个村两个村的还无所谓,十个村八个村呢?加起来上万的村民,这些领导也担心闹出点什么事情来可就麻烦了。

  看着坐在地头上跟县领导们聊公事的李唐,宋小慧撇了撇嘴,她不喜欢看跟政府官员交谈时的丈夫,感觉好像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假惺惺的作态。

  但她也明白自己男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看看周围人的年龄吧,哪怕是县主任,或者领导的秘书们,看上去都比他还要大,那些领导更是一圈老头子,他不那样露出那种假惺惺的笑容,也根本就不可能。

  今天她这个秘书是当的一点也不合格,根本就没想往跟前凑,也不管她今天需要服务的这个领导一会儿是不是会有事情找,转圈看了看之后,就一个人溜出人群,跑到一边欣赏大山里的美景去了。

  那边跟着过来的庞虎看到她一个人走开,看了眼李唐那边,确认暂时不会有什么事情后,就远远的跟在她的身后,这毕竟是在山里,人生地不熟的。

  宋小慧一个人跑到另外一边,蹲在地旁看着种植的草药,刚想伸手摸一下呢,被一道声音吓的连忙缩回了手。

  “宋教授……”

  “啊?”被人叫穿了身份,宋小慧连忙站了起来,扭头一看才发现,叫她的人是今天跟着过来的记者,脖子上还挂着一个相机。

  “你认识我?”

  “上次省里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时,我也是现场记者,有幸见到过宋教授您。”

  “哦,我说呢,别宋教授宋教授了,听着怪怪的,叫我宋老师就可以了。”

  “呃……好吧,宋老师,麻烦问一下,我听说今年老美那边的大学还邀请您过去参加经济论坛,您今年怎么拒绝了?”

  “年年都去,今年有点烦了,就想趁着休假在家好好休息休息。”

第384章 承包

  好强大的理由!

  那个记者听到宋小慧的说辞后,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您这也太任性了吧?这么好的机会说不去就不去,多少人想出国都找不到门路。

  不过再一想这位可是年年都有机会出去,而且还是别人主动邀请,就又释然了,人比人气死人啊。

  “宋老师,您今天来是?”

  “哈哈,我是闲的没什么事儿,跟我爱人出来转转,对了,你们拍摄的内容里最好别把我拍进去啊,要不然回头让上边的领导看到了不好。”

  “您放心,我们会注意的,回去后我们还要粗剪一遍才会让领导过目。”

  “那就行,谢谢啦。”

  “不客气,宋老师,下个月开学后,我们能不能预约一个专访?”

  “专访?我嘛?”听到这位记者的要求,宋小慧有些惊讶,她想不通为什么要给她做专访。

  “对,就是您,明年不是就开放整十年了么,我们电视台有意做一个专题片,您是咱们省乃至国际上都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想请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谈谈这十年的各项变化。”

  “唔……是这样啊。”宋小慧想了一会儿后点点头说道:“倒不是不行,不过你们要通过学校,学校审批同意后才可以。”

  “那是肯定的,谢谢您啊宋老师。”

  “没事儿,不过,要说讲述这十年的变化,我觉得你们最应该采访的是那些企业的领导以及那些个体户,他们应该才是最有发言权的,毕竟从计划供应逐步转变为按照市场需求供应,只有这些工作在一线的人感受才最深,就比如那位……”

  宋小慧扬起下巴向自己男人那边示意了一下:“秦山制药可是咱们省的试点企业,从一开始就走在市场认可的道路上,要论实际经验,我这个搞理论的经济学老师,可比不过他们。”

  随着她的示意,那位记者也转头看了眼李唐,然后转回来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宋老师,不瞒您说,您爱人我们想预约都预约不到,他好像特别害怕照相机和摄影机似的,到时候拍摄专题片的计划如果省里能审批下来,我们就只能请赵部长跟李总说说了。”

  赵部长是省里宣传部门的领导,他也头疼李唐不喜欢被采访和上新闻这件事儿。

  李唐现在做的一些事请,和秦山制药做的一些扶贫方面的工作,在宣传部门看来这都是非常好的宣传素材,甚至有的都够格被推荐上七点钟的新闻了,可这位就是不同意记者跟随,每次下乡都是不打招呼,说走就走,等上边知道的时候,经常都是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了,让省里的领导们也是难为的很。

  听到记者的抱怨,宋小慧抿着嘴笑了笑,自己男人喜欢不喜欢照相她能不知道嘛,家里都有照相机,俩人的合影都不知道照了多少,怎么可能害怕照相,就是单纯的不喜欢上电视上报纸而已。

  就像现在,看看周围别人穿的什么衣服,什么鞋,一个个的不管合身不合身,都是西服皮鞋,甭管是人造革的还是真皮的,总之看上去是皮鞋,可再看看他,穿的衣服就不说了,工装是绝对不会换的,脚底下踩着的是解放胶鞋,看上去哪里像一个企业领导,更别提还是一个身价上亿的领导了。

  宋小慧有的时候都懒得吐槽自己男人,这几年衣服鞋子之类的她是一点也没给少买,还都是从老美带回来的大牌子,一身衣服都是几百上千美元的高级货,可全部在家里的大立柜里挂着吃灰呢,她又能咋办,好在现在也看习惯了,爱咋咋地,毁灭吧。

  “刘主任,崔县长,几万亩的良田不种粮食,全部改种成中草药,会不会有点可惜?我这里当然是没什么问题,可省里会不会同意?这两年咱们的粮食虽然够吃,但也没多到吃不完的地步,进口粮食的数额一直在逐年增加。

  我觉得这件事情啊,你们先应该跟地区打报告,看看上边领导是怎么考虑的,种经济作物来增加农民收入,这肯定是好事情,只要上边批准,我们公司完全没意见。”

  “呃……李总……”

  崔县长转过头看了眼刘主任,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就开口解释道:“李总,我们的意思不是弄成跟这里一样,而是你们公司将土地全部承包,种什么,怎么种,全部由你们决定。”

  “我明白了,你是想把这里搞的跟省城周县一样是吧,我们把土地一承包,然后雇佣当地农民给我们打工。”

  “对对对,就是那样,城关镇附近那些村子的村民们就是这种想法。”

  “崔县长,你们是不是已经考察过我们公司在周县的种植基地了?”

  “没错,我们还真过去看过。”

  “那你们应该清楚,就算雇佣,正常情况下,我们也是每家最多雇佣一个人,不可能全家老小都过来给我们打工,因为我们也要不了那么多人。

  而且土地承包给我们,村里和农户必须跟我们签订五十年的承包协议,当然啦,承包价格以五年为一个期限逐年递增,这点县里要给我们作保,将来如果有谁家想要反悔,必须由你们政府出面帮我们解决问题。”

  “这个我们都清楚,跟下面各村也讲清楚了,我们害怕有村子隐瞒,还专门派人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过,这么说吧,肯定有人持怀疑态度,还有人担心都不种粮了以后没粮食吃,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户都同意。”

  对崔县长嘴里说出来的这个数据,李唐也是持怀疑态度的,跟农民打交道有时候既简单,又麻烦,跟现在的农民伯伯们,就别提什么契约精神了,前脚签完协议,第一年的承包费都拿到手了,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就后悔的又不是没有,当时在周县可是把制药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折腾惨了。

  “这样吧崔县长,农民有要求,我们当然愿意满足,但一方面就是我刚才说的,你们跟地区打报告,看看上边同意不,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派人过去跟当地的农户都核实一下,看看他们到底愿不愿意将地承包给我们,你看怎么样?”

  “完全没问题。”

第385章 返程

  在省内建立更多的种植基地,这本就是李唐对今后几年的一个计划,现在因为交通还不便利的原因,暂时只能在关中平原这五个地市,等将来交通状况变好点后,北边,南边,他都不打算放过,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可以种植不同的药材。

  这也确实是给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件好事。

  对于县里来说,这个万亩中草药基地如果能建成,投资多少钱暂且不说,光是为了方便以后运送货物需要修的路,就能让他们县里跟着占不少的便宜。

  作为经济发展落后的内陆地区,想从外边招商引资过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的目光都只能是落在省内企业的头上了。

  省里的优质企业虽然不少,但有很多都是涉及到涉密方面的企业,根本就不是随便能拉的动的,甚至连最普通的配套产业,都不是轻易谁能接触的。

  剩下的也就只有那么几家了,新成立的汽车制造公司倒是大家都眼馋,现在厂房已经在建设中,将来就是看看在相关配套企业上,大家能不能喝点汤吧。

  至于说秦山制药那就绝对是个香饽饽了,而且这几年开始搞的中草药种植基地,这可是让所有县都眼馋的一个项目,能在县里落地一个这项目,既算拉来了投资,还能解决不少扶贫的问题,简直就是一举多得。

  “唉……”

  透过车窗看着站在路边不停招手示意慢走的县里领导,坐在车里的李唐轻轻叹了口气。

  这几位算不算的上是好领导他也不清楚,但就今天接触后的情况来说,他觉得还不错,最起码没有推诿自己应该负的责任。

  “现在人在哪儿?还在地区医院?”

  五六十岁的人了,在饭桌上也愿意给李唐这个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伏低做小,喝酒时更是说出了什么“李总,***了,您随意”,这种话,想想挺让人心酸的。

  “放心吧,回头上边会给一个交代的。”

  去别的医院给病人看病,李唐并不太愿意,这跟砸别人场子没什么两样,不过这到底是自己老婆的闺蜜,可如果是因为脑袋里出血压迫了某根神经才造成如今这个局面的话,靠把脉也不可能找到原因,毕竟这是物理性损伤,还是让过来做个颅脑CT或者核磁共振看看吧。

  当天晚上睡觉前,都一直是正常情况,还能说说笑笑,可到了第二天早上,就怎么也叫不醒,呼吸,心跳,脉搏这些都正常,感觉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已经在医院躺了三四天了,该做的检查也都做了,还是什么毛病都查不出来,地区医院的意思是让她们转院到省城的大医院再看看,他们这里实在是查不出到底有什么问题。”

  “你说潮光到底什么时候能出来啊,我小姨整天以泪洗面,眼睛天天都哭的红肿。”

  “嗯,桂兰跟她老公准备先拿着一些检查报告,让省城人民医院的大夫给看看,不行了再转过去。”

  “对,就是她,她婆婆前两天从印机厂家属院的家里出去转的时候,可能是下楼没踩好还是怎么着,给滚下去了,邻居帮忙把她送到了她们厂医院,当时就是胳膊骨折了,但她们厂医院没有拍片子的机器,医院那边就又把她送到了地区医院,这期间一直都好好的,人说话也正常,到地区医院拍完片子,打好石膏,确定其他腿和身上都没事儿后,就回家了。

  “哎,不是跟你小姨都说了么,公安现在已经查到了应该是别人作案的线索,正在调查取证阶段。”

首节上一节147/2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