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第121节

  这段时间,不少人遇到许大茂时都会问这个事情。

  许大茂直接装傻充愣惊讶的说道:“啥?双倍工资?不知道,要是有这个好事,我干嘛不答应?

  啥?有人亲口说的?”

  许大茂装作迷茫的抓抓脑袋,一副茫然不知的模样,然后狐疑的问道:“难不成是那位上任后想搞新花样了?”

  许大茂的装傻充愣,迷茫狐疑,种种表情一气呵成。

  这要是被哪个导演看到,说不定就要让他去演个路人甲。

  当时谈这个主意的时候,老许都说许大茂这是弄险,搞不好就会被那帮人针对。许大茂并未解释,而是伸手指指老许,又指指在里屋哄孩子睡觉的娄小娥。

  老许瞬间明白了。

  许大茂这是说后路就在他这个老子跟娄小娥身上呢!

  虽然使用的办法不同,没有老许设计的精妙,但结果却是更加明显。

  据说那天李副厂长很难得的发了脾气,骂范副科长是饭桶的话语,整个楼道都能听到。

  范副科长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谁想到狗日的许大茂,竟然这么刚。

  真正像疯狗一样,谁惹他他就咬谁。

  范副科长等到李副厂长骂完了,这才小心翼翼的试探问道:“领导,这个事就这么算了?许大茂这样,以后可没人能管得了他了。”

  李副厂长也生气,他也想整许大茂一下。

  可是现在的轧钢厂还不是他一言可定的局面。

  说实话,这个样子,让他也很憋屈。

  另外,李副厂长还要考虑的更多。

  许大茂这样搞,到底是他就这种受不得委屈的小脾气,还是真有人给他托底?

  很多信息的缺失,让李副厂长判断许大茂是后者,也就是许大茂这么做是有人给他托底。

  现在的轧钢厂依然姓杨不姓李。

  大领导所代表的温和派,一直就是把娄半城这样的人当成是可争取的。

  只不过相对于大领导来说,娄半城的层次还是低了点,所以俩人并不熟悉。

  如果说是杨厂长支持许大茂搅乱他的布局,李副厂长认为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得失利弊,在李副厂长心里来回翻滚。

  不过计算过半天,李副厂长还是决定对许大茂再宽容一次。

  李副厂长神色复杂的叹息道:“你先别说他了,你先关心关心自己吧。首先你得先把你找的那个放映员嘴巴封住了。不要舍不得花钱,万一厂里谁真找到他拿到纸面证明,你就完了。其他事,你这次就别想了。”

  听完李副厂长这些话,笑面虎再也笑不出来了。

  范副科长苦涩的说道:“领导,我知道了。”

  范副科长微微欠身,就想告别,不料身后的李副厂长又叮嘱道:“还有那个许大茂,最近别找他麻烦。多少双眼睛全部盯在他身上呢。别搞得到时候我都保不了你。唉,你这个脑子啊!我真不知道怎么说你了。你怎么能犯这么简单的错误呢?”

  说起这个,范副科长也委屈。

  范副科长先是对刚才李副厂长叮嘱的事答应了一下,然后才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跟人家说双倍工资的事情。

  范副科长说道:“领导,你是不知道。那个放映员,要是找那种能放电影的,有许大茂那个工资,再加上一些下乡放电影的待遇,也能招到。但要找到会修放映机,会修带子,低于这个数真找不到。”

  范副科长伸了个巴掌示意,意思就是五十。

  其实放映员工资真不高,特别是有些公社的放映员,有些也就二十多,有放映任务时放电影,没有任务时,就在公社打打杂。

  出一次任务大多补助是三毛一场,交一毛钱就可以在村里吃派饭。

  所谓派饭,也就是村里指定哪家就去哪家吃。

  当然这个是明面上的规矩,事实上肯定不会如此。

  别的不说,下村里走一趟,烟酒鱼肉总要有的。

  这个还是公社的放映员。

  就这样的放映员,要懂的知识也是很多,电影放映机,放映电工,电影扩音器,还有就是影片基础知识。

  能维护能保养,能独立放映。

  事实上,基本上许大茂每次下乡。公社派给他帮忙的人,都是这种电影放映员。

  人家也是电影放映员,为啥会心甘情愿的给许大茂当助手?就因为许大茂掌握了一手能修理放映机能修理影带的技术。

  但凡吃技术饭的人,能多学一点,肯定比什么多

  这就像一个机修工一样,能修理简单毛病的也就是个初级。

  许大茂自从穿越过来以后,可是隔三差五的跑他老子那去拆机器。有时候拆散了装不上去,老许同志组装的时候,许大茂也会在边上询问。

  关键还是许大茂没有对机器的敬畏之心,毕竟是从后世过来的。谁小时候还没拆过几个电器?

  但要说现在许大茂技术熟练,也有点吹牛。总归是平常问题能自己解决,疑难杂症他有爸爸。

  有后援自然就有底气,在别人眼里,也就一副高人的模样了。

  要找个像许大茂这样的,能播能放会修理,还肯下乡爬山涉水吃苦,没个五十以上,人家还真不一定睬范副科长。

  范副科长说完后,就低了个头。事实上,连他自己也是越说越没底气,越说越像是为许大茂表功。

  人家同样技术的,在电影院舒舒服服的工作,四五十以上。

  到了轧钢厂许大茂这,还要爬山涉水,还得给他们干私活,结果工资也就5,其中5元还是下乡补贴。

  后来虽然许大茂搞了个以工代干,但工资也没超过四十。

  就是如此,结果领导还想著算计他,想把他送到所里。

  任谁被这么对待,不闹脾气才怪。

  李副厂长闻言,不由说道:“许大茂工资这么低?”

  范副科长不由抬起头来,俩人一下子顿住了。一时之间,大眼瞪小眼,谁都说不出话来了。

  范副科长肯定不会背这个锅,立马把包袱甩了出去。

  范副科长像是思索片刻,这才说道:“好像当初许大茂是申请过要去参加技术考核的,胡科长担心他万一升了技术等级,咱们轧钢厂留不住他。就找了些理由把他糊弄住了。”

  “你们特么,唉,你们这叫干的什么事啊?”李副厂长听到这些,都想爆粗口了。

  要他是许大茂,他也得闹腾。

  

第178章 178,给媳妇安排后路

  许大茂留在轧钢厂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当初年纪小,去别的影院也论不到级别。而留在轧钢厂,却因为轧钢厂急需放映员,所以可以很快速的转正。

  到后来年龄大了,就是为了娄小娥,以及发现了轧钢厂放映员的外快。

  这点好处,要是原主肯定很重视。可换作现在的许大茂,还真是无所谓。

  有西瓜不要,要什么芝麻啊?

  算计这个,算计那个,不如把娄小娥哄好。等到能花钱的时候了,娄小娥手里稍微漏点出来,也够他用的了。

  这还是按照原剧里娄小娥去港岛的轨迹来算帐,但现实明明不同,至少许大茂就不会让娄小娥毫无准备的去港岛。

  这段时间许大茂也想了很多,想著怎么样才能不让自己头上戴帽子的问题。

  一开始的时候,许大茂是无所谓,对娄小娥好,不过想著跟娄小娥结个善缘。

  也就是让娄小娥按照原轨迹去港岛,但是许大茂在其中别扮演反派的角色。

  至于娄小娥去港岛后会不会受苦,会不会再嫁人什么的,那就不是他能操控的了。

  因为许大茂知道,就算自己陪著娄小娥去港岛,如果做不到发家致富,也是任人摆布的事情。

  到时候,娄家为了自己的发展,真要牺牲娄小娥,牺牲他许家,许家又拿什么抵抗?

  并不是说,许大茂跟著娄小娥去港岛,就能守住婚姻,开发出第二个副本了。

  别说许大茂不清楚港岛的发展轨迹,就算知道轨迹那又能如何?

  这个年头去港岛最稳妥的就是做代加工,以及房地产了。

  那么,能做成么?

  能,只要有钱就能做成。

  但最后的得利者并不一定是做事的人。

  黑的,白的,都可以用最轻松的办法,把一家人一辈子的努力全部拿走。

  也就是香江里多几个水泥墩子而已。

  没有相对的实力,想著猛龙过江,只能说想多了。

  这也是娄家想著跟港岛本土商家结亲的缘故。

  娄家从解放前就在铺那条路,铺了二十几年,最后都只能靠娄小娥嫁人才能把家业稳住,何况一无所有的许大茂?

  这个年头的港岛绝不缺暴发户,但都是昙花一现。最后所谓的豪门,还是那老几位当中,也就是家族传承。

  就像后世那位港岛某先生老是吹嘘自己的白手起家一样,他也不会说,他的第一桶金基本上是靠当上门女婿挣来的。

  某先生学徒时的粮铺老板是他舅舅,后来娶了他表妹这才起家。

  至于后世网络上那些艰苦奋斗,只能说当故事书看看就好。

  所以让许大茂一家子一无所有的跟著娄小娥去港岛,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留在四九城至少能活,到了那边,搞不好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事情。

  这也是一开始许大茂准备让娄小娥准备走老路的想法,总归对那个傻妞好一点,等改开后她回来,至少会记住许大茂的恩情。

  可这一切,等到孩子的降世后,许大茂忽然觉得这样很不好。

  娄小娥要走,许胜利肯定跟著走。不然留在四九城,风来时,说不定就会发生什么事情。

  许大茂可不想自己的儿子喊别人“老豆”什么的。

  特么的,那样的话,许大茂作为一个穿越者,也太失败了。

  所以,这段时间的许大茂,又重新规划了起来。

  正是许大茂火大的时候,范副科长惹到了他,也该他倒霉。

  说是规划,但这种事情,还真不好办。

  许大茂现在都在后悔,前世上学的时候,怎么不多看点金融或者历史相关的?

  现在许大茂所有的港岛印象全部是从电影里看来的。

  许大茂知道哪几个港岛大佬发家了,哪几个大佬成了豪门,他们发家时的主业是什么。

  比如搞航运的包家,搞建筑的李家

首节上一节121/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