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第77节

  只算计著自己得到的好处,却从来没有想过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就像聋老太太算计娄小娥离婚。

  就像秦淮茹算计傻柱拉帮套。

  就像易中海算计何家的房子一样。

  她们都认为自己并没有犯多大的错误,聋老太太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吃口好的,秦淮茹只想有人能帮她一把,易中海只是想给徒弟家多整一套房子。

  却从没想过,娄小娥差点为这个事家破人亡;傻柱差点绝户;而何家也差点家破人亡。

  许大茂倒不是为原主推卸责任,但如果是他媳妇想把他搞死,跟他才离婚就跟一个院子的死对头结婚。换作谁,都得想一下,他们俩是不是早就有一腿?

  许大茂进了家门,就忘记了刚才所有想的烦心事。

  没办法,任谁家里有娄小娥这样一个开心宝,谁都烦心不起来。

  现在的娄小娥正用火钳扒拉著炉子里烤的红薯,鼻尖上一点黑灰就证明了她经历过多大的努力。

  许大茂进门,娄小娥都没空搭理他,专心致志的忙活著她自己的吃货事业。

  在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烤个红薯是很简单的吃食。

  可在娄小娥来说,却是从来没有尝试过这样粗野的美食。

  所以当许大茂给她烤过一次以后,原来还嫌弃的娄小娥,彻底爱上了这种埋汰的吃食。

  当然是许大茂负责烤,娄小娥负责吃。

  想想也是,娄谭氏就算是小妾,她毕竟出身大家,就算她吃过苦,也断断不允许女儿干这种事情。

  许大茂拎起水壶,先是倒了一盆热水,试试水温,把毛巾浸透拧乾了。走到娄小娥面前说道:“把脸抬起来。”

  娄小娥呆萌的抬起脑袋,任由许大茂用毛巾在她脸上擦拭。

  擦过脸后,许大茂从娄小娥手中接过火钳,顺手把毛巾递给了娄小娥。

  一下子就把一个拳头大的黑薯夹了起来。

  看著已经烧成炭末的红薯,许大茂不由面皮抽了抽。

  许大茂都不敢看娄小娥了,自家媳妇肯定有聪明,知道大红薯烤了吃不完。

  但聪明肯定是不多的,所以把烤红薯变成了烧炭末。

  这个事情还不能怪,因为的确是许大茂的问题。

  许大茂一直烤的是大红薯,正好烤一个红薯两个人吃。

  而且以前烤的时候,与其说是烤的,不如说是焖的,下面风门从来没拉开过。

  事情真相也的确跟许大茂猜的差不多,今天娄小娥一个午觉醒来,百无聊赖,突然想起许大茂烤过的这玩意。

  于是从厨房翻了一个出来,为了自己能吃完,还特意选了个小的。

  为了快点烤熟,又把煤炉下面的风门拉开了。

  如此,只是如此而已。

  正在许大茂想著如何糊弄娄小娥时,却觉得胳膊上传来了触动感。

  扭头一看,娄小娥正小心翼翼的,用手指头戳著许大茂,眼中盯著烧成炭的红薯,满满都是渴望。

  

第127章 127,大家都难

  这样的媳妇,还有什么办法?

  许大茂摸摸娄小娥的脑袋,宠溺的说道:“我先做晚饭,晚上给你烤了当宵夜。

  娄小娥点头如捣蒜!

  待许大茂转身走向厨房,娄小娥就在后面吐了吐舌头。

  这自然是属于小夫妻之间的调皮。

  应该说,现在的娄小娥比原来不知道幸福了多少。

  许大茂故意的宠溺是一方面,怀了孩子,没有了许父许母的指责也是原因之一。

  风起后的事情说不清楚,但在那之前,两人所有的矛盾,基本上都跟孩子有关。

  晚饭吃的简单,许大茂直接擀的面条。加上白天许母送来的剩菜,也就是一顿了。

  手擀面是最简单的做法,一个鸡蛋这是属于许家的奢侈,少许盐,温水缓缓加入,面粉揉到一起就证明水加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手上的功夫了,揉啊揉啊就成了团。揉到软硬适中,揉到表面混圆,揉到里面没生面粉就管。

  实在没自信,就刀切开看看,当然这是许大茂教媳妇的方法。

  然后用个面盆盖著,醒它一根烟的时间,其实也就五到十分钟左右。

  接下来也就是擀面杖跟菜刀的事情了。

  不管咋滴,你总得把面皮擀得厚薄一致吧!边擀边撒点面粉防止沾黏也是必须的。

  总归是不沾,厚薄一致,菜刀切起。

  下锅,装盆,佐料。

  然后呛一点热油啥的,有条件的也可以加点别的。

  往上面一浇,“滋啦”一声,香味扑鼻。

  这也就是糊弄肚子的玩意,没有那么精细。

  这个年头,这样的晚饭,整个院子也没几户人家能达到。

  娄小娥是小碗,女人吃东西总先是“少一点,少一点”,然后就是“加一点,再加一点”。

  许大茂特意用盆装,也就是因为这个。

  不然如果分两个碗的话,娄小娥就不好意思从他碗里分了。

  怀孕的女人哪里知道自己的肚子有多大,能吃多少?

  娄小娥总以她以前的饭量来衡量,却没想过她现在需要的远不是一个人的需求。

  这还是许家条件还可以,再加上娄谭氏在娄半城假装没看见的情况下的补贴。这才让娄小娥怀孕期间从没缺过白面与鸡蛋。

  不然就这个年月,像秦淮茹怀槐花时那样才是常态。粗粮都吃不饱,到哪去计较营养均衡什么的?

  瞎扯!

  娄小娥吃了近半的面条,就这个样子,也是等厨房事一忙完,就眼巴巴的看向了许大茂。

  这是在等著许大茂给她烤红薯呢。

  许大茂问道:“你还能吃得下?”

  娄小娥也迟疑的摸摸肚子,然后不确定的点了一下头说道:“一点点。”

  夫妻俩大眼瞪小眼,然后都笑了起来。

  许大茂忙碌著,感觉很充实,这才是他想要的家庭生活。

  但许大茂也知道,像这种幸福,也是如空中楼阁,一阵大风吹来,整个房子就散了。

  现在的娄谭氏还是在给娄小娥寻找著出去的可能,这种事不是光出去就行了。而是出去后,也能活下来,并且活的很好。

  这个才是不容易的。

  易中海对于秦淮如的看法很复杂,如果秦淮如跟贾家没牵扯的话,易中海李云都想收秦淮如当干闺女了,这只能说秦淮如眼里有活,实在是太会来事了。

  在情商上来说,秦淮如都是甩贾东旭几条街。像是秦淮如刚进厂的时候,易中海打饭,充开水泡茶这种事从来没让易中海烦过心。

  这是在厂里,而回到院子,李云洗个床单什么的,只要秦淮如看到了,也是不用老两口说,直接就干掉了。

  平时说话也好听,总归一口一个师父师娘。对外面也是说~易中海把贾东旭当儿子对待,那么她秦淮如就要代贾东旭尽孝。

  这话就说的易中海夫妇相当满意了,也在无形之中,把许大茂加诸于易中海身上的名声给洗乾净了一些。

  这种事就是如此,并不是说许大茂给易中海传了个坏名声,然后易中海就背著这个名声过下去了。

  总归随著时间的流逝,有人慢慢遗忘,也有他自己的洗白,以及与他交好的人家给他洗白。

  就这一件事上,易中海夫妇就认为秦淮如是个知道感恩的。

  至于秦淮如干活手艺潮什么的,反而是易中海最不担心的方面。

  原本贾东旭想学手艺的时候,易中海都会想办法用手段不让他学好。

  何况秦淮茹没心思学,这个正是易中海想要的。

  在易中海的想法里,教会了徒弟,并不一定就是饿死了师父。

  但教会了口口声声说要给养老的人,肯定不会再搭理你就是了。

  这种事,在老辈人身上又不是没有看到过。

  多少口口声声说要给师傅养老送终的徒弟,等到手艺学会了,能养家糊口。

  头两年还会回来看看,时间一长,能逢年过节回来看看就是很有良心的人了。

  所以,易中海想要的就是他趁能做的时候多存点钱。

  然后找个有孝心却没用的人待在身边,平时小恩小惠。

  等到他们两口子老了,就用存款挂著对方,这样对方就能心甘情愿的给他们养老送终了。

  事实上,在原剧里,易中海也的确这样做的,也的确成功了。

  可秦淮如偏偏是贾家的人,这就让易中海很犹豫。

  贾家有贾张氏在,肯定不是什么好的养老对象。但让易中海现在去外面选,则是更冒险的事情。

  比如易中海他们收养一个,不说别的原因,就按实际的走。

  成长当中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多少钱?万一以后人家要认亲生父母了,或者因为别的原因不管他们了。

  这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更别说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可能夭折的问题。

  这种赌博,易中海夫妇只能赌一次,而易中海不敢赌。

  而在院里选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易家可以慢慢选,反正投资不多。原本也是如此,一开始是贾东旭,傻柱兄妹当候补………

  结果这一切随著许大茂的乱入,一下子把易中海的计划打乱了。

  这下,贾东旭死了,傻柱兄妹跟他闹崩了。院子里其他几家有子女的,不是没人愿意给他们养老。

  而是易中海不敢,怕人家吃绝户。

  易中海觉得秦淮茹好,但秦淮茹的好却是不稳定的。不说贾张氏的问题,就说万一秦淮茹将来想成家了,嫁出了院子。那么易中海他们夫妻就是哭都没地方哭。

  这种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种事想要破局,要么在院子里给秦淮茹找一个跟易家关系好的。要么就是帮秦淮茹招一个上门女婿。

  但这年头,要秦淮茹是黄花大闺女,招个上门女婿是不难。

首节上一节77/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