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小山村 第145节

  走近之后,就能看到院子里摆放著杂乱的废铁,在院子大门边挂著一个【李家铁匠铺】的牌子。

  这家铁匠铺存在也有五六年了,听人说这家人祖上就是打铁的,改革开放后重拾旧业了。

  林恒走进院子,看到有两个年轻人在锻铁,一个人拿著大锤打,一个人拿著烧红的铁不断的移动,配合的非常默契。

  旁边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边磨刀,一边教导两人。

  从他们长相上看,就能知道这是父子三人。

  “请问你要打什么东西?”

  看到林恒走进来,这中年男人停下磨刀,笑著询问,笑容很憨厚。

  “我打一把菜刀,一把打猎用的短匕首,要用百链钢锻打。”林恒四下看了看,开口说。

  “百链钢的菜刀和匕首可不便宜呀,其实普通钢打出来的菜刀和匕首就够用了。”这中年男人太憨厚了。

  “就百链钢,多少钱一把?”林恒摆了摆手无所谓的说。

  “百链钢的菜刀得五块钱,匕首四块。保证都是我们手动锻打了数百次的上好百链钢。

  你拿回去用,如果砍断了,或者崩刃了都可以拿回来免费给你换。”中年男人笑著说,他做生意主打的就是一个诚信。

  林恒点点头,对这并不怀疑,铁匠铺就是靠诚信吃饭的,又问道:“多久能拿到刀啊?”

  “百链钢我们有现成打好的,你看一下刀型,明天中午你可以来取。”中年男人笑著说。

  林恒点头和他进屋,这家人比较专业,还有一个牛皮纸做的刀型谱,上面刻画著很多不一样的刀,难怪十里八乡就他家最出名。

  “这是老物件啊,祖上传承下来的吗叔。”林恒翻了翻牛皮纸笑著问道。

  这李姓大叔咧嘴一笑:“确实是祖上传承下来的。”

  “那我的匕首就要这个形状的吧,菜刀就这个比较正常的就好。”林恒翻了一下,就确认了刀型。

  他也想有一把贝爷一样帅气的打野刀,去山上打猎也会方便很多,之前那把小刀不太行。

  说完,他直接拿出了一块钱给这李姓大叔:“这是定金,我过两天来取,麻烦弄好点。”

  李姓大叔拿著钱顿时变得受宠若惊,一般都是过来说一声就走了,根本不给定金的。

  林恒这行为让他感受到了莫大的信任,连忙笑著说:“好嘞,您慢走,我保证到时候您能满意。”

  加起来九块钱的生意,他可能是他这个月最大的生意了,平时打个锄头啥的也就一块多一点。

  毕竟这个时候钢铁产能已经上来了,工业批量生产的刀和锄头价格也很便宜。

  离开铁匠铺,林恒没有著急回家,来到了一座占地五百平的青砖房子面前,这房子的位置就在刘七成开的收购站前面不远。

  这地理位置很好,如果要去刘七成收购站卖东西,必然会从这家门前路过。

  棕色的木头大门紧闭著,人似乎是没在家。

  不过林恒知道主人家大概在哪儿,又看了看,他转身去了黄潭河边上。

  在黄潭河边上找了一圈,看到了一个穿著棕色衣服,带著草帽的六十多岁老头子。

  这老头子手上拿著一个竹子做的鱼竿,正在一个湾子里钓鱼。

  “大爷,钓到了吗?”林恒走过来笑著问道,递出了一根香烟。

  “钓到了一条小鲫鱼,我不抽烟,谢谢啊。”大爷指了指旁边的胶桶说。

  “还不小嘞,大板鲫啊。”林恒看了一眼夸赞说,这是一条半斤大的大板鲫,在这个年代确实不算大。

  “还好还好。”听到林恒的夸赞,大爷立马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其实我也钓鱼,但是今天没拿杆子。”林恒笑著说。

  “哦,你和年轻娃娃也喜欢钓鱼啊。”大爷一听有点意外,年轻人喜欢钓鱼的可少见的很。

  “是啊。”林恒笑著说。

  借著这个话题和大爷聊了起来,虽然钓鱼可能会空军,但是钓鱼佬的理论知识他可是超前的丰富。

  能从水温、风向、气压、钓位,乃至是如何作钓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并且还理解钓鱼佬的内心,非常有共情能力,合适的时候说合适的话。

  刚开始这大爷觉得林恒是个新手,过来取经的。

  但是聊著聊著他就被林恒充沛的钓鱼知识给震撼到了,有种一见如故的亲切感。

  “你贵姓啊,叫什么名字?”大爷好奇的问起了林恒的名字。

  “免贵姓林,我叫林恒。”林恒笑著回应。

  “来,你来钓两杆试试。”大爷将竹子鱼竿递给了林恒。

  林恒拿起来看了看,他这个鱼竿太粗糙了,显然这大爷不会自己做鱼竿。

  而且他用的是最传统的长竿短线闷杆钓法,钓鲫鱼鲤鱼口就太顿了。

  “那我来试试。”林恒笑著说了一句,从新挂上了一个蚯蚓。

  这次他采用了逗钓法,鱼钩到底就轻轻的逗两下,他觉得这大爷打窝了鱼应该是很多的,钓不上来是因为闷杆太不灵敏了。

  逗了没两下,突然感觉到一股拉力,林恒一个扬杆刺鱼,将其控住。

  大爷眼睛一亮,拍了称赞:“不错啊小伙子,真有两把刷子。”

  “是大爷你打的窝子发了,我沾了你的光。”林恒笑著说。

  很快将鱼拉出水面,一条黄金大板鲫露出了水面。

  拉上岸,比大爷刚刚钓的那条还大一些,有一斤重了。

  “运气真好。”林恒笑著说,这个年代鱼就是多啊,大板鲫都是半斤往上的。

  “小林,你这技术不错,改天一起钓鱼啊。”大爷笑著说。

  林恒把鱼竿还给大爷点头道:“好的,等改天我把竿子拿下来咱们一起。”

  鱼竿子还给了大爷,林恒又坐在旁边聊天,大爷上鱼了就去帮忙抓鱼。

  有了林恒的技术指导,再加上资源够好,两个小时的时间,大爷就钓了十多条大板鲫了。

  “好了,不钓了,今天钓的很开心,多亏了小林你啊。”

  十点多天气燥热起来,大爷收了鱼竿,看著林恒笑著说。

  “没有没有,全是您自己的本事。”林恒摇头说。

  “你就别谦虚了。”大爷摇了摇头。

  将东西收拾好,他看著林恒说:“小林,你恐怕不是专门来找我钓鱼的吧。”

  “偶遇,看到有人和我一样钓鱼,开心。”林恒笑著说。

  “你不说,那我走了啊。”大爷看了他一眼。

  “哈哈,确实有点事,但我是真的对高爷爷你一见如故,我也热爱钓鱼。”林恒哈哈一笑。

  “那你说说吧,我一个普通老头子也帮不了你什么。”高大爷看著他说。

  “是这样的,我想租你家的房子做点生意。”林恒笑著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这高大爷可不普通,人家不但是参加过抗美援朝退役的老兵,儿子还在军队里服役,侄子在南平县城里当官。

  这大爷本来可以去城里安享晚年,但是人家高风亮节,不愿意去浪费国家资源,坚持在镇上独自生活。

  而且还不炫耀功绩,一个人过自己的小日子。

  林恒上辈子知道这件事还是在这老爷子去世的时候知道的。

  租他家房子,一个是敬畏这为国效力的老人,让他有份收入生活的更好。

  还有一个就是为了安全,自己在这里开收购站,如果有人搞小手段放火啥的,那他就死定了,这大爷可有背景的。

  而且这大爷品性好,不会因为钱的事情财扯皮。如果是其他人就很难说会不会每年都涨房租了。

  “做啥生意?”高大爷看了林恒一眼问道。

  “我准备开一个收购站。”林恒如实说道。

  高大爷想了想说:“可以是可以,但是有个条件。”

  “你说。”林恒连忙说。

  “那就是,你每个月得陪老头子我钓两次鱼。”高大爷笑著说。

  “这不是问题,就算你不说我也会主动找你钓鱼的。”林恒笑著说。

  “那就走吧,先回去。”高大爷看著林恒说。

  刚刚聊天他已经了解了林恒的情况,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小子。

  租他家房子他也以为是正常的做个小生意,不是来借助他影响力谋取利益的。

  但他没想到的是,林恒还真知道。

  不过就算知道他身份,林恒也没这方面的想法,自己慢慢搞事业就够了,并不想走什么捷径。捷迳往往容易步入深渊

  租他房子主要原因是位置好,而且知根知底很省心。

  “好嘞。”林恒点点头,帮忙拿著鱼竿,鱼获自然是让他自己拿著了。

  回去的路上,这高大爷不可避免的炫耀起了自己的鱼获,脸上全是开心的笑容。

  回到大爷家,林恒发现这座房子大就算了,后面还有一座更大的院子,其中栽了许多花草树木。

  高大爷留下他吃了个午饭,然后两人谈了谈房租的事情,最终林恒以每年一百块钱的租金把房子拿下了。

  不是林恒吝啬,他还没开口,高大爷就先说了价钱,他总不能往高了还还价吧。

  把合同拟好,签了之后,林恒的心就安下来了。

  下一步就是把桑黄卖了,开收购站了。

  求票票

  

第123章 招揽,蒙古弓,摸田螺抓螃蟹

  “请问我户口本办好了吗?”

  公安局,林恒在户籍室窗口递上去身份证轻声问道。

  “好了,这是你的户口本。”里面的女警看了看身份证,找了找,拿出了一本户口本。

  “谢谢。”

  林恒拿著回户口本看了看,户主林恒,妻子陈秀兰,女儿林晓霞。

  看完之后心里不由的一乐,他将身份证和户口本拿好,转身走了出去。

  出了派出所他看了看天,太阳太大了,现在十一点多,往回走得热晒中暑了。

  林恒去找了找开拖拉机的初中同学王舟,上次见面他得知王舟是和另一个司机大叔住在一起的。

  林恒过来的时候,两人正在堂屋里下象棋。

首节上一节145/2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