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小山村 第169节

  今天是周四,但这么大雨,河里涨水她肯定是上不了学了。因为去镇上得过石板河,现在可没在桥。

  林父抬头看著他说:“你要是去给马打草就不用去了,你大哥早上打了三大捆牛草拿一捆回去喂就好了。”

  “那赶情好。”林恒连忙转身跑去牛圈外面拿了一捆牛草回去。

  一部分丢给红枣,另一部分拿去喂了林麝,这小家伙现在也挺自在的,卧在圈里很享受这种饭来张口的生活。

  把屋里的动物喂了,林恒拿著百链钢匕首又跑去林父这边,他大哥也披著雨衣回来了。

  他手上还提著一条小黑狗,看著林恒笑著说:“老弟,你看这只五黑狗怎么样?我准备把它拴在房后面看猪圈鸡圈。”

  林父看著这只嗷嗷叫的小狗说:“看没看几根胡子,俗话说一龙二虎三猫四鼠,谷子太多的不行。”

  这狗看起来一个月大,浑身肉嘟嘟的,叫起来奶声奶气。

  五黑犬指的是毛发、脑袋、尾巴、脚底、舌头全都是黑的。

  林父所说的胡子是指狗下巴很长的几根硬胡子,农村人相信胡子越少狗越聪明,不过并没有什么依据。

  “三根胡子,这狗是刚走路上遇到的,一直跟著我。问了一下说是村上的野狗,我就给捡回来了。”林岳将狗翻过来说道。

  “那还不错。”林父点头。

  林岳玩了一会儿,就把狗带回家了。

  “彩云,我来杀,你给掏内脏啊。”

  林恒拿出自己的百链钢匕首帮忙杀鱼,这刀锋利,轻轻一划鱼肚子就开了。

  “好的二哥!”彩云点头。

  有了林恒的加入,尤其是他的刀快,半个多小时,所有鱼都把内脏掏乾净了。

  这里最大的也不超过三两,根本不需要去除鱼鳞鱼鳃。

  林恒把鱼分出来了,溪石斑、黄刺骨(黄颡鱼)、马口白条各一盆。

  其中溪石斑最多,马口和白条第二,黄刺骨第三。

  拿了杆秤一称,溪石斑六斤,马口和白条加在一起四斤,黄刺骨两斤。

  “昨天一晚上还算没有白忙活。”林父笑著说。

  “再称一下黄鳝。”林恒又去称了一下黄鳝。

  斤黄鳝啊,也还不错。”彩云看了看秤笑著说。

  林恒还单独称了一下只那条超大黄鳝,竟然没有三斤,只有两斤半。

  大哥那条鳖一斤二两,林父的那条两斤五两,他的草龟就只有半斤。

  不过总得来说,今年第一次夜晚下河,收获还是不错的。

  “怎么分啊?”彩云好奇问道。

  “鱼和黄鳝随便分,鳖谁抓的就是谁的啊。”林恒摊手。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道:“我拿一点黄辣丁和溪石斑,其他的你们分吧。黄鳝先养著,想吃了再拿。”

  说著他就找了个盆倒了一些黄刺骨和溪石斑进去,本来都够了,林父又给他倒了一些。

  “别倒了,一会儿我又要拉你过去吃饭了爸。”林恒无奈的倒回去了一些。

  “我们早饭都已经吃了,你拉我也不去。”林父瞪了他一眼。

  “彩云你去不?过去喝鱼汤。”林恒又问。

  “去!”彩云才不客气,拿了把伞跟著林恒去了他家。

  “二哥,这就是你买的马啊,真好看。”彩云走进院子摸了摸红枣,给它加了一些草。

  “是的,你把门关一下。”

  林恒点头,拿著鱼走进了屋看著秀兰问道:“老婆,饭好了吗?”

  “米已经下锅了,马上就能捞出来控水。”秀兰架著火,抬头说。

  “那把米捞起来,拿黄刺骨打个汤吧。”林恒把鱼递给秀兰说道。

  “好,你去拔点香菜我来做。”秀兰点头说。

  林恒出去在院子里拔了一大把香菜,农村就是这点好,菜可以狠命造。

  就像这香菜,他家种了好几平米,使劲吃都吃不完,最后只能喂猪。

  晓霞在屋里凉席上玩布娃娃和小车车,金宝在旁边看著,时不时的追一下。

  彩云看完马进屋就被晓霞缠住了,林恒把香菜摘乾净洗好,他没把根去掉,觉得有根更好吃。

  秀兰把米捞起来,锅里放油将黄颡鱼和姜一起放下去炸了一会儿,加入开水一锅奶白色的鱼汤很快就做好了,香菜放进去烫一下,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就完成了。

  “吃饭!”秀兰笑著道,现在都快九点了,她早就饿了。

  “好!”林恒给帮忙端了菜。

  早上菜挺丰盛,除了鱼汤,还有泡竹笋、酸辣土豆丝、酸豇豆炒肉、凉拌黄瓜丝。

  “真丰盛啊!”彩云一双眼睛都亮了,二哥家伙食真好。

  “妈舍不得吃,没办法。”林恒摊手,这事情短时间也没办法改变。

  “那你就多吃点。”秀兰看著彩云笑著说。

  黄刺骨和鲶鱼一样,都是没有刺的,除了嵴柱骨全都是肉,林恒给晓霞夹了一条,她自己就能慢慢吃。

  “好吃!”

  晓霞鼓著腮帮子,她最喜欢吃鲶鱼和黄刺骨,还有梅花鱼(秦岭细鳞鲑)也很喜欢。

  桌子上的菜全都是下饭菜,林恒吃了两大碗米饭,又喝了一碗鱼汤,鱼汤里有整颗的香菜,吃起来也是非常的不错。

  不过就是有点嚼不烂,得一整颗吃下去。

  饭吃的很慢,主要是就算吃完了也没啥活干,干脆就细嚼慢咽享受生活了。

  雨下个不停,吃完饭林恒喂雄霸的时候还是大雨,雄霸的狗窝都进水了,它干脆舍弃了狗窝,跑到了屋檐下吃饭。

  秀兰把碗筷收拾了拿出了针线拉鞋底,彩云拿了本书在那给晓霞讲故事。

  林恒在想给家里弄一个壁炉,等冬天了还是非常冷的,这地方零下十度还没有暖气,全靠烤火取暖。

  家里自然是有火房的,就在他们主卧西边紧挨著,但是暖不到主卧去,他想到时候给主卧造一个壁炉。

  不过也只是想想,暂时还没有动手的想法。

  看了会儿天工开物,林恒又翻了翻三国演义,这雨天实在是没啥事情可干的。

  等到下午,雨稍微小了一些,从大雨变为了中小雨,林恒出去给红枣打了一些马草,还弄了一盆比较稀的玉米糊糊喂给它。

  剩余的时间就在无聊的看雨,照顾女儿,和秀兰说说话之类的。

  一直到了傍晚时刻,这雨才终于算是停下来了。

  “今天已经是九月21号了,应该已经有了松茸和扫把菌(珊瑚菌)了,明天好好找找。”林恒看著外面说。

  “我知道一个地方每年都有扫把菌,明天带你去,咱们把雄霸也带上。”秀兰点头说。

  “好。”林恒点头。

  第二天一早,雨果然没有再下,天空万里无云,碧蓝如洗,金色的朝阳格外灿烂。

  大早上的林母就过来敲门了:“我去放牛,要不要给你把马也放一下?”

  “妈,你在哪放牛啊?”林恒好奇问道。

  “就门跟前,田里田外。”林母说。

  林恒当即笑著说:“妈,那你把晓霞也给带著呗,我和秀兰想去山上摘菌子。”

  “就知道没啥好事。”林母翻了个白眼,继续道:“可以是可以,但是我怕他粘你们不让我带。”

  “这没事,你拿两包虾条就搞定了。”林恒笑著说。

  林母点头答应:“那行吧,你弄快点。”

  林恒进屋给秀兰说了一句,两人就把晓霞叫起来,拿了两包虾条给母亲抱来了。

  林恒则帮忙把牛马羊给赶到了田外面吃草。

  “爸爸!”晓霞看到林恒要走就要追。

  “我一会就回来,你先吃东西。”林恒哄了她一下。

  晓霞看到是自己喜欢的虾条,犹豫了一秒,点了点头。

  林恒回到家,秀兰早饭已经做好了,吃完了两人就背著背篓带著雄霸上了山。

  两人沿著门后面的山坡走了一段距离,秀兰就说:“就是这片林子里,每年九十月份我都能捡到不少扫把菌。”

  “我已经看到了一个。”林恒说了一句,朝著左前方走了几步,就看到了一颗橙黄色扫把菌,巴掌大的一颗,摘掉后能有多半斤重。

  这扫把菌还是属于刚刚长出了的那种,彻底长大的扫把菌真的和珊瑚一样,高低错落的一大丛,一棵就有一斤多斤,但那种就不好吃了。

  就这种拳头大小,只长了主干,珊瑚枝还没怎么长出来的最好。

  “我也看到好几个!”秀兰也欣喜的捡了起来。

  扫把菌橙黄色在这林子里可太显眼了,除了那种特别小的还在树叶底下,其他的可谓是一目了然。雄霸这时候还不如人找得快,因为它矮,视线受阻。

  不过你要是找不到菌子窝,可能一整天都找不到一朵,这东西就是群生。

  捡完了后,两人把菌子倒在一起,看著半袋子的扫把菌,林恒喜笑颜开:“这一会儿捡了有二十几斤啊。”

  珊瑚菌收购价不高,但是新鲜的炒著吃味道很好吃。

  “你还知道其他扫把菌的窝吗?”林恒看向老婆。

  “不知道。”秀兰摇头。

  “那咱们直接去松树林找松茸松露吧。”林恒提议道,这两种菌子的价钱都是非常高的。

  松茸干的十块钱一斤,而黑松露的价钱就贵了,新鲜的十块钱一斤,干的四十一斤,价钱极为高昂。

  毕竟是和鹅肝、鱼子酱号称世界三大美食的东西,它的价钱一直都很贵。

  松茸最起码还有个小脑袋冒出地面,而黑松露完全是在土里面的,找它只能凭藉运气和香味。

  秀兰伸手拉住林恒上了一个石坎,点头:“好!”

  松林里雄霸就能发挥出它狗鼻子灵的作用了。

  两人朝著松树林一路前进,花了半个小时才来到一片松林之中。

  “雄霸,看你的了!”林恒摸了摸它的脑袋。

  “嗷呜!”

  雄霸鼻子贴著地面开始寻找起来。

  林恒和秀兰一边跟著它前进,一边捡一些松乳菇,这片松树林里松乳菇不多,走十多米才能看到一两个。

  不过这刚下过雨,松乳菇都个顶个的漂亮,有橙黄色的,还有橙红色的。这东西的收购价也不高,因为只有新鲜的味道才好。

  花了半小时,这半面山的松林都逛了一圈,松茸和黑松露没发现就算了,松乳菇也才捡了一斤不到。

首节上一节169/2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