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小山村 第94节

  秀兰夸赞著林恒。

  “那是当然了,正常情况下,不会出啥问题的。”

  林恒咧嘴一笑,带著女儿去喂鸡。

  这现在已经是她每天都要玩的一种“游戏”了,如果不让她喂鸡,还要生气呢。

  先喂了一下草鱼苗,而后喂了鸡和鸭,牵了羊去吃草,林恒和女儿在门前玩起了识物和说话游戏。

  “这是狗尾巴草,这是韭菜,这是牛舌头草~”

  晓霞抓住草叶子,好多她都已经记下来了。

  “真棒,你都说对了。”

  林恒亲了亲女儿,鼓励说。

  “我亲爸爸!爸爸吃草!”

  晓霞歪著头也要亲爸爸的脸,亲完了还拿著一根狗尾巴草往林恒嘴里塞。

  “爸爸不吃,你吃。”林恒笑著要把草往她嘴里塞。

  “不吃不吃,我吃糖~”

  晓霞双手背后,摇著小脑袋。

  林恒忍不住笑了,捏了捏她的小脸:“自己不吃,就喂我是吧,你真是我的好宝贝啊。”

  一边带著晓霞认路边的草,林恒一边打一些猪草,主要是麻叶和鹅肠菜。

  麻叶就是用来做麻衣麻布的植物的叶子,鹅肠菜则是一种到处都有的害草,据说缺粮的年代人也会吃,现在都是用来喂猪。

  采了一些猪草,林恒又就带著女儿去找了一下刺莓,毕竟昨天答应了,总不能今天食言了。

  “好吃!”晓霞吃著刺莓,开心的小酒窝都露出来了。

  她吃,林恒则拿著一个小袋子摘,给她留著回去吃。

  玩了半个多小时,父女两才回家。

  将摘的刺莓给晓霞放桌子上让她自己慢慢吃,林恒将打的猪草丢给了猪獾幼崽吃。

  猪獾是杂食动物,吃草,也吃蜥蜴青蛙之类的动物。

  怕它跑了,一直在前院拴著,林恒拿木板简单定了一个两平米的小猪圈把它丢里面养著。

  当然绳子是不可能解开的,这是最后一道保险。

  弄好后,林恒回到堂屋,晓霞正蹲在地上好奇的看著竹笼子扣著的猫崽子。

  昨天晚上丢的猪肉已经没了,显然是被它吃了。

  “吼!”

  看到林恒,它还是会张大嘴巴发出威胁的吼叫。

  “怕!”

  这野猫崽子的恐吓没能把林恒吓到,却把晓霞吓得跑到了林恒身后。

  “不能靠近,咬手哦。”林恒抱起晓霞提醒说。

  “怕!”晓霞摇著脑袋,手缩到了怀里。

  “吃饭了,饭好了。”

  秀兰做好了饭菜,两条鱼,一条是剁椒,一条清蒸,饭是拌汤,水烧著,等开了很快就能做好。

  “老婆你吃,我喂晓霞。”林恒抱著晓霞坐下,将清蒸的鱼喂给她。

  这清蒸的鱼,就放了盐,蒸的时候用了一些葱姜蒜,但是味道一点也不赖。

  “好吃吗?”

  林恒看著女儿。

  “好吃,还要!”

  晓霞使劲点了点头,大眼睛在放光。

  林恒主要是喂她,自己偶尔也吃一块,看著老婆和女儿的笑脸,他也不由的露出傻笑。

  一条一斤的鱼全都被晓霞吃掉了,连主食拌汤都吃不下了。

  “别留给我,我在山上都烤了好几条了。”

  林恒将剩下的半条鱼全都夹到了秀兰碗里,自己把剁椒倒进碗里吃了。

  “真拿你没办法。”秀兰无奈,只能把剩下半条鱼吃完。

  “你又不胖,多吃点,连一百斤都没有,你这身高就是一百三十斤都不胖。”

  林恒笑著说,他没啥出息,看秀兰吃饭,围著秀兰就很开心。

  “你也才一百二,也要多吃。秀兰一边吃饭一边说。

  今天奇迹般的是个大太阳天,前天晚上阴云密布,林恒本以为会下雨,结果又转晴了。

  吃完了饭,秀兰就开始炼猪油,将瘦肉剔下来切成拳头大小的小块,肥肉则切成两三厘米厚的肉片。

  先过一遍水去除血沫和杂质,然后锅中加水,把猪板油和肥肉倒进去中火熬制就可以了。

  “太多了,手都切疼了,一锅都装不下,还得再来一锅。”

  秀兰痛并快乐著,看著一大锅的肉笑容根本抑制不住。

  “油渣子咱们做个白面馍馍,或者饺子吃一吃。”

  林恒笑著说道。

  “好,你想吃那就做,反正麦子丰收了,不够还能悄悄买一些,现在咱家也不缺这点面。”

  秀兰狠狠点了点头,突然有点感动。

  家里现在已经不用为了食物而发愁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我吃!”

  晓霞不知道爸妈说的啥,估计只听明白了吃字,嚷嚷著要吃。

  林恒则整理著自己最近这一段时间的收获,看看有多少钱。

  皮毛方面,猪獾皮一张、麂子皮一张、兔子皮三张、松鼠皮五张。

  按照目前的市场最低价格,猪獾皮三十块钱,麂子皮一百块钱,兔子皮五块,松鼠皮三块。

  总的加起来也有一百六十块钱,相当于正常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了。

  皮毛价钱好,主要是因为都是拿去做出口赚外汇的。

  菌子方面,灵芝前前后后收集的加起来快有三斤了,虽然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积累起来还是很可观的。

  最大的一次收获在白石沟,能有这么多雄霸功劳最大。

  就算按照最低价格四十块钱一斤,单单灵芝就能卖120块钱。

  剩下的,还有鸡油菌十多斤,青头菌八斤多,獐子菌一斤多,加起来能卖个二十几块钱。

  牛肝菌倒是很多,晒干了也有三四十斤,但是人家不收,只能自己吃。

  草药方面,最值钱的就是铁皮石斛了。

  两个大太阳都已经晒干了,两斤二两,最低也能卖八十多块钱,好了的话能卖一百多块钱。

  除了石斛,秀兰采的草药晒干了也有四斤多,能卖12块钱。

  此外还有狗腥草,艾蒿等一些草药,都不大值钱,也就能卖个四五块钱。

  所有的东西加起来,全都按照镇上的最低收购价,也能卖到四百三十多块钱了。

  如果去城里的话,林恒估计卖到六百块钱不是问题。

  这还没算他那只至少值三十块钱的三十多年老鳖呢。

  拥有这么多钱,妥妥的有钱人了,别说在农村,就是城里也是富裕的家庭了,城里正常家庭存款也就一百多。

  这个年代农民还不能进城打工,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卖草药菌子等山货。

  像石斛人参这种太稀少和普通人没啥关系。松茸灵芝也很稀少,没有遇到窝子,或者雄霸这种狗,大部分人也采不到。

  普通人能摘的值钱东西也就金银花,羊肚菌这些了。

  剩下的都是靠量来堆的。

  一年到头,好一点的能有一百五六的收入,不好的可能就七八十。

  平均就是一百二三的年收入。

  因为草药和菌子都是季节性的,虽然夏季看起来收获还不错,但是其他季节几乎没有收入。

  打猎又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还得花钱卖猎枪,和大部分人没关系。

  一百多块钱的年收入,还要买盐,买一些生活用品,看病啥的,基本上没钱卖肉吃。

  林恒能有六七百的现金,自然是受到村里人羡慕了。

  如果全部买大米,一毛五一斤,能卖四千六百斤,就是白糖也能买八百多斤。

  他家现在妥妥的算是富裕家庭了。

  “还是不够啊。”

  林恒摇了摇头,对他而言,这还是有点太少了。

  尤其是他要收购桑黄,本钱越多越好,这还太少。

  将东西晾晒好,林恒决定最近去一趟城里,把这些先都换成钱再说。

  留在家里万一被老鼠啥的咬坏了,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东西弄好,林恒整理了一下自己之前做的两根竹子鱼竿。

  “不错,这俩天就去给鱼一个教训。”林恒男子的点了点头。

  之前用竹子做的小鱼竿经过调制,笔直圆润,腰力强劲,钓溪石斑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你还不如抓呢,钓鱼容易钓不到。”秀兰看著他说。

  林恒摇头:“上次那只是工具不行,和我本人没关系,下一次绝对没问题,到时候我带你一起钓。”

  他对下一次钓鱼充满了信心。

  “我不想玩。”秀兰觉得钓鱼没前途。

  “看来我必须要展现一下技术了,下一次你和我一起,好好看我钓鱼。”

  林恒一边矫直紫竹,一边说,他必须要让秀兰知道自己钓鱼的技术。

  他要把这几根三米多长的紫竹做成漂亮的鲫鱼竿,有机会去黄潭河钓鲫鱼鲤鱼。

  锅里炼著油,只需要时不时的看一下,添点柴。

  秀兰一边照看女儿,一边和林恒聊天,小日子平静而温暖。

首节上一节94/2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