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566节

  “丰收农业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听姜总说,您不惜重奖后,丰收农业市场部的业务员都变成鸟了,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全国各地飞。

  进度也很喜人,目前已经签订2300万吨大豆种植合同,按照现在的势头。

  六月底大豆种植季结束前,差不多能订到3500~4000万吨.”

  徐良点了点头,“国际收购现在有多少了?”

  “已经到港的有530万吨,目前已经签订收购合同的有1290万吨,至于具体能收购多少,目前还无法确定.”

  “期货方面呢?”

  “20亿美元,5倍杠杆,正在投放市场.”

  徐良点了点头。

  “青龙一号的钱主要做大豆,不要再涉及别的了.”

  邱恒点了点头。

  “老孙,现在布伦特原油价格多少了?”

  “阿富汗战争结束后,油价已经从美元桶的高位跌到了现在的美元桶,暂时还不知道会不会进一步走低.”

  徐良点头后,“邱恒,鲲鹏2号基金150亿美元,投资原油、铁矿石、铜矿、黄金、白银五个品类多头期货。

  分配比例3:2:2::。

  所有资金平均在三个月内依次投入,杠杆比例五倍.”

  五倍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比例,但徐良现在对手可不少,所以他情愿保守一些,等这些期货价格涨上去,再提升杠杆也不迟。

  而且,他把投资目标放到五种主流期货上,也是一个保险。

  全球还没有哪个势力能够把五种期货的价格全部打下去。

  老美政府也不行。

  讨论了接下来各支基金的未来发展后,徐良跟公司员工一起聚餐。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徐良在家里接待了来访的李照基。

  “四叔,您怎么来了?”

  “你徐生现在是贵人事忙,轻易约不到,我只好亲自来拜见你了.”

  李照基笑道。

  “您折煞我了。

  这两天跟公司的人开完会后正准备去拜见您老,没想到您就主动来了。

  ……快请进.”

  迎着李照基来到白加道33号五楼会客厅。

  双方坐下来后,吕慧奉上茶水。

  李照基挥了挥手,同来的李家成把手里的礼盒放到徐良面前打开。

  徐良看了一眼。

  是一幅a4纸大小的画框,画框中是一幅小号的油画,内容是八骏图。

  看到徐良眼神中的疑惑,李照基笑道:“有道是: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

  这幅徐悲鸿的《八骏图》油画是我早年收藏,今天送给你,希望你能汲取悲鸿先生的才华,在画道上有所精进。

  对了,这幅小尺幅的《八骏图》只是印刷品,真正的原作还在车上,一会我让人送上来.”

第451章 宝剑赠烈士

  “四叔,徐悲鸿的画价值千金,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呵呵,再贵也比不过这次李家投资鲲鹏基金赚得多.”

  李家前前后后投了鲲鹏1号8000万美元,石油投机结束后,直接赚了一亿美元的净利润。

  徐悲鸿的《八骏图》油画虽然价值不凡,但上拍也就千万华夏币的价格。

  跟一亿美元简直不能相比。

  当然,比一亿美元更珍贵的是徐良。

  但凡能够拉近李家跟这位年轻的金融奇才的关系,李照基都舍得。

  “四叔言重了,李家信任我,投资鲲鹏。

  现在赚到钱,你们分享收益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存在什么谢不谢.”

  徐良道。

  “话不能这么说。

  现在雇人做事除了正常的工资外,还有年终奖金。

  这幅画既是李家的感谢,也是我们给汉华,给你的‘奖金’.”

  徐良听在耳中,便没再推辞。

  而且他也需要加强跟李家的关系,没必要搞得太生分。

  “那我就多谢四叔了.”

  “哈哈,这才对嘛。

  以后我们合作的日子还长,区区一幅画算的了什么.”

  李照基高兴道。

  喝了口茶后,李照基换了个话题。

  “徐生,听人说现在汉华一直在做大豆?”

  “四叔从谁那里听来的?”徐良微笑道。

  “生意场上没有秘密。

  而且丰收农业在全国跑马圈地种大豆,金额已经接近300亿华夏币,这么大的手笔可藏不住.”

  徐良了然。

  这也是很无奈的事。

  在国外收购大豆的时候,他可以用一个个马甲把汉华藏起来。

  反正货到付款,只要拿到钱,卖主不管你来自哪里。

  但国内就不一样了。

  要让一个县,甚至一个地级市的领导支持你在这里种大豆,肯定不能是空壳公司。

  否则一旦出了事谁负责?

  所以,丰收和汉华的关系就不能遮掩。

  对于李照基这样在国内关系网深厚的人,根本不是秘密。

  “汉华确实在种大豆.”

  “徐生,我在金融投资上的能力虽然不如你,但农业跟金融的关联可不大。

  如果你需要大豆的话,可以做期货,或者直接收购现货大豆,怎么还自己种起来了?”

  “四叔,这涉及到汉华的投资策略,我不好多说.”

  徐良笑道。

  “明白。

  那我就不多问了.”

  李照基果断的停下了。

  未免气氛弄僵,徐良果断的转移了话题。

  “四叔,您在香江是老资格了,人脉深厚,影响力遍及香江,恒基兆业又是香江地产行业的领头羊,所以我这里有个忙想请您帮一帮.”

  “哦,什么忙?只要我能帮得上,一定帮你.”

  “汉华资本发展的很快,华人行的办公场地越来越紧张,已经渐渐不够用了。

  所以我打算在中环买一栋写字楼,不知道你有没有好的推荐?”徐良直接道。

  “原来是这件事。

  不知道你需要多大的办公空间?”

  “至少两万平米.”

  徐良道。

  汉华资本还会继续向前发展,到时候会议室、会客室、仓库、数据库房、公共办公空间、私人办公空间等等。

  两万平米才能满足汉华资本未来十年后的需求。

  “我记住了,回去帮你问问。

  不过中环的写字楼寸土寸金,租金又是全球最高,业主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否则很少出手中环写字楼物业。

  所以我没办法给你打包票.”

  “成了,我记住您这个人情,不成也没关系.”

  徐良笑道。

  李照基笑着点了点头。

  李家父子两人又盘桓了一会后才离开。

  在回去的车上。

  “爸爸,徐良在大豆上的口风太紧了,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没探听到.”

  李家成懊恼道。

  “没听到才是正常的,如果他口风不紧,也创不下这么大的家业.”

  李照基平静道。

  “那我们还投资大豆吗?”

  “汉华资本一直投资实物大豆,却没进入期货市场,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李照基忍不住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大豆耐储存,他们投资实物,是看好长期市场。

首节上一节566/7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