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第248节

  那就是,贪财只是李扬的伪装?实际上他是一个格局很大的人?

  就绿水集团当前的情况,只在小县城搞地产,不仅没前途,还会把资金套死,除非后续源源不断有资金愿意入场。

  ……

  相奴的电话打了过来。

  “夏夏,万柳资本改公募的事情,已经审核通过,在走流程了。”

  姜半夏诧异了,“这么快?”

  李扬考个试都能被弄挂科,她这边开公司这么顺利?

  万柳资本从私募改成公募,本来想要卡一下,太容易了。

  比李扬因为缺课就挂科容易一百倍。

  结果这么快就审核通过了?

  “相奴姐姐,看来你出了不少力气啊。”

  大概是相奴那边动用关系了?

  相奴说道:“没有啊,就是常规流程申请的,我本来也没想过会这么快。”

  “哦哦哦,能通过就行。”

  姜半夏明白了,既然不是相奴在帮忙,那就是李扬。

  李扬什么也没做,就是帮自己吸引走了火力。

  所有人都去针对李扬了,比如上次在柳如懿那边,就有人故意挑起自己跟李扬的矛盾。

  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李扬在万柳资本上面怒怼向柏杨开始……

  本来那件事她有错,相奴也有错,然后突然间被李扬接过去之后,事情就变了。

  有句话说得好:你过的轻松,是有人在为负重前行。

  跟相奴聊完后,她给李扬打了个电话。

  “李师父,在忙什么呢?”

  那边李扬回道:“人在江北,刚下火车!”

  “啊?去江北了啊?看来是有一个大项目在等着呢。”

  “必须的啊,造车算不算大项目?”

  姜半夏惊了。

  “什么!什么!李师父厉害啊!你要成为第二个贾老板啊。”

  当前造车概念很火,贾老板是当之无愧的领头人。

  那一句:为梦想窒息,吸引了无数投资者。

  “呸呸呸!赶紧收回这句话,哥哥跟他没关系!”

  远在江北的李扬,听到这话一激灵。

  贾老板现在风生水起确实不假,从去年十月份到六月份,乐士的市值更是一路从五百亿飙升到了一千七百亿。

  不过时间线太长,加上李扬有更好的标的,所以就没参与进去。

  但毫无疑问,贾老板今年风生水起。

  去年他就提出了造车,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

  不过那都是他方便套现的借口而已,他今年在乐士市值最高点,再次套现了26亿,这一年的时间,总共套现足足两百亿。

  还不算他姐姐套现的二十二亿。

  这笔钱,名义上是他为了投资自己的造车梦想,实际上都转化成了他在美国的豪车别墅。

  李扬是想要玩真的。

  姜半夏并不清楚这些,笑着说道:“对对对,李师父可比他厉害多了,不过……造车真的很花钱……”

  “是啊,这不是有你吗?以后我没钱了,你可一定要给我融资啊。”

  “融融融!必须的!”

  姜半夏拍着胸脯保证,然后就……胸疼。

  下手没轻没重的,没有李师父那么温柔。

  “先不说了啊,有人请我吃饭,吃过饭后聊聊,我想年前就开始行动。”

  “好的好的。”

  挂了电话之后,姜半夏就查了一些资料,一直到窦颖喊她吃饭,她才从卧室走出来。

  今天李扬说要造车,把她吓了一跳。

  这真不是简单的事情。

  当前汽车市场,国产基本都是走的低端路线,即便如此,满大街跑的最多的还是合资车进口车。

  想造车的大佬太多了,所以就会产生许多的‘前车之鉴’

  造车,不是有钱就行的。

  否则贾老板忽悠一句,也不会让国内首富投资他。

  首富肯定比他有钱啊,贾老板只能算是互联网新贵,根基都还没立起来呢。

  但首富就是愿意为他的造车梦想买单,因为造车不仅仅需要钱,还需要梦想,情怀。

  她不知道李扬有多少钱,可哪怕有一百个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造车出来容易,能不能卖出去很难。

  国内市场,每年都会诞生好几个车企,但绝大部分人,可能听都没听过,最终赔几十上百亿狼狈离场。

  她不是不相信李扬能不能成功,而是觉得,自己接下来要努力挣钱了,否则李扬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一定有人愿意帮他。

  毕竟他可是连考试都要被人弄的体质。

  吃饭的时候,窦颖问道:“夏夏,我下午没空,要不要我带你去找凝凝玩?我刚刚问了一下凝凝,她在李扬老家呢。”

  “好啊。”

  姜半夏知道窦颖在想什么,毕竟窦颖也不是那种擅长撒谎的人,表现的已经很明显了。

  ……

  江北。

  李扬跟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坐在一块聊着天。

  男子叫严生平,三十六岁,在江北当个副职。

  两人天南海北的聊着,聊到了南北区域的划分,聊到了长江黄河的分界线。

  李扬懂个屁啊,但是他能扯,并且哪怕说错了,也丝毫不脸红。

  总而言之,聊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对方大概率是文科生。

  从气候聊到地理,最后才把话题引到江北身上。

  江北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城市,交通便利,无论是陆路,水路还有空中航道,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基础。

  就交通条件来讲,国内确实找不到几个城市比江北好。

  聊的差不多了,严生平开口说道:“听说李总要有一笔投资?不知道具体想要投资什么项目?”

  他对李扬了解的有限,但知道李扬有钱,并且愿意投资。

  只不过他不是什么投资都要的,毕竟他需要能拿出手的东西。

  最好是不挤压江北本地企业的生存空间,否则对他来说有些鸡肋。

  比如李扬过来投资一家食品企业……江北的食品加工企业,已经足够卷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市场分给李扬的。

  这样的投资,对他来说反而是累赘。

  “跟汽车相关的。”

  李扬喝了口茶说了出来。

  严生平平静地道:“嗯嗯嗯,这个不错……”

  他并没有什么惊喜,因为国内的汽车零配件厂商同样很卷,不过放在江北,也算有用,无非就是能不能做起来。

  如果能做起来,那么勉勉强强能对他有所帮助。

  他最喜欢的,要么是具备一定的高端岗位,要么就是中低端岗位足够多。

  高端岗位基本就是互联网科技,中低端岗位则是电子厂。

  李扬想了一会,问道:“严哥,我这边有一些事,希望江北这边能够帮忙。”

  严生平说道:“这是自然,为江北每一个企业家服务,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对应的企业解决对应的困难,这样大家才能合作共赢。”

  “我这边当前需要解决的,就一个条件,想在江北拿一片不低于三百亩的土地,哪怕稍微偏一点也行。”

  严生平问道:“莫非李总想要建厂?”

  “对。”

  “这……不瞒李总说,在江北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三百亩这么大的,李总非要这么大的规模,我想想办法。”

  他肯定不会把话说死,哪怕听到李扬的要求之后,怀疑李扬是不是来骗土地的。

  三百亩啊,这是江北,又不是小县城。

  六月份江北总共拍卖出去大概一千亩土地,平均成交价在一百八十万一亩。

  李扬张口就要三百亩,哪怕给他偏僻一点的位置,成本也不会低于一百万一亩,加起来就是三个亿。

  目前李扬还不具备让他上来就给三个亿的基础。

  李扬笑了笑点点头,“可以,我不是很着急。江北这边如果没有,我就去中州或者庐阳看看,不过庐阳那边可能跟我有一些竞争,江北的竞争压力小了些。”

  严生平一愣,江北这边,汽车相关的公司,可多了去了。

  尤其是各种生产零配件的公司,仅次于中州,但是比庐阳多。

  他不在乎李扬这句话是不是故意的,因为彼此都有谈条件的权利。

  “李总想要做汽车哪些方面的投资?”

  “整车制造!”

  “嗯?哈……冒昧问一句,您打算投资多少钱?”

  李扬没有思考,就回答道:“首批资金在四十个亿上下吧,就是因为资金不是太多,所以土地方面,出不起钱,只能厚着脸皮找江北借了……”

  严生平这才意识到,李扬刚刚说的那句话,并不是故意拿捏自己,而是他正儿八经的筹码。

  四十个亿,整车制造,妥妥的绝世好活啊!

首节上一节248/2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