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94节

  陈六满还夸李铭请假了也不忘工作。

  李铭用蜡纸在小世界里刻印好画像,小是小了点,还是能认出来。留的是轧钢厂保卫科治安股的联系地址。

  他是轻轻松松搞定,别人来刻就没这么容易了。

  刻印的人必须用专用的‘铁笔’一笔一划的认真弄,蜡纸垫在专用钢板上,是半写半刻的方式刻印,讲究‘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钢板有一面的。也有两面的,斜纹面、布纹面分别适合不同字体。

  新手只能用废蜡纸练习,练熟了才能上手。

  因为轻了重了都不行,轻了刻不透蜡印不清楚。重了蜡纸会被刻破,蜡纸破了就不适合印刷,那边会一片黑,前功尽弃。后面有了修补液来修,也算是需求产生了产品技术。

  刻错一个字还可以改,不重要的比如测试卷子,就直接多划两笔,以示这个字作废。

  重要的内容就得融蜡修改。错得多了那就只能重新刻了。

  刻这油墨蜡纸就是个细心活,很是考验耐心。

  有的人刻出来跟小学生写字一样,只能说能认出来,可以用。

  有的人刻的字端端正正,美观大方,看得像是铅印的一样,很让人佩服。

  去捡老师丢弃的蜡纸,也是某些学生比较喜欢干的事情。捡来干嘛用,那当然想提前看卷子啊!

  油墨卷子陪伴学生一直陪到了2000年之后。

  考试的时候,袖子得撸起来或者垫个东西,考完试手肘上都是黑色的油墨。味道还挺香挺好闻的。

  李铭提了一袋水果,拿着申请报告,让印刷室的人帮忙印刷。

  拿到腊纸,印刷员还夸了一句,刻印高手刻的。

  印刷份数不算多,又是查案子的,印刷员印完正在印的宣传单,就让他插队优先印。当然水果的功劳也是不能抹杀的。

  油印机其实非常简单。

  一边是可夹白纸的厚玻璃底板和一个带弹簧能上下活动的纱窗框。另一边是调墨板和油墨辊子。

  油印时将刻好的蜡纸贴在纱窗框上,用细铁棍儿将蜡纸顶端压入沟槽内,再用纱窗框周边的卡子将其固定好。

  李铭就在旁边看印刷员操作,三两下搞定。

  印刷油墨用已经调好了的,印刷员用力推油墨辊子试印了一张,一团漆黑。

  印刷员力道放轻,又试印了一张,还是有点太黑。

  油墨有点太稠了,印刷员倒入适量的煤油将其调稀,这次试印出来就效果刚刚好。

  很快就印刷好100份。

  李铭表达了一下感谢。

  他带着印好画像就直奔第三食堂。

  叫上傻柱,两人一起到交道口治安所,赶巧张所长出去了,牛副所长下午休息,教导员帮忙安排人去操办。

  李铭把奖励的钱跟肉的事情也跟教导员讲清楚了,对外是不合适宣称奖励钱,教导员更懂这个忌讳。

  事情办好,傻柱回轧钢厂。

  李铭准备去检查一下那两个小年轻有没有按他说的去放许大茂的消息。

  秦淮茹已经提前表现了,他要是没整许大茂,那就不太符合他的一贯作风。

  到了城西,还是化个妆,很快就找到了那两个小年轻,询问完,李铭就骑车下乡去看效果。

  在公社驻地的小饭店要了二两面,切了三毛钱香肠,不是饭点时间,门口罗雀。

  李铭也假意搭话问最近有没有放电影,又聊到放电影的人,许大茂的八卦确实流传开了。

  吃完面,结账粮票、钱,李铭就准备回城。

  其他公社李铭就不去查了,缺乏娱乐的年代,关于放映员这样热门人物的八卦传播得很快。

  李铭骑车回城的路上有河,他停车先给小世界的淡水池塘补水。

  然后他也顺便用河水冲洗一部分盐土,降低盐分,一边进水一边出水。

  20立方米每秒的水流量,李铭收了10立方米每秒,1分钟就是600立方米,每亩地冲洗0.5米深,1分钟可以泡水1.8亩地,冲洗了10亩地就回城,因为够用了。

  剩下的盐土,那可是有大用的。

  李铭在小世界催生植物对土壤里的无机物、有机物都是大量消耗。

  培育几批后,假如没有把作物重新分解的土混合回土壤里,地里剩下的土壤比热带雨林里的土还更贫瘠,是没有什么营养物质的‘白土’。

  他以后可以用盐土跟消耗后的‘白土’混合,补充土里的无机物、有机物。

  而且他还可以用这些高浓度的盐土配比出低浓度的盐碱土,用于试验耐盐碱的作物。

  耐盐碱的作物,全国来讲,需求非常大非常广。

  李铭骑车直接回95号四合院。他下次再给那两人奖励,答应了就会给。

  下午6点多了,下班的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

  李铭扶车进入前院,看见阎埠贵跟倒座房的董大爷在下象棋。

  这二位也是半斤对八两,还都是爱悔棋的主,一盘棋能下半天。

  李铭扶车到两人跟前,“还是您二位悠闲。”

  “马上要开学了,今天去学校开会,回来有点时间就跟老董下一盘。”阎埠贵解释道,他可是担心李铭这个财主误以为他没用心找房子呢。

  李铭闲扯了句,“这时间过得真快呀,开学了好啊,这小孩子都玩疯了。”

  阎埠贵不以为意,“该玩的开学了也照样玩。”

  董大爷没管两人的闲聊,“老阎,吃你一个马。”

  阎埠贵急忙道:“不,不算,这步不算。我这聊天呢,就没看见。”

  董大爷笑道:“什么不算了,等你老半天了,谁叫你看不见的。”

  阎埠贵拍大腿说道,“我这就一不留神。”

  董大爷乐呵呵的说道:“叫你注意力不集中。”

  刚刚董大爷偷摸多移了一步棋,李铭没去戳破。

  扶车回到自家房门口,李铭开门进屋。

  他躺床上看书,实际心神放在小世界里,北方片区的10亩地上,苜蓿草正在飞速生长,开花结种子,种子播种又迅速生根发芽,很快种满10亩地。

  这10亩苜蓿草,每棵都间隔2米,营养丰富又无病虫害,长得好坏全凭自身基因。

  李铭就这样不断的种,不断的挑选植株。

  10亩地成为‘白土’后,跟旁边的10亩盐土进行互掺,10亩正常土,10亩盐碱土。

  接着又是播种催生,正常土壤、盐碱土都播种。

第148章 理由真不算离谱

  李铭又继续催熟苜蓿草。

  除了正常土壤的地,盐碱地也弄了不同浓度的好几个10亩地块。

  这样培养,可以更精确知道各种盐碱浓度下的产能数据。

  也终于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变异株。

  比如更耐盐碱的苜蓿草,李铭就培养出来了。

  倒是一开始就想弄的高产苜蓿草还没搞定。

  产量提升10%的性状稳定,李铭觉得提升还不够明显。

  提升20%以上的,种子培育的后代产量有的高有的低,性状不稳定。

  到晚饭时间,李铭打算先停一停,犒劳自己一顿再说。

  清蒸梭子蟹,脂膏肥满,竹节虾,鲜美爽口。

  配上一口啤酒,痛风套餐爽歪歪。

  李铭吃完到院里闲聊听八卦。

  李俊义随口问:“周末有人一起去工体那不?”

  阎埠贵奇怪道,“菜市场也没那么远啊,你怎么绕到那去?”

  李俊义回道:“上星期天去呼家楼那边看亲戚,回来的路上看那挺热闹的就拐去看了看。”

  阎埠贵一听就明白了。

  董大爷好奇问道:“那里有什么热闹看么?”

  李俊义笑道:“董大爷,您得关心一下国家大事。那边现在搞团体操彩排,人山人海呢。”

  董大爷说道,“路太远了,腿不过去。”

  吴名提醒道:“董大爷,现在去还能看看,真表演的时候,没票可是去不了。”

  李俊义也劝道,“对呀,公交车倒腾一下,反正您也有空闲,明天就可以去瞅瞅。”

  对于这点,吴名、李俊义还真没胡说。李铭早跟陈科长打听了,采购三科没票。

  包含观众席的团体操表演很是精彩。(震撼!不比08差。)

  李铭对这个时代的文体活动还是挺向往的,不能去还很遗憾。

  李铭问道:“咱们这附近有没有人参加比赛?”

  “这个还真没听人说。”

  “我有亲戚在良乡,倒是看到好多才一个人大小的小飞机飞来飞去,听说是提前来适应场地的。”

  “这你就不懂了,那是航模飞机,是咱们对军事的重视。”

  “我还是比较喜欢武术,听说这回有这个。”

  “我也是喜欢武术。小铭,你要是有练练应该也可以参加武术比赛。”

  “我看行。”

  “确实,小铭上场那肯定是大杀四方。”

  “没比赛,这回是表演赛。”李铭也没想到吃瓜能吃到自己头上。

  运动会的话题将会占据四合院乘凉恳谈会很长一段时间。

  城东的闲汉们,此时是不得闲的,呼朋引伴的到处打听三个人,特别是其中的刀疤脸,特征明显,几乎都把目标对准了他。

  找到一个人其实就是找到三个人,那是二十斤肉呢!积极性很高。

  周六,李铭没去上班,准备去找个石磨,磨黄豆,做豆腐。

  买豆腐还要票,还得趁早去抢购。他准备自己做豆腐,争取吃豆腐自由。

  李铭还没出门,李方胜骑车来四合院报信。

首节上一节94/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