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209节

  现在成了光荣的工人阶级,怀了小老二。

  贾张氏觉得,这样的日子那哪是人过的,简直是神仙过的!!!

  张沈飞也夹了一筷子,尝到熟悉的味道后,便告诉对方,这道菜就是他说的那位大厨做的。

  今儿也是凑巧,遇上了纺织厂路秘书和制衣厂简秘书他们。大家聊着天,我就提了一嘴。

  杨厂长对联谊的事情还是很有心情的,对路秘书说的要回去汇报,商讨也就不太当一回事。

  轧钢厂很多卖力气的工作,看到那些锻工,焊工,钳工大冬天的穿着单薄的工作服,卖力工作时候那强壮的几乎要挣脱衣服束缚的肌肉。

  有时候去厨房,见老太太不在,也往面缸里直接少量多次的加面粉。

  “得,您没被欺负就行。”张沈飞点点头,“不管是贾东旭还是我秦大爷,谁要是敢欺负您,我饶不了他!!!”

  他来的这家粮店位于鼓楼东大街,是国营店铺,面积极大,足足占了五间房的面积,而且全部打通在了一起,显得很是气派。

  这门面前后隔断,前面是营业厅,占地目测一百多平。

  张沈飞拿出数学复习资料,一边刷题,一边做着记录。

  比起这个,他更好奇的是另外一件事。

  张沈飞颔首:“领导说的是,其实之前我们就打算跟其他厂子联谊的,只是一直没找到那个契机。

  随着他的动作,那粮食立刻倾泻入面袋子,升起一阵白雾。

  今儿个在这一片买菜的都是南锣鼓巷和附近胡同的住户。

  一下午的时间一晃而过。

  张奶奶一琢磨,也是,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呢?也就罢了。

  这才能体现国营的好处!!!

  就这样的,

  张沈飞洗漱过后,裹了一件大棉袄,又从衣柜里掏出一只火车头帽子戴在了头上。

  而后弯腰从柜台里蒯出一簸箕面,倒在一个特制的,带磅秤的方木桶里。

  今儿老太太给做的是大米粥,白菜炖粉条和煮鸡蛋,馒头。

  老太太一边把粮本捏在手里,一边又瞧了一眼面缸:“我怎么觉得有点儿多??”

  ……

  因为卖粮需要拿着铁皮制的大簸箕,弯腰从米或面柜里一次蒯起一簸箕面,大概二十多斤的样子。

  祖孙俩走到饭桌前准备吃饭。

  “走吧,大飞。跟大爷一起排队去。”阎埠贵说道。

  是以工人都愿意找工人,有些女工找不到工人的话,宁愿单着也不愿意找没工作的或者农民凑合。

  纺织厂女工多,办公室里也大部分是女同志。

  张沈飞径直走到门左边,一个安装着铁栅栏的窗户那里。他把手里的粮本和钱递过去,告诉对方要二十斤标准粉。

  贾张氏满不在乎的拍了拍肚子:“嗨,这算什么。

  今天午餐供应的是普通面粉做的馒头,米饭,白菜炖豆腐,萝卜片炒大肥肉。

  谁知道那路秘书说,他们厂里也正因为工人没有合适的交友渠道烦恼呢,我们俩就一拍即合了。

  张沈飞这边刚弄好,他便拉动那鸭嘴上方的一个带弹簧的拉关闸。

  这年代的领导大部分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特权,张沈飞带着路秘书一行人排队打饭。

  让他明天早上晚点去上班,先排队把大白菜给买了。

  但听到这厮被夸,他心里还是像猫抓了一样的难受。

  所以卖粮,算是个实打实的体力活。

  众人到了居委会划定的大白菜指定购买点,便看到这里已经大排长龙。

  下午没什么事儿,他便一直在厂长办公室的外间复习功课。

  张沈飞摸了摸鼻子,看了看贾张氏后面排着的那几十号人和他们那愤怒的眼神。

  路秘书已经跟妇联和宣传科的同志们交流过,知道她们对轧钢厂很满意。

  天儿已经渐冷,再加上是大清早的,气温很低。

  “大飞,你今儿买了多少粮食???”老太太颠着小脚走过来,掀开张沈飞已经盖好的木头盖子看了看。

  张沈飞瞅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二十斤啊,这不是您交代的吗?”张沈飞把粮本还给老太太。

  但是到了这个世界之后,他知道囤白菜不但可以请假,而且这还属于公假,不会扣工资。

  两人一对视,心照并不宣的便都明白要对方要去干什么。

  那方木桶对着顾客的那一侧,有一个向下倾斜的鸭嘴型的泻粮口子。

  ……

  “是第一次见面。”张沈飞说道。

  张沈飞便邀请他带着纺织厂宣传科,妇联的同志到轧钢厂考察,顺便吃顿便饭。

  路秘书夹了一筷子豆腐放嘴里,细细品尝后,便表示轧钢厂食堂的菜果然好吃。

  “成,一起吧。”张沈飞说道。

  饭菜盛好,找了位置坐下。

  可牛已经吹出去了,现如今也能只能咬牙硬上。

  除伏地米面外,还有来自关外的高粱米,大豆,红薯面。

  今儿她来排队买白菜,也是不放心别人过来,怕他们被插队,这才主动请缨。

  到了午饭时间,

  张沈飞不禁蹙眉,看来还是来晚了啊,明年还得更早一些才行。

  “,这有什么。”贾张氏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想当年我生了贾东旭的时候,第二天就下地开始做饭洗衣服了。”

  之前古秘书跟其他厂子的秘书顶多也就是点头之交。

  不仅天天都有白面的馒头吃,还有老秦给买零嘴开小灶。

  “今儿不是正式的活动,就委屈路秘书你们吃一顿咱们轧钢厂的工作餐。

  这几年年景好,再加上钢铁业的火热景象,所以轧钢厂的食堂伙食还是很不错的。

  张沈飞嗤笑:“做梦呢老太太??人粮店还能白给您一粒粮食???”

  那时候的日子才叫苦呢,不仅每天干活,还要被老贾那个死鬼揍。

  国营工厂嘛,就得不仅关心工人们的工作,还要关心他们的人生大事儿!!

  张沈飞走到写着标准粉的柜台前,递出粮票,对方看了一眼,表示知晓,把粮本还给张沈飞。

  杨厂长更好奇了:“第一次见面就融入的挺好?”

  三三两两的人群很快汇聚成了一股,大家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各家要买多少一等菜,多少二等菜,多少腌酸菜的三等菜。

  纺织厂妇联的同志感觉受到重视,忍不住又是对视一番。

  这年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社会地位相当的高。

  全副武装后,轻手轻脚地打开家门,便看到对门的阎大爷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也正要出门。

  张沈飞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节麻绳,把粮食口袋从地上拎起来,甩扛在肩膀上,晃悠悠地扛回家去。

  “大飞,大飞,过来插我前面。”

  要说路秘书干活效率真的挺高。

  张沈飞他们划分的定点粮站是四九城数得上号的大粮站,这里的粮食种类比其他地方要更加丰富一点。

  “小张,你说你跟纺织厂,制衣厂的秘书们聊天……今天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吗??还是之前就认识。”

  张沈飞回到家,径直走进厨房,不等老太太凑过来,已经把口袋解开,将里面的面粉倒入面缸。

  “张秘书,我去上个茅厕……”说着话,他便站起身。

  自打胖子,四眼儿他们那边不卖粮后,他便一直这么做。

  张沈飞莞尔一笑:“他们年纪都比我大,把我当小老弟,也愿意带我玩。”

  张沈飞一边示意阎埠贵帮自己排队,一边凑到了张翠花的身边,撇了撇她那已经显怀的肚子:

  “我说张大妈,您都已经怀了孕了,怎么还来买白菜呀?贾东旭和我秦大爷都不知道照顾孕妇的吗?”

  粮店的营业员一律穿白色工作服,且大部分都是男同志。

  粮食购买凭证主要是起一个划片、定点、凭证供应的作用,所以粮店倒也没有凌晨就开始排队的那种壮观景象。

  根据本柜台所卖的粮食种类,写着“富强粉”,“标准粉”,“棒子面”,“大米”,“绿豆”……

  营业员称重后,示意张沈飞把面袋子撑开,对着鸭嘴。

  为了买个白菜向单位请假,要是放在以前,在张沈飞看来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最起码,比他们纺织厂的大锅菜好吃多了。

  啊,这个……

  之前曾经放话非青花大学和四九城大学不上,后来翻了书本,才发现这年代的题目居然还挺难。

  贾张氏一听,顿时激动的眼泪汪汪:“大飞,这整个四合院里就你是真心的对我好。”

  两人又说了几句片儿汤话,之后张沈飞摆摆手:“那成,张大妈,您先排着队。我得回后面站着去了。”

第223章 扎心了!!

  “成,那领导你回去吧。”贾张氏朝着张沈飞颔首示意。

  要说轧钢厂和四合院里,张沈飞当了秘书谁最高兴,那就是她张翠花了!!

  自打张沈飞升职,她走路都跟着也轻快不少,笑容也比以前多了。

  等张沈飞一走,张翠花立刻跟身边的说道:“就刚刚跟我说话那个男的,他可是我们轧钢厂厂长的秘书!!

  你说这多大的领导啊,我让他插队,他愣是不插。你说,这样的好领导到哪儿找去???有他在,咱们轧钢厂才有希望啊!!!”

  排在贾张氏后面的是个卷发大妈,也在轧钢厂上班,之前没少看到张沈飞插队打饭。

  听到贾张氏姿势把张沈飞夸出花儿一样,心中难免嗤之以鼻。

  嘶!!!一千斤!!!

  老太太两眼一瞪:“自打老太太我跟着你住了之后,你哥给的生活费我是一毛钱都没要过。吃他们家点儿白菜怎么了???”

  得,老太太理直气壮,这还有什么说的??

首节上一节209/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