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28节

  可一抬头见父亲瞪着自己,便不再嘟囔,往仓库去了。

  “仓库不是有三袋子稻谷吗?你给大飞磨一袋子。”

  “柴火好说,大概十天后你哥要进城送皮子,到时候让他套一辆骡车,给拉一车过去。”

  事已至此,他知道自己再说什么已经无用。说多了,只怕还会影响两个孩子的关系,所以干脆选择闭嘴。

  除此之外,还有白菜炖粉条,鸡蛋炒地皮菜。

  她秋天时候上山挖野菜,听人说起李家沟李二狗家的老母猪跑进山里,被一群野猪摁着给强B了。

  “不成。”张沈飞立刻拒绝,“要不这次您给我带一点活的鸡鸭鹅吧,回去之后,我自个儿养着让它们孵化。”

  接下来,他一边安排赵桂花准备晚餐,一边让张沈飞跟着自己去河边走走。

  他本来想要母的各二十只的,但觉得要的太多小舅妈一时半会儿凑不到,所以就减了一半。

  钱铁柱也插嘴说道,“大飞你是城里人没养过猪不懂。

  在农村都是算好日子,在冬月或者腊月给母猪配种,开春小猪仔正好出生。

  现在临近过年,鸡鸭什么的早就长得肥肥的,就等着过年杀了端上餐桌呢。

  赵桂花觉得这样也行,于是便问张沈飞每种各要几只。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众猪配种,自然也能百分百怀孕。

  算算时间,要是那时候怀上的话,现在也差不多该生了。

  让外人听见,还以为两个半熟货呢!!

  卖猪仔的养一个月,等断奶了卖出去,买的人养一年,到了冬天的时候杀年猪吃肉。现在眼瞅着过年了,谁家的正经猪在这时候生孩子啊??”

  一旁的赵桂花是个机灵的,见状立刻转移话题:“还是的,过去的事情说它干嘛啊?咱还是说说大飞这次过来要办的事情吧。”

  安排好自己和张沈飞,他也没让儿子闲着,让他趁着还早,去村里的磨坊把稻子给磨了。

  且不说哥嫂一家十口人一间屋子住不下,就想想那七年的养育之恩,他也开不了口!!!

  更何况,他张沈飞也不是差那一间房的人。

  除了稍微值钱点的两间屋子,其他的衣柜,樟木箱子什么的都是嫂子的嫁妆。

  “肯定能怀上!!”张沈飞斩钉截铁。

  感动之余,也跟对方解释那个家本来就没什么能分的。

  张沈飞说的话,你打我??你是我亲妈吗??

  赵桂花却不管那么多,打了儿子后,扭头又吩咐自个儿男人明儿去后山的李家沟看看。

  家里的鸡鸭冬天下蛋少,家里没攒下多少,他想弄点野味给张沈飞带走。

  他说这个话,是告诉张沈飞现在抓猪娃不是时候。但张沈飞贫嘴,偏要接一句“正经的母猪没有,不正经的也行啊。”

  钱铁柱取来自家酿的苞谷烧,赵桂花也端来一大筐白馒头。

  “吃吧,大冬天的,咱们乡下也没有菜市场买不到金贵菜,凑合着吃点。”赵桂花给张沈飞夹了一块排骨笑道。

  给义父们汇报下,这本的老剧情马上走完,后面就是全新的喽!!撒花!!

第50章 野种!!

  “小舅妈你说这话就忒谦虚了,这菜还不好??”

  “就这样的,我们家三年也吃不上一回!!”张沈飞虽然嬉皮笑脸,眼中却是感动。

  虽然现在还没有自然灾害和公社化,农民的生活相对来说比后面那些年要好。

  但这样的菜,对农家来说也算是相当高规格!!除了姑奶奶回门,一般客人可是吃不到的。

  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起家长里短。当听到张沈亮两口子还在孜孜不倦的拼老九的时候,赵桂花又是叹了口气:

  “一把手都说了,生男生女都一样。男孩能顶半边天,你嫂子也忒执著。”

  “妈。人一把手说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钱铁柱插嘴。

  赵桂花眼一瞪:“妇女顶了一半,那另一半不就是爷们儿顶的了吗?我这么说有错?”

  赵老森不懂什么打字员不打字员的,但一听说张沈飞要进工厂,顿时心里就踏实不少。

  赵桂花一大早烙了饼,张沈飞裹着大葱吃了之后,便和舅舅一起去李家沟。

  赵桂花没搭理他,扭头跟张沈飞说儿多母苦,让他回去劝劝唐大妞。

  钱老森感受到李二狗媳妇殷切的眼神,吐出一个烟圈却没说话,只是看着张沈飞。

  两人到家,赵桂花已经做好饭,钱铁柱也把昨天磨的大米和米糠拉了回来,这会儿正在修农具。

  所以即便李二狗家把野种养到开春拿到集市上卖,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舅甥俩溜溜爬了两个小时山路,张沈飞这才明白望山跑死马的道理。

  两人跟着李二狗媳妇到后院,离猪圈还有挺远呢,就听到小猪抢食打架的声音。

  上午九点半,舅甥俩在村口问了路之后,终于到了李二狗家门口。

  三人到了猪圈前,钱老森吧嗒嗒抽着烟,指着里头的小猪仔跟张沈飞感叹:“看看这毛色,花色,长相。这妥妥的就是野猪下的种啊。”

  到时候要是真生下来了,拿什么养活呦?

  这些小崽子越养越赔钱,她是真不想养了。

  “走,我领你们去看看。”

  工人阶级老大哥啊,好着呢!!!

  一家人吃完饭,直接就是睡觉。没办法,这年代四九城且没有什么消遣呢,更何况这种山村。

  这好不容易碰到接盘的,可不就高兴吗?

  说到这里,钱老森又加了一句:“大飞,小舅是知道你急才带你过来的,但一会儿看完猪,你得仔细在心里琢磨下,再决定要不要。”

  没有了八个葫芦娃的夜晚,张沈飞难得睡了个好觉。

  农村养猪算是一种投资,也是一种买卖。

  野猪长得慢,不上膘肥肉还少。养一年下来,年尾一上称能比普通黑猪少几十斤,这不等于赔钱吗??

  张沈飞学的索然无味,便问非得每天现做猪食不可吗?猪就不能吃草吗?

  赵桂花一边挥舞大勺搅拌锅里的猪食,一边回道:“能吃草,但光吃菜不上膘。”

  “啧。”钱老森看向张沈飞:“这猪忒不上膘了。”

  李二狗媳妇不由得叹一句:“野种就是野种,养在家里也改变不了血脉传承,你们听听这动静,天天打架!!”

  张沈飞见她搞笑的跟被屁崩了似的,觉得奇怪,悄悄的凑到小舅面前嘀咕:“这人也太热情了吧?”

  张沈飞点头,表示知道了。

  钱老森回道:“这就不懂了吧?混血儿长得慢,一般人都不愿意买。

  李二狗媳妇心里咯噔一下,生怕这猪砸手里,连忙开始解释:

  “不上膘是有点儿,但也没有并没有差很多。而且现在不大冬天的吗?小猪是会长得慢点儿。”

  等开春再买家猪,让小猪们继续混血继续生孩子,有个三四代的,应该就跟家猪差不多了。

  啊,这个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钱铁柱不再搭话,埋头干饭。

  “大飞的当务之急是把自己的工作给弄好,老这么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也不是个事儿。”

  李家沟离钱家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是真想过去,得翻两个山头。

  说完,一扭大胯就带着两人往屋后走。

  张沈飞总觉得她这话挺别扭,但也没多想。

  还有一句话她没说,那就是,张沈亮两口子穷的苦茶子都穿不起了,还天天嚷嚷着生老九,拼闺女。

  张沈飞忙解释自己已经在机修厂报名参加打字员考试了。等大后天的时候,就要正式参加考核。

  能碰到咱们这主动上门的,她可不就高兴吗?”

  张沈飞和钱老森背着两个装满小猪的背篓,踏上了回家的路。

  其实张沈飞本人是不很在乎猪上膘慢不慢的,毕竟空间的动植物都长得飞快。再慢,在空间多呆一两天也差不多了。

  哥嫂的事情,张沈飞不予置评,只能干巴巴的说了一句随他们去吧。

  好好一个大小伙子,天天跟个街溜子似的没个正形,以后只怕连媳妇都找不到。

  张沈飞看过去,可不吗?这年代家猪都是土黑猪。

  但这一窝十几只在泥里打滚的小猪,却都是姜黄色条纹,乍一看跟梅花鹿似的。

  除去毛色,他们的嘴巴比家猪尖细,眼神凶悍,且细看的时候,有几只还有很小的獠牙。

  虽说野猪长大了肉少,也少卖钱,但眼下也买不到别的猪崽。

  钱老森见张沈飞不吱声,猿臂一伸,从猪圈提起一只小猪后腿,掂量后询问二狗媳妇:“这猪刚满月??”

  二狗媳妇老实巴交道:“马上俩月了。”

  一边说,一边观察张沈飞的神色,见他依然不吱声,狠狠心说道:“实在不行,你们按家猪的一半价格给我。”

  翌日一早,没有刘海中牌闹钟叫床,张沈飞美美的自然醒来,下床穿戴整齐后,站在大门口伸了个懒腰。

  敲开门,说明来意,李二狗老婆顿时激动的一拍大腿:“艾玛,要买猪崽儿啊?这可太好了!!!”

  打定主意之后,跟李二狗媳妇一手交钱,一手拿猪。

  她先是烧了一大锅热水,混进去烂红薯,烂菜叶子和萝卜,等水开了后,又往里面加入米糠。

  一家人吃过饭,赵桂花便手把手教张沈飞做猪食。

  空气湿漉漉的带着一点猪粪或者牛粪的味道,闻了却让人觉得心情舒畅。

  清晨的山村跟四九城截然不同,抬头可见并不远的山上萦绕着一层稀薄的白雾。

  所以他更倾向于现在买下这几只猪,年前卖一波肉挣点钱。

  钱老森也说道:“都分家了,老大的事情老大自己两口子商量着办。”

  “你要是没时间煮猪食,给他们吃烂菜叶子什么的,那就隔一段时间弄点豆饼,花生饼给它们补充营养。”

  姑奶奶回门:指的出嫁的姑娘回娘家

第51章 回家!!

  张沈飞知道豆饼,花生饼就是花生,黄豆榨油时候出现的副产品。

  这东西营养丰富,农村一般用来喂猪,或者种地的时候当底肥。

  当然灾年的时候,也能当做营养品用来供养老人和喂养孩子。

  张沈飞琢磨,还是喂猪草加上这些更省心。反正自己种了花生,大豆之后总是要再加工的。这么一盘算,学做猪食时候就更不用心了。

  在乡下的时光惬意而又悠闲,很快,一天就又过去了。

首节上一节28/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