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8节

一会儿功夫,那名少校便回来了。他也没有说话,就用古怪的目光打量着温三等人。

特别是看到他们身上一水的日军武器,脸上的表情更是精彩万分。

关于温三带着20人的缩水排阻击日军的事情,他已经得到了证实。昨天傍晚关于那边的战斗并没有详细的战报,但是发生的战斗是有人知道的。

只是没有人会想到,这支20人的队伍,还能有人活着离开。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们不但活着回来了,还带着清一色的日军装备,这就非常有看点了。

“你是排长温有才吧?能给我说说昨天的战斗过程吗?”杨少校一脸的好奇之色。

不光是他想知道战斗过程,他这边整个团部都非常感兴趣。

第16章 难以置信

“长官,能不能先给他们处理一下身上的伤口?”温三直接绕开杨少校的话题,汇报战况随时都可以,但他更关心兄弟们身上的伤势。

特别是老万和老杨头,身上的伤口有好几处,若不及时处理,引发炎症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没问题!让他们去卫生队处理伤口。”

杨少校似乎心情不错,亲自带着温三等人前往卫生队之后,这才将温三带到了临时指挥部。

这是个团级指挥部,温三两人刚走进来,便有好几双眼睛看了过来。那眼神就跟小孩子逛动物园似的,满满的好奇之色。

“说说你们的战斗过程吧,我们也不是你的直接上级,有什么尽管照实说,别太离谱就行。”杨少校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鼓励似的说道。

温三扯动了一下自己的嘴角,杨少校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明显了,就是不能太夸大自己的战果。可偏偏这一仗打得就他玛很离谱,非常的离谱。

他若是将所有实情都说出来,只怕要让各大主力军团都为之羞愧,就算是真的,也会引起大把军官的怀疑。毕竟这样会让绝大多数将官觉得自己打仗不行。

“我们在傍晚之前率先占领了那小山包,挖了一些简易的防御战壕。随后没多久,鬼子的先头部队就过来了,他们的目的跟我们一样,也是要占领那座山头,所以被我们成功打一个伏击……”

温三尽量简略的整个战斗过程,基本上谁听了,都觉得自己上去也行的那种感觉。

然而,他才叙述到一半,便有位上校军官打断了他的说话。

“你说你们一轮伏击打下来,就干掉了二十几个鬼子?岂不是等于打残了一支标准的鬼子小队?还有,你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使用鬼子的掷弹筒?并且还能精准的命中鬼子兵?”

上校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一下子引起了好几个人的重视。温三说得太简略随意,好些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等上校提出质疑的时候,大家才抽了一口冷气:好家伙,一个20人的缩水排,一轮战斗就干废了一支鬼子正规军的小队。那怕是打伏击,这事儿也显得太不真实了。

“那山包下方地形比较窄,正面山坡比较陡,五十米之内没有可遮挡的掩体。至于掷弹筒,那是因为我以前学习过,只是没有实操。”温三尽量说得更简单一些,更容易让人接受。

听了温三的话,好几位指挥官都陷入了沉思,在脑海中模拟当时的情况,如果自己带着同样的兵力和装备,能不能打出同样的效果来。

有狂妄的,觉得我上我也行。也有人怀疑战果的真实性,毕竟鬼子不是吃素的。

“能不能把那些装备都拿过来让我们看看?”上校是保守派,有些东西,必需是眼见为实。

“我去拿吧,别人过去带不过来。”温三可不放心将手中的武器交到别人的手上。这些好东西,拿出去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川军吃过没有装备的苦,所以比谁都懂得珍惜这些装备。否则他们直接把这些空枪丢在战场上了,撤退的时候跑得快得多。

枪械拿过来之后,所有的军官都围了过来,仔细的察看这些枪支。

12支三八大盖,两挺轻机枪,两具掷弹筒。全是日军主力使用的装备,现阶段除了在战场上缴获,拿钱都买不到。

“这肯定是鬼子小队的重装备,正常情况下,就算打残他们,都未必弄得到。”上校点头认可,他还仔细看了枪械的使用情况,以及掷弹筒炮口的使用痕迹。

“你们付出十来个人的伤亡代价就取得了这样的战果?战损比居然达到了一比三!”有军官惊叫出声,这样的战损比,太夸张了。

想想大西北不久才完成的大捷,同样是伏击战,多方围剿鬼子军,最后我方军队伤亡远比敌人多得多。

温三心想,“第一轮伏击老子这边压根儿没有死人好吧,只有三个人受了轻伤。”

可这样的话,温三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说出去这些军官了未必会信,反而引发出更多的问题来。对此,温三只能选择沉默,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

毕竟除了他们,没有人亲眼目睹。鬼子吃了这么大的亏,更不会往外说,否则岂不是破坏他们无敌的形象。

见温三不说话,一众指挥官只能往下寻问后面的战况。温三吸取了教训,不敢说自己率队挡住了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只说当时天黑了,鬼子无心打夜战,双方交火一阵之后,便各自撤兵了。

这么一来,这些指挥官脸上终于好看了许多。只有上校神色凝重,并不是很相信温三说的话,他能想象得到,面对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仅凭20个人,怎么可能守得下来?

鬼子步兵炮一轮轰炸下来,还能活下几来个人?

然而事实就是,温三他们守住了,不但成功完成了作战任务,还有近半数的人活着回来。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温三等人恐怕将要各种本事发挥到极致,才能取得这样的战果。

“这次阻击战你们打得很不错,我会将战报呈上去,你们就等待上锋的嘉奖吧!”上校很是严肃的说道。尽管他心中还有好些疑团没有解开,但不影响他对温三等人的欣赏。

“谢谢长官!没什么事的话,我就退出去了。”温三连忙走人,免得被问出更多惊世骇俗的情况来,自己也不好解释。

自己能听到鬼子战斗部署的事情,绝对不能说出去,任何人都不能说。

“杨营长,你带他们去休息吧。这些人暂时就放在你那边。”上校给杨营长一个你懂的眼神。

杨营长心领神会,立马带着温三等人离开了,他的态度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就差跟温三称兄道弟了。

“各位怎么看?”温三离开之后,上校把目光投向了手下这些指挥官。

“他们打得确实很精彩,军事素质相当的过硬!”这个观点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这个排长是个人才!他手下的兵恐怕也是个个不凡,有好装备到他们手上,肯定能发挥极强的战斗力。”

“哎呀,不对!团长,你这就把那几个小子送到一营去了?也太偏心了吧!”终于有人醒悟过来了。

“我们还没反应过来,人和装备都被杨营长一锅端了!”

第17章 齐装满员

温三几个刚刚安顿下来,上锋一纸调令就下来了。责令温三等九人加入88师524团第一营。温三排长的职务不变,相关战功嘉奖要等长官们研究之后,再另行通知。

“温排长放心,我们这边可是主力军的待遇。你们这个排将直属营部领导,兵员和武器弹药我会及时给你们补齐。”杨营长拍着胸口保证。为了留住温三等人,必须下足本钱。

刚才他已经跟团长商量过了。现在一营几个连长都知道了他们的战力,还带来了全日制式装备。一个个连长跟老鹰一样盯着这边,只等营长发话。

这个排要是下放到连队去,必定会引起各连哄抢,不利于队伍团结。大敌当前,部队必须要稳定,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对于这样的情况,温三能说什么呢?除非26师师长不愿意放人,他们才能回原部队。

杨营长也没有失言,将各连队中的川籍士兵都调了过来,组成了一个38人的排。这些人都是近期增补的士兵,被调走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装备方面,新调过来的士兵大多用的是中正式和汉阳造,比膛线都磨平的老套筒好很多。

子弹每人补充了两个基数,相当给力,在26师根本没有这个待遇。另外还发了三箱手榴弹。轻机枪也有两个基数,暂时不用担心子弹打光了。

掷弹筒的炮弹是没有的,想使用,得去鬼子那边缴获。

看到这些人全都是老兵,温三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的排总算是满编了。

编制稳定下来,就得重新整顿队伍了。不能象昨天那样,随便安排一下就完事儿。

38人编成三个班,温三担任排长。

老万任副排长兼一班班长,张二狗当班副。一班战士人手一支三八大盖,还有一挺轻机枪,总计13人。几个枪法不错的战士都放在这个班包括胖墩在内。这个班算是温三手中的一把尖刀。

二班班长由丁丁猫儿担任,王麻子心眼多,给他当副手。全班12人,一挺轻机枪。

三班班长关黑子,刘大柱跟他比较合得来,也安排到了三班,共计12人。两具掷弹筒放在他们这里,只能算是个摆设。

整个排的架子算是立起来了,但战士们之间的默契肯定是不够的。温三准备对他们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整训。

这方面的东西,就不能再用国军的老一套了。温三将前世的记忆翻了出来,先进行严格的整队,进行队列训练。

“排长,练这些东西有啥用?打仗的时候难道还能排着队往上冲?”好些士兵不解的问道。

包括老万等几个班长,都不是很清楚队列训练的真正意义。

温三一声冷笑,他若不是有了几十年后的相关见识,恐怕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你们想要知道练队列有啥用,那我今天就来告诉你们!”

“练好队列可以端正军姿,严整军容,振作精神,提升士气;练好队列能做到令行禁止,坚决服从上级命令;战斗时能听从指挥,动作迅速,更早进入战斗状态,提升我们的战斗力!”

温三能想到的只有这些,或许漏掉了某些作用,但用来说服这些大字都不识几个士兵,已经足够了。

看到温三如此严肃,并且身先士卒,亲自带队训练,也没人敢有怨言。他按照大学时练队列的内容,快速整训起来。

过程中,自然是出了很多笑料,好些士兵连左右都分不清楚,有些乱糟糟的样子。

然而半天下来,整支队伍已经有模有样了,队列走得整齐了很多,口令铿锵有力,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明显的改变。

“这个温有才还真是有点才能!”营长一早就在观察温三他们的队伍。没想到半天下来,整个排的气势便强了很多。

口令一出,声威震天,杀气腾腾!

早上的时候,他还不是很在意,川军队伍素来比较散慢,站队松松垮垮。士兵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只是到拼命的时候,确实能豁出去,不要命的往前冲。

这种英勇无畏的气质发挥好了,在战场上肯定能起到极大带头的作用。两军对战,很多时候拼的就是士气,狭路相逢,勇者胜!

“营长,这个排是真不简单!你把他们搞成营部直属干什么,放到我们一连不是更好吗?”一连连长也过来了,看得十分眼馋。

“凭啥放你们一连?有那些装备,我们二连战斗力也能上升一个档次。”二连连长也不含糊。

“看看你们,都成什么样子了?还是团长英明,直接营部直辖,免得你们抢人打破头。”营长笑骂,心里却是乐滋滋的。

上午练队列,下午就是战场实操。练队列,一个个心里不停的嘀咕;说起实操,大家都不累了,精神满满,各个项目整得飞起,眼珠子都瞪大了三分。

不得不说,这群老兵的战斗素凑齐还是很过硬的。温三跟着大家一起训练,他这个排长也占不到什么优势。还好他知道的东西多,在战士们眼里,他总能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训练内容来,可一番验证之后,发现还真能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和战场生存能力。

原本温三还想搞体能训练的,只是军队条件有限,大量消耗体力的情况下,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体能训练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容易伤到战士们的身体。

再说体能训练,短时间能也难见成效,只能暂时放弃。

战场生存能力反而是温三最为看重的东西。这方面,温三只能借用原主的记忆,虽有用,但并不全面。

他也没有搞一言堂,而是让大家涌跃发言,集思广益。这些老兵都有自己拿手绝活,在温三的鼓励之下,都愿意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温三做了不少工作,先将有用的东西都汇拢过来,进行集中讨论,剔除重复和特别偏门的地方。最后整合成小册子,再反馈给手下的战士们。

识字的士兵有限,这其中很多工作都只能自己来做。这也让温三的实战经验飞速提高,对战场态势的把握更加精准。

几天之后,温三这个排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只是站在那里,就是一把出鞘的尖刀,锋芒毕露!

“老子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杨营长看到这个排,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第18章 大局变化

“这个温有才整训部队的手法很有一套嘛,我们应该借鉴一下,在全营推广开来。”副营长也看得很是眼热,这样的兵,谁不喜欢?

“借鉴什么?待我们撤下来,就让他直接整备全营,你不觉得应该给他的肩上加点担子吗?”杨营长笑得跟一只老狐狸似的。

“嘿,营长说得有道理。估计他们的嘉奖令很快就要下来了。温有才至少一个二等功没跑,职务最少提升至连级……”营副也反应了过来,关于温三等人参加那场阻击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首节上一节8/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