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289节

  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老一辈完全不同。

  追逐的是名牌,是时尚,是及时行乐。

  不过,勤俭节约,喜好存款,仍然是港岛最普遍的生态景象。

  所以,当遍布港岛的屈臣氏发放折扣券的时候,港岛人跟疯了一样,热烈响应。

  “别挤,别挤,每个人都能领到折扣券。”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啊,真的能当钱用吗?”有些人领到了折扣券,还有些不敢相信。

  此前可没有任何企业这么大方慷慨过。

  不过他的疑惑立刻遭到了其他人的否决。

  “废话,当然是真的,这可是邵先生和港督一起推行的,他们能骗我们?”

  “是啊,背后还有中华总会背书,怎么可能会是假的。”

  “卧槽,这样的话,那我得多领几张,我早就想买一块新手表了。”

  “我更想买一台电视机,听说百佳超市那边从日本进了一批三洋电视机。”

  “如果这些折扣券使用的范围能够更广一点就好了。”

  ......

  一时之间,遍及港岛的屈臣氏门店前,全都挤满了人群。

  整个港岛的市民,也都开始期待起了这个购物节的到来。

  原本按照邵维鼎的规矩,一张身份证,一张抵扣券。

  可有很多人,领了不止一张抵扣券。

  不过这些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抵扣券邵维鼎有的是,他要的是刺激消费,从港岛市民口袋中掏出真金白银。

  反正五百是门槛,便宜一百,他也有的赚。

  更别提五千、一万这两个门槛。

  再者说了,购物节只有一天的时间,这些抵扣券有效期也就是双十一那一天。

  领再多消费券,要想赚到便宜,就都得在当天花出去。

  这对于邵维鼎来说,都是大赚。

  而这么多人流涌入,你光领一张抵扣券不消费一下过意得去?

  现在距离双十一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发动抵扣券,能给屈臣氏带来多大的流量。

  这都是套路,一环扣一环。

  而为了这一次购物节,邵维鼎特地从日本让人批发进货了大量的电视机和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电。

  正赶上三洋拓展海外市场,他们也眼馋屈臣氏背后的销售渠道,所以几乎以成本价将货卖给了邵维鼎。

  对于三洋抛来的媚眼,邵维鼎是全都吃下。

  他很清楚,在如今这个时候,三洋正在崛起,不过它的前头是松下、索尼、东芝这三座大山。

  不过三洋也有它的优势,首先三洋的创始人是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小舅子。

  三洋电器和松下电器几乎一脉相承,但是此时为了争夺市场,价格却是更低。

  第三,三洋创立于1947年。至今不过三十四年的时间。

  它们从自行车用照明灯开始,依次进军收音机、洗衣机、电视机,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三洋要推广他的电视机,而邵维鼎却要凭借他的电视机,在港岛弄出一条自己的家电生产线。

  这就是邵维鼎看到的机会。

  现在港岛这些家电技术薄弱,产量有限,要想做大做强,无疑要引入日本的技术,从代工做起。

  等德国的生产线运过来,慢慢来赶超。

  再者说,当初韩国三星电视不就是依靠给三洋做代工起家的吗?

  后来,三洋连给三星做代工的资格都没有。

  “邵董,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从三洋下单了五十万台电视机,三十万台洗衣机,十万台冰箱。”

  袁天帆拿着一份数目报表进行着汇报。

  “好。”邵维鼎拍着掌笑道:“到月底前,这些货能不能全都到港?”

  袁天帆肯定道:“没问题,按照三洋现如今的生产速度,这点货从其他市场抽调一下就足够了。”

  邵维鼎问道:“他们答应了我们派遣工程师进行指导的要求吗?”

  “答应了,三洋野心很大,日本市场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袁天帆对日本很了解,说道:“井植岁男(三洋创始人)想要借港岛为跳板进入到南洋市场,对于我们的要求他是满口答应。”

  “很好。”邵维鼎的嘴角微微扬起,笑道:“他们不认为我们能生产出比三洋更好的电视机,那我们就让他看看,什么叫工匠精神。”

  电视机除了核心机芯其他都是组装工艺,而其中的核心机芯又可以让三洋代工。

  邵维鼎淡淡道:“今年我们屈臣氏百佳卖的是三洋的家电,明年就是我们港岛自己的品牌家电了。”

  他没有插手家电行业的想法,因为精力有限。

  他更享受在奢侈品这类高利润行业当中赚钱的感觉。

  不过,他也知道,在未来长达四十年的时间,家电这个行业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他可以不亲自去做,但是却可以通过金融控制的方式,推动港岛的家电产业发展。

  可能很多人疑惑,金融控制,如何推动实体。

  回头看看雷君利用小米这个网上渠道,凭借着从小米业务上赚到的流动资金。

  几年下来,投资了将近五百家公司。

  他并不直接经营,而是以金融的手段,控制着这些企业。

  以此保证产品质量。

  并且减少中间销售环节,提升效率避免层层加价,直接将价格给打了下来。

  那些传统行业,在雷君的这套打法下,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随即,小米充电宝成功了。

  小米吹风机成功了。

  小米电扇、小米耳机、小米电视、小米空调,甚至是小米电动车!

  这一套打法的核心,就是利用渠道产品价格这三大优势,逐步构建出一整个小米生态链。

  而这,就是邵维鼎从中看到的最大价值。

  所以,他正围绕屈臣氏-百佳-DPS等遍布全球的渠道为核心,打造出一条属于邵维鼎自己的家电生态链。

  他要做的,不过就是依旧,将屈臣氏做大做强,利用手上的产品,将渠道扩至到全球。

  然后,就是疯狂的撒钱!

  金融加实体,简直无敌。

  更别提他还有一个能够无限提供现金流的奢侈品帝国。

  (还有)

第330章 养生堂,将中医推向世界

  对于邵维鼎的想法,袁天帆隐隐有一个猜想。

  但是他根本不敢往深下面去想。

  太危险,太疯狂!

  他觉得,自己现如今最好就是将屈臣氏管理好,其他一切都不要多想。

  所以,他立刻将手上早就准备好的文件递了上去,道:“邵董,这是我对集团做出的一些调整,请您过目,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我打算就此推行下去。”

  听到袁天帆说着这么郑重,邵维鼎将文件接了过来。

  上面第一行,【强化屈臣氏渠道核心,淡化其品牌影响力】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邵维鼎指着这第一句问道。

  屈臣氏这个品牌还能淡化?倒反天罡了属于是。

  袁天帆不慌不忙道:“邵董,我觉得我们商品的名字,最好和商店的名字脱离开来。商品品牌如果和商店品牌进行绑定,初期虽然会加速他们的发展,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制约它们的成长上限。”

  “就比如,屈臣氏洗发水,屈臣氏肥皂这类一系列以‘屈臣氏’命名的日化产品,给予消费者的印象就是廉价。”

  “但是这不符合我们对于屈臣氏这个门店的定位。”

  “我们的屈臣氏门店,销售的是中高端产品,低端生活用品集中在百佳超市。”

  “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取一个单独的品牌名,就如同‘屈倍健维生素’,这款产品现如今是我们集团的爆款,知名度甚至都超过了外国的维生素品牌。”

  “后续研发的女性复合维生素,以及增强免疫力、补钙类产品,我觉得都可以用屈倍健这个品牌来进行推广。”

  不可否认袁天帆看到了一些自己没有看到的东西。

  但是,他却忽略了自己对于屈臣氏这个品牌,更大的战略目的。

  邵维鼎微眯着双眼道:“可以在屈臣氏内部成立一个屈倍健营运部门,专门负责推广运营‘屈倍健’一系列产品。”

  “不过,屈臣氏这个名字,还是要继续在我们的自有产品体系内存在。”

  往后,他可是打算推出屈臣氏电视机、屈臣氏收音机、屈臣氏洗衣机的啊!

  一两个产品叫屈臣氏这个名字,或许会掉逼格,觉得廉价。

  但是,如果有一系列呢?

  从生活日化到家居家电,消费者还会有这种认知吗?

  相反,因为青睐屈臣氏一款自有产品,极大可能凭借这个好印象,消费者会继续青睐其他屈臣氏的系列产品。

  邵维鼎,要将“屈臣氏”这三个字打造成品质的保证。

  往后不管推出什么新系列产品,能够省下一大笔营销费。

  袁天帆见说服不了邵维鼎,也只能作罢。

  而邵维鼎则是继续看着手上的这份报告,看到某个字眼,他突然凝眉,问道:“你打算将屈臣氏日化产品,改成这个名字?为什么?”

  袁天帆看了一眼说道:“这是结合了屈臣氏最近一个月来港岛以及海外的营收数据得出的结果,除了屈倍健卖的非常好之外,资生堂是我们屈臣氏最大的销售来源。”

  “而资生堂又是一个化妆品牌,所以我想着借用资生堂的品牌优势,将屈臣氏日化改成类似的名字,以此提高品牌辨识度,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邵维鼎问道:“所以你就取了‘养生堂’这个名字?”

  他的表情有些怪异。

  养生堂,尼玛,这个品牌正是后世中国最大的化妆、日用、保健品牌之一。

首节上一节289/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