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理浩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是新界。
画面中,稻田逐渐缩小,出现了一个正在收割的老农。
老农手里拿着水稻,擦着头上的汗水,露出了笑容。
画面再变,朝阳初升。
早茶店内,正在忙碌着上茶,以及各色糕点,休息之余,对着镜头露出笑容的伙计。
早摊卖报,仰躺在摇椅上闲散的报摊老板,露出的轻松笑容。
骑着自行车,疾驰在港岛街头,到处分发着最新一期日报的送报工,享受着清早的凉风,露出的笑容。
邵氏大剧场门口,排着长队,买到了电影票,回头对着镜头炫耀的中学生。
背景是《败家仔》的电影海报。
邵氏影城。
《奇谋妙计五福星》剧组,刚拍完一场打戏,洪家班所有人,对着镜头露出的笑容。
半岛酒店。
邵毅府弥弥老者,伴着维多利亚海景,喝着咖啡,看着手中的报纸,对着镜头微微一笑
太平山顶、黄大仙祠、皇后大街、中环精英圈......
一个个港岛知名景点,每一行每一业的从业人员,露出的一张张笑脸。
最后镜头落点在维罗利亚港。
一艘游艇,在落日余晖之下,染上了一丝金色。
镜头拉近。
出现在画面中的,竟然是邵维鼎。
以及一众美丽女子。
正是周慧敏、关之琳、钟楚红、蓝洁瑛。
夕阳映照着海面,波光粼粼。
两岸一边是九龙岛,一边是香港岛。
两岸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大都市的壮阔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画面中,几个小姑娘,簇拥着邵维鼎,在船头甲板处,倚靠着栏杆,眼中满是震撼画面的一幕。
而画面中的邵维鼎,则是看着镜头,拿着高脚杯,做出了一个干杯的手势。(自觉代入黄晓明、莱昂纳多、冷锋干杯画面)
纵然已经看过一次,但是再看一遍,邵维鼎仍然不自觉歪嘴一笑。
他没有想到,徐客竟然特地找何攀,拿走了曾经在维多利亚港拍摄时尚宣传片的底片。
而且,还让他补拍了几个画面。
按照徐客的说法,没有比这一幕,更加能代表港岛时尚、现代了。
不过,徐客的这则短片,很合他的胃口。
在他看来,能代表港岛的,不仅仅是美景高楼。
更多的是人。
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个阶层的五百万市民。
“啪啪啪......”
邵维鼎带头鼓起了掌。
仿佛是被这掌声惊醒一般,陆续也有人鼓起了掌。
而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明报记者当先说道:“好啊,真的拍的好。这才是我们的港岛。”
星岛日报记者更是赞同:“生机勃发,朝气向上,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笑容,没有比这更能代表我们港岛了。”
大公报记者更是下笔如有神,眼中绽放出精光:“这是底层叙事,没想到港岛也拥有这种视角的导演。”
“白天是冷峻的工业森林,晚上是时尚的霓虹都市,现代化城市不外如是。”
一名名记者发表着他们各自的看法,但无一不是对这则宣传短片的认可。
坐在前排的李家城与郑宇通对视一眼,眼中都有着怪异。
这则短片,掺杂的私货太多,与其说是港岛的宣传片,倒不如说是邵氏在港岛影响力的证明。
但是,又不可否认,这篇短片的完成度又相当之高。
就是不知道港督是什么意见。
如此想着,他们将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麦理浩。
让他们失望的是,麦理浩此时也露出了笑容。
第341章 港岛:亚洲文化中心
对于这则短片,麦理浩的感情是相当之复杂。
前半部分他喜忧参半,但是后半部分,他又喜不自胜。
尤其是新界的农田,与九龙香港的繁华对比。
这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与内地的比较呢?
他不管邵维鼎是不是有这种设计,但是在他看来,是如此就可以了。
他不懂什么叫底层叙事,更不懂人民视角。
他只觉得,这则宣传短片,太对他的胃口了。
“邵先生,就是这则短片了,一定要加大宣传,吸引全球各地的游客,来我们港岛进行游玩。”
麦理浩,此时全心实意的给予邵维鼎支持。
对于麦理浩的心思,邵维鼎洞若观火。
两岸比较?
可知相隔一河的对岸,如今也是百废待兴,深圳速度。
过不了多久,去往内地拍摄纪录片的团队就要回来了。
他很期待,到时候港岛人看到内地的发展,看到长江、黄河这些根植在每一个华夏人血脉中的记忆,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
观片结束不久,记者们一下子蜂拥了上来。
围着港督和邵维鼎等人进行采访。
“邵先生,对于这则短片你觉得满意吗?”
邵维鼎笑道:“我很满意,不管是导演还是摄影,都是我亲自邀请的,尤其是导演徐客,他拍摄的作品达到了我想要的宣传效果。”
“据说这一次为了举办港岛购物节,港府和中华总会一共投入七千万港币,邵先生,您是发起人之一,您觉得这个购物节会成功吗?”
“你是哪家报社的记者?”
问话的记者,抚了抚鼻梁上的镜框:“我是《信报》的记者。”
邵维鼎淡笑道:“那我告诉你,七千万港币的总投资是真的,而且这第一届港岛购物节,一定会取得成功。”
舒琪此时也站出来问道:“邵先生,你之前说红馆是港岛流行文化的圣殿。在你看来,我们港岛能否成为亚洲流行文化的引领者呢?”
这话一问出来,全场寂静。
就连麦理浩都将目光看向了邵维鼎,一副好奇的样子。
“我知道你,你是《明星双周刊》的舒琪是吧?”
舒琪受宠若惊的点点头。
邵维鼎继续道:“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需要回答,因为现实已经给了你答案。”
“哦?邵先生此话从何而来?”舒琪道:“现如今,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在流行文化当中,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尤其是日本,作为当今世界GDP第二的国家,以及庞大的一亿人口总数量,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比拟的优势。”
“经济、人口确实是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但是这些,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邵维鼎笑了笑,缓缓道:“流行文化,何谓是流行文化。无非就是、电影、电视、音乐。”
“今年《亚洲好声音》风靡亚洲,收视率在东京、汉城、台北。星加坡等地接连打破当地的收视记录。”
“去年我们邵氏的《追女仔》在全球拿下了一亿五千万港币的票房,位居亚洲电影年度第一。”
“我们邵氏,正计划推出一系列电视剧计划,包括金雍武侠系列,古典名著系列、传奇志异系列、民国、时装等多个剧种。”
“我相信,港岛拥有的自由创作环境,以及完备的影视工业、唱片工业、电视工业,将吸引亚洲海内外的创作人才。”
嘶!
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邵维鼎剖露的这些,有些事他们知道的,有些事他们从未听闻的。
可是这些都不重要,最让他们心惊的是,邵维鼎的这番话,无疑是要将港岛打造为亚洲影视文化中心。
如果,港岛成为了亚洲的影视音乐中心,那毫无疑问,必然是亚洲流行文化的引领者。
见现场沉默,人群中的方莉适时提问道:“邵先生,据我所知,双十一当天会举行一场群星演唱会,不知道这场演唱会的门票什么时候发售?我可是期待的紧。”
方莉的这番话,顿时将众人从方才的震撼中抽离了出来。
邵维鼎也看向她,微微一笑:“明天晚上,前往邵氏的各大剧场电影院,皆可进行购买。一万两千张门票,会在接下来的十二天陆续放出。”
方莉矛头一转,问道:“总督大人,请问您对于港岛购物节有什么想说的?”
麦理浩笑道:“欢迎全球的游客前来港岛,也希望所有港岛市民能够以主人翁的意识,欢迎每一位来自于全球各地的游客。”
“华夏有一句古话,叫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亦乐乎!”
这是他的态度。
........
第二天。
新华社港岛分社。
刘建华看完手上的所有报道,目光停留在麦理浩的那句“我亦乐乎”之上。
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这个英国总督,太棘手了。
不过幸好的是,这个人明年就要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