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赌对了。
李家城虽然没有出声,但是麦理浩出来了也是一样的效果。
“总督大人,是李家城要鱼死网破,我无所谓啊,反正股份在我手里,卖不卖出去都一样。”
邵维鼎故作轻佻道。
“刚刚你们说的话我也都听到了。”麦理浩和声和气道:“屈臣氏的20%股份,确实不能等同视之,但是价值一百亿,这未免也太过夸张。”
“我看这样,咱们各退一步如何?”
麦理浩看了看邵维鼎,又看了看李家城。
“长江实业是我的底线。”
李家城再次重申。
邵维鼎沉吟了一会儿,抬头道:“我可以退一步,但除了和记黄埔之外,我还要长江实业的两处物业。”
这下子轮到李家城纠结了。
长江实业是他几十年的心血,从六十年代抄底开始,他囤了很多块地皮。
这少哪一块,都会让他心痛不已啊!
麦理浩见状,沉声道:“李家城,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邵先生已经退让了。”
李家城咬了咬牙:“好,你要哪两处物业。”
“第一,我在九龙尖沙咀广东道有一块地,我准备在那里建一个商业中心,据我所知,旁边有一块地是你的,我要那块地。”
李家城脑海中浮现出了那块地的具体地址。
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就在九龙公园附近,所有主要的交通工具均能直接到达,步行往来天星码头和尖沙咀地铁站也只需几分钟。
唯一缺憾的就是几块地皮分属在不同人的手中。
他有一块,以前黄家有一块,佳宁集团的时候陈颂倾有一块,甚至于怡和在那里都有一块地。
黄家的地还有陈颂倾的地,毫无疑问都落在了邵维鼎手中。
怡和的地,原本都在九龙仓,而九龙仓现在又在鲍玉港手中。
如果再将自己手里的这块地给拿过去。
那可就连成片了。
如果架构得当,至少能有个五十多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
这......价值千金啊!
不过他也知道,只有很多块地加起来,才可能有这么高的价值。
一小块地留在手中,反而是鸡肋。
这也是至今他都没有开发的原因。
“行,这块地可以给你,还有哪一块物业,一起说了吧?”
李家城现在只想把这件事了结。
“我要中环的那座希尔顿酒店。”
邵维鼎直接说出了答案。
听到这个回答,李家城顿时瞪大了眼睛:
“你要进军酒店行业吗?为什么要它?我可以给你其他更好的地皮。”
邵维鼎淡淡道:“更好的地皮,你说的是怡和大厦,还是渣打大厦,又或者是汇丰?”
“只要你能够将这其中的任意一座大楼的土地权给我,希尔顿酒店我可以不要。”
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李家城要是有这个能力,也不可能会坐在这里。
希尔顿酒店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占据的地理位置。
它位于中环的核心地带。
旁边一百米内,全都是一等一的英资大楼。
是港岛真正的心脏和金融市场中心。
后世的中银大厦,以及工商银行大厦,全都在这个希尔顿酒店的旁边。
早在70年代末的时候,李家城便早早的盯上了中环这个宝地。
在这之前他只能在郊区发展,还无法在中环跟大洋行一较高下。
拿下了和记黄埔之后,他的信心开始爆棚。
于是这一年,他另辟蹊径,花了2.3亿收购了港岛外资公司永高。
而这家公司是港岛中环希尔顿酒店的母公司。
以此获得了这块珍贵的地皮。
前世李家城便在这块地皮上,建起了长江实业中心。
楼里的租户不是美国银行,就是高盛贝恩这样的国际大资本。
每月租金收入超过 1.3 亿港元,建筑总价值更是达到了 330 亿港元。
这座大厦是李家城商业帝国的象征。
被誉为他到死都不会卖掉的产业。
而现在,他就要直接斩了李家城的这块风水宝地,变成自己的地盘。
别说,还真有一种别样的爽感。
“你放心吧,我没有进军酒店行业的想法,不过是想着在中环建立一栋全新的商业大厦作为我的集团中心。”
邵维鼎轻飘飘道。
但就是这么一句话,仿佛无数根银针,扎在了李家城的心里。
长江集团中心
第438章 和记黄埔易主,收编家电王国(第3章)
马成坤和钟石原被判死刑,李家城锒铛入狱。
这在整个港岛,都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不但破掉了自1966年以来的无死刑记录,而且这也是第一次有李家城这样重量级别的富商,被关进了监狱。
在港岛这座金钱都市,从来都是能用钱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可现在,这条隐性规定,失效了!
这让无数富豪阶层,开始惶恐。
不过更震撼人心的,还不是这些。
而是和记黄埔的再次易主。
当李业广作为李家城的代表,亲自将象征着和记黄埔权力的印信交到邵维鼎手中的时候。
全港都疯了。
被更名为《朝阳日报》的东方日报,率先对其进行报道。
而且还用最先进的摄像机将这一幕给拍了下来。
当天的头版头条,直接取名为【和记洋行迎来了她真正的主人】
以此宣告李家城还没有开始的,时代的落幕。
而这一消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
恒升指数竟然没有下跌。
反而被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一般,快速飙升。
重新回到了一千点大关。
连带着屈臣氏以及斯沃琪的市值也在一路看涨。
和记黄埔反倒是不动如山。
因为李家城只持有63.7%的股票,所以外面有着大量的流通股。
邵维鼎入主的消息,虽然刺激了一些散户在买入。
但和记黄埔的英国股东却在卖出。
而且谁都不知道和记黄埔易主之后的命运。
毕竟港口码头完全不等同于邵维鼎以往的任何生意。
但邵维鼎以17.5%的屈臣氏股份,换来和记黄埔的绝对控股权以及最重要的两块地皮。
赚大了。
随后,当天晚上。
《星岛日报》就邵维鼎收购和记黄埔,称“犹如晴天霹雳”,“股市今晨狂升”。
《明报》则是当即表示:“屈臣氏以17.5%股份置换得到和记黄埔的控股权,这次交易是邵维鼎先生的重大胜利……购得这两亿七千万股和记黄埔股票是邵维鼎将屈臣氏推动上市后最成功的一次壮举,较当年收购宝成实业更出色(动用较少的金钱,控制更多的资产)。”
“邵维鼎先生如今拥有了港口码头,完善了事业上的最大一块拼图。”
“和黄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这将与屈臣氏斯沃琪的业务无缝连接。”
“一旦屈臣氏家电项目启动,和记黄埔旗下的零售门店将成为对外销售的最大窗口。”
“而其遍布南洋的港口,也将成为屈臣氏家电进入南洋市场的一把尖刀。”
“与长江实业入主和记黄埔相比,屈臣氏与和记黄埔的结合这必将迎来更大的成功。”
无数媒体跟风报道。
此刻最为后悔的就是那些,看着行情不对,立马跟风抛售的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