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也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
第二天,邵维鼎回港的消息,于无声中起波澜。
虽然没有见报,但是各大家族各大势力却是纷纷接到了消息。
而就在他们警惕,作为看客的时候。
鼎峰银行最先有了动作。
首先,鼎峰银行宣布与瑞银、宝盛、瑞联、英格兰等一众银行建立了外汇转账制度。
港岛作为邵维鼎的大本营,他自然是要稳住的。
旗下产业多有跨国生意,他不可能将这些核心机密放在汇丰,资金往来让汇丰知道个透彻。
前世华为遭到的背刺,可就是汇丰所为。
再深扒一下汇丰银行的黑历史。
清朝到民国,多少权贵将钱存进了汇丰。
可到头,清朝一灭亡,民国一结束,汇丰直接宣布这些权贵的钱不给了。
就连瑞银邵维鼎也不敢绝对信任。
他可不会忘了后世西方制裁俄国的时候。
那一大笔俄国富豪存储在瑞银的资金可全都被清空了。
说没收就没收。
这就是西方的金融自由。
这么多惨痛的教训在这里,所以邵维鼎很清楚,拥有一家国际跨国银行对于他的产业到底有多重要。
而当这一消息直接震动了整个港岛银行界。
要知道原先的大成银行,也就是鼎峰银行的前身,只是一个地方性银行,跨国转账都是通过汇丰渣打这类国际银行进行的。
能拥有跨国转账并且有其他国家的银行愿意对接的银行,在港岛其实是少数。
也就是那些外资银行的分行机构还有汇丰和渣打这少数几家而已。
正是凭借着这个优势,这些国际银行才能够在港岛这片土壤上生存。
可现在,鼎峰毫无疑问打破了过往的这个规矩。
华人富商们此刻也都在观望。
鼎峰的这个声明,到底会造成什么影响,汇丰的反应又会如何。
汇丰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是邵维鼎能够抗衡的吗?
要知道,二十年前如今的恒升银行可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场挤兑风波,到现在他们还都是历历在目。
沈弼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如同惊起的蚂蚱。
连忙派人调查这其中的详细。
看到调查结果后,沈弼脸色难看的就如同都要滴出水来一般。
“真厉害啊,斯沃琪和屈臣氏的业务开展到哪里,就要添加一条,双方交易需要通过鼎峰银行展开业务合作。”
“这是拿维生素,拿西地那非,拿Swatch还有屈臣氏的所有产品作为筹码,而这些银行还真的同意了?”
沈弼无法理解:“瑞仕的这几家银行同意无可厚非,邵维鼎在瑞仕根基深厚,整个瑞仕的钟表支柱业都需要靠邵维鼎来盘活,这背后关乎着十几万人的工作。”
“可英格兰银行还有法国德国的银行,为什么也这么轻轻松松的敞开了大门?”
南洋还有韩国日本的银行他都懒得说了。
这些地方都成了筛子了。
南洋就是邵维鼎的第二个本土,华人众多,华人银行也多,互通外汇银行转账情理之中。
日本韩国现在根本离不开邵维鼎的产品,双方有着大量的业务往来。
他们的银行非常乐意与鼎峰合作。
可英法德这些国家是怎么回事?
尤其是英国,可是有不少英资银行都在港岛有分行的。
“大班,卡文迪许家族、斯宾塞家族,查尔斯王子、南非的鲁伯特家族还有法国的一众家族豪门,据说都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
一名外汇部门负责人抬起头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沈弼顿时沉默了下来。
良久,他才吐出一口浊气,闷声道:“这个邵维鼎,何德何能!”
他这话还没落地。
就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沈弼皱了皱眉头:“进来!”
随后,他的秘书便火急火燎的走了进来,慌张道:“大班,我们刚刚得到了消息,邵维鼎下令,鼎峰旗下所有企业员工全都需要申请一张鼎峰银行卡,以后所有的工资都通过银行卡来发放!”
轰!
如同一道雷霆。
沈弼脑子嗡的一声,浑身一震。
这个邵维鼎,他妈的不讲武德!
(发电不要停,明天我多更新一章)
第520章 谁都不想看到汇丰一家独大
收敛了心神,沈弼立刻问道:“现在邵维鼎手底下有多少工人?”
他心里很慌,上次邵维鼎不在港岛,就组织起了一场百万人上街的活动。
可以说,邵维鼎的影响力在那一刻彰显的淋漓尽致。
这些人就是他的基本盘。
秘书如数家珍一般说道:“邵维鼎旗下产业主要由鼎峰控股控制。目前鼎峰旗下,主要有四大体系。”
“四大体系?”沈弼一怔,这个词语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你详细说说。”
秘书点头:“鼎峰控股对鼎峰银行百分百持股。”
“除此之外,鼎峰旗下还有斯沃琪集团为主的精细工业产业链,以及屈臣氏集团为主的零售制造业。”
“还有和记黄埔旗下十几万依靠和记码头为生的货柜工人,来往船员。”
“再加上潘迪声以及其妻子旗下的优衣库为主的服装纺织业,鼎峰也持股70%。”
“这都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粗略估算下来,光是这些员工就有百万之多。”
沈弼沉默。
纵然已经有所预料,但是听到了这个数字,仍然感觉心惊。
这个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相比于半年前,邵维鼎的产业又急剧膨胀了。
光是从李家成手中吞下的和记黄埔,对于邵维鼎整个产业都带来了极大的补强。
而这些人,光是凭借着这个用户量,鼎峰银行就能直接杀进港岛银行业前三。
仅次于汇丰,甚至超越了渣打。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低估了鼎峰,低估了邵维鼎。
在港岛,也只有他才有这种能力,一声令下,就让百万人成为鼎峰银行的客户。
看着沈弼难看的脸色,一旁的高管提醒道:“大班,我们其实可以不必这么紧张,一家银行的体量大小,看的可不止是用户数量,更是资金。是贷款业务,是庞大的现金流。”
“鼎峰银行的客户都是底层百姓,都是一些泥腿子工人,他们的存款能有多少?能比得上我们汇丰的核心客户?”
汇丰的核心客户可是几十万港岛的公务人员和各大公司的高管。
这些人群的储蓄量远远大于这百万人加起来的数字。
沈弼摇摇头:“你说的这些我怎么可能不知道,但你也忘了一点。”
“那些华人资本可正在观望着呢!”
“如果他们与邵维鼎合作,就不提别的,光是把他们企业的员工的工资放到鼎峰银行,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要是那些华商联合在一起,将放在我们汇丰的资金转移到鼎峰银行,这足以动摇到我们汇丰的根基。”
高管还是摇摇头:“我们手上有发钞权,是港岛金融维系稳定的基石。”
“而且二十年前的那场挤兑风波,我就不信这些华人现在就已经忘了!”
他说的发狠,在他看来,大不了再来一场“挤兑风波”。
沈弼摇摇头,没有说话。
不由自主的就走到窗边盯着不远处的金门大厦,心中一直有着一股不祥的预感在笼罩着。
就在他远望之际。
鼎峰已经派出了几百名银行工作人员,分批前往各大工厂产业园。
进行着账户登记,分派银行卡。
而与此同时,在港岛的各大主要路口以及鼎峰银行支行附近,ATM自动取款机也在逐一进行着安装。
和记码头处,从日本采购的最新一批电子POS机登陆靠岸。
屈臣氏、和记电器、时之廊、百佳超市等一系列鼎峰旗下的门店,全都在门口打出了各类促销活动。
此情此景,别说是港岛的那些资本富商了,就是普通民众都感觉到了鼎峰各大产业的生机勃发。
.......
中华总会。
“各位,我们屈臣氏与鲍爵士旗下的隆丰国际合作的空调项目,目前已经落地成功,不日就会在和记电器以及屈臣氏旗下的商超上市。”
邵维鼎笑了笑,淡淡道:“除了满足内地的市场需求之外,目前我们准备拿下港澳台三地市场,然后逐步挤占日本电器在南洋的市场份额。”
这话落下,会议室内众人都是一震。
和日本电器抢占市场份额?
这能做到吗?
郑宇通举起手道:“我有一个问题。”
“你请说。”邵维鼎伸出手,示意对方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