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7节

  安东尼看向了一旁的欧克林,大笑道:“哈哈,这个问题,先让博士给你解答吧!”

  邵维鼎随即将目光投注在了,一脸平静且儒雅的欧克林身上。

  欧克林察觉到了两人的目光,微微一笑:“我考察了一遍港岛的钟表产业,有实力的钟表零配件工厂就有十三家之多,而这其中将触角伸到了海外的有五家之多。”

  “其中宝成实业,就是其中之一。它手上有多家瑞仕钟表品牌代工合同,曾先后收购了与制表业有关的美国宝华路、香港美汉置业和瑞士一些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不久之后宝成实业以调整业务发展战略为由,又将上面的股份出售。”

  “这是为什么?”邵维鼎听的仔细,也不禁疑问了起来。

  欧克林博士笑道:“这正是关键所在,如果不是安东尼提醒我,我也真没有想到。”

  “他们的确将这些企业的股份给卖了,但是这些企业都经过了资产重组。”

  “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然后抛却了不需要的资产。”

  邵维鼎彻底明白了,凝声道:“他们从这些陆续的收购中,获得了完备的甚至是领先的制表技术!”

  安东尼拍掌笑道:“没错,宝成实业拥有的资产,远超它们停留在股价上的账面价值。”

  “而这正是我选择它的原因之一。”

  安东尼做投资时,完全就是一个叛逆的斗士。

  和大多数操盘手不同,他的操作更为激进,选股更为独特。

  选择那些被严重低估的股票,逆向投资。

  这才是他的投资信条!!!

  而这,正是邵维鼎看中他的原因所在。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配合自己,敢于行种种逆天之举。

  “BOSS,我记得你的计划中,要推出一款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石英表品牌是吧?”欧克林问道。

  邵维鼎点点头道:“我虽然坚信未来仍然是机械表的天下,机械表才属于高奢。”

  “但是......”邵维鼎顿了顿道:“石英表的优势还是太过于突出了。”

  “它的精准,它的造价,它的价格优势,它的广阔市场,这些都是日本制表业弯道超车超过瑞仕制表业的原因。”

  “我们要在正面击溃日本,就必须拿出一款不逊色于像精工、西铁城、卡西欧这样的石英表品牌。”

  “那就对了。”欧克林淡淡一笑:“黄氏家族除了宝成实业之外,还有一家通城有限公司的钟表行,这家钟表行遍布东南亚,手握精工在东南亚的总代理分销权。”

  “因为和精工交好的关系,宝成实业手上也负责一部分精工手表的代工。”

  邵维鼎瞬间意识到了什么,说道:“也就是说宝成实业除了在机械表领域,有着完备的生产技术。在石英表领域,他们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

  “没错,这正是宝成实业的最大价值。”欧克林说道:“如果我们要迅速推出一款石英表品牌,那么拿下宝成实业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啪啪啪.......”邵维鼎鼓掌笑道:“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如鱼得水,我有两位,就像是鱼有了水啊!”

  “BOSS!”安东尼摇晃着红酒杯,淡笑道:“博士解答了你一个疑问,但我还没回答你的问题呢!”

  邵维鼎皱眉想了想说道:“你是说,一个亿能不能吃下宝成实业的问题?”

  立刻,邵维鼎一把按住桌面,身体向前倾斜,凝视着安东尼的眼睛,仿佛要将他看透一般:“我们能吃下吗?”

  宝成实业虽然完美符合他的计划,但是它的背后毕竟是黄氏家族。

  能不能吃下,还真得打一个问号。

  “当然能吃下!”安东尼大声笑道。

  他的笑声,肆意而又狂傲!

第8章 别让黄子澄跑了,不看好的未来

  “不对,情况不对!”

  “这消息到底是谁抛出来的?”

  黄创保盯着今天的星岛日报,满脸疑惑。

  因为今天星岛日报的头版头条,正写着六个大字《别让黄子澄跑了》

  黄子澄是谁?

  那是他黄闯保的爹啊!

  他爹要跑,他怎么会不知道。

  抱着这个疑惑,黄闯保认真的看起了这个报道。

  【黄子澄,1919年出生,祖籍粤省普宁县马栅村,8岁随父亲前去暹罗】

  第一大段,全面介绍了黄子澄的履历事迹,写明了他在暹罗的发家过程。

  黄创保一边看一边点头,上面的内容和事实并没有什么出入,只是一些隐晦没有出现。

  而第二段,才来到了正题。

  【1960年黄子澄举家从暹罗搬迁至港岛,创业初始的他,遵循着父辈“不熟不做”的经营规则,每一着棋都是中规中矩,攒土地也是海外华人一个传统,还算不上什么战略出击。】

  上面详细介绍了黄子澄来到港岛的一系列事迹。

  买房,购置地产,将暹罗的生意转移至港岛。

  在九龙新埔港建立“国际眼镜工厂”,不久,又投身入钟表业。

  1962年,他还取得了精工表在东南亚地区的独家代理权。

  以大儿子的名义,建立生产钟表配件为主宝成实业,并于1972年在港岛上市。

  到这里都没有问题,黄闯保只是疑惑,这篇文章的作者,怎么会这么了解自己的父亲,了解他们黄氏家族的成长脉络。

  然而,当他看到下一段的时候,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了。

  【黄子澄,从暹罗至港岛收获巨大,二十年的时间,积累近百亿家财】

  【然而,近几年,黄氏家族产业中的“宝成实业公司”以调整业务发展战略,抛售了大量股份和在港岛的资产】

  【这固然是因为石英危机的阴影,始终环绕在港岛上空,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发现便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黄子澄在港岛赚到的钱,每年都会输送至暹罗,然后囤积土地】

  【这几年,黄子澄更是频繁出入暹罗】

  【近日获悉,黄氏家族通过这些年囤积的土地,全力开发一个叫做“通城新都”的项目,总投资108亿美元】

  【不难看出,这正是黄子澄撤离港岛,财富转移暹罗战略部署的继续】

  【本来商业如流水,逐利是资本的本性。黄子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鉴于过去二十年,黄子澄在港岛获得的财富,其庞大的商业帝国已经遍布港岛各个角落】

  【其资本转移,必将导致港岛经济的下滑,更会打击港岛其他富豪和市民对于港岛这个自由港的信心】

  【港岛五百万市民,多是因战乱迁移而来】

  【敏感如黄子澄,绝对不会想不到,在港岛,其经济周期与民生息息相关】

  【我不是一个圣人,我无法容忍,一个在港岛经济腾飞而崛起的新商人,意外获得了固化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机会】

  【转头就毫不客气,将资产进行转移,抛下港岛五百万百姓而不顾】

  【别让黄子澄跑了】

  【作为黄子澄这种在港岛获得丰厚财富的富豪来说,作为获利阶层,他们理应回报社会,建设港岛,而不是将资产席卷一空,留下一个残破贫穷的港岛给剩下的市民】

  看到这里,黄闯保的冷汗都留了下来,后背不知觉竟然完全浸湿。

  “这是要干什么?”

  “这到底是谁写的?”

  “这是要把我们黄家,放在火堆上烤啊!”

  黄闯保失声惊呼,餐桌上的面包牛奶更是被他洒落一地。

  听到声音,仆人、妻子纷纷跑了过来。

  看到黄闯保的失态,更是不知所措。

  “发生什么事情了?”黄妻战战兢兢问道。

  黄闯保仿佛被惊醒,立刻喊道:“去,快去把电话拿过来,通知父亲,让他立刻从暹罗回来。”

  “港岛,出大事了!”

  ........

  港岛人有早晨看报纸的习惯。

  富人在家喝着牛奶吃着面包,通过报纸察看时政。

  有见识的,更是会通过英文报纸,在其中搜寻不易察觉的商机。

  就算是平头百姓,也都会三三两两,聚拢在早餐店,报亭,吃着简单的食物,看一看今天的新闻。

  而星岛日报作为港岛三大报之一,发行范围遍布港岛。

  《别让黄子澄跑了》这篇攻心之论,一日之间传遍港岛大街小巷各个阶层。

  “我的天呐,原来港岛除了李家城,鲍玉港这些牛人,还有黄子澄这种隐藏富豪啊!”

  “乖乖,二十年在港岛赚了近百亿资产,这不是比李家城还要厉害吗?”

  在一间早茶店中,一些人不约而同谈起了今天的热点话题。

  “跟李家城比?他黄子澄配吗?”

  “是啊,好歹李家城,从洋人手里抢回了和记黄埔,钱还留在我们港岛,给了我们工作。但是这个黄子澄,赚了钱,就转移到暹罗,他妈的真是个畜生。”

  “吃饭砸锅,忘恩负义,说的就是这种人。”

  “新闻说他是我们潮州人,潮州人怎么会出这种人呢?”

  对于黄子澄,民间议论纷纷。

  而在上流阶层,对于这则新闻,却是席卷起了一股恐慌情绪。

  港岛深水湾77号。

  全球船王,九龙仓之战绝对主角,鲍玉港的住宅。

  鲍玉港无儿四女。

  庞大的的家产,也一一被四个女儿女婿继承。

  吴广正,鲍玉港二女婿,也是九龙仓之战的参与者之一,更是未来的九龙仓掌门人。

  此时,他一脸忐忑的来到了鲍玉港的书房门前,不明白自己的这位老丈人怎么一大清早的就叫自己过来。

  进了门,他发现鲍玉港正在看报纸,另外在书桌上,也摆着今日份的各类报纸。

  忐忑的坐在鲍玉港对面,静静等待着对方读完手上的内容。

  没一会儿,鲍玉港放下了报纸,看向吴广正随口问道:“吃早餐了吗?”

  吴广正连忙道:“还没有,听到佩蓉说爸你让我过来一趟,我就立刻赶过来了,没来得及吃早饭。”

首节上一节7/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