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介塑料花工厂主,众人口中走狗屎运的地产新贵,摇身一变成为了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他的资产、声望,在顷刻间仿佛来到了人生的顶点。
只不过,只有李家城自己知道。
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早年寄人篱下的生活,早就让他明白,这个世界,全都是和钱挂钩。
而但凡和钱挂钩,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带着尊严在这个世界活下去。
只是和很多人不同的是,这是他12岁就明白的道理。
与一众港岛人相同的是,他也有着早茶时间看报纸的习惯。
此时,他手上正握着今日份的星岛日报。
“舆论倒逼,操控股价。”李家城中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眼中似有光芒闪现:“这条路子,竟然也可以。”
这是一条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而这条路,李家城在看到新闻的那一刻就想到了。
这背后必然有人在搞黄氏一家。
只是这个人是谁?
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越来越快,李家城闭上了双眼。
脑海中,快速推演着事情的发展。
没过多久,李家城睁开了双眼,喃喃自语:
“原来是这样,钟表业吗?”
本来充满迷雾的世界,仿佛豁然开朗了一般,全都清晰了。
李家城向身后招了招手,立刻有一个秘书模样的人快速走到了他的身后。
俯身弯腰,恭敬无比。
“去查一查港岛内钟表行业,有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
他可记得,那位带给他屈辱的岳丈,正是钟表业数一数二的大亨人物。
而他在港岛的第一份工作,正是钟表装配学徒。
“对了......”李家城补充道:“再关注一下股市,这段日子哪几支股有大幅度波动全都记下来,到时候一并报告给我。”
秘书点头,立刻离去。
李家城站起身,看向窗外,原本被雾气笼罩的海面,在晨曦的太阳出来的瞬间,
烟消云散!
第10章 股票,让人疯狂也让人着迷
港岛交易所成立时间很早,早在19世纪港岛开埠初期就已经出现。
港岛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港岛股票经纪协会于1891年成立。
1914年,更名为港岛证券交易所。
1921年,港岛又成立港岛证券经纪人协会。
1947年,这两家交易所合并为港岛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别称香江会,完全被英国人所控制。
1969年以后,港岛经济进一步繁荣,工厂企业数量飙升至三万多家,华资甩开英资,另起炉灶开始成立属于华人自己的证券会。
远东会、金银会、九龙会。
三家证券交易所,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相继成立。
港岛股市彻底进入“四会时代”!!!
此时,在港岛证券交易所门口聚集了一大群人。
等到早上九点的开盘钟声响起,这些人蜂拥而入,手上持有的纸质股票凭证,在他们心中仿佛成为了烫手山芋一般的存在。
“快点啊,前面在干什么?”
“后面别挤啊!”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干什么,让我先卖出去。”
所有人都冲着往里挤,想要尽快赶到股票经纪人的桌台前卖出手中的股票。
港岛交易所内,数百名穿着红色马甲的股票经纪人,满头是汗,手指握着笔不停的记录买进卖出。
另外有一些股票经纪人将这些信息汇总统一交付到股票经理手上。
再通过他们的手,在一张名为“股票行情板”的黑色板子上不停地更新着最新股价。
其中一支股票的价格波动十分频繁。
几分钟,就换上了一列数字。
今开:2.67/2.31/2.11/1.89/1.76.......
不到半小时,这支股票竟然就跌了快一元的价格。
股票经理握粉笔的手都拿不稳了。
这种跌速,他只有在1973年那场震惊全港岛的股灾中才经历过。
难不成,港岛股市好不容易迎来了快两年的牛市,现在就要跌落了吗?
抬头望去,在他的眼前,正出现了股票的的代码和这支股票背后的公司。
【00084,宝成实业】
这个时代,股票市场还没有电脑,还没有电子显示屏。
股市交易是通过身穿红色马甲的股票经纪人来进行操作。
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和K线图也并不是通过电子显示器展示的,相反,价格变动和其他市场数据是通过一种称为股票行情板。
股民们所持有的是实实在在的纸质证券,也被称为股票证书。
没有机器,能依靠的就只有人力。
因此股票交易速度相对比较慢,股票价格也相对不太稳定。
信息不对称和传播难度,使得市场更加容易受到经纪人的影响。
以往,证券所就是股票价值的操控者。
可现在,外界一篇报道,外界蜂拥而来的股民,便将这一切击得粉碎。
手握粉笔的股票经理,此刻汗流浃背。
他明白,股价能被他们操控的时代,落幕了。
宝成实业的股票依然在不断的被人抛出。
粉笔一个价格一个写下,外面的股民看到,立刻就慌了。
“黄子澄真要跑了,宝成实业的股价要跌没了。”
不知道有谁突然这么喊了一句。
整个证券大厅,直接就炸锅了。
喧哗声乍起。
股民往前冲的速度更快了。
无数双手举着手里的纸质证券,奋力向前送去,想要送到证券经纪人的面前。
“抛了......”
“抛了......”
“快帮我把宝成实业的股票给卖了。”
瞬间,股票经纪人的工作量倍增。
本来还有在观望的股民,此刻也坐不住了,纷纷翘头以望,看向另一边的股票经纪人。
正如他们看见的。
这些本来还没动的股票经纪人此刻也有了动作。
他们手里的电话不断拨出,焦急的向电话那头讲着什么。
看见他们的样子,那些观望的股民也有些慌了。
他们很清楚。
这是股票经纪人在向那些大客户报信!
一切都如同多米诺克骨牌一般,第一枚骨牌倒下去了,后面所有骨牌都将倒下。
这就是恐慌潮,这就是连锁反应。
谁都不想手里的纸质证券真的变成了一张白纸。
谁都不想,成为最后那个接盘者。
此时,在证券所二楼包间,有一群人正俯视着楼下的众生相。
一名膀大腰圆,身穿红色马甲,一身笔挺西装的胖子,手里拿着雪茄,喷云吐雾。
不难看出,他也是一名股票经纪人。
只是他的西装更加昂贵,他头上的摩斯让他的头发立得挺直。
这一切都看上去很不一般。
“有点意思,陈生,你觉不觉得这一幕有些眼熟啊?”胖子嘴角微微挑起,看向身边的中年男人笑问道。
中年男人四十岁年纪上下,嘴角有着两缕胡子,身材纤瘦,有着典型的南方人长相。
相比于胖子经纪人的乖张跋扈,他反而显得更加低调平和。
“是有些眼熟。”中年男人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哈哈,也不知道是哪个同仁在对宝成实业下手。”胖子笑道:“去年我们花了九亿港币,从黄子澄手里买下了他的美汉。”
“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有人把注意打到了他的身上。”
“不过,看样子这背后之人比我们还要贪心啊!”胖子狠狠抽了一口雪茄笑道。
他说的美汉,原本隶属于宝成实业集团之下,是一家地产公司,也是上市公司,拥有黄子澄过去二十年在港岛收购的部分地皮和地产。
胖子收购这家地产公司之后,立刻帮助身边的中年男人借壳上市。
将“美汉”更名为“佳宁置业”。
而佳宁置业的母公司,它的名字可能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