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第134节

丁齐至今还不清楚,叶行做了什么、又遭遇了什么。其实在庄梦周看来,叶行是走火入魔了。有人可能对所谓走火入魔的概念还有所误解,它绝不仅是在修炼什么秘法时如痴如狂甚至精神异常,也包括日常生活的心性扭曲。

不提丁齐如何传授与指点涂至与魏凡婷,他本人的生活节奏并未因此有太大的改变,只是每周多了点事情。每天早,他还是会到赤山公园锻炼,先练桩法再练棍术。

桩法没什么好看的,像在练气功,好半天也没有动静。但如果留意的话,也能发现丁齐的不同寻常之处,因为他每次都能姿势很标准地站两个时,这可不是普通人随随便便能做到的。

练棍术的时候很精彩、很有观赏性了,因为丁齐人长得帅啊,而且身姿漂亮,简直是一道风景线,因此经常有人看热闹。可惜并没有多少美女来搭讪,因为大清早来逛公园的单身美女实在不多。

搭讪的人也有,基本都是大妈,没话找话地问他在练什么功夫?进而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有没有对象等等,估计是家里有姑娘想介绍相亲吧。

要完全没有美女也不是事实,总有一个姑娘会来。她来的时候丁齐一般都在站桩,而等丁齐站完桩炼棍的时候,姑娘往往已经走了,因为她还得课。丁齐认识她,她已经大三了,是孟蕙语。

孟蕙语曾经是丁齐的学生,过丁齐带的选修课。对于这个女生,丁齐是有好感的,甚至还心怀感激。想当初她在图馆给他留了那张纸条,也算是帮丁齐解开了一个心结。

后来丁齐加了她的微信,逢节日孟蕙语都会发来问候,丁齐也会礼节性的复问候,但两人之间并没有其他的联系。

最近孟蕙语每天清晨都会到公园里跑步,在丁齐站桩的地方附近,沿着公园里修的水泥径,穿着远动鞋、扎着马尾辫,跑起来像一只可爱的松鼠。

学校里有操场,跑步何必要到这里来?她是来看看帅哥的,但又不太好意思,所以每天都做出跑步的样子。终于有一天,站桩的丁齐收了架子,主动走过去打招呼道:“孟蕙语!”

孟蕙语站定脚步,心跳有点快、脸色有点红,可能是刚刚在跑步的原因,语气有点紧张地问道:“丁老师,您叫我有什么事吗?”

丁齐:“你在锻炼身体?天天这么跑步,其实会伤到膝盖的,只是年轻的时候没什么感觉。”

他的是实话,这姑娘跑步的姿势不太对,鞋穿得也不太对,跑的路更不合适,久而久之确实会伤到膝盖。长期跑步本身可能导致这个问题,有些以竞技为目的、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专业运动员员,若是训练方法不科学,其实并不健康。

孟蕙语一愣,随即露出很可爱的表情道:“哎呀,那怎么办?丁老师每天在练什么,能教我吗?”

丁齐还真教她了,首先是桩法。女子炼桩法和男子有些区别,主要在于膝盖家,其他的要领倒是一致的。首先扎马不需要那么深,差不多是双膝微屈,其次是双膝稍稍向内收。

丁齐为此还专门请教了谭涵川,但没有像谭涵川教他那么夸张,他告诉孟蕙语,刚开始的时候,每次站桩十五分钟可以了。假如孟蕙语真能练出感觉来,丁齐再打算教她方外秘法的养炼功夫,那套功夫也是可以单独练的。

丁齐也不仅教了孟蕙语,还指点了另外两名男生,是次在公园里曾遇到的毕学成和叶言行。

孟蕙语之所以知道丁齐每天早都会在公园里锻炼,是听他们的。毕学成和叶言行周末会到公园里来锻炼,看见丁齐练功了,后来也很好地跑来看热闹。他们不像孟蕙语那么羞涩,主动跑过来问好,还向丁齐发出了一个邀请。

;

108、险

108、险

在大学里什么选修课,一是为了学分,二是为了爱好。!毕学成是微电子专业的,叶言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本专业课程很枯燥,都选修了心理学。两人是在选修课认识的,然后还成了好朋友,他们都参加了课外兴趣组织心理爱好者协会。

境湖大学有心理学类专业,偏重于医学应用,确切的名称是精神卫生专业,划在医学分院所属各专业之。这本是个冷门的专业,之所以引人注目,多少是因为有刘丰这个学术带头人存在,是刘丰撑起来的。

精神卫生专业这个称呼可能不太时髦,而心理爱好者协会这个名头会让很多外专业的学生感兴趣,尤其是在“境湖市安康医院事件”之后。

丁齐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他“弄死”田琦那件事,境湖大学的很多学生都听了,口口相传他甚至成了一个英雄、当仁不让的催眠大师,很多人甚至对他被境湖大学开除的遭遇感到同情与惋惜,进而对心理学的感觉更加神秘了。

可是真正接触到心理学之后,感觉又不是那么事,学习的过程与很多专业没什么两样,都是背、做题、考试。毕学成和叶言行也是丁齐的崇拜者,他们加入心理爱好者协会之后,想搞个催眠爱好者协会,算是心理爱好者协会的分支组织。

可是谁懂这些呢?他们想到了丁齐,想请丁齐来做这课外辅导老师,教大家催眠术,在学校里一定会火起来的!这两子甚至还有想法,也不能让丁老师白干活,接下来可以在校内组织催眠术培训班,有偿教学,一定会有很多人报名的。

年轻人是想法多,他们找到丁齐一商量,却被浇了一盆冷水。对于校内成立心理爱好者协会的事情,丁齐倒没什么异议,有爱好者有协会嘛。但他却指出,没有必要将心理学神秘化,这种心理倾向本身很不好。

心理学不过是一个专业,从学习的角度,与微电子、土木工程没什么区别,想要有所建树,都需要某种天赋并下苦功。兴趣是研究的动力、是学习热情的来源,这是没错的,但要看抱着怎样的一种目的。

如今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有不少人目的不纯,他们是希望掌握普通人并不了解的神秘手段,从而变得与众不同,甚至解决人生的难题,这是不切实际的。

偏偏这种心理倾向,在当代社会很常见,寄托于心理学只是其之一,更多的人则是寄托于仁波切,有点像二十年前的气功热。

很多人并不清楚怎样解决人生所面对的问题和压力,很多时候所谓的洗涤身心、净化灵魂,其实不过是一种自我麻醉和逃避,却自以为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在日常生活脚踏实地做每一件事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假如这些都做不好,寄托于什么都没用,这也是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必要之处。

丁齐这位“神秘的催眠大师”,还有一个观点可能不被很多人士的接受。如在他看来,都是一样的人,有人读了十几年、二十年的,接受了经过千锤百炼所总结出来的现代学科教育,从知识体系角度,难道还不如读了十几年、二十年的经、接受寺庙教育的“大师”?

后者的学识和成未必超过前者,更未必前者高明,只是大家研究的领域不同,前者更没有必要对后者抱着不切实际的另一种心态。哪里都有读得不好的人,哪里都有失败者,需要考虑其真正的原因。当然了,这也只是丁齐的个人观点。

毕学成和叶言行还很年轻,只是大三学生而已,他们未必有这种心态,但丁齐在他们的潜意识看出了这种倾向,及时做出了提醒。丁齐也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并没兴趣成为课外活动组织的催眠术辅导老师。

他很郑重地告诉这两名学生,催眠术做为一种心理治疗的应用技巧,并不外科大夫手术台的功夫更高明、更值得向往与崇敬。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很专业的应用技术,不像魔术、钢琴演奏那样的适合当成一种业余娱乐项目。

传统的治疗催眠师与舞台表演催眠师之间素有分歧,主要原因在于此。因为前者认为后者将一门严肃的、有很多禁忌事项的专业应用技术,变成了一种大众娱乐消费节目,由此还导致了很多误解。

在大学里成立催眠术兴趣组,除了好之外,多少带着一种娱乐的心态。催眠术虽不神秘,但其的很多专业技术目前也不算是显学,至少不是在公开场合能随便学到的,原因也在于此。

假如学得不好到处卖弄,自己闹了笑话同时让人对催眠技术产生误解,这些倒是其次。最怕的是有人学得半生不熟,没有遵照严格的操作程序以及职业操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假如有人抱着课外娱乐的心态去学习催眠术,企图掌握一种神秘的超人手段,刘丰是绝对不会教的,还会对这个学生很反感。丁齐的态度也是如此,他不仅拒绝了这两名学生的邀请,而且详细解释了原因。

这两名学生的反应并没有让丁齐失望,他们也意识到了自身想法的偏颇之处,并没有狡辩什么,仔细想想,他们之所以想请丁齐当兴趣组的课外辅导老师,其实内心真正的愿望是想和丁齐学习催眠术,从此在同学与众不同,掌握了某种神秘的手段。

丁齐也告诉他们,催眠术没必要乱学,像普通人没必要去学怎么去使用外科手术刀,它相当于对潜意识动手术的技巧。但他们真感兴趣的话,丁齐可以教点别的东西,对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以及理解能力很有好处。

丁齐教他们的是心册术与心界术,没错,是方外秘法的入门功夫,但是暂时并不涉及到方外世界的秘密。方外秘法虽是专为发现与探索方外世界所创,但它的基础还是某种心理学技术,是可以拿出来单独练的。

丁齐也想看看这两人有没有这种素质、是否能够修炼入门?假如真能将观身境的前两个步骤心册术和心界术都练成,再经过一番考查后,丁齐倒不介意传授他们系统的方外秘法,并指引他们去探索方外世界。

丁齐对这两名学生的印象不错,在其“落迫”之时,他们见到丁齐还保持了对师长的尊敬。有时候一个人给另一个人留下的印象,是因为这么简单的事。

丁齐肯指点这两名学生,潜意识或许还另有原因。如他看见了叶言行,莫名会想起叶行,因为两个人的名字差一个字。叶言行和叶行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但叶行多少也算丁齐心的一个遗憾,叶行不行,那他来指点叶言行吧。

至于毕学成,丁齐在他身看见了一种熟悉的气质,却不太好形容是什么感觉,技术研究型工科男?总之看见他,丁齐莫名想起了石不全。

石不全如今下落不明,但在此之前他将册门秘传的入微术教给了丁齐。丁齐总想找到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人,将阿全所教的入微术再传下去。他感觉毕学成某些方面的气质很像石不全,肯指点他或许因这一念之间。

无论是孟蕙语还是毕学成、叶言行,情况和涂至、魏凡婷都不一样,对丁齐而言,指点他们都是另一种缘法,能练成什么当然更好,练不成方外秘法也无所谓,当锻炼身心了。

孟蕙语最近很高兴,她一直崇拜的丁老师主动和她话了,还悉心指导她练功,这让她每天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幸福感洋溢,连走路的步子都轻快了不少。这天下午放学后,她到校外的老居民区办点事,结果却没有找到人。

她同寝室的一名女生,这学期搬到校外与男友同居了,这在如今的大学里很常见。这名女生和孟蕙语的关系很好,以前在宿舍里也很亲密,这天叫她去出租屋里取件东西。孟蕙语放学后去了,敲了半天门却发现屋里没人,只好又来了。

她离开这栋老式的居民楼,穿过外面一条偏僻的巷时,在巷子口被一对老夫妻拦住了去路。这对老夫妻花白的头发,脸脏脏的,身的衣服也很破旧。他们对孟蕙语低声下气道:“妹妹,我们是从乡下来这里找亲戚的,结果地址不对没有找到人,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假如有点经验的人,恐怕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是碰到要钱的了。现在很多乞讨者都是这个套路,也不知是真是假。孟蕙语最近心情不错,看这对老夫妻也挺可怜的,顺手掏了十块钱道:“我是附近大学的学生,钱也不多,这点钱送给你们去买点吃的吧。”

首节上一节134/4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