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第189节

庄梦周:“这里的藏,我基本都翻完了,没有看到更多的记载。此物既然是当年的陶昕发现的,要是有机会问问他本人就好了。”

尚妮:“上哪儿找他去,都三千多年前的人了!”

庄梦周:“丁老师在山中多多留意,不定能发现什么。”

丁齐:“山里面也不可能找到陶昕啊。”

庄梦周:“不定能找到他留下的其他东西,或许是这里的人不知道的。”

谭涵川:“这段时间,除了用竹鼠做实验,你们再想想,我们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离去之前,又能留下什么?”

在中大营修整两日,补全了物资装备,丁齐和谭涵川继续出发。这一次他们直线往南,大约花了五天时间,到达了琴高台世界的最南端。然后还是东西折返行走,“扫描”的区域渐渐向北推进。

谭涵川带了一套,就是全九册天国物志,对照上面的记载,随时做记录。他还带着笔和本,补全天国地图,并将发现的各种东西随时标注在上面。丁齐刚来的时候,路上碰到了很多不认识的野果,不敢随便吃,现在有了天国物志就方便多了,可以按记录采摘各种东西野炊,还不时打点猎物。

每天宿营,假如是在山中,他们都要在下午找到山崖下向内凹陷的地方,就似一个半开放的的石窟。这一带山中这样的地形很多,可能是古人留下的。在石窟前点三堆篝火,并备足木柴。唯一耽误的行程的状况就是下雨,而秋后的雨并不多。

每天宿营后、日落前的这一段时间,丁齐基本都在,陶昕所著的那部医。其实丁齐完全可以不把拿出来,所有的内容包括插图都已记了下来成为“心册”。他虽然是医学院毕业的,但毕竟不是学中医的,很多地方还要请教谭涵川。

这方面的知识,谭涵川懂得比丁齐多多了,不时为他讲解。

医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脏腑经络结构以及元气运行,类似于解剖但与纯粹的解剖学又有很大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方法论,医的核心思想是研究一个整体生命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此基础上,又讲到了辩症、用药和治疗。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就算丁齐都看懂了、记住了,恐怕也成不了一名神医,培养医生从来都是依靠实践,但它可以成为一种知识储备或者见知。

医的后半部分令丁齐和谭涵川都感觉大开眼界,居然是“望气内景篇”与“望气外景篇”。仅看名字,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江湖爵门秘传的望气术或者黄庭经,可是看内容,丁齐发现这应该就是疲门秘传的观身术!

丁齐在外面并没有得到疲门观身术秘传,没想到在琴高台世界中却发现了完整的传承。“望气内景篇”讲的还是脏腑经络结构以及元气运行,但关键是如何能察知这一切?仅通过解剖是不可能的,若没有方法去验证,医中的理论系统便是空中楼阁。

察知的方法就是“内视”,它是一种自省式的体验,但又不完全是唯心的。人能察觉自身的状态,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若能入静生感,这种体验就会变得很清晰,不仅能内察脏腑,还可见气血经络运行,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状态。

认识是一个整体,内外呼应,所以观察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可以了解他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望诊,由此也可解读“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望气外景篇”是在内景篇的基础上,讲解天人互感。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不是孤立的系统,自身是一个天地世界,又置身于一个天地世界中,两个世界有共情与共鸣。首先要能掌控自我身心最终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由此也可解读“壶子见季咸”的故事。

内视并不复杂,丁齐很容易就能做到,无非是将元神感应用于自身。而对于谭涵川来,也是早就能做到的,观身术只是另一种应用方式。

丁齐对谭涵川讲了“扁鹊见蔡桓公”与“壶子见季咸”的典故,两人皆认定医的后半部分就是疲门观身术秘传。谭涵川叹道:“壶子,渊之象有九,可能就是对应观身术的九种境界。”

丁齐:“每一们秘法,可能都对应九种境界,或者,在不同境界下有不同玄妙,方外秘法也是这样。”

谭涵川点头道:“这我已经有体会了,这段时间将方外修炼到兴神境,火门秘传的炉鼎术也更上一层今天得到观身术传承,关于内视,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用处。”

丁齐:“什么用处?”

谭涵川:“驻颜果啊!我们不是知想知道驻颜果究竟有没有功效、可不可以内服吗?不用再拿猪做试验了,只要试过了它没毒,就可用自己做实验。从剂量服用开始,在内视的状态下观察自身的感应和变化”

丁齐:“神农尝百草吗?”

谭涵川:“你得还真形象,我现在就想试试了!”

丁齐:“那你不用陪我了,去吃药吧。接下来的这段路,我一个人完全可以。”

谭涵川:“不急不急,不定在路上还能看见驻颜果呢”

丁齐:“季节已经过去了。”

谭涵川:“你怎么知道驻颜果是一年一开花、一年一结果?”

丁齐:“难道不是吗?”

谭涵川笑道:“有可能不是啊,你想想传中的蟠桃,还有人参果。”

;

151、穿越时空的对话

接下来丁齐与谭涵川以世界的最南端为起点,仍是东西往返折走,路线逐渐北移。半个月后,他们还真在东部的山野中又发现了驻颜果。这里的驻颜果树一共有五株,其中已开花结果的有三株,总共不到二十枚果子,有十余枚已经成熟。

这情形有点不对呀,他们在五个月前就发现了成熟的驻颜果,如今的季节应该早就过去了,怎么山中还有驻颜果?

据谭涵川分析,这是因为此地的气候有大年与年之别。所谓年就是每年春夏秋冬一个循环,而大年则是指六十年一个大循环。据当地人,他们来到的时间相当于一个大年的春末夏初。看来这驻颜果很可能是六十年一开花结果,这一次他们恰好赶上了。

将已成熟的十几枚果实摘下,第二天走出山野到达了北大营二社。朱山闲就在这里等着呢,为他们补充了物资装备,好好吃了一顿。在丁齐劝下,谭涵川留了下来,没有再跟随他一起继续前进。

他们来到琴高台世界的时间差不多已有五个月,丁齐行走于世界各地已近四个月,如今跋山涉水已能健步如飞,只要心些,一个人也不会有太大危险。

朱山闲带来了一个消息,这段时间庄先生又组织他们开了个会,决定留下一种知识传承,就是数学。尚妮、毕学成、叶言行、孟蕙语他们三个最近正在编写教案呢,尽量以当地人熟悉的方式传授,程度就到本科二年级的水平,那是他们刚刚学过的。

并不指望当地人能立刻都学会,让各大营元帅带着助手学,最后整理成当地的典籍,感兴趣的人也可以自行研究。这件事仅靠四个大三学生还不太行,需要老谭去帮忙。

谭涵川离开后,丁齐走在各大营占据的地域中倒没什么问题,但是进入山野后,就意味着没有人与他轮流守夜了,假如遇到什么意外状况也都得自己解决。谭涵川之所以会离开,不仅因为确认了丁齐有这个本事,而且这既然是一场试炼,到最后总得加点难度。

大约又过了半个月,丁齐到他最初来到的东大营。两天前他在山中又发现了最后一处生长驻颜果的地方,摘取了十几枚成熟的果实,为了便于携带保存,宿营时将之加工成了药散,以干制的荷叶包成五份,用细麻绳系好装在背包里。

从田野中拐了个弯,绕过东营二社来到大道走向东营主社,这趟艰苦的行游历程总算结束了,他已经走遍了琴高台世界,或者以元神完成了一次“全面扫描”,历时四个半月。

离日落还一个时,他来到的地方在东营二社与东营主社之间,离两个村社大约都有四公里远,附近已看不见人影。沿着大道前行,远远的却发现一个人却站在道路中央,那人看见他走来便跪下行礼,双手还托起了一个包袱。

这四个半月,谭涵川和丁齐也经常穿过人烟村社,人们看见他们都会躬身行礼,但这种拦路下跪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见。丁齐走到近前问道:“军师大人,请起来话!你是特意在这里等我吗?”

来者正是东大营的军师陈容,她打开手中的包袱道:“天气已渐凉,丁天兄巡视天国各地,亦需要御寒衣衫,特来奉上。” 包裹里是一套竹鼠皮缝制的衣服,做工十分考究。

需要介绍一个情况。九位天兄降临之时,穿的是当地人眼中的奇装异服,后来也引发了天国中服装设计的新潮流。天国民众也开始仿制九位天兄的服装样式,在这几个月间很快就流行开了。

竹鼠皮做的夹克,以丝绸为里衬,左胸以及衣摆两侧还有三个兜,在外面的世界穿着也毫无违和感,甚至还显得时髦华贵。但是竹鼠皮做的裤子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假如穿在现在都市中好像爱斯基摩人。

丁齐叹了口气道:“难为你有心了,但穿在我身上实在浪费,还是自家留着吧。”

陈容:“这衣服是做得还不够好吗?我已经用了最好的料,而且您放心,不是从营库里挪用的,是我自家养的竹鼠,自己买来的绸缎,也是我亲手缝制。”

丁齐摇头道:“我不是嫌它不好,而是太好了,送给我未免可惜。我们很快就会离开此地,这里的东西都带不走。”

陈容诧异道:“众天兄就要离开了吗,什么时候?”

首节上一节189/4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