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第208节

在这种关系当中,有时身体都会成为一种“布施”,当然也包括钱财。这种心理不仅局限于女性,男性也有。根据丁齐在工作中的总结,如今“女人不是好东西”的男人,数量上已经逐渐超过“男人不是好东西”的女人,这可能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吧。

对于男性来,这是一种灰姑娘情结,有个落难的灰姑娘需要他来拯救,再得过分点,可以形容为“风尘女情结”,是“女特务情结”也行。对于女性来,这是一种青蛙王子情结,有个不幸变成青蛙的王子需要她来挽救,再得过分点,可以形容为“大魔王情结”。

这种心态,每个正常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并不是什么心理问题,很多情况下反而是一种善良的品质。但如果形成一种固定的、总是被内心驱动的行为模式,应用在情感关系中,而且自己还没有认识到,这就是有问题了。

曾经来找丁齐的求助者刘国男,也过“男人不是好东西”,但刘国男的问题与关茵完全不一样。刘国男是害怕受伤害,从而拒绝交往,并将自己的行为进行外部归因,所以给出的解释是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她想收起自己的魅力。

关茵表面上在,我为什么总是遇到这样的渣男?实际上却是将自己的遭遇进行内部归因,她已知道这些男人的缺点,内心中的问题是他们为何不为我改邪归正?难道我这么优秀与善良的人,还做得不够好吗?她想证明自己的魅力。

这也是一种潜意识中缺乏自信的表现,他们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被肯定、也渴望被肯定,拯救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拯救,所以丁齐刚才写了那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他需要被拯救吗?可能需要吧,但更需要的是被惩罚,而不是被奖励。在旁观者眼中看来,以奖励的形式进行拯救,已经是一种纵容与妥协,也是这种人能在花丛中屡屡得手的原因。所以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认识到他本来就是那种人。

第二个问题,拯救他的目的是什么?造福社会、维护世界和平、让更多的女人免于同样的命运?不不不,其实不是这样,而是为了满足拯救与自我拯救的心理,实现自我价值的证明。但从心理医生要告诉求助者,证明自我价值,不必通过这种方式。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不和那些不需要拯救的男人交往?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他们吸引不了她,满足不了内心深处的拯救欲、控制欲和安全感。潜意识中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得不到正常的尊重与肯定。

第四个问题,只要认真答前三个问题,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也许有人又了,假如拯救成功了,比如沙按照关茵的希望改邪归正了,那么两人的关系就完美了吗?其实未必,这往往会进入另一种情境,可能导致另外两个问题。

首先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关系并不稳定,两人之间的位置是不平衡的,拯救者会对被拯救者拥有一种道德优势。

假如遇到什么其他的矛盾,哪怕是很正常的矛盾,拯救者往往就会:“你曾经有那么多缺点,我都原谅了你,还帮你改正了,你怎么就不能好好对我、听我的话呢?事实已经证明,你应该全听我的!我是这么优秀,这么善良,是我拯救了你。”

这种情况多了,久而久之就会积累出更大的矛盾,然后又进入下一个循环你自己已经改了,其实是在欺骗我,其实你并没有改好。想当初你就是这么骗我的,比如某年某月进入了翻旧账的模式。

拯救者不是不介意被拯救者曾经的缺点,其实很介意,因为没有这些,就证明不了其自我价值。

其次拯救欲往往也伴随着控制欲。拯救者将对方的改变,视为自己的价值证明,难以接受对方再脱离自己的控制,对方违反自己的意愿往往就被视为背叛,这也是导致很多矛盾的根源。

这种控制欲源自于安全感需求,否则拯救者就会感到内心不安,重新到潜意识中缺乏自信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拯救的成功就是宽容的结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被拯救者往往也会感到困惑,我明明已经告别了过去,按你的要求选择了新的生活,为何你的态度又变得那么挑剔呢,甚至不再像以前那样宽容?

有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很多时候难以判断被拯救者是否已做出了满意的改变,假如根本就没有改变,那就更不用了。如何从心理上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心态,了解对方究竟是什么人。

今天的求助者不是沙,而是关茵,所以丁齐只能分析关茵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他最后道:“这种拯救与自我拯救的矛盾心态,可能与成长经历有关,要么父母特别严厉,要么父母毫不关心。”

关茵愣了半天,也不知听进去多少,此刻才点头道:“丁老师的太对了,我父亲对我很严厉,而母亲根本就不关心我,看来我是这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丁齐把纸和笔都拿了来,将纸翻到了背面,一边写一边道:“既然已经意识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心态,并做出改变。帮助并使一个人改邪归正,这并不是什么错,也是值得赞扬的品质,但它不合适与男女情感需求混淆。

把自己放在拯救者与控制者的位置,这是没有必要的。你并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就是一个普通人,在情感关系中对等的人。假如打破了这种对等关系,就会感到苦恼。我们先定几个目标,你一条一条去实现,能做到哪一步,需要看你自己的努力。”

丁齐在纸的背面上写的是另外几个问题

一、他是什么样的人,他的缺点是不是我的错?

二、和这样一个人交往,我是被什么吸引,又从中得到了什么?

三、我对此是否满意,又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四、不要强求对方为我而改变,又该怎么选择?

丁齐的建议已经很明显了,假如关茵就是被沙所吸引,觉得对方英俊强壮又会讨人欢心,或者床上功夫好啥的,能够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也可以继续和他交往,但得搞清楚他是什么样的人,自己想得到什么、又能得到什么,最后做出清醒的选择。

心理医生遵守价值中立的原则,丁齐不会批判她的这种思想不健康,所谓的思想健康和心理健康常常是两事。但关茵要调整好心态,才能最终解脱出来。

至于沙与关茵的关系会怎样发展,这不是一场心理会谈能解决的事情,也是丁齐决定不了的,但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关茵自己。这场会谈进行了两个时,最后关茵带着那张纸走了。

后来关茵又来找过丁齐两次,每次预约会谈的时间都是两个时。她和沙好像并没有完全断了关系,这两次她主要是为了倾诉,那么丁齐就听她吧。丁齐觉得有些无语,自己这是被当成闺蜜了吗?

而关茵肯花一时一千五的价钱找“闺蜜”聊天,也是够阔气的。

最后一次关茵提到了沙的近况,她认为沙已经有所改变。沙已经不在原先的公司上班了,成立了一家公司自己创业,而且没要关茵的资助,就是某些毛病依旧,经常不知道去哪里干了什么,好几天都联系不上。

丁齐当然清楚是怎么事,因为范仰失踪了嘛,沙便出来单干了,他也的确挺能干的。他能看出来,关茵对沙有点上瘾,恐怕很难戒掉这种瘾头。有时候哪怕明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要想改变也很难,或者要改变的并不是关系,只是心态。

今天有了在黄田村的最新发现,丁齐这才清楚,原来沙朗政又在为张望雄办事。他将这段往事简单介绍了一番,最后道:“我不是故意要透露求助者的隐私,但如果涉及到社会危害事件,可以引用保密例外原则,你们需要更多了解沙朗政的情况。”

冼皓撇嘴道:“有些男人真可怕!也不知道一天到晚都在琢磨什么?丁齐,你别那种表情,我不一定是你。”

丁齐和朱山闲都闭嘴不搭话了。冼皓又看着丁齐道:“你明知道沙朗政不是好东西,为什么不干脆建议她坚决分手呢?”

丁齐苦笑道:“每一种角色都有自己的行为界限,我在心理诊室中不能那样做。听我件真事,你们就能明白了。我有个师兄姓张,比我早一年从业,做心理咨询师的第一个月,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张师兄当时就直接建议求助者和男朋友分手,并且告诉她坚决不要再和对方纠缠。你们猜结果怎么样?第二天他就被那姑娘的男朋友堵在了半路,被打得满地找牙。原来是姑娘找伙子分手,这是心理咨询师的意见,还声称心理专家都认为那伙子就是个渣男。”

朱山闲追问道:“后来是怎么处理的?”

丁齐:“打人者被治安拘留十五天,出来后姑娘居然和他和好了,虽然后来又分手了,但当时的确是和好了。张师兄则受了纪律处分,不仅做了检讨,还被暂停执业半年。

这也没办法,张师兄确实违反了心理咨询师的执业原则,做出了不符合专业要求的咨询建议,还引起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心理医生不是控制者,不可能控制求助者的行为,更不能代替求助者去做决定,只能指出求助者本人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让求助者自己去做决定。心理医生也不是武林高手,更不是神仙。”

朱山闲叹了口气道:“神仙也不能控制和代替他人做决定啊,能指出问题就是高人了。”

冼皓插话道:“关键人物不是那个女的,而是沙朗政。那个女的对沙朗政是怎么事,丁大专家已经分析清楚了。但是沙朗政对她是怎么事,你们两位男士兼老江湖,又是怎么看的呢?”

;

164、假期综合症

一听这话,丁齐赶紧摇头道:“我可不是什么老江湖!”言下之意,朱山闲才是老江湖。

朱山闲倒也没甩锅,皱着眉头道:“情况是明摆的,这个关茵是沙朗政的一条退路。拆白党的套路,也不是以色骗财、卷款走人这么一种。假如有个可以随时抽身而退、舒舒服服过日子的机会,也未尝不可留着。

要么那个沙朗政还没有下定决心抽身,仍在犹豫中,要么是他还没有机会抽身,被人抓住把柄控制了,但他还总想留一条退路,就在关茵那里。他们相处的时间也有三年多了吧,或许也是有点感情的呢,日久生情嘛”

冼皓冷笑道:“丁大专家刚才也了,那个关茵防备心理很重,就怕男人是冲着她的家产来的。有可能沙朗政一直没办法得手,所以才拖到现在。”

丁齐反问道:“用得着花这么长时间吗?”

冼皓:“放长线,钓大鱼嘛!或许这一票干完他就打算退休了呢,或许就像朱师兄的,那是一条退路,但退路不止一条,关茵只是其中之一,她到最后还是人财两失。

首节上一节208/4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