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第99节

如想吃一碗片儿川吧,野鸭子是有的,竹笋也能挖到,可是哪儿‘弄’四川泡菜和各种调料呢?从头再来一次神农尝百草,然后去培育各种作物?小境湖没有面粉,谭涵川倒是发现了一种野生的燕麦,可惜产量太低、采集加工不易,也只是暂时记录下来。

其实算有了面粉,也能找到油料作物榨出油来,小境湖眼下还缺了一种很重要的东西,是盐。没盐做什么片儿川?这里暂时还没有发现盐矿,众人也不可能徒手打出一口盐井来,更不知道在哪儿打井啊!

小境湖的各种发现,刚开始谭涵川是用宣纸记录的。后来石不全觉得太心疼了,那可是明代的古宣啊,而且外面的东西带不进来,里面的宣纸可是用一张少一张,到后来不让用了,换成了一种类似芭蕉的树叶当纸。朱山闲笑称,这是在作贝叶经。

为什么山庄所在的这座山峰以及相邻的两座山是相对安全之地呢?估计在古时被人清理过,并没有什么凶禽猛兽栖息,而且小境湖世代繁衍的凶禽猛兽也保留了这个习惯,不会轻易靠近这一带。

谭涵川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是围绕这三座山峰的边缘,生长着一圈特殊的灌木。

这种植物很像黄杨木,但众人从未见过这个品种,木质异常坚韧。树干有碗口粗、展开的主枝差不多有胳膊粗。范仰曾想取这种树枝做根棍子,结果一砍刀下去,只留下了一道很浅的切口,反而把砍刀的木把给崩断了。

此树不同寻常,后来谭涵川费了老大力气,才砍下了这根树枝,然后又砍倒了这棵树,砍刀的木把断了好几根,砍刀也重磨了好几回。众人研究树桩的断面,发现其质地非常光滑细腻,‘肉’眼几乎看不见木质特有的棕孔,假如打磨光滑,简直像老象牙一般。

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年轮的,只有碗口粗的树,居然有将近六百年的树龄。后来众人再没砍过这种树了,不仅是因为难砍,而且他们也意识到这种树特别珍贵,应该是古人特意种下的,好像标明了某片地界。

而且砍刀只有一把,木把坏了可以再换,假如砍刀也坏了,暂时可没法再拿新的进来了。算大家有炼钢的知识,在这里也没法完成采矿、冶金等整个工业体系啊。

这种植物肯定不是普通的黄杨木,众人干脆称它为境湖木,尚妮也叫它妖王木。砍倒的那株境湖木被拿回庄园了。范仰用一根枝子做了根棍,说是可以在小境湖打狼、打獾、打鸟防身,谭涵川也用这种木头做了一个新的砍刀把。

经过观察以及对照试验,众人还发现了境湖木的另一个特点。这种木头的断面会散发出一种清香味,与服用月凝脂之后出的汗液气息又有不同。木头难砍断,但是树皮还是能砍开的,特别是砍在有结瘤的地方,树身会分泌出一种浅黄‘色’的树脂。

如果将这种树脂涂抹在身,可以驱退虫蚁,也能让小境湖的凶禽猛兽退避。这可是个重大发现,但冼皓觉得将东西涂在身实在难以接受,便建议大家都涂在衣角。

谭涵川并不是第一个在小境湖以树叶写字的人,丁齐才是。丁齐曾经给冼皓留过一片树叶字条,冼皓当时也看见了……可是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连他们自己都忘记了。

那次从小境湖出来后,丁齐曾忍不住问过冼皓:“我给你留过一张树叶字条,你看见了吗?”

冼皓纳闷道:“有这回事吗?我不知道啊!”

有可能她已经看见了,但是忘记了,也有可能是那字条是让别人拿走了。丁齐也不好意思挨个人去问,多少觉得有些郁闷,这是否也算表白未成功?但他总感觉和冼皓之间应该发生过什么,可是发生了又等于没发生。

在旁观者眼,这像在玩一个攻略游戏,明明已经过了关却忘记了存档,结果再打开时,又回档重新开始。

众人天天聚在一起吃晚饭。算进不去小境湖的叶行,在生病感冒期间也从未缺席,还好并没有传染给别人。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转眼已到六月下旬了,尚妮有事得先行告辞了,她得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

尚妮是浙江大学的本科二年级学生,等过完今年暑假要读三年级了,如今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这学期她虽然翘了两个月的课,但功课并没有落下,平时也在房间里自修呢。难怪她的大箱子那么沉,里面装着一整套教材啊。

尚妮依依不舍,与石不全约定每天微信、电话联系,说不定还会关‘门’视频,这是他们之间的‘私’事了。在尚妮离去的前一天晚,趁着众人最后一次聚齐,丁齐讲述了他刚刚总结出的方外秘法。

如何发现方外世界、如何出入方外世界?以小镜湖为实例,如何修炼成“方外‘门’”的一名“界师”?由观身境再到入微境,丁齐已总结出一套看似完整的修炼体系,包含着相应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080、丁老师上课了

080、丁老师课了

为什么说它是“看似完美”的修炼体系,因为丁齐虽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了,但还需要在另一个人身印证。品另一个与他以及在座江湖八‘门’高人都不同的普通人。

此人应该没有修习过八‘门’任何一‘门’的秘术,先前也无法发现小境湖。他通过修炼丁齐所总结的方外秘法,若能成功发现与进入小境湖,方可印证。

这个人选早已有了,他一直坐在大家身边,是叶行。假如丁齐跑到别的地方找另一个人,说是要教对方这样一套秘法,对方可能会把他当成神经病。但是叶行不同,他从头到尾参与了这件事,了解所有的内情,无需丁作任何多余的解释。

叶行这段时间已经被这个团队彻底地边缘化了,虽然没有任何人刻意排斥他,但事实他的确已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丁齐虽然也不怎么待见叶行,但不论怎么说,他还念着叶行当初的“好”。

大年初三的时候,假如不是叶行主动登‘门’拜年、代表博慈医疗特意向他发出了邀请,丁齐没有如今这一系列的收获。虽说‘门’槛后来已经被拆穿了,这些都是范仰在幕后运作,但毕竟是通过叶行之手将丁齐引进了这道‘门’。

叶行等这一天也等了很久吧,估计心里都快急哭了!

对在座的朱山闲等其他七位江湖高人而言,叶行的讲授也同样重要,起到的并不仅仅是参照借鉴作用。他们在实践已经掌控了观身境与入微境,因为各自都有修炼八‘门’秘术的根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所修的秘术都不是专‘门’用在这种场合的。

丁齐受到八‘门’秘术的启发,自创了方外秘法,但他可不管什么江湖八大‘门’的秘术,唯一的目的是为了针对这种情况,追求那可探索未知的身心状态。朱山闲等人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界师”,也需要系统地去修炼这‘门’秘法,他们以前所学的秘术反倒只是参照与借鉴。

或许也是受到庄梦周推荐的那本络修真小说的启发,丁齐将方外秘法的每一层次第的修炼也分为入‘门’、知常、圆满这三个境界。眼下只有观身境、入微境、隐峨境这么三层次第,且只有前两层次第总结出了具体的修炼秘法。

观身境如何入‘门’?丁齐先后想到了很多种可以借用的方法,最后确定的还是心册术,这正是他本人的经历,也是他最熟悉的方法。但丁齐为了修炼观身境入‘门’而总结出的心册术,已经脱离了心理医生专业技能的范畴,毕竟他的目的可不为了培养一名催眠师或者心理医生。

所以丁齐今天讲授的心册术,是他自己的心册术,是方外秘法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锻炼和训练,从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开始,要能做到在脑海打开一部“心册”。

所谓的心册可以是一份档、一张地图或一幅场景,但必须与现实事物有关,是对切身经历的观察与总计。如修炼册‘门’秘传心盘术,有一个基本要求,是所走过的山川市井,要在心呈现出一个清晰的立体沙盘,并且还要有动态的变化过程。心册术与之类似。

修炼心册术到什么程度才能符合要求?心理医生对此是没有标准的,但方外秘法却有。将它清晰无碍地东西呈现出来,从现实客观的事物,演化为脑海清晰的存在。假如做到了这一点,便可称知常。

观身境修炼到了这一步,“心册术”变成了“心界术”。

所谓心界术,是身心自有一个世界,或者说身心是世界。传说的很多修炼法‘门’,可能都包含类似的观法,但是丁齐不管那些,他所谓的“心界”,不是在定境观想别的东西,是现实世界。

每个人身处的世界,它是清晰的、明确的,当一个人在清醒日常活动,他当时的‘精’神世界是他所在的现实,通过感官转化为知觉。而心界术的要求,是在心册术的基础,将每个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亦显化为‘精’神世界。

世界是我的身心,这听起来玄之玄,但丁齐的总结却很简单。

当观身境的修炼从心册术进入到心界术,便需要结合养练功夫。所谓养练功夫与丁齐先前所练并没有什么不同,是谭涵川当初帮丁齐总结的内养与外练之法。这是必须的,否则人无法维持消耗,将来施展秘法时可能莫名是眼前一黑,然后一头栽倒晕了过去。

由入‘门’到知常,观身境到什么时候才算修炼圆满?心界圆满便自然圆满,它的衡量标准也很简单,是能够看见小境湖。

假如身心不能自成一个清晰的世界,又如何能发现未知的世界?从某种意义来说,世界是有意识的,这是一种意识的共鸣。

观身境修炼圆满,可以发现小境湖,但想进去便需要修炼入微境了。许是受到灵犀术的启发,丁齐想到的办法是以有缘之物为引。所谓的“缘”便是寄托心神,一定要是很顺手、很熟悉、更容易引起意识共鸣之物。

既然是丁齐总结的秘法,他教人用的东西当然是景石,反正这东西也好‘弄’,去青阳河游的河滩去拣即可。方外秘法的第二层次第,为什么要起名入微境?它首先要求感应入微,要在发现小境湖的身心状态以及这块石头之间,建立直接感应的联系。

庄梦周当初说过一句话,“小境湖是老谭、老谭是小境湖”,到了丁齐总结方外秘法时,总不能把谭涵川也随身带着,于是成了“石头便是小境湖、小境湖是石头”。这块石头的作用是寄托心神,寄托什么样的心神?心界圆满之心神!

入微境或许还可以有别的修炼方式,但丁齐总结的秘法,是这么修炼的。能够感应入微、寄托心神,便算是观身境入‘门’了。那么入‘门’之后再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知常?便是丁齐当初提的那个问题你们能否瞬间地、随时地看见小境湖?

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符合“‘门’外不是南山,是小境湖”的要求,然后才可以自如出入。

至于入微境圆满,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丁齐对此已有所体会,便是行走坐卧皆如知常,石头在手却不像不在手,总能寄托心神不失。

但丁齐如今也只是有所体会而已,还不能完全做到,据丁齐判断,他本人如今的境界,也不过是入微境知常,接近于圆满但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圆满。至于入微境修炼圆满之后,便可以修炼下一层次第隐峨境了。

而丁齐自己还没有修成隐峨境呢,当然谈不总结出什么秘法。他今日讲述方外秘法,只是从观身境入‘门’到入微境知常。

为什么说这套方外秘法以小境湖为例,因为迄今为止,丁齐所发现的方外世界只有小境湖,而且这‘门’秘法的很多检验标准,目前都与小境湖有关。据丁齐推测,世既然有小境湖,那么也应该有其他的方外世界。

至于其他的方外世界是什么样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丁齐的方外秘法为探索小境湖而创,但从原理讲,也不仅仅是为了探索小境湖。至于换一个方外世界还好不好用,这仍需要实际印证。

谭涵川等人都认为丁齐的推测很有道理,尤其是石不全直接用了非常肯定的语气,并在言语间对丁老师推崇备至。

首节上一节99/4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