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江湖那个人 第120节

而那个老板也是上了年纪的人,经历过沧桑,而且做生意的人,也懂得掩饰内心的想法,虽然很惊艳,也没有表现得过分,更何况,这些女子,确实也不是那种勾魂夺魄的人,也不至于祸害众生。

老板很恭敬的执礼道:“对不住了,几位女侠,这匹马,已经被这位公子相中了,要不,你们再看看其他的,小人这里马很多,都不差。”

“哼!”有一个女子面露不悦,呵斥道:“你什么意思,我们买不起你的马吗?今天这马我要定了!”

“这……”那老板很为难的看向那个领头的女子,又看了看顾青辞,说道:“女侠,您这不是为难小的吗?这……”

“什么为难了,他不是还没付钱吗?我们出双倍,买八匹马,这可以吧!”那女子冷着脸说道。

顾青辞不愿意多做纠缠,掏出五十两银票塞到老板手里,淡淡道:“马,我就牵走了!”

看到顾青辞直接离开,那女子“刷”的一下抽出长剑拦住顾青辞,冷声道:“站住,没看到本姑娘要买这匹马吗?你是故意跟我过不去吗?”

看着面前泛着寒光的冷剑,顾青辞脸色慢慢浮现出寒意,淡淡道:“姑娘,这匹马是我先看重的,现在也是我付了钱的已经是我的了。”

“你……”那女子瞪了顾青辞一眼,道:“我给你三倍价钱你卖给我,你别不识好歹……”

“好了!”

领头的那女子突然开口,呵斥道:“灵儿,把剑收起来。”

“师姐……”灵儿被那领头女子呵斥,委屈巴巴的,但看到那领头女子脸色不好,只好悻悻的收了剑。

见对方收了剑,顾青辞也不想多惹事儿,拉了拉大黑马,就准备离开,背后却又响起了那领头女子的声音:“这位公子,在下玄女宫慕亦玉。”

“嗯,你好!”

顾青辞点了点头,他知道玄女宫,七宗八派之一,也是和七秀坊并列的天下最强大的三个女子门派之一,但对于慕亦玉这个名字,他没听过,也没兴趣了解。

慕亦玉看到顾青辞的反应有些诧异,然后展颜笑了笑,道:“看来公子不是江湖人。”

顾青辞眉头一皱,道:“在下是不是江湖人,有什么影响吗?”

“哼!”那个叫灵儿的玄女宫弟子冷哼一声,道:“你要是江湖人,知道什么是玄女宫,我怕你就没有勇气敢这么跟我们说话了!”说完,那灵儿还瘪了瘪嘴,嘀咕道:“一个小白脸儿,肯定不是啥好东西……”

第一百四十七章:小姑娘唱曲儿,老人拉二胡

人分很多种,但是唯独有一种人是不存在的,那就是天生高贵。

但是,不管那个世界,都会有阶层的区别,那都是建立在一些特定的基础之上,在这风雨江湖之中,便是实力至上,抛开实力那就是身份,就像刘亦青,即便他没有酒痴这个身份,他也是琅琊剑派掌门之子,这个身份放在江湖上,希望足够他横行无忌。

亦或许差一点的,听云山庄的少庄主廖志远,不可否认,他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会成为很多人羡慕的那一种人,这就是建立在身份上的缘故,即时他是泌阳府第一纨绔。

不管是刘亦青还是廖志远,他们都有同样的身份,都是大派弟子,直系弟子,而且是从出生就拥有的,他们的心态很平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但还有一种身份高的,这种人看山是泥土,他能够一脚踩踏,看波浪也是小水洼,他可以直接趟过去,这也是俗称的暴发户,就像之前的顾青辞,在获得强大实力之后,心态并没有那么快转变过来,都已经不太喜欢用脑子了。

现在,顾青辞冷眼看着那个叫灵儿的玄女宫弟子,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人的实力也不过就是个二流武者,却这般傲气,这就是那种突然获得身份,而看不清自己的人。

若是之前,顾青辞或许已经拔剑了,只是现在他的心态也不一样了,一个跳梁小丑,或者直白一点,在大修行者面前蹦跶的蝼蚁,根本不值得他正眼多瞧一眼与这种人计较,也只会显得丢份。

顾青辞只是看了看那个灵儿,又看向慕亦玉,执礼道:“告辞!”

慕亦玉也瞪了灵儿一眼,急忙向顾青辞说道:“公子莫怪,我师妹她年纪小,不太懂事儿,希望公子不要计较,另外,我也向请公子割爱,我师妹她很喜欢这匹马……”

顾青辞摇了摇头,说了一句“抱歉,这马,与她无缘”然后直接翻身上马,策马就往街口奔去,转眼就消失了转角处。

“诶,你这人,你给我站住!”

灵儿看到顾青辞离开,急得大吼,还一把抽出长剑,就准备追上去,却被慕亦玉给拦住了,冷声道:“师妹,好了,人家不愿意,你又何必强求!”

“可是,师姐,那人死在太无礼,我们都报出师门了,他居然还如此不给面子,简直就是瞧不起我们玄女宫,我一定得给他一点教训。”灵儿不服气道。

慕亦玉夺过灵儿的剑直接扔回剑鞘,有些生气,只是想起师父一直强调要她多照顾师妹,便忍了下来说道:“行了,别人不欠我我玄女宫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侮辱的话,这件事情就此打住,你另外再挑一匹马吧!”

…………

青石板街道绵延得很远很远,两旁的房屋商面都没有什么生意,只是墙头偶尔探出来一些绿色枝头,在阳光下摇曳生辉。

顾青辞牵着大黑马,走在街道中。

忽然间,一处巷道里传入几声幽幽的胡琴声,琴声凄凉,似乎是在叹息,又似乎是在哭泣,一丝一缕飘飘荡荡而来不由得让人心头浮现出一抹伤感,紧接着,又传来一阵迎合的歌声,小姑娘的嗓音,更让人心头难受:

“烟儿轻寒,月儿缺半,

当初那是折枝上峰峦,

今儿却只是形影只单。

回忆刚满。

你是青山,偶遇闲情,

我是飞鸟倦,

停花枝微微下弦,

啄花雨漫漫

……”

顾青辞伫立在那小巷子边,望了过去,有一个老人正在拉二胡,有一个小姑娘正站在老人旁边轻轻地开着嗓子唱曲儿,有一些路过的人听了一会儿,摇着头叹着气离开了,也有的人丢下了几文钱在那个破碗里。

看样子是一对祖孙在卖唱,而那个小女孩儿,也正好顾青辞见到过,正是不久前在桃花岸边遇到的那个摘桃花的小姑娘,脚边有一个香炉正徐徐飘着袅袅烟雾。

歌声戛然而止,那小姑娘看到了顾青辞,惊喜道:“大哥哥,这么巧啊!”

顾青辞欣然一笑,将大黑马拴在一颗树上,慢慢走进了小巷子里,从怀里掏出一点碎银子放进了碗里,拉二胡的老人停了下来,缓缓站起来,鞠了一躬,道:“老朽多谢公子赏赐!”

顾青辞收了收衣袖,缓缓执礼道:“老先生客气了,您的二胡拉得很好听。”

老人慢慢坐下,道:“若是公子喜欢老朽便为公子拉一曲,这曲子叫将入黄泉!”

“好,”顾青辞点了点头,道:“在下恭听!”

二胡声声凄凉,一声接着一声传得很远很远,在这空荡的巷子里显得有些空灵,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叹,那仅有的几个听客,也慢慢地离开了。

首节上一节120/4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