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江湖那个人 第226节

素衣微微躬身行礼,道:“前两天收到消息,我有个师妹要成亲了,师父让我去看一看,要去一趟凤岭。”

“凤岭啊,”宁清点了点头,说道:“倒是有一些远,不过,我家公子传来消息,要到扬州来一趟,现在应该也差不多到了凤岭,若是有缘,你们两位倒是有可能碰到。”

素衣微微一笑,道:“顾公子要来扬州吗?那到时候可要让他多待几天,我早点赶回来,上次见面有些仓促,还没来得及向他请教一下琴技,这次可不能错过了。”

宁清笑呵呵的说道:“都是喜琴之人,想来定会有很多话可说,不过,我倒是有些好奇,这将要成亲的是秀坊哪位姑娘,居然能够请得动琴痴。”

素衣淡淡道:“是我一位师妹,本来也是下一任七秀待选人,机会挺大的,但是,前段时间突然传来消息,说要成亲,倒是让我也有些纳闷,所以亲自去看看。”

素衣谈到七秀候选人,语气依旧平淡,无波无澜,让宁清都有些震惊,不过转而他便明白,对于素衣来说,七秀真的没什么,毕竟,如果不出所料,青衣将会是七秀下一任掌印人,执掌七秀坊的传承七星印的人。

七秀坊是一个传承多年的门派,七秀都是掌门人,但是为了避免七秀各自为政,从第一代开始,就设立了以为掌印人,专门执掌七秀坊的传承至宝七星印,平日里不干涉门派发展,但到了七秀意见难以同意之时,就会请出掌印人。

七秀坊现任掌印人年纪也不小了,连七秀都换了两任,掌印人却一直没换,就是因为没出现能够有资格担当掌印人的弟子出现,这一代,素衣乃是天下七道谜,自然当之无愧。

宁清点了点头,道:“那,素衣姑娘就请慢行,我就先带着小石头上山了,顾夫人找小石头有点事情。”

“好,”素衣执礼道:“宁老慢行!”

…………

夏天的南海,四季如春,竹林仿若青色大海,笼罩在这森森绿意之中,一座座庄严肃穆的佛院立于其中。

绿竹相夹的石制佛道上,一位女子缓缓走了出来,她梳着简单发鬓,她穿着一件白色僧袍,那一抹白色并不如何夺目,然而当僧袍随着山风缓缓飘动时,显得那么飘逸。

这是在夏国潼阳郡和七秀坊发生过冲突的慈航剑斋弟子染月,她沿着漫长的道路,平静的向外行走,不多时便来到一处偏僻的竹林里,望着远处那踩在竹子上的男子,叹了口气。

“悲风,你该走了!”染月淡淡道。

悲风轻轻一点,踩着一片竹叶落到染月面前,笑嘻嘻的说道:“怎么,慕女侠,你不追杀我了?”

染月这一次并没有向以往那样,提着剑就要杀悲风,一副不死不休的模样,而是盯着悲风,好半晌,才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的身份,我已经知道了。”

悲风突然变得紧张,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你……你都知道了,这……怎么会?”

染月摇了摇头,道:“悲风,小时候的约定做不得数的,如果不是这几天我去请教了我师父,我都不会想起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放下吧,我已经入了空门,凡尘俗世早就与我无关了。”

“不,”悲风咬着牙说道:“我寻了你十五年,整整十五年,在这南海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守了你五年,整整二十年,就只因为那一句待我长发及腰,你来娶我可好,整整二十年,结果你告诉我,你入了空门,一切就这样算了!”

染月微微摇了摇头,道:“你何必如此执着,那不过是年少时一句玩笑话,你有的不过是一份执念,这并不是爱,你明白吗?你这样等下去,纠缠下去也不会有结果的,终究只会让你魔障越来越深,执念越来越重罢了!”

…………

二十多年前,在那个不知名的村里,有一个少女从河里捞起来一个少年,那个少年受了很重的伤,一直昏迷不醒,但那个少女却悉心照顾。

她觉得那个少年好完美,就像是天上的神仙,和她们村子里少年不一样,他行为举动都仿佛是浑然天成,她觉得他好看,每天照顾他的时候,少女就会盯着那个熟睡的少年的脸颊,然后自己就会脸红。

她会对着昏睡的少年讲很多心里话,她会倾诉她的生活,她会哭泣,她会难过,她希望能够有人保护她,因为她是个孤儿,总是受人欺负。

终于有一天,那个少年醒了。

那个少女很慌乱,她害怕那个少年就此离开。

但是,那个少年并没有离开,而是留在那个村子里,从那之后,没有人敢欺负那少女了,因为那个少年真的就像神仙一样,可以飞,还能打人,还会做很多很多那少女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那一段时间,是少女从小到大,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她天天祈祷能够永远这样下去,但是,有一天,那少年告诉她,他必须离开一段时间。

那一天,少女哭着,说道:“待我长发及腰,你来娶我可好?”

少年答应了,他说很快就会回来,等着她长发及腰!

第二百七十章:夏天的故事(四)

那年夏天,那一句承诺,那个少年记在了心上。

待到两年之后,少年从回故地,不见故人,只看到那一间已经积满了灰尘的屋子,他四处打听,却一无所获,没有人知道那个少女去了哪里。

少年开始满江湖寻找那个少年,只要听说有相像之人,他就会去,也不论是武林势力,还是世家大族,他都会去寻一寻,后来渐渐在江湖上声名鹊起,人称大盗,他自称悲风。

悲风花了十五年时间,终于找到了那个心心念念的少女,那时候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了,而是一个面对面却没有被认出的中年人,那个念念不忘的人也已经不再是那时候靠在他肩膀红着脸的少女,她入了慈航剑斋,改名染月!

悲风不知道该如何与染月说,也不知道如何与染月相见,便留在了南海,开了个酒楼,这一守,便是五年,只求每天能够远远看到染月一眼。

天策十五年,染月整整两个月没有下山。

天策十六年春,染月依旧没有下山。

也就是那一天夜里,悲风闯进了慈航剑斋,最后才发现,染月只不过是闭关修炼,并没有出任何事,为了不给染月带来麻烦,他再一次干起了老本行,他本就是个大盗。

只是,慈航剑斋的那些人,死抠有点紧,找了半天,就找到一件肚兜,只好将就,却也因此,他被染月千万里追杀,他是开心的,不论是翻山跨河还是游走荒漠,他都是快乐的。

一路上,他都故意留下记号,他都隐藏在染月身边,只为了能够多与染月相处罢了。

…………

又清风徐来,扰乱了四周的竹林,吹骤了染月身上的僧袍,她手里出现了一柄剑,极细的长剑,缓缓抬起来,看着悲风,平淡的说道:“当年我一句话,让你苦等二十年,是我对你不起,乱了你的年华,便让一句话,烟消云散吧!”

一剑落下,三千青丝缭乱。

有风吹着,染月那一剑,自肩头一以下的头发尽皆斩落,无数发丝在风里飘荡着,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长剑弃于竹林里,染月转身缓缓离去。

风还在吹,竹叶飘落着,那个白色人影渐行渐远,悲风静静地看着,想要伸手拦下,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就那么静静地站立着,没有言语。

只是,他看不到,在染月转身的那一瞬间,眼角缓缓流出了一滴晶莹的泪水,然后越走越快,步伐凌乱。

染月走出竹林,不多时走到了广阔平坦的崖坪之上,一个落发修行的尼姑站在那里,面色严肃,手里握着一串佛珠,似乎是在念经,也似乎是在感慨。

染月走到那尼姑面前,单膝跪在地上,说道:“师父,弟子已经让他离去,从此不再打扰弟子清修。”

那尼姑便是染月的师父忏云师太,也是她在二十年前将染月从那个小山村带了出来,从此入空门。

忏云师太并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看了染月一眼,道:“入了佛门,便当斩去红尘,你若是斩不了,为师便替你斩了,既然你已经清净,那以后就在山上修行,从此不再下山吧!”

“是……弟子,遵命!”

首节上一节226/4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