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江湖那个人 第67节

第八十一章:曲终人散,故人已远

天策十五年冬,北漠突然入侵夏国北方,于旗岭驿遭受剧烈阻拦,县令顾青辞带五千余县兵浴血奋战,坚守七天,等到渭城援军到来,大破北漠骑兵,一路追击荒原以北两百余里。

此战,长岭县县兵死伤殆尽,鲜血林红了旗岭驿,血流成河,尸骨遍地,长岭县代理县丞马世联牺牲,县尊顾青辞重伤,生死不知。

……

年后,长岭县渐渐从悲伤的氛围中缓和了过来,新年的气息掩盖了一些血迹斑斑,然而,风雪依旧,积雪总是厚厚的一层,如同铠甲,远山虽然青翠如同往常,却也只是一半积雪一半新。

顾青辞醒来时,已经是大年初九。

这个年,也是今生第一个年,他却没能够有幸过到,那个时候,他正处于昏迷中,这一觉,睡了整整半个月,醒来时,伤口都已经结疤了。

他睁开眼,入目的是很熟悉的场景,是他在长岭县的府院,这个房间一直都是他住的,窗子关得很紧,房门紧闭,也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如果不是房间里若有若无的淡淡中药味儿,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被弃尸了。

房间里,有一柄剑,是玉骨剑,正悬挂在墙上,书案上有一家琴,七弦琴,一切都是熟悉的模样,就如同当初刚到这个世界时,睁开眼看到的一样。

他慢慢起身,打开了门,一片白茫茫,但是已经再化雪了,没有下雪,只是安静得有些可怕,他踩在积雪上,松软的感觉,让他一阵唏嘘,没想到还能有走路的机会。

想起昏迷前那一刻,他已经做了死的准备,没想到还活着,只是……

他想起了马世联,那个傻乎乎的读书人,他唯一的朋友,却是再也没有机会站起来了!

“啊!”

一声惊呼打断了顾青辞的思绪,他望过去,是一个府里的丫鬟,正一脸震惊的望着他,手里端着的药,掉在了地上,黄褐色的药水流在地上,融化了很多雪。

“老爷醒了!”

这一生大喊,让顾青辞清楚,他安静的时间没有了。

……

第一个赶来的人是庞世龙,他和赵典史两人一起来的。

顾青辞通过他们的讲述,了解了这段时间的经历。

半个月前,突然出现在现场上救他于万箭穿心中的人是渭城的镇守大将军上官汗青,正好带着夏国军队赶到,救了顾青辞之后,带着数万大军一路追杀北漠骑兵北下两百里,只可惜没能够抓到北漠小王子蒙格。

经历了这次的突袭事件,上官汗青意识到之前放弃旗岭驿是个失误,已经派兵驻扎在那里了,而上官汗青在七天前就已经带兵回了渭城,让顾青辞没机会当面感谢救命之恩。

顾青辞昏迷期间,公主唐韵与宁清也已经离开了长岭县,前往了长安,离开时唐韵任命了长岭县典史暂代县令。

至于马之白,也是养了几天伤之后就往琅琊郡去了。

刚刚讲到这里,就有一个仆人进来了,对顾青辞说道:“老爷,门外有人求见,说是公主殿下的侍卫。”

顾青辞点了点头,道:“请他进来。”

来的这个人,顾青辞对他有些面熟,当初和唐韵发生冲突时,这个侍卫就在唐韵身边,一看到顾青辞,就立马恭敬道:“顾大人,小人是替公主捎个口信,公主说,让您好好养伤,什么时候伤好了,就前往京城,不用等御史台的大人们来这里调查了,她会把你的功劳直接上报给圣上!”

顾青辞微微拱手道:“那就劳烦阁下替我向公主道一声谢!”

……

那个侍卫刚一出门,门外就响起了一个猥琐的笑声,一口老黄牙的颜伯乐呵呵的走了进来,也完全没有把屋里几个上官放在眼里,大马金刀的找个凳子坐下,说道:“大人,我听说你醒了,嘿嘿,就来看看你,我就说你福大命大,肯定不会死,嘿嘿……”

顾青辞看到颜伯的时候,微微有些震惊,他没想到颜伯居然还活了下来,当时战场的惨烈他可是看在眼里的,看样子,这颜伯还连一点伤都没有受。

他微微一笑,道:“说到福大命大,还是颜伯你厉害些。”

颜伯得意一笑,道:“我这命硬,可不是那么容易死的,不过啊,我现在已经不当差役了,年纪大了,准备回老家安度晚年了,要不是为了等顾大人您,我早就离开了……”

说到这里,颜伯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顾青辞,说道:“诺,就是这个,要不是那丫头非要我亲手交给你,我说不得都已经回到老家了。”

顾青辞接过信,看了一眼,信封上也没有落款是谁的,便疑惑道:“颜伯,这是谁给我的?”

颜伯突然叹了口气,道:“当然是你那小媳妇儿啊,唉,大人,你说你咋就不早点醒过来呢,要是你劝一劝那姑娘,一定可以把她留下来给你生个大胖儿子的,那丫头可好骗了……”

听到颜伯唠唠叨叨个不停,顾青辞就知道,这一定是秦可卿给他信,拿着信,他心里突然有些不舒服,嘀咕道:“你也走了吗?”

顾青辞拆开信,少女的笔记很是娟秀细腻,走锋飞捺间却丝毫不掩饰宁静外表下的磊落决然,以及无双的气质,这字,就和外面的积雪一样纯净。

这封信很简单,只有几段话。

“顾青辞,你莫忘了,欠我两样东西,生死一战和十里桃花,或许,此次回天山,便不知何时又才会再一次下山,若是哪日你准备好了,便来天山寻我,我在剑阁!”

看完了信,顾青辞沉默了好一会儿,慢慢地站了起来,走到屋外,望着银装素裹的的远山,喃喃道:“若是你不走,我现在便能够完成约定,和你生死一战,只是,那时,恐怕也送不了你十里桃花吧!”

……

天山却尤为寒冷,雪花磅礴,冰天雪地,到处都是晶莹剔透的冰柱,天地之间一片雪白,干净明亮得令人心悸。

在一片冰雪中,有一柄剑,从天而降,通体洁白无瑕,落于一个穿着白色道袍的女子面前,她缓缓漂浮于空中,翩然而落,眼神淡漠,只有脚下的剑,嗡嗡作响。

这时候,有一个同样装扮的道姑从雪山另一侧过来,望着漂浮于剑上的秦可卿,轻声道:“师妹,你不是要下山一年吗?为什么突然又回来了?”

秦可卿慢慢落下,踩在冰上,抬起头望向远处,淡淡道:“我和有一个人做了约定,当他和我境界一样时,便生死一战,但,我害怕杀了他,他就不能送我十里桃花了!”

第八十二章:长安城里,风波渐渐起

傍晚,几辆马车缓缓向前行驶,前行那个方向,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处灰暗色的城墩影子,只是距离太过于遥远,即便用力看,也无法让那影子变得清晰。

马车队在城外的一处镇子上停了下来,这辆马车很豪华,护送的骑兵对于更是庞大,一眼望去,起码也得有三五百人,车子停稳,有一丫鬟掀开帘子,露出一张清秀得近乎完美的脸庞——公主唐韵。

数百骑兵齐齐下马,迎接公主下了车撵,这个地方,是入长安前最后一站,这半月以来,公主几经波折,终于来到了长安城外,她抬眼眺望阔别多年的都城,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轻轻一笑,便宛若豆蔻花开。

虽然她现在有些迫不及待,很想要快点进入都城,但是,皇家的身份却由不得她随心所欲,她必须在这里待一晚上,因为来自都城的使者、朝官代表还有繁杂的讲究的公主仪仗,都在数日前就已经在城外等候公主归来。

第二辆马车这时候缓缓行驶了过来,窗帘被掀开一角,宁清老人轻轻地锊了一下花白的胡须,只可惜他那一簇修长的花白胡子早已经在战斗时被砍掉了一半,现在看上去显得不伦不类。

公主入驻了驿站,是皇家特有的驿站。

宁清是大修行者,也是钦天监御史,更是公主的护卫,自然而然也跟着公主进了驿站。

长安城没有雪,并不是长安城不下雪,而是今年的长安城并没有太大的雪,早已经融化了,现在的长安已经入了春,只是贵如油的第一场春雨还没来罢了。

首节上一节67/4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