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魁 第115节

“大人但说无妨,只要不是杀人放火,乡亲们自然会全力支持的。”江石今晨出酒时没忍住喝得多了一些,回来又喝家中藏酒,喝得老脸酡红却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了,见到李不琢手中的酒双眼放光,却推脱到:“使不得,小老儿怎能要大人的酒。”。

李不琢不由分说放下酒坛,走到窗边,遥遥指向不远处的句芒山。

“这几日我上山看过几次。山上有条枯竭的水道,想必是古时山洪冲出来的,只需将其中的乱石朽木搬走,疏通几处堵塞的地方,若有二十人,只需四五日即可完工。”

江石一怔:“大人是要做什么?”

“挖条引水渠。”李不琢收回目光,扭头说。

江石酒醒了大半,南麓下的那片湖离北麓有十多里远,就算是没有句芒山,平地用水车引水,耗费的人力兽力也太大了。

更何况,中间可横着个句芒山呢。

不由面色犹豫:“这倒不是什么难事,但大人是要从何处饮水,难道是句芒山南麓?这小老儿却是……”

“不错,就是句芒山南麓。”李不琢点头。

“大人是在说笑?”江石只觉不可理喻。

李不琢呵呵一笑:“自然不会亏待诸位出力的乡亲的工钱。”

…………

酒瓮子村人口五十六户,占地不大,村口一声狗叫,村尾都能隐约听见。于是新酒一出,李不琢改良造酒的事不到几个时辰就传遍村中,斩妖的威望又更高一成。

但过了一日,李不琢要挖水渠引句芒山南麓湖中之水的消息一传开,连见多识广的村长都觉得这位酒庄新主人思维太跳脱,其他村民也开始有了闲言碎语。

毕竟就算话本里的神仙,从纸面上走下来,看久了也会觉得腻烦。李不琢这永安县魁首,众村民初见惊奇,眼下也习以为常了,毕竟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炼气士本事大一些不假,但也不至于坐在这边一张嘴,就能把十里外的湖水吸过来吧。

但冬天过去大半,粮食收过了,村人们除了入山砍些木柴以外,就只能躲在家里过冬。

李不琢出钱雇人的消息一传出,村里青壮便去了大半,足有近三十人。

虽然去帮工,众人心底里都认为这活是白干,但李不琢威望虽比不上当年积威多年的姚氏,却也足够让众村民不偷懒。

…………

三日过去,那条枯竭水道中的乱石被清空了大半,几处灌木藤蔓浮土堵塞的地方也被疏通。

半山腰上,积着两寸的薄雪,李不琢站在山崖上,望向下方,见水道被渐渐疏通,村民也精神焕发。

应十一已去河东县港口等待,姚仲豫赶工的大龙骨水车如火如荼,酒庄周围诸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李不琢隐有诸事尽在掌控的感觉,若有所悟。这并非夜郎自大。他的剑道乃是推演万象万物之定数,但如今剑道只是初成,此道关键在于“知”与“能”,这一村格局,没什么大事瞒得过身为酒庄之主的李不琢,而以他之能,也不难影响村民。

这种情况下,若无变数,自然诸事尽在掌控。

这段时日休养生息,发展酒庄,恰恰能让剑道初成的他温养道心。

“厉无咎说我的剑道缺乏意志。”李不琢摊开手掌,从这角度看去,恰好覆住山脚下那片村庄。

“若站在山巅,覆住的就是整片山麓,若站在云端呢?”李不琢仰头一看,高天无云。

收敛心神,李不琢望向南面。

句芒山南麓的湖泊虽与村庄距离十里,但句芒山南面一片山崖下,有座深潭和湖泊间有暗河相连,深潭紧挨的山崖上方十丈之后,是一片不大的死谷,死谷北面地势最低处,就是李不琢让村民疏通的那条枯竭水道的源头。

虽说在北麓的村民看来半山腰有数百丈高,但实则南麓地势本就高于北麓数百丈,只是十里地势将坡度拉得极为平缓,难以觉察。

所以在村民看来,将湖水引至半山腰的无稽之谈,其实在所有信息已在掌控的情况下,难度比他们预料的要轻松百倍。

第119章.一百一十七:龙骨水车

四日一晃而过。

姚仲豫在酒庄门口翘首望去,两辆牛车驶入句芒山脚,车辙碾过夯实的土地,仍压出两道沉重车辙,连忙带人过去迎接。

“东西已经到了,大人可在庄中?”靠坐在车辕上的应十一吐掉口中嚼着的白茅草根,跃下地,入村后他见到村里气氛冷清,连人影都见不着几个。

“大人不在,今日一早。村里所有人都去了南麓那边,咱们也要赶紧,切莫耽误大事了。”姚仲豫急忙命人抬下车上油布严实覆盖着的两个半丈高的木箱,却发现这俩箱子重逾千斤,只好调转牛车,绕山而行,只期望近两个时辰的路程,不要耽误了大事。

…………

…………

句芒山南。

枯水道挖到尽头,那座巨型龙骨水车也被拖来,安装在句芒山南的山崖上。

李不琢站在崖上,目光顺着轮辐牵引、支架支撑的木链往下,三十六个斗状刮水板排列井然,每个水斗可装水六百斤。

待这尊龙骨水车运转时,木链上层运转的十八个水斗中装满水,便是一万零八百斤水。

再加上整个水车的重量,要使它动起来,需要至少一万二千斤力量。

酒瓮村中耕牛不过十余头,最壮的那头,也只能拉动八九百斤,就算把全村的牛拉到这边,恐怕也带不动这龙骨水车。

一干村民等李不琢施展神通。

李不琢却不紧不慢,打量着周围地势,对江石说:“此处草木旺盛有违常理,定有精魅存在。”

说着指向安放龙骨水车顶部的崖口。

“还要请诸位乡亲出工,在此处修建神祠,安排一人长居于此,除去维护水车以外,还要定时供奉山神,这样便不会有野兽骚扰破坏,蛇虫鼠蚁也不会靠近。”

“难道大人是想请山神出力?”

“自打娘胎里出来,这种事俺想都不敢想。”

众村民犹疑又期待,对李不琢要建神祠的事,倒是没有推诿,反倒主动要求出工,不要工钱。毕竟这与疏通水道不同,和精灵鬼怪沾上些边的,靠山吃山的村民们内心总会带着敬畏。

李不琢紧接着向江石交代神祠建制。

浮黎百姓除供奉七天宫圣人,不同地方,还供奉不同的本土神灵,譬如养蚕者祭祀蚕神,渔民祭祀江河之神,山民祭祀山神。

天宫大宪中,便详尽规定了诸方神灵的祠祀规章,有江神祠祀制、蚕神祠祀制、火神祠祀制、山神祠祀制……不得僭越。

首节上一节115/3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