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开局十万西凉铁骑 第278节

但有些事一旦发生,就不可挽回。关于东安的大讨论出现之后,西国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对立和分裂。

而造成这一切的东安帝王苏元,此刻却正在布置武林大会的召开场地。

第290章 英雄帖

东安朝廷广发英雄帖,邀请天下武林人士来都城京海参加武林大会。

收到帖子的江湖人士,心情各异。有人惊喜,有人惶恐,更有人殚精竭虑,不知所措。

北方的江湖人士,大多对苏元的行事作风了解透澈,因此没有任何担心,收到帖子就高高兴兴地收拾东西,准备来参加这一盛事。

他们不光自己来,许多还带着亲朋一起。因为英雄帖里说了,可以带他人一同,就当旅行游玩了。且随帖而来的还有新发行的银票,数额足够一家几口的出行、饮食、住宿和游玩所需。

反观南方的江湖人士,因为对苏元并不了解,且唐门解散之事就发生在前不久。他们看在眼中,不免兔死狐悲。

现在英雄帖发到手中,去还是不去,就成了一个问题。

江南许多门派为此还专门集会讨论此事。

一间茶室内,数名帮主掌门正围坐一堂。

长空帮帮主担忧道:“这次武林大会,会不会有诈?我等去了,难道会有去无回?”

“这个不必担心吧。东安军士在江南各城也驻扎一段时间了,其军纪严肃、吏治清明,这些百姓们都看在眼中。想必那苏元不至于行此卑劣之事。”

“‘苏元’……我看李掌门还是谨言慎行地好,那位如今是当今圣尊陛下,若是在外直呼其名,为有心人所听,恐怕会惹火上身啊……”一人眯着眼睛说道。

李掌门闻言皱了皱眉,但还是拱手谢道:“多谢仁兄提醒。”

这时,玉华门掌门缓缓开口:“我看,还是去吧。”

玉华门是江南最强大的门派之一,其门内武功十分厉害,弟子也有上千人之多,在江南地位极高。

见玉华门掌门如此说,其他人也都默认下来。

其实他们都有去的想法,一方面是本来就想去,因为听说现在的京城和过去已经天差地别,都想去看看。另外一方面,也是害怕。

苏元的雷霆手段他们都见识过,东安军的可怕他们也都清楚,不管是江湖人还是敌国军队,说灭就灭一点都不含糊。到现在百战百胜的神话可还没破呢。

现在英雄帖发到手里,要是不给面子不去,谁知道会不会让苏元记恨在心,将来秋后报复?

这些掌门不管对苏元态度如何,但没有一个想和东安军硬碰硬的。所以这次集会开不开都不会影响本来要去的结果,只是互相讨论一下,求一个心安而已。

“我说各位,别说我们,连太一道可都要派长老去参加,可见那位陛下的面子之大。”一名掌门苦笑道。

众人纷纷点头。

的确,太一道都出面,其他人再不给面子,多少有点不知好歹了。

“你们说,这次武林大会的目的是什么?”

“不知……”

“我前几日倒是收到江北好友传来的一封信,里面提及,他们掌门似乎在门内提起过武功传承之事……”

京海市,中央公园。

苏元和古河站在广场边缘,中央一群工人正在忙活着建造一座楼阁。

说是楼阁,其实只是个大型栈板。

按照苏元构想,大栈板建起后,再在上面悬挂几个写有“武林大会”的木牌就好。这种一次性的建筑,不必过于劳民费工,一切从简是最妥当的。

除去栈板,另外再设置一些用于就座的木椅,场地就算是大概搭建完成。

“古掌门,过几日待各大门派陆续到来,接待工作就交给你了。”

“陛下放心,草民一定用心用力,完成陛下的交代。”

“呵呵,本来古掌门一把年纪,我不该劳烦。但谁叫古掌门眼下是顶梁人物,不可或缺啊。”

古河笑道:“多谢陛下夸奖。陛下不必担心,草民年纪虽大,身子骨却还算硬朗。再为陛下奔波十年不成问题。”

苏元点点头,看向公园大门,心道:“这次武林大会结束后,公园就可以正式开门了。”

中央公园修建了几个月,大部分园区都已建好。

目前尚未完工的,只剩下一个水族馆。

不错,苏元在这大公园内集成了一切各类公园。从游玩观赏、到运动锻炼,再到珍稀动植物场馆一应俱全。

目前普通的动物馆都已建好,大多动物都比较好运输,哪怕是如老虎这样的凶兽,也从漠州运送了多头过来。

作为苏元的发家地,漠州现在早已清理干净。不光是山匪灭绝,就是山上许多害人的野兽也都进行了无害化。其中一些运来动物园,一些则驱赶到专门的野生地,同百姓的居住活动区分隔开来。

这些陆地动物还好说,但海洋类要运输就颇为不便,因此海族馆的建设也极为缓慢。

不过苏元并不着急,慢慢来就行,只要一切都在发展中就好。

一个时辰后,场地搭建好,苏元满意地打道回府。

回去后,他发现赵云正在等着他。

赵云这段时间一直驻扎在京郊,这会儿突然回来,一定是有事。

“怎么了,子龙?”

赵云先对他行了一礼,随即沉声道:“陛下,从西枫来的第一条船半个时辰前到达了渡口。”

“哦,船上装的什么?”

“白银。还有当初南周朝廷逃走的那些达官显贵。”

苏元闻言挑了挑眉,大概是没想到这一节:“他们啊。”他语气中带着毫不遮掩的嫌恶,对于这些人,他自然不会有任何好感。如果他们当初没有跑,估计就和在京城的那批大周官一样,被天街踏骨而死。

那时苏元正在气头上,眼见京城那么多民房被烧毁、百姓被烧死,一怒之下用此重刑并不奇怪。但现在他已经懒得再对这些人花费什么心思。

“押进大牢吧。”他说,“公示后处斩。白银就都运回到户部的库房里。”

赵云点点头,又道:“这批犯人中有当初南周的丞相何忠平,他希望能见陛下一面。他说还有话想和陛下说。”

“他想说我却不想听,我对他没有半点兴趣。”苏元随意地挥挥手。何忠平这老东西,他没有任何想见的欲望,有这闲工夫,他还不如去找周舒聊几句家常话。

第291章 玉华掌门

“吁”

十几匹快马从京海城门前停下,马背上虎背熊腰的汉子们翻身下来。

瞧这些人肌肉强健,气势逼人,一眼便能看出是武林人士,周围进出城的百姓无不侧目。

汉子们操着浓重的江南口音,瞧着城门上的诸多痕迹啧啧称奇。

“你们看城墙上这些刀痕剑痕,可见当初那一战有多惨烈!”

“据说当日死伤了十几万人?”

“这城墙怎么也不修缮修缮……”

一汉子的疑问被一出城的百姓听到,那人似乎也来自江南,操着相同的口音插话解答道:“老乡,这是陛下特意让留下的痕迹,好叫后人警省呢。”

“喔,原来如此。”

“好了,进城吧。”领头之人开口道。和那些壮汉不同,这是一名年轻人,看起来只有三十出头,丰神俊朗、英姿不凡。

他一开口,汉子们莫不点头,跟在其后牵着马匹走进城门。

过门时,城门守卫打量他们几眼,他们也看向城门守卫。饶是有高强武功在身,他们也不敢小瞧这些守卫,要知道正是靠这些士兵,苏元才能在短短一年里就打下这么偌大一个江山。

入城后,繁华的中央大街立时将众人震住!

道路是重新铺陈修缮的,宽阔平整,足容纳得下七八架马车并驾齐驱。道路两旁还竖着灯杆,延伸出去,满眼都是鳞次梯比的楼阁。或许不是特别精美,但每一座都十分顺眼。

道路上人流不息,走夫贩卒比比皆是,年龄不大的小孩子们随意在街头奔跑打闹,也没有大人担心他们被拐走,因为每隔不远都能看到有士兵在巡逻。

一汉子瞧着街上的车水马龙,不由结巴起来:“这就是京城啊,真……繁华!”他憋了半天也想不到别的词,只有繁华二字可形容。

然而实际上比起繁华,更贴近的是烟火气十足。

哪怕是都城,也没有太多的拘谨严肃和等阶分明,路上的人们大多都衣着朴素,但并不破烂。也有穿金戴银的有钱人,穿梭在人群中也并不显得多出众。

领头的年轻人,玉华门掌门高玉川,瞧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却颇不是滋味。

“先去客栈落脚。”

“掌门,咱们要去朝廷提供的客栈吗?”

来参加武林大会的江湖人士,苏元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住宿的客栈,吃住一应俱全。

但高玉川并不打算去:“我们自己找。”

“是。”

一行人自行找了客栈入住,他们来得还算早,离武林大会的召开还有几日,高玉川便让随自己来的门人自由活动两日。

大多门人都没来过京城,一听到能自由活动,当即高高兴兴地三两作伴四处游玩。身为掌门的高玉川,却是在休息半日后,前去寻找一名旧友。

一间茶室之内。

高玉川推门进来,一人正在饮茶,见他到来笑着起身:“玉川!”说着上前同高玉川拥抱了一下。

“李师兄,好久不见。”高玉川也笑了起来。

姓李的男人应和着,招呼高玉川坐下。两人落座后,闲叙几句,高玉川便提起正事。

“师兄,你一直在江北武林活动,这一次武林大会的目的,你一定清楚吧?”

李蓬从前也是玉华门人,还是高玉华师兄,后来因为一次犯错被逐出师门,便独自来到北方武林混迹。这一混就是二三十年。

这期间高玉川倒是没和他断了联系,两人多年来一直通信,关系十分牢固。

李鹏见高玉川神情严肃,也敛了笑容,正色道:“其实这在江北已经不算什么秘密,稍微有些身份的江湖人都清楚。陛下是想要建造武阁,将天下武功尽收其中。”

“什么?!”高玉华一惊,手中茶杯轻晃,茶水飞溅出几滴在桌上。“收天下武功!各大门派难道会同意?”他先前以为在江南时的讨论是不切实际的,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李鹏点头道:“起码江北各大门派的掌门都已默认接受此事。”

“这是……为什么?”

高玉华完全不能理解,哪一门的武功不是门内祖师呕心沥血研究而出,现在他苏元张张嘴就要让人交出,岂有此理?

他心中怒气横生,忍不住道:“这也太霸道了吧!”

李鹏给他解释道:“这倒不是。我听到的消息,此事好像并不强制,只是提议。当然,具体如何,还要到武林大会当日再看。”

高玉华默不作声,李鹏知道自己这师弟心怀傲气,从入师门那日起就不甘居于人下。短短数年间从武功境界到门派地位都突飞猛进,现在年纪轻轻就当上掌门,已是人中龙凤。

但要是和当今陛下相比,那就是再龙凤,也不免失了颜色。别人是龙凤,那当今陛下就得是骑着龙凤的神仙,这丝毫都不夸张。

现在高玉华心中别扭,李鹏是再理解不过。但他也担心自己这师弟心态失衡,导致灾殃,也不免开口叮嘱几句:

“玉川,师弟,听师兄一句,就算心中有气,也万不可当着别人,尤其是外人的面展露出来。你是不知,这城内到处高手遍布,且到处都是当今陛下的眼线,切记祸从口出。”

高玉川知道李鹏是为他着想,微微点头:“我省的,师兄。不过你说的眼线,就是那群叫‘锦衣卫’的探子?”

锦衣卫之名现在早已不像当初那般隐晦,随着苏元一统天下,锦衣卫现在也无需再隐藏在暗处打探情报,已经是个阳光下的组织。

李鹏道:“锦衣卫自是其中之一。除此外谁知还有多少秘密高手,那位荀大人的手段,可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

荀自从出现后,因其主导、参与了大量新政策的制定,名声短时间内就响彻全国。在老百姓心中他是名相一样的大臣,而在江湖人心中他的形象则相对差一些,这也和荀制定了许多让江湖人难受的政策有关。

首节上一节278/29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