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第271节

“云郎,从小到大,我的愿望都是彻底击败慈航静斋,如今成功了,却一点快意的感觉都没有,只觉得空荡荡的。”

“每一个人在完成一个大目标之后,都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你现在觉得失去了目标,失去了继续努力的方向。”

“云郎会么?”

“不会,还记得壶中之天的故事么?我最终极的目标,就是冲破所有的葫芦,在所有的世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逍遥游。”

“还以为你的目标是和我们长相厮守呢,真是个负心人。”

“如果只是孤身一人,那么不管多么奇幻的世界,多么美丽的景色,也总是会失去几分颜色。”

依偎在吕云澄肩头,柔声道:“我会倾尽一切,陪你走到最后。”

“现在是不是不觉得空虚了?”

“在云郎身边,我怎么会觉得空虚呢?”

“你出的最后一招,是什么?”

“雪飘人间。”

“你终归还是用了这一刀。”

“云郎错了,用出这一刀,不是我的选择,而是师妃暄的选择。”

“随你吧,看过剑典了?”

“看过了,但我总觉得‘闭死关’有些怪怪的。”

把剑典最后一篇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奇道:“我总觉得,这不是死中求活,而是……找死,我觉得这就是在找死。”

“佛门求涅,修的是来世,死亡对于他们而言从来都不是完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如同你的雪飘人间,四季轮回,循环更替。

但是死关之法并不是地尼领悟出来的,而是根据道心种魔大法演化而来,比道心种魔大法的死中求活更加极端。

或许地尼畅想的也是死中求活,但是她的能力并不足以把这一法门完善,自己把自己的求活之路给堵上了。”

吕云澄已经把道心种魔大法练到了顶峰,只是听复述了一遍,便看出了剑典最后一篇的问题所在。

地尼就像是创出乾坤大挪移的那位波斯高手,思想上天马行空,武道能力却有极限,最后的内容是设想,而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道:“慈航静斋天才无数,也一直在对剑典进行修改完善,为何没能找到一条新的路呢?”

“因为根本就做不到,地尼堵上的不只是转死为生的生路,还有修改完善之路。

如果某一代高人,闭死关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想到了修改之法,但死关能停下来么?而死关不管成与不成,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

闭死关,成了,精神超脱,留下一具空壳。

闭死关,失败,魂飞魄散,留下一具空壳。

后人根本就无法判断前辈们的修行是否成功,前辈们不管成功与否,也都不能留下指示。

最终就导致“闭死关”这一篇仍旧还是最原版。

不过慈航静斋弟子还是非常聪明、非常有创新性的,简化出了没那么极端的“撒手法”,走出了一条更加光明的路。

听完吕云澄的解释,点了点头,转而又有了疑问。

“慈航静斋和武林高人的关系向来不错,看过剑典的也不只是宁道奇,那些人没给过建议么?”

“唯有把道心种魔大法练到最高境界,或者把生死之道参悟到濒临破碎虚空的级别,才能看出这一点。

古往今来修生死之道的高手我不了解,但是把道心种魔大法练到这等境界的,唯有初代邪帝谢眺,以及百多年前的向雨田。

谢眺和地尼由于理念不合而闹翻了,向雨田刚刚利用邪帝舍利把道心种魔大法练到大成,就和叶孤城破碎虚空了。”

道:“天命如此,如之奈何,云郎,慈航静斋从今日起就不存在了,你觉得改成什么名字比较好?”

“终南山下,活死人墓,静斋仙子,绝迹江湖。”

------------

第331章 终幕拉开,渭水之会

和师妃暄的了结之战结束了,随后便安心在终南山清修。

吕云澄同样不管外界如何变化。

就连厮杀连连的江湖武林,似乎都进入了沉寂,把世界的主题重新还给了战争。

寇仲和李世民一南一北,分别领兵出征,击败一家家的势力,收服一位位的手下,占据越来越大的地盘、越来越多的人口。

刘武周、宇文化及、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先后被击败,整个中原大地,有资格争夺天下的,只余下了两家。

北边的李唐,南边的……明!

李唐早就已经称帝建国,寇仲当然也不能落后,同样称帝建国,根据吕云澄的建议,把国号定为“明”。

北唐南明争得激烈,草原之上也是血战连连。

石之轩不是什么安分的人,在突破了精神上的魔障,成功统领大明尊教之后,连续在草原上挑起纷争。

吐谷浑、铁勒、羯族、回纥、东突厥、西突厥打成了一团。

毕玄有心出面调停,但不管是武功还是智计,都弱于石之轩,最终也是无功而返。

这些战争并非没有好处,随着打的越来越激烈,数不尽的小部落被扫平,稍大一些的部落也越来越弱,草原甚至有了一统的迹象。

在石之轩的算计下,就连毕玄都不得不提起“阿古施华亚”,带领突厥铁骑冲锋陷阵。

铁勒最先被突厥铁骑攻破。

此后被攻破的是吐谷浑王庭,吐谷浑可汗战死,王子伏骞带领残兵败将逃到了漠北。

再然后覆灭的是羯族粟末部的“小长安”,“龙王”拜紫亭被“武尊”毕玄挑杀,“天竺狂僧”伏难陀投降。

中原进行最终决战的时候,草原主要的势力,也只剩下东西突厥两家。

虽说还有别的势力,虽说东西突厥的矛盾永远无法化解,虽说突厥铁骑早就已经疲惫,但不管是颉利还是突利,全都没有停手的意思。

长久的厮杀让整片天地都充满了凶煞之气,吕云澄甚至有了一种观看“植物生长”的感觉。

如果说世界是一颗大树,人群就是那数不清的叶片。

大树用自己的能量供养叶片,叶片落在地上,腐烂朽坏,重新归于大树。

从八王之乱至今,三百多年时间,近乎全部都在打仗,让这棵名为“大唐双龙传”的树充满了伤痕和疲惫,就像是经历了深秋寒冬。

可只要渡过寒冬,便是重新萌芽的春日,就是生机勃勃的复苏。

吕云澄坐在终南峰顶,从另一个角度观看世界,对于生死、轮回、世界的理解,也越来越高。

同样的,随着天地间的煞气越来越浓郁,鲁妙子推算战神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就在寇仲击败李唐先锋大军,阵斩李元吉的那一天,鲁妙子终于算出了战神殿下一次出现的准确时间准确地点。

吕云澄并非一点动作都没有。

去了一趟西域,从无双国借到了双修大法。

去了尚秀芳说的那处地方,寻到了叶孤城留下的那坛百年陈酿,以及一道剑意凝而不散的剑痕。

去了一趟东溟派,为宋师道订制了一把“霜之哀伤”,连带着为独孤凤铸造了一把“火之高兴”。

……

这一年,是战神殿即将出世的一年。

这一年,寇仲的大军也终于到了长安。

“得杨公宝库可得天下”这句话并非是完全的空话,至少在此时就非常的正确。

杨公宝库在长安跃马桥下,里面有一条直通城外的密道。

换而言之,可以派人从外部进入长安,利用杨公宝库内的军械武装己身,里应外合,一举攻破长安这座坚城。

设计修建杨公宝库的人就是鲁妙子,寇仲手中当然有地图。

如果是以前,寇仲或许有兴趣和李世民来一场公平公正的领兵对拼,如今异族即将入侵,寇仲绝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意气用事。

瓦岗覆灭后,徐世绩、沈落雁、秦琼、单雄信等人都投降了寇仲。

寇仲让徐世绩带兵正面进攻,自己亲自带人从密道潜入杨公宝库,装备好了之后,从城内突然杀出,打开了长安城大门。

与此同时,阴癸派最后一重暗手也掀开。

伺候李渊好几十年的老太监韦怜香是阴癸派的人。

韦怜香这种人,当然不会随意冒险,但此时长安城门已经打开,胜利者已经显现,他自然是毫不犹豫的下手。

长安被攻破,李唐皇室被一网打尽,虽然还有一些地方势力,但天下已经有九成归于寇仲之手。

其余那些势力不过是纤芥之疾,不值一提。

重点从来都不在于内部,而是在于草原。

就在寇仲攻占长安不久,连李唐的地盘都没有彻底消化,突厥铁骑便已经南下。

寇仲领兵对抗突厥铁骑,吕云澄随军北上,准备和石之轩的终极一战。

……

渭水。

突厥铁骑和大明精锐已经对峙了数日。

双方都经历过长久的战斗,都已经师老兵疲,都想要速战速决,却没有任何一方想要当先动手。

颉利怕情急之下露出破绽,寇仲则是能拖一日就拖一日。

反正中原大地已经开始休养生息,还有城墙优势,拖得越久寇仲的优势就越大。

吕云澄和石之轩同样对峙了数日。

不过都只是隔空对视,直到九月初六这一天,两人终于在渭水之上见了一面。

……

小舟。

吕云澄和石之轩相对而坐,身前是一个炭火炉,上面温着一壶百多年的陈酿。

杩寸功杩芥锛婧宠澶瀹规/p>

往常时日,为吕云澄温酒的是卫贞贞,今日却是石青璇。

石青璇对面则是辛娜娅,同样拿着一个小扇子,轻轻地煽动炭火。

四人以炭火炉为中心,呈“X”形坐着,相视无言,谁都没有讲话。

半晌,石之轩终于开口了。

“这么多年没见,青璇的变化很大啊。”

石青璇道:“我这些年过得很幸福,很快乐,非常非常的快乐。”

“看得出来,以前的青璇是不会这么笑的,吕云澄,虽然你风流了一些,但确实是青璇的良配。”

“为了这个笑容,我觉得咱们可以喝一杯。”

“我从未见过如此浓郁的酒,怕是有百多年了吧?”

首节上一节271/8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