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第668节

当然,那些“风流”的世家大族,是半点也不可能听到,就算听到了,也半点都不会在乎的。

那些思慕魏晋风流的白痴,先想想自己姓王还是姓谢,是哪家大族。

万一投胎成了平民,可能刚刚出生就因为兵灾、疾病、饥荒而死。

死亡的时候,那些“风流”的大才子们绝不会有丝毫同情,只会觉得这“下贱货”扰了他们喝酒论诗的兴致。

就算投胎到了王谢世家,也要把时间算清楚,小心一个叫侯景的家伙。

战乱固然伤不了小铃铛,甚至不能对小龙女产生丝毫伤害,世家大族的手段也奈何不了得道真仙。

可这种白骨千里的凄惨场景,对于两个心智不成熟的小女孩来说,刺激实在是太大,还是少接触为妙。

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就好,老爹还撑得住,用不着女儿去尸山血海的人间地狱中痛苦历练。

……

没有人的预言能够精准无误,吕云澄当然也不能,先知不代表一切,毕竟这是一个存在无数变数的神话世界。

尤其是,变数是吕云澄带来的。

历史上的神州大地,百姓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可如今不是啊!

天下四大部洲,西牛贺洲太远到不了,南瞻部洲妖孽盘踞不适合生存,还有北俱芦洲的大秦国可以依靠!

嬴政手腕铁血霸道,人皇之位又能得以长生,经过数百年的经营,近乎把北俱芦洲完全占据。

没有占据的,也是某些隐修天地大能的洞府,那些地方占不占无所谓。

如今的北俱芦洲,固然比不得东胜神洲气运广博、钟灵毓秀,但铁血威严震慑妖魔,是一处人间乐土。

“罗网”在东胜神洲,安插了无数的探子,大肆宣扬北俱芦洲的好处,引导一批批百姓迁移到北俱芦洲。

周边异族想要趁火打劫,蒙恬王翦陈兵边境,把异族吓得狼狈逃窜。

不只是秦国,灵山也已经动手。

灾难诞生信仰,绵延数百年的天灾人祸最是适合宣扬理念,一位位罗汉菩萨分身转世,在东胜神洲宣扬佛法。

对于饱受苦难的百姓而言,佛法确实很有安慰效果,尤其是“来生”这一理念,更是通俗易懂、饱受推崇。

吕云澄的家眷也没闲着。

祝无双和吕云澄共享庙宇,无需单独建庙,其余妻妾各自入世历练。

绯烟有大秦支持,纤云辅助嬴政管理罗网,卫贞贞带着华佗、张仲景、董奉三位名医巡游天下。

商秀带着馨瑶、孙尚香宣扬畜牧和兵戈之道;

石青璇带着静娴、弄玉、甄宓宣扬乐曲之道;

把魔门两派六道的理念,有选择的传承出去。

白素贞和小青宣扬《白蛇传》,只不过把“许仙”变为“吕祖”,借着吕云澄的东风,获得了许多香火。

唯一没有动作的,便是孙小红。

倒不是真的没有动作,而是女帝不适合宣扬,她只能作为众人的大脑,为诸女宣扬理念提供策略。

吕云澄曾经想过,把吕明达吕明毅带来,让他们带兵平定乱世。

可一来此举大大违背天数,会破去很多大能的算计,会遭遇极大劫难。

二来两个儿子各有打算,吕云澄不想挨孝子剑孝子斧,便只能随他们去。

诸多弟子中,寇仲、徐子陵、独孤凤、宋师道关乎西游大计,暂时不能带过来,甚至需要隐藏相关命数。

紫女、焰灵姬在秦国辅助绯烟。

步惊云、聂风、断浪在风云世界辅助吕明达,同样来不了。

韩湘子已经成为上洞八仙。

诸葛无为和紫萱琴瑟和鸣,如今正辅助大禹组建新的天庭。

算来算去,能够带来的唯有白云。

白云出身于大文殊院,根基是文殊菩萨道统,而此时在东胜神洲大行其道的菩萨,刚好也是文殊菩萨。

吕云澄让白云去东胜神洲宣扬教法理念,救护平民百姓,不仅不会恶了文殊菩萨,反而能修复几分关系。

这点吕云澄也是非常无奈!

和文殊菩萨关系变差,责任特么完全不在于自己,在于观音菩萨!

事实上,吕云澄原本和文殊菩萨的关系不算差,算是点头之交。

慈航静斋那点儿事,文殊菩萨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青狮也只当成是耍弄玩乐,丝毫不在意。

偏偏在和观音菩萨论道的时候,问了一个个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些问题刁钻古怪的让观音菩萨语塞。

观音菩萨不想在吕云澄面前丢丑,每次论道结束后,便去请教文殊菩萨。

隔空论道,原本也没什么,三界大能对于论道都是支持态度。

只不过吕云澄的问题太过刁钻,文殊菩萨偏偏是有大智慧的,属于三界最聪明的神仙,自有智者的傲气。

为了想出问题的答案,时常搜肠刮肚闭关苦思,堂堂四大菩萨之首,愣是变得好似熬夜加班的程序员。

这勉强也说得过去,毕竟智者喜欢难题,喜欢未知,喜欢解密。

怎奈吕云澄嘴比较损,说话更是两头四面同时堵,费尽心思想的答案,转头就是一个更加别扭的悖论。

一次两次还好,三次四次能忍,五次六次七八次,莫说是吕云澄,文殊菩萨连观音菩萨都避而不见……

观音菩萨抱怨的时候,吕云澄惊得差点从昆仑山巅跳下去。

面都没见过几次,这也能中枪?

你这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怎的无端端要坑我?

……

五台山。

白云讲了一遍佛经,并用佛光化去了听经百姓的暗伤,正要回去休息,面前突然出现一个老和尚。

老和尚慈眉善目,白须白眉,一看就是修行有成的得道高僧。

至少看起来是!

至于实际如何,在这个战乱不休的年代,佛也不能看破人心险恶。

表面和善暗藏奸诈的,在这个时代比比皆是,稍不留意便有灾劫临头。

老和尚很明显是奔着自己来的,白云虽有戒备,但还是主动上前搭讪。

“阿弥陀佛,敢问大师法号?”

“大师不敢当,老衲只是一个擦桌扫地、挑水砍柴的火头僧,方才听白云大师讲经,心里有所感悟。”

扫地僧?

白云心中一惊。

吕云澄曾经和他说过,一家寺庙修为最高深的和尚,不一定是方丈,很可能是低辈分的丑陋小沙弥,或者是扫地的老和尚,挑水的火头僧。

“请大师指教。”

“不敢当,不敢当,老衲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白云大师。”

“互相探讨而已,请大师发问。”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那么有没有一样东西,只有一面呢?”

白云心中又是一惊,这个问题他听吕云澄讲过,知道问题的答案。

伸手拿出一条黄白麻布,轻轻的弯了一下,弯成一个莫比乌斯环,递给了老和尚:“此物只有一面。”

“马车的车轮都是圆的,能不能做成有棱有角的样子?”

白云心说你不会是我师父派来,考察我功课的吧,这题师父也讲过!

伸手砍下一根树枝,运转真元搓了几下,做成鲁洛克斯三角形。

一连问了数个问题,白云都能轻而易举的解答,老和尚心中惊讶,面上却没有任何表情,只是不断发问。

“白云大师方才讲述末法时代,可知末法时代佛法当会如何?”

“佛在心中,佛仍是佛。”

“假如波旬派遣魔子魔孙潜入到佛寺之中,穿佛的袈裟,曲解佛的经典,破坏佛的戒律,佛法又当何在?”

“真正信仰佛法的弟子,将会脱掉袈裟,穿起便衣,到世间去,引导世人推翻魔子魔孙的假佛法。

天魔不肯救赎的我去救赎,天魔不肯怜悯的我去怜悯,只要有人愿意实践佛之实,佛法就会长存世间。

世间将会变成崭新的庙宇,旧庙宇则会成为囚禁魔子魔孙的监狱。

教法名字唤作佛或者魔,皆不能沮丧意志,佛法是智慧,是为人处世的态度,而不是金马玉堂、高高在上。

无论是末法时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波旬还是佛,都只存在于心头。

有些人看起来是罗汉、是菩萨、是佛陀,实际上早已被波旬引诱堕落。

有些人穿粗布麻衣,看起来饱经风霜,却无时无刻都在践行心中之佛。”

白云说的很认真,因为这个问题他曾经问过吕云澄,那个时候普渡慈航为祸世间,险些破碎他的佛心。

吕云澄解开了他心中疑惑,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佛心,也是从那个时候,他才真正认可吕云澄这个师父。

老和尚笑道:“大师的意思是,你是践行佛法的佛,寺庙中的是魔?”

“贫僧不敢称佛,但那家寺庙,搜刮财货,囤积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米面粮油,可曾救护半个百姓?

住金屋,住玉床,百姓饿死却不施舍半个馒头半碗粥,这种僧人如果不是波旬,什么僧人才是波旬呢?”

“大师可曾听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白手传经,后人当饿死矣!”

“泥塑木偶,算不得佛。”

“大师高见,世人未必理解。”

“贫僧的师父常说,世上只有两种谎言,骗自己的和以为能骗别人的,无论他人如何,贫僧绝不欺心。”

“倘若有人说你是邪法歪理,要把你一把大火烧成灰呢?”

“若是献出生命能开悟众生,贫僧下一刻已身在炽热的烈焰中。”

“阿弥陀佛,当真名师高徒!”

老和尚轻轻一晃,显化出亿万道霞光瑞气,佛光祥云净化数百里内刀兵煞气,渡化数万数十万冤魂怨鬼。

的容貌无甚改变,气质却已经大不相同,老和尚不是别个,赫然是灵山的过去佛祖燃灯古佛。

三界年岁最古老,辈分最大的大神通者之一,灵山诸佛诵念佛号,礼敬诸佛,燃灯古佛排在第一位。

莫说是白云和尚,就算是吕云澄、无天见了燃灯古佛,也需执晚辈礼。

这不是论资排辈讲规矩,而是为人处世最基础的礼数。

白云不认识燃灯古佛,不过只看这浓郁的祥瑞佛光,便知道遇到了佛门大能,结合容貌,推断出了身份。

没办法,灵山诸佛大部分都是身宽体胖,唯独燃灯古佛干巴瘦。

首节上一节668/8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