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第71节

  “天策府的演武,就是你对朕的警告,让朕明白你我的差距,已到了无可弥补的地步。即便朕倾尽所有,对上你麾下天策和苍云也是以卵击石。”

  “大明易主,早已注定。”

  “一切不过是取决于你愿意与否而已。”

  “无论朕怎么挣扎,都是徒劳无用,都只是自取灭亡。”

  朱厚照颓丧的叹着气,心如死灰一样的说着,突然抬起头,语气激昂,“但是,大明可以易主,却绝不能亡于蛮夷鞑靼之手,否则朕九泉之下,何以见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何以面对大明的列祖列宗?”

  “皇明祖训:若是朝中有奸臣作乱,各地藩王尽可领兵进京,擒王锄奸,确保我大明基业可传至千秋万代。”

  “你我血脉虽远,但都是太祖高皇帝后裔,是朱家的子孙。”

  “难道你忍见我大明的江山基业,付与东流?”

  朱厚照再次弯腰一拜,堂堂皇帝,面带恳求之色:“肃王,纵不为朱家,也请看在这大明万万无辜百姓的份上,出兵吧!”

  朱缙振眼神逐渐变了,他上前一步,托起朱厚照,嘴里终于还是说出了那八个字:“传檄天下,奉天靖难!”

第106章 君臣密话,朱厚照的想法

  传檄天下,奉天靖难。

  这是当年太宗皇帝靖难之前喊出的口号。

  朱缙振现在喊没有问题,却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不过他还是说了,只是那一瞬间,他明显察觉朱厚照的浑身紧绷了一下。

  但很快,朱厚照就放松了下来。

  话既出口,难以收回。

  朱缙振一样,他也一样。

  何况,这便是朱厚照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若真到了那一天,孤会出兵,如皇帝所请,传檄天下,奉天靖难。”

  “但不是现在。”

  朱缙振扶起朱厚照后,转身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

  后者明显知道朱缙振话中的意思,四边军镇虽屯兵银川,可是否真的与蒙元勾结还未可知,目前只是朱缙振一家之言,推断猜测而已。

  如今的大明,还四海承平,天下安定。

  隐于明面上的暗流涌动终究还未浮上水面。

  现在朱缙振出兵,尤其是朱厚照这个皇帝还被他带到天策府的情况下,名不正言不顺。很大可能被扣上谋逆和曹操一样意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帽子。

  朱厚照随意的找了个椅子坐下,问道:“要等到何时?”

  朱缙振眸中闪过讶色,很快敛去,一本正经的回道:“如果说,孤要等到你这个皇帝死后才发兵呢?”

  “你说什么?”

  朱厚照仿佛屁股着火一样跳了起来,指着朱缙振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朱缙振坦然与之对视,笑道:“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孤就看出你身上的气运摇摇欲坠,已不久矣,最多还能撑住一年,而就在刚才,孤再见你时,你猜孤在你身上看到了什么?”

  朱厚照是个聪明人,听到朱缙振的话,焉能猜不到其话中意思。

  他神色阴沉得可怕,刚才有一瞬间朱厚照的确误以为朱缙振要杀他,或是等到他这个皇帝死去,山河破碎时才出来力挽狂澜。

  现在看来,明显不是这么回事。

  “你的意思是,朕命不久矣了?”

  “孤对气运所了解不多,只能看到你身上代表皇帝的气运已黯淡无光,若以此前推论你可以活一年,现在最多……半年。”

  半年!!

  朱厚照如遭雷击,踉跄着险些跌倒。

  他正值壮年,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怎么会突然就剩下三个月的寿命呢?

  朱厚照声音颤抖的问道:“难不成,蒙元半年便攻破了大明,轰开了京城的大门?”

  “不可能。”

  朱缙振果断摇头:“无论你我有何冲突,孤也绝不会漠视蒙元越过九边防线,在大明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致使大明生灵涂炭,才出兵退敌。”

  “你已见识过天策和苍云的力量,应当清楚。孤若出兵横扫六合,不需半月就能将蒙元彻底击垮,除非是孤攻打了京城。”

  说到这,朱缙振露出一丝古怪之色。

  隐约猜到了皇帝为什么气运暴跌,性命垂危的原因了。

  朱厚照看着朱缙振脸上的怪异,心头一震,不约而同的也猜到了相近的答案。

  “朕先问肃王一个问题。”

  “会放。”

  朱缙振不等朱厚照问,就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孤不需要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京中流言和蒙元那边的情报令孤一时心头难安,想要问个答案而已。从未想过软禁皇帝或挟天子以令诸侯。”

  朱厚照闻言,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一时间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了。

  朱厚照神色阴郁,满是愁容:“既然肃王会放了朕,而朕的气运垂危,又不是外敌所犯,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威胁来自大明内部。

  他会因为某种原因,在半年内暴毙死去。就是不清楚是是他的皇叔朱无视的手段?亦或是其他王府?

  还是说某种意外?

  朱缙振面容古怪的看了朱厚照一眼:“你果然猜到了。”

  朱厚照无奈叹气:“朕,能不走吗?”

  待在天策府虽然没有自由,但好歹没有性命之忧,先前他的话已经说得那么明白,就差直接禅位了。

  之前和现在朱缙振都没有想要他这个皇帝的命。

  未来只要不是他犯蠢到去挑衅朱缙振的底线,想来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朱厚照突然有一种荒谬的错觉,天下之大,无处能安,唯有天策府反而让他有一种该死的安全感!

  “肃王觉得,谁会对朕下手?”

  朱厚照还是问出了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

  不等朱缙振拒绝,朱厚照就直接开口道:“朕稍后便会拟一封清君侧的旨意在你手上,算是朕的诚意。”

  朱缙振:“.”

  燕忆眉:“.”

  这皇帝莫不是昏了头了?

  将清君侧的圣旨送到朱缙振的手上,和直接将皇位拱手相让有多大区别?

  看到朱缙振和那个苍云女将怪异的神色,朱厚照岂能猜不到他们的想法,无奈叹息道:“事已至此,肃王当真不清楚朕的想法?”

  “猜到了一些。”

  朱缙振点了点头,心里更加古怪。

  的确,他命三军演武,特意请朱厚照去看,的确有震慑引导的意思。

  但是朱厚照明显误会了。

  他其实是想让朱厚照明白肃王府的势力强大,并不是他这皇帝能够威胁拿捏的,最好不要乱动什么歪心思和幺蛾子。

  结果朱厚照误以为,朱缙振是以大势逼他低头,让他认清现实。

  才有了刚才那一番对话。

  “让朕彻底下定决心的,除了大明江山安危,还有一件事…”朱厚照索性也摊牌了,叹息道:“朕继位十四年,却还无皇嗣,就算没有肃王府,就算朕能够压服一切,收回兵权,这江山朕将来还能传给谁呢?”

  这才是朱厚照彻底下定决心的关键。

  否则肃王府的势力再如何庞大,军队再如何强大恐怖,集大明举国之力也不是真的一战之力都没有。

  他朱厚照又没有亲兄弟来兄终弟及。

  最后皇位还是注定要旁落。

  朱厚照正是想通了这一点,再加上四边调兵会导致边防空虚,很可能会被蒙元抓到可乘之机,危及大明的江山,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又趁着他这皇帝不在,直接行驶皇帝的全力,才会连番请求朱缙振靖难。

  几乎将禅让皇位的心思就差写脸上的的最大原因。

第107章 一举数得,真正的危险

  书房内,一下子静得针落可闻。

  朱缙振非常意外的看着朱厚照,没想到他竟然是如此想的。

  他设身处地的思索了起来。

  大势上,亲眼见过天策府和苍云的变态实力,几乎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又误以为这是朱缙振在展露獠牙,逼他认清现实。

  又有内阁和兵部、五军都督府几乎无视他这个皇帝的存在,僭越皇权,行驶皇帝的责任,还抽调宣府、大同等兵马屯边银川,大有将四边兵马和大明江山拱手送给蒙元,让朱厚照沦为亡国之君的架势。

  再加上自身又辛苦操劳多年没有一个孩子。

  以后江山也注定要旁落易主。

  也就无怪朱厚照突然有了摆烂的心思。

  反正传给谁不是传?

  虽然朱缙振不是燕王这一脉的,但是朱厚照和其他燕王一脉的堂兄堂弟,叔伯们也不熟悉,皇家无亲,加上肃王府那莫大的威胁。

  朱厚照选择了居中的答案,给朱缙振一封清君侧的圣旨。

  若是不远的将来,大明真的外敌进犯,这封圣旨就约等于一封提前的禅位诏书,既保全大明安危,不至于让朱厚照沦为亡国之君。

  还能卖朱缙振一个天大的人情和好感。

  若是没有外敌威胁,凭借这道旨意也能博朱缙振一个好感。

  可谓一举数得。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朱缙振懒得去想了,只要猜到朱厚照的大概心思和心理路程,就可以了。

  朱缙振整理了下思绪,回答起朱厚照刚才打完问题:“觊觎皇位的不少,能够危及你的安危的更不在少数。”

  “铁胆神候朱无视,掌管护龙山庄,暗中搜罗朝中文武大臣的各种私密,聚敛大量财富,购买军饷器械,暗中有大明第一首富万三千的支持,在青城山秘密训练军队,又意图挟持操纵五军都督府那些实权将领,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若孤放了皇帝回去,他对你的威胁应该最大。”

  朱厚照平静的点点头,这一点他早就清楚。

  他那位皇叔,大忠似奸,心机深沉。

  早有谋反之心。

首节上一节71/1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