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108节

听到他这没志气的话,赵弘润顿时皱了皱眉,不满地更正道:“拿出点士气来!……什么说说此事?定要说服何老!你这么软弱,我怎么放心将皇姐托付于你?”

受到赵弘润话语激励,何昕贤脸憋得通通红,使劲地点了点头。

当日傍晚,何昕贤从翰林署回到家中,听说祖父何相叙也已回到府上,便径直来到他祖父的书房。

何相叙素来疼爱何昕贤这个孙子,见他推门而入,笑着打了一声招呼:“是昕贤啊。”

“祖父大人。”何昕贤拱手行了一礼。

何相叙看出孙子似乎有事想与他聊,于是便放下了手中的笔,笑着打趣道:“莫不是在翰林署耐不住了?先说好,这件事老夫可不会帮你。”

何昕贤闻言勉强一笑,摇摇头说道:“祖父大人误会了,孙儿在翰林署做书令史挺好,并无抱怨,今日只是想求祖父大人另一桩事。”

“哦?说来听听。”

见此,何昕贤鼓了鼓勇气,跪在何相叙书桌前,恳请道:“孙儿求祖父大人代为向陛下提亲,迎娶玉珑公主。”

“……”何相叙冷不防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都傻住了。

半响,他这才回过神来,又惊又疑地问道:“你……昕贤,你方才说什么?”

“孙儿恳求祖父大人代为向陛下提亲,迎娶玉珑公主。”何昕贤鼓着勇气又重复了一遍。

何相叙闻言又好气又好笑,起身走过来,伸手将爱孙扶了起来,迟疑不决地问道:“昕贤,你与玉珑公主……”

于是何昕贤便将他数个月前在雅风诗会上相识玉珑公主,以及随后那段时间内二人书信交往不断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何相叙。

“你是说,是八皇子暗中相助你等,为你等传递书信么?”何相叙捋着胡须沉思了片刻,在他看来,八皇子赵弘润应该也是认可他这个孙子的,否则断然不可能替他孙子送信。

问题在于自己孙子想迎娶的乃是公主,这件事就有点麻烦。

『玉珑公主?……话说玉珑公主应该是已逝的萧淑嫒的女儿吧?』

何相叙回忆着,已然斑白的眉毛逐渐皱了起来:“昕贤,倘若是其他公主,依我何家如今的地位,倒也高攀地上,不过玉龙公主……就有点麻烦。”

何昕贤闻言一愣,不解地问道:“祖父大人,玉珑公主与其他几位公主有何不同么?……莫非陛下偏宠玉珑公主?”

“恰恰相反,玉珑公主并不受宠。”

“这……”

见孙子露出不解之色,何相叙捋着胡须解释道:“这关系到一桩十几年前的事……萧淑嫒乃镇守边陲南燕的将军萧博远之女,将门之女啊。……在陛下登基之前,萧博远对陛下大力支持,更将女儿许配于陛下……”

“萧博远?”何昕贤闻言一愣,诧异说道:“祖父大人您是不是记错了,南燕守将是卫穆将军啊。”

“老夫当初是吏部尚书,岂会记错?”何相叙摇摇头,继续说道:“老夫记得很清楚,卫穆是陛下登基后,洪德二年大梁武试的首名,朝廷委任他担任当时南燕守将萧博远的副将。……卫穆到了南燕后,没想到在数月后查证萧博远非但拥兵自重,且屡屡吃士卒空饷、中饱私囊,将户部拨给的军饷大半收入囊中,致使南燕几次发生士卒暴动。于是,卫穆遂暗发密文至大梁,弹劾萧博远……陛下大怒,降旨着萧博远即刻至大梁,审查此事。可没想到萧博远拒不交出兵权,竟挑唆南燕士卒造反,言南燕军心不稳,难以赴京,后来又传闻他与北韩暗有联系,或有投靠北韩之意……陛下震怒,遂派军队讨伐,在卫穆暗中协助下,终将萧博远抓获,押解大梁,而其余造反士卒亦尽皆斩首。”

“萧家造反?”何昕贤吃了一惊。

何相叙望了一眼爱孙,摇摇头叹息道:“这桩事当初闹得挺大……哼!萧博远此人素来狂妄,仗着他曾鼎力助陛下登位,在南燕拥兵自重,俨然国中之国做派,有这下场,并不奇怪。”

“那玉珑公主的母妃……”

何相叙微微叹了口气,摇头说道:“据老夫听说,萧淑嫒曾在萧博远被诛前,曾向陛下求情……然举兵造反乃不赦之罪,即便是陛下素来宠爱萧淑嫒,亦不能答应。没想到……萧淑嫒竟在其父被诛之后数日,不顾与陛下的夫妻之情,不顾年仅三岁左右的玉珑公主,自刎于幽芷宫……”

“自……自刎?萧淑嫒不是病故的么?”何昕贤惊声问道。

何相叙好笑地望了一眼孙子,低声说道:“为一反贼求情,求情不成又不顾夫婿、女儿,自刎而死,你觉得这等丑事,宫内会任由其张扬?……对了,这事你可莫要随意透露,陛下对此事可是恨地很呢!”

“孙儿明白。”何昕贤连忙点了点头:“那玉珑公主……”

何相叙闻言皱了皱眉,说道:“老夫说了这么多,你还不明白么?玉珑公主乃萧淑嫒之女,而在陛下眼中,萧淑嫒就是一个不分轻重、不知恩宠的女人,枉顾陛下那般宠爱她。……依老夫之见,以你的才华,以我何家的地位,你何愁找不到合适的女子?就莫要与玉珑公主有何瓜葛了。”

见何相叙的意思显然是不打算帮忙,何昕贤心中着急,连忙跪地恳请道:“孙儿非玉珑公主不娶,求祖父成全。”

“这……”何相叙有些犯难了,素来疼爱孙子的他好言劝道:“即便如此你也不必急于一时吧?终归是迎娶公主,此事需从长计议……”

何昕贤已经从赵弘润这里得到消息,哪会听何相叙所说的『从长计议』,一直磕着头求情。

见孙儿这般心急,何相叙有些起疑了,问道:“昕贤,据老夫所知,那玉珑公主尚未出阁及笄,为何你这般心急?”

显然何昕贤也是才思敏捷之人,稍稍一想便想到了对应之词,谎称道:“祖父大人不知,那日雅风诗会后,贺崧对玉珑公主亦抱有爱慕之心,孙儿怕此事夜长梦多。”

“贺崧?吏部尚书贺枚贺大人的孙子?”何相叙嘀咕了一句,释然地点了点头,毕竟在他看来,以贺家在朝中地位,也足以使公主下嫁。

“求祖父大人成全。”

“这……”何相叙实在没办法,只好说道:“罢了罢了,明日老夫在垂拱殿探一探陛下的口风,若是陛下已释怀当年之事,老夫就做主代为提亲,如何?”

“多谢祖父大人!”何昕贤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眉开眼笑地站了起来。

“你这孩子……”

何相叙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正文 第七十一章:试探(二)

第七十一章

次日清晨,何相叙照旧到垂拱殿协助魏天子审批章折。

平心而论,他并不怎么认可孙儿何昕贤与玉珑公主的事,毕竟据他所知,玉珑公主的母妃萧淑嫒是曾在天子心中留下芥蒂的女人,就看这些年玉珑公主在宫内并不受宠,便知天子对萧淑嫒乃至萧家都怀恨在心。

他何家迎娶了玉珑公主,这岂不是自找麻烦么?

但是碍于孙儿苦苦恳求,何相叙也没有办法,于是在垂拱殿时一直寻找机会准备试探试探天子的口风,看看这件事最终能否办成。

从众多的章折中挑出较为敏感的,何相叙将其呈递到了龙案上,他寻思着究竟该如何向天子开口。

可没想到,天子见他站在龙案旁久久不回座位,心中也是纳闷,笑着打趣道:“何相叙,朕怎么瞧你今日魂不守舍的?怎么,知晓天命了?”

听了天子的打趣,何相叙笑了笑:“臣这把老骨头,或许还能再熬几年。”

“哈哈。”天子哈哈一笑,显然是也看出这位心腹大臣有什么事要跟他聊,于是一推龙案上的章折,酣畅地伸了伸懒腰,纾解一下久坐之后的酸痛。

“咳。……陛下莫失龙仪啊。”大太监童宪在旁小声地提醒道,毕竟身为天子,在臣子面前露出这种伸懒腰的举动,也是不妥的。说得严重点,这叫失天子之仪。

首节上一节108/28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