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1494节

大约半个时辰后,肃王赵弘润骑着战马来到了淇水西岸,看到了这边许多抱着脑袋跪在地上的韩军士卒们。

见此,伍忌立即来到赵弘润面前,叩地抱拳,告罪道:“末将擅做主张,请殿下责罚。”

“起来吧。”

赵弘润抬了抬手,示意伍忌起身,丝毫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毕竟他从来都不是嗜杀的人,若两军交战,那死伤在所难免;而倘若战事已经结束,他自然不会去屠杀愿意投降的敌军俘虏。

别看去年赵弘润让二十万秦军全军覆没,到最后没剩下多少人活着逃回秦国,但那只是因为秦人一个个悍不畏死,拒不投降而已。

既然眼前这些韩军士卒愿意投降,那么赵弘润自然不会继续下令屠杀——屠杀俘虏,这在中原也是一桩会引起负面舆论的大事。

至于这些俘虏留着做什么用,赵弘润暂时没有什么想法,不过留着这些俘虏,日后与韩国谈判,倒也不失是一个筹码。

反正赵弘润也没指望通过这场战役使韩国灭亡,既然如此,日后与韩国谈判言和肯定是必然的。

当然,从赵弘润的私心出发,他肯定会将谈判的日期延后至他攻陷韩国的王都邯郸之后。

因为他要给韩国一个深刻的教训,毕竟近几十年来,韩国在他魏国面前实在是太嚣张,几乎就跟当初齐王吕僖攻打楚国那样,全凭心情——心情好,攻打楚国助助兴;心情不好,攻打楚国泄泄愤。

以至于不知有多少楚人日夜诅咒齐王吕僖早亡。

待等到次日天明,商水军才着手收容俘虏,并且清理战场。

根据战后的敌我伤亡清点,此战商水军共有三千余名士卒的伤亡,这个数字让赵弘润很不满意。

毕竟此番商水军可是拥有武罡车这件战场利器的,它使淇关韩军的骑兵、步兵、弩兵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在这种优势局面下,商水军仍然出现了三千余人的伤亡,这也变相地彰显淇关韩军的武力水准。

毫不夸张地说,倘若此番攻打淇关的并非肃王军,并且也没有配备武罡车这等战争利器,相信魏军的伤亡数字必然会翻个几番,甚至到最后都未见得能攻克这座关隘。

而相比较商水军的伤亡数字,淇关作为守关的一方,伤亡居然是商水军的近三倍,甚至于这还不包括最后放下武器投降的约千余名韩军士卒。

不得不说,淇关一战,荡阴侯韩阳麾下的步卒,几乎是死伤了九成。相比之下,在防守战中几乎派不上什么用处的韩军骑兵,除了在韩将暴鸢亲自率领骑兵突袭商水军时战死了约两千余骑外,其余几乎是毫发无损,并且在最终,绝大多数都撤到了淇水对岸。

不过对于这些骑兵的侥幸逃离,赵弘润亦全然不放在心上。

因为近几日的战事,其实可以说是武罡车的战场测试,测试结果使赵弘润非常满意,这种战车大幅度地克制了韩国骑兵。

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的战事就较为简单了,只要参照最近一阵子的方式,稳扎稳打地进攻即可,用赵弘润记忆中的某个术语说,这叫平推。

又过了一日,肃王军修复了淇水河面上的木桥,大军渡过淇水,继续向北挺进。

淇关的北面即是『淇县』,倘若魏军想要继续向北进攻,那么,淇县也是一座必须得攻陷的城池。

而就在赵弘润思忖着如何攻陷淇县的时候,他忽然收到了一则战报,言将军姜鄙所率领的北三军在太原郡的晋阳县遭逢战败,姜鄙本人身受重伤。

对此,赵弘润惊地目瞪口呆。

韩国的太原郡,竟然还藏着能够使姜鄙身受重伤的悍将?!

正文 第1000章:局势

『PS:一千章啦,庆祝下~』

————以下正文————

『北三军战败于太原郡晋阳县,且将军姜鄙身受重伤。』

在收到这则战报后,赵弘润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下来。

姜鄙是何人?

那可是与临洮君魏忌一同力保陇西魏国十几年不被秦国所吞并的悍将!

记得在『魏秦三川战役』期间,临洮君魏忌曾在提及姜鄙时说道,姜鄙的才能十倍于他。

当然,这是临洮君魏忌的谦逊之词,毕竟姜鄙再厉害,也不可能是临洮君魏忌的十倍才能,因为据赵弘润的了解,临洮君魏忌本身就是一位足以坐镇一方的统帅。

但通过临洮君魏忌的赞美之词,不难推测出,魏忌对于姜鄙是非常认可的。

平心而论,赵弘润对姜鄙了解地并不多,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那就是,姜鄙并非如传闻的那样是一名只懂得逞匹夫之勇的莽夫。

根据赵弘润对姜鄙的了解,姜鄙在打仗时有一个习惯,他总是会事先安排好战术,并且将其告诉副将,以便于他在临阵时,突然从本阵率军杀出。

赵弘润不清楚姜鄙作为一位统帅却亲自上阵杀敌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是姜鄙在临阵指挥时看出了敌军的破绽;也有可能纯粹就是姜鄙在战场上时体内的武人之血沸腾,俗称手痒难耐,故而亲自上阵杀敌。

但凭借这份认知,就足以证明姜鄙并非是只懂得逞匹夫之勇的莽夫,因为他会在战前仔细制定战术,而不是盲目地进攻。

甚至于,姜鄙频繁亲自上阵杀敌,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姜鄙个人的武力,换而言之,这是一位文武兼备的统帅,只是面容模样长着粗糙,不像南梁王赵元佐、南燕大将军卫穆等人那样天生长着一张儒将、智将的脸,以至于让人误以为是一名莽夫豪杰。

总得来说,赵弘润对姜鄙还是相当放心的。

毕竟在赵弘润看来,陇西魏氏,也就只有将军姜鄙与临洮君魏忌这两人可以称之为统帅,其余众将,比如说当时初见时就与赵弘润闹矛盾的庶长侯赢,就担不起统帅这个称呼,充其量就是将军级别而已。

可没想到,姜鄙居然在进攻太原郡时遭遇战败,且本人都身受重伤,这是赵弘润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可否认,此前赵弘润策划地很好:由姜鄙与南梁王赵元佐攻打太原,而他这边则与另外几支友军一起攻打邯郸,两处齐攻,让韩国难以兼顾。

可如今发生了这等变故,这让赵弘润难免有些担心河东郡西部的情况。

因为毋庸置疑,那名打败并且击伤了姜鄙的韩将,肯定会顺势收复此前被姜鄙麾下北三军攻陷的城池,甚至于一路攻打到魏国的河东郡西部。

在这种情况下,南梁王赵元佐能否稳定那边的局面呢?

赵弘润倒是不担心南梁王赵元佐是否会出兵援助姜鄙的北三军,毕竟这两人都是站队皇五子庆王赵弘信的,因此,南梁王赵元佐是绝对不会坐视姜鄙出事的,否则,姜鄙若是出了事,天水魏氏在魏国朝廷的话语权必然会大打折扣,而这样一来,南梁王赵元佐就失去了国内政治上的盟友,如何与魏天子抗衡?

因此,南梁王赵元佐出兵支援姜鄙的北三军,这是必然的。

唯一值得深虑的是,南梁王赵元佐是否能够稳定河东郡西部的局面,或者干脆点说,能否挡住那名击败了姜鄙的韩将——『太原守』廉驳。

『廉驳……太原守廉驳……』

暗自念叨着战报中那名击败了姜鄙的韩将名讳,赵弘润长长吐了口气。

他忽然觉得,无论是他还是姜鄙,此前对于这场战事的判断都有些过于乐观了。

首节上一节1494/28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