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1516节

燕绉心中大骇,当即下令弃船,带着船上的兵将转移到其余战船上。

而在他转移的时候,又有一艘战船被击穿了船体,堪堪欲沉。

这次燕绉看仔细了,原来击穿他船队船体的,竟然是几根粗如手指般的铁质弩矢。

『魏国连弩?!』

燕绉心中顿时醒悟,因为他曾前往武安参加『北原十豪会晤』一事,当时从暴鸢、冯颋、靳黈等人口中,他已得知魏国拥有一种可怕的战争兵器——『魏国三连发机关弩』。

当时燕绉还并不是很在意,不认为韩国的连弩能比得上齐国水军的机关弩,可没想到今日亲身体会到魏国连弩的威力后,他这才潘然醒悟:魏国连弩,威力丝毫不比齐国的机关弩逊色。

『鲁国将他们的机关术教给了魏人?』

燕绉简直有些难以置信,想不通以往工艺并不如他韩国的魏国,居然早已仿造出不必鲁国机关弩逊色的魏国连弩——纵使鲁魏建交,鲁国将机关术教给了魏人,魏人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研发出来吧?而且威力还这般强劲!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燕绉尝试驱使旗下的战船逼近魏船,企图与魏船展开近距离白刃战。

没想到,他率领的船队还未逼近魏船,就被对面魏船上的连弩一波齐射,又击沉了两艘战船。

甚至于,对面魏船上的弓弩手们,亦开始用弓弩射击,虽然准头并不算精准,但仍然给燕绉军造成了一定的兵员伤亡。

无奈之下,燕绉只能下令撤退。

没办法,他麾下的弓弩手们无法瞬间击沉对面的魏船,而对面的魏船,却拥有一种可以瞬间击毁韩船的连弩,两者的船载兵器,威力差距着实太大。

燕绉并不知道,在他下令撤退的时候,其实对面的魏船上,负责统率船队的临洮君魏忌与副将宫渊,亦是抹了一把冷汗。

也难怪,毕竟无论是临洮君魏忌还是所属浚水军的副将宫渊,他俩都是陆战经验丰富的统帅与将军,但对于水战,他们其实一无所知。

更要命的是,船上的人员除了从户部借来的操船水手外,其余士卒,皆是浚水军的弓弩手,根本不习惯在摇摇晃晃的战船上战斗。

也正是这个原因,魏军二十艘护卫船,上百架连弩,两波齐射消耗了三百余枚铁质弩矢,却居然只击沉了燕绉军四五艘战船,这真可以说是亏到家了。

倘若被肃王赵弘润得知,他或许会被气地吐血——因为从理论上说,一枚弩矢就足以击沉一艘战船。

当然,理论只是理论,想当初商水军用连弩对付楚国战船时,平算下来也需要大概十余枚弩矢,才能击沉一艘楚国战船。

但不管怎样,虽然弩矢的消耗极大,但这二十艘魏国护卫船的任务却是顺利达成了,成功地赶走了燕绉的船队。

见此,临洮君魏忌决定趁胜追击,毕竟在他看来,留着燕绉军这支韩军船队,后患无穷。因为后者肯定会想方设法破坏魏国从大梁到邯郸的水路输运,借此抵制肃王赵弘润的战略意图。

不得不说,在追击燕绉军的途中,临洮君魏忌难免就暴露出了他在指挥水军方面的毫无经验,明明彼此都是顺流而下,且魏国大船采用的是楚国战船的设计结构,不可能会比韩国战船逊色,可即便如此,临洮君魏忌还是追不上燕绉军。

两支战船船队一个逃一个追,沿着大河顺流而下。

在追追逃逃了大概半日后,韩将燕绉看出追击他船队的魏船乃是大型船只,遂故意将其往巨鹿泽引。

在进巨鹿泽的时候,韩将燕绉挑了一条吃水较深的河流,故意将身后的魏船引入了巨鹿泽。

而随后,燕绉军在巨鹿泽内溜达了一圈后,利用己方船只船体较小、较轻的优势,从吃水较浅的一条河流回到了大河。

而此时,临洮君魏忌所率领的船队就尴尬了,搁浅在那条小河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燕绉军扬长而去。

待等临洮君魏忌的船队沿着来时的河流返回大河时,燕绉军早已不知去向。

而等临洮君魏忌驱使船队回到宿胥口一带后,好嘛,燕绉军居然又回到了这里。

整整两三日,临洮君魏忌与韩将巨鹿守燕绉在附近的水域展开了追逐战,虽然临洮君魏忌与副将宫渊恨不得追上燕绉军,将这两日来连番戏耍他们的韩将燕绉千刀万剐,但很遗憾,论水战经验以及对巨鹿地段水域的了解,他们二人皆远远不如燕绉,以至于白费了几日力气,也没有追到燕绉军。

无可奈何之下,临洮君魏忌遂改变策略,学此前燕绉军的行动那样,在将燕绉军逼到大河下游后,就不再追赶,驻足于原地,封锁河面——反正只要燕绉军无法骚扰魏军的水路运输线,临洮君魏忌与副将宫渊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而这下子,就换韩将燕绉感到头疼了。

打吧,实在打不过这些装载着魏国连弩的魏船,往往还没能他旗下的船只靠近对方,对方的连弩就会击沉他旗下的战船;可不打吧,就别想突破这些魏船的封锁,再次骚扰魏军的水路运输线。

两支船队在大河上远远对峙了大半日,燕绉也没想出什么好吧。

而在听说这事之后,赵弘润意外之余,大感欣喜,毕竟此番冶造局是在他还未下令的情况下,针对前线战场上的变故,自行改造战船、请出临洮君魏忌。

此时,燕王赵弘疆所执掌的山阳军,已重新建造了临漳河港,恢复了输运。

而与此同时,赵弘润也得知了一个战场消息:退至武安的韩军,在继上谷守马奢的上谷援军后,又迎来了两支援军,一支是『渔阳守秦开』的渔阳军,一支则是『太原守廉驳』的太原军。

相比较『渔阳守秦开』,赵弘润对『太原守廉驳』这个称谓与名字记忆犹新,因为这位北原十豪,便是在太原郡晋阳县打败了北三军,且重创了他魏国将军姜鄙的韩国猛将。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赵弘润谨慎谨慎再谨慎,小心小心再小心。

六月初六,在邯郸城西北筑造高墙的鄢陵军将领孙叔轲来报,说他派出去的斥候,打探上韩军已在高墙筑地往西大概六七里的一条南北向的山岭上——『条岭』驻军,且砍伐该山的林木,建造营寨据点。

当时赵弘润就意识到,武安韩军看样子是即将出兵进攻他邯郸城了。

因此,他一方面派出黑鸦众刺探武安韩军的兵力情况,一方面向燕王赵弘疆、弟弟桓王赵弘宣、以及南燕大将军卫穆发书——大将军韶虎就不必了,毕竟韶虎此刻就在邯郸,并且已经下令将驻扎在中牟的魏武军调往邯郸城。

之所以向三军请援,倒不是说赵弘润怯战、畏惧得到援军后的韩军,他只是为了求稳而已。再者,似这等大规模的军团战争,无疑也是捞战功、刷声望的绝好机会,因此召来山阳军、北一军、南燕军,一方面可以稳固魏军的优势,另外一方面也能拉近赵弘疆、赵弘宣、卫穆等人的关系。

这份心意,赵弘疆、赵弘宣以及卫穆三人都能看得出来,因此在收到赵弘润的请援书信后,这三位军主欣然接任,在留下些许兵马驻守各自把守的港口后,便带着大部队直奔邯郸。

为此,燕王赵弘疆与桓王赵弘疆连『肥乡』与『繁阳』两地都顾不得继续攻打了。

待等到六月十一,魏韩两方的军队皆已陆续就位,魏军于邯郸、高墙一带安营扎寨,韩军则在条岭屯扎,此刻彼此间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仿佛只需一点火星,就会点燃战火。

正文 第1019章:六月大战开幕(二)

待等到六月中旬的最后几日,在魏军正在修葺的高墙一带的西北平地上,魏、韩两军的斥候们,率先展开激烈的战斗。 更新最快

此时魏军的斥候,已不再仅限于黑鸦众,燕王赵弘疆花了大价钱组建的数百山阳骑兵,还有南燕大将军大将军卫穆麾下的南燕骑兵,包括鄢陵军新组建的两千余鄢陵骑兵,皆加入到针对武安韩军的侦查与监视任务中。

不得不说,面对韩国的骑兵,魏国的骑兵只是能说刚刚起步,以至于派出去的骑兵,往往很少能安然无恙地返回,尤其是当遇到韩将上谷守马奢麾下的楼烦骑兵时,魏骑纵使立刻转身后逃,也很难逃过后者的追杀。

但不管怎样,魏军斥骑或多或少还是打探到了一些关于武安韩军的情报。

从旌旗上的旗号分辨,此时的武安韩军,大致有马奢的上谷军三万、廉驳的太原军三万、秦开的渔阳军两万,再加上荡阴侯韩阳、暴鸢、冯、靳等人的残兵,杂七杂八约有近十四五万。

从兵力数量上看,魏军占据优势,毕竟肃王军、魏武军、南燕军、山阳军、北一军这五支魏军加在一块要超过二十万。

但从兵种配置上看,魏军就完全落入劣势了,毕竟人家韩军的十五万兵马,起码三分之一是骑兵,其余则是步弩混编;可魏军这边呢,所有的骑兵全部加到一起,满打满算也就一万骑,其余都是步兵。

首节上一节1516/28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