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2347节

随着一阵不紧不缓的脚步声,赵弘润迈步走入了内殿,正巧看到芈姜面无表情地将一条毒蛇放回一个瓷罐中,他遂好奇地问道:“做什么呢?”

芈姜回头看了一眼赵弘润,平静地说道:“卫儿那孩子最近风邪入体,我想为他制些驱邪的药……”

因为娶了芈姜,赵弘润对巫药多少也有点了解,所谓的风邪,其实就是阴寒之气,说白了就是在阴冷、潮湿的环境待久了引起身体的不适,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玄乎。

“这种事交给宫内的医师不就好了么?”上前扶着芈姜的肩膀,赵弘润轻笑着说道。

“我信不过那些人……”芈姜淡淡说道。

赵弘润更芈姜相处了近十年,又岂会猜不到芈姜的心思:与其是说不信任那些宫内的医师,还不如说是巫医与正统医术相互间的偏见导致。

想到这里,赵弘润摇头说道:“卫儿乃是东宫太子,宫内的那些医师,使尽浑身解数都会使他痊愈,就不需要……”他看了一眼芈姜手中那只瓷瓶的口,见上面还沾着一些透明仿佛唾液的液体,暗自咽了咽唾沫,讪讪说道:“不需要这些吓人的玩意了。”

自己男人的话,芈姜当然是听从的,只好如赵弘润所言,收起了那些吓人的玩意,请来宫内的医师为儿子赵卫诊断。

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小孩子到处乱跑,且抵抗力低,有个头疼脑热的症状,这太正常不过的。

片刻后,就有诊断过太子赵卫症状的医师向赵弘润禀告,说太子殿下的症状只是小疾,只需几服药就能痊愈云云。

当然,那个药方,芈姜还是亲自过目,并如赵弘润所猜想的那样,对这种正统医术的药方表现出了不屑——尽管她就算露出不屑的表情,在不熟悉的外人眼中依旧是面无表情。

期间,赵弘润也亲自去看望了儿子赵卫,确切只是小疾,小家伙只是有点精神不振,且食欲不佳,不过小孩子嘛,情绪变化极大,当得知母亲芈姜允许他前去找弟弟赵川、赵邯、以及妹妹赵楚几人玩耍时,精神一下子就振作了起来。

在用饭的时候,芈姜好奇地询问赵弘润道:“你今日怎么会来后宫这边?不是说整天都得呆在垂拱殿那边么?”

听闻此言,赵弘润笑了笑,在看了一眼正在扒饭的儿子赵卫后,苦笑着说道:“还不是因为这小子……”说着,他见芈姜眼眸中闪过不解之色,便解释道:“按照我大魏的规矩,太子册立后,便要选几名授师教授其学业……”

“卫儿才只有三岁。”芈姜微微皱了皱眉。

“所以说嘛……”赵弘润耸了耸肩,笑着说道:“正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老子当年年幼时,就不喜学业,嫌弃学业繁重,如今我能做主了,又岂能叫他步他老子的后尘?过些年来说吧!”

“这样合适吗?”芈姜问道。

赵弘润摸了摸下巴,笑着说道:“等他懂事之后,我会亲口问他,若他希望他日继承王位,我自然会严格教导他;反之若他想当个闲王……”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足足耽搁了数息后,这才又继续说道:“我也不会阻止他。”

此时,年幼的太子赵卫好似是意识到他父皇正在说他,懵懂地抬起头来。

见此,赵弘润笑呵呵说道:“对于你们兄弟,我倒是没什么要求,只盼你们啊……日后长得高点,长得壮实点。”说到这里,他不知是自嘲还是什么,意味不明地叹息道:“唉,或许是我此生注定杀戮无数、损及阴德,所以老天要在这一块惩罚我一下……哈哈哈哈哈哈。”

在旁听着这位陛下自嘲的话,大太监高和恨不得用手将耳朵堵起来。

宫内谁不知道,在这位新君陛下面前言及「身高」,不亚于在先王面前提及「萧淑嫒」,那是绝对的禁忌啊!

这会儿,也只有皇后芈姜敢搭话,在用一双秀目白了一眼赵弘润后,淡淡说道:“这话你自己说就没事,对吧?”

“哈哈哈。”赵弘润哈哈大笑。

此后半月,朝中大臣们依旧时不时在赵弘润面前旁敲侧击,希望可以争取一下太子师的位置,奈何赵弘润根本不接茬,久而久之,这些朝臣也都明白了这位新君陛下的心思,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转过年来,即是「兴安二年」,家家户户庆贺新年。

由于三川郡的羊肉大量运往魏国国内,因此,似羊肉这种往常只有贵族们才能吃得起的肉类,如今也端上了平民百姓的饭桌,只是并不频繁而已。

但不难想象,待等朝廷在河套地区也发展了当地畜牧之后,相信定能进一步满足魏人对肉食的需求。

兴安二年三月,楚公子暘城君熊拓,仍旧在率军攻打齐国。

这场齐楚之战,进行到这个地步,无论楚国还是齐国,事实上都已维持地十分艰难:尽管楚军已占领了泗水郡、东海郡,甚至连琅琊郡都被楚军占领了许多城池,但是因为齐国不惜代价招收技击之士对抗楚军,使得楚军终究无法攻破琅琊郡,将战线推进到齐国的北海郡。

“久攻不下,楚军的处境怕是不妙……”

在得知齐楚两国那边的战况后,赵弘润暗暗说道。

正如他猜测的那样,在兴安二年的三月份,本来是春季来临,楚军对齐国展开凶猛攻势的时候,但事实上,楚军的攻势却显得有些疲软。

原因很简单,楚军的后勤支撑不住了,毕竟这场仗,楚国动用了将近百万大军,而且整整持续了两年,能坚持到这份上,已经是非常令人意外的一件事了。

毕竟在经济方面,楚国远远不如齐国,为了打齐国,楚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几乎是停滞不前。

三月末的时候,眼见楚军攻势疲倦,齐国终于发动了最后的反攻。

楚、齐两国的军队,在琅琊郡展开了整个中原有史以来最浩大的决战,而最终,楚军因为后勤难以支撑,不得不退出琅琊郡。

但即便如此,齐国的攻势也未能持续太久,在将楚军驱逐出琅琊郡后,便止步于此,未能趁胜追击,收复东海、泗水两郡。

五月,楚公子熊拓暂且回到寿郢,继承了楚王的位置。

又是一位新君,登上了这个新时代的舞台。

正文 第137章:赵昭抵魏【二合一】

魏兴安二年的四月,赵弘润的六哥赵弘昭,终于领着长子赵梁赶回了魏国大梁。

父子俩乘坐着齐国的战船,沿大河逆流而上,在魏国的博浪沙河港下了船。

刚下船没多久,就被部署在博浪沙河港那边的青鸦众看到,火速禀告给了宫内的新君赵润,以至于当赵昭、赵梁父子回到大梁时,赵弘润早早地就派如今在禁卫军就职的原宗卫穆青前往迎接。

只见穆青座跨高头大马,穿着一身玄黑的禁卫军甲胄,怎么看都显得魏威武不凡,让在城门口来往的百姓频繁驻足观望。

忽然,穆青好似看到了什么,远远打着招呼道:“费崴、曹量!……这边。”

他口中人名,正是赵昭身边的两名宗卫,此刻正为赵昭父子赶着马车,二人在远远看到穆青时,惊讶之余,亦赶着马车靠了过去。

当然,费崴、曹量二人也不忘向马车内的赵昭通禀一声:“家主,乃是八殿下身边的穆青。”

对于穆青,赵昭当然不会陌生,索性就下了马车,与穆青打了声招呼。

而见此,穆青亦立刻下了马车,抱拳拱手,带着几分恭敬招呼道:“睿王,别来无恙。”

『睿王……』

赵昭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从马车内钻出小脑袋的长子赵梁,心中莫名的感慨:他们这辈的兄弟,到如今也已到了被人尊称王爵,而非是称呼殿下的岁数。

这一别,真的是太久了。

“别来无恙,穆青。”赵昭笑呵呵地打着招呼,随即,上下打量了几眼后者,见后者身穿着禁卫的甲胄,好奇问道:“穆宗卫如今在禁卫任职么?”

首节上一节2347/28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