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2571节

旋即,兵部尚书陶嵇亦开口道:“朱侍郎所言极是,楚水君何德何能,需劳烦陛下亲自率军出征?臣以为,南梁王可当此重任。”

一听到「南梁王」这三个字,殿内诸臣就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般,你一言我一言地劝说起来——当然,是以恭维的方式来劝谏。

也难怪,毕竟魏国曾有三位拥有灭一国能力的统帅,即魏王赵润、南梁王赵元佐,以及禹王赵元佲。

论在统帅方面的才能,南梁王赵元佐并不会逊色赵润多少,充其量就是赵润比赵元佐多一些灵光一闪般的妙计而已,就比如当年攻伐秦国时的雪橇战车,使魏军创下了「十万大军在短短数日内奔袭八百里、兵临秦国王都咸阳城下」的壮举,或者说是奇迹。

『南梁王……么?』

赵润微微思忖了一下。

其实近几日,他也考虑过南梁王赵元佐,但很快就被他否决了。

原因有三,其一,南梁王赵元佐自禹王赵元佲过世之后,身体状况就大不如前,近些年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命其率军出征,赵润实在担心他因为劳顿而死在半途。

其二,对于南梁王赵元佐的信任,赵润至今仍有所保留,尤其在当前这种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他岂敢将希望寄托了前者身上。

至于其三,此事关乎赵润自己心中的愤怒。

这十几日来,频繁收到前线己国军队战败、诸国联军侵入国内的消息,赵润心中异常愤怒。

他不敢去想象,至今为止已有多少魏人惨死在诸国军队士卒的兵器下,亦不敢去想象,日后还会有多少魏人受这场兵事牵连而死。

所谓国,无民不立、无王不兴,他赵润作为魏国的君主,他允许自己偷懒,但前提是,他能使这个国家持续富强,使国内的子民能安居乐业、安享和平。

可现如今,他魏国的子民正在遭受屠戳,这让赵润备受怒火煎熬。

击退诸国联军、保卫国家?

不不不,他此番出征,可不仅仅只是如此。

他要通过这场仗使天下明白,他魏国绝非柔弱可欺!

与魏为敌者,便赐其亡!

正文 第238章:亲征【二合一】

历代中原诸国,极少有君主御驾亲征,除非是必胜的战争。

其中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君主御驾亲征的危险性太大,万一这位君主不慎死于战场上的流矢,搞不好就连必胜的战争都能打输,甚至于,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使国家陷入动荡。

退一步说,就算这位君主最终并未死于战场,但若是仍旧打输了这场战争,亦会大大降低这位君主的威望。

其次,一般的君主,论率军打仗并不见得就强过本国的将军,万一这位君主做出错误的决定,就很有可能打输这场战争——当年魏韩上党战役,就是因为魏王赵慷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尽管他并没有御驾亲征。

其三,君主御驾亲征,此事对前线己国士卒的鼓励那是毋庸置疑的,但反过来说,这位君主也会成为敌军的目标。

综合以上种种,是故历来中原各国的君主极少亲自出征,尤其是在己方落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

但话说回来,魏国当代君主赵润,他与一般的君主却又有所不同,这位君主本来就是以武功著称,因此,倒也不必担忧这位君主会做出错误的决定,相比较之下,魏国的臣子更担心这位君主在战场上遇到危险。

毕竟此番魏国面临的敌国军队,那可是多达一百五十万军队。

不过,既然这位君主已做出最终决定,魏国的臣子们也只能默认此事——劝谏?当这位君主真正拿定主意之后,所谓的劝谏都是不存在的。

古往今来,有几位君主会直接了当说出「不允许提出什么异议」的话?

“看来诸位爱卿皆支持朕的决定,这很好……”

在朝会上,赵润颠倒黑白地说道,旋即他端正了脸上的神色,沉声说道:“既然如此,朕希望朝廷立刻行动起来,给予朕协助……”

殿内诸人面面相觑,最终只能默认这个结果。

主持完早朝之后,赵润便来到了垂拱殿。

此时在垂拱殿内,似蔺玉阳、虞子启、介子鸱、温崎等内朝大臣,也已经得知了发生在宣政殿内的事,得知魏王赵润欲御驾亲征,皆大为震惊。

震惊之余,内朝诸大臣各有态度。

温崎是支持他魏国君主御驾亲征的,他觉得,在国家动荡的情况下,君主御驾亲征非但能鼓舞士卒的军心,还能激励国人自发保家卫国——这是除魏王赵润这位君主以外,任何魏国将领都办不到的。

倘若君主的出征能使举国上下团结,使国家能渡过灾难,那么,温崎认为君主就必须出征——这是君主的职责。

因此,温崎对于魏王赵润提出御驾亲征,持高度的认可。

但蔺玉阳却不这样看待。

他觉得,国家越是动荡不安,君主就越发需要坐镇在王都,更何况,太子赵卫尚且年幼,不足以承担国家重任,万一君主不慎战死沙场,这可如何是好?

别看魏国近些年来非但日益强大,而且内部高度稳定,但这是基于当代君主赵润的威势,他的存在,使王权膨胀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彻底盖过了国内一些原本会影响到国家稳定的问题,比如宗府、陇西魏氏、川雒羯族、国内王贵,再比如士族与王族的矛盾、士族与士族的矛盾,等等等等。

基于魏王赵润的存在,魏国国内各方势力都不敢造次。

但倘若赵润这位强势的君主不幸在这场极少胜算的战争中亡故,还有谁能压制这些人呢?

难道靠年仅十余岁的太子赵卫?

很大的可能是,一旦赵润这位强势的君主不在了,魏国很有可能会因此四分五裂,就像十几年前的韩国那般,王权被国内王贵架空,成为傀儡。

倘若事情真到了那种地步,别的事暂且不说,至少魏国的崛起、以及对于中原的称霸,怕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但遗憾的是,纵使内朝首辅、百官之首的礼部尚书杜宥,都无法使那位君主改变主意,更别说蔺玉阳、虞子启等人。

内朝诸臣,也只能默认这件事。

片刻后,待赵弘润来到了垂拱殿内时,他亦感受到了殿内的凝重气氛。

“陛下,臣有事启奏。”

待赵润坐到王位上之后,蔺玉阳最终还是按耐不住,走到前者面前,沉声说道。

赵润看了一眼满脸慷慨正气的蔺玉阳,微笑着说道:“爱卿请讲。”

只见蔺玉阳躬身施礼,正色说道:“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放弃御驾亲征!”

首节上一节2571/28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