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142节

  曹彪虽然被岳飞挟持,但却没有丝毫慌乱,作为魏国宗室,曹彪并不畏死。

  曹彪不畏死,可魏军士兵却不敢伤害曹彪,一时间,不敢进逼。

  王凌得知齐王曹彪被擒,脸上露出了一抹迟疑。

  王凌和曹彪乃是好友,曹彪又是齐王,王凌一时间也不敢命令士兵继续攻击。

  “彦云公,我乃大魏齐王,天下人皆可降汉,唯我不行,你不用顾及我,杀了这些汉军,守护临淄。”

  曹彪见王凌迟疑,连忙放声大笑道,然后身子向前一倾。

  “噗……”

  岳飞手中长剑划破曹彪的脖子,看着死在自己怀里的曹彪,岳飞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敬意。

  “齐王……”

  王凌见曹彪已死,眼中流露出一抹悲伤。随后,命令魏军士兵发起进攻。

  魏军士兵们一拥而上,岳飞无奈,放下曹彪尸体,挥剑迎战魏军士兵。

  城门处,火势越来越大,魏军士兵们不停泼水灭火,但没等火势被浇灭,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轰然倒地。

  “陇西王双在此。”

  一匹大宛马越过火焰,王双大喝一声,当先杀入城中。

  王双身后,汉军士兵疯狂涌入,和城中魏军士兵战了起来。

  随着汉军的进入,魏军士兵们开始败退,战到天明后,汉军已经彻底进入了临淄。

  王凌领兵退守刺史府,岳飞等将领兵撞击着府门,而关翊,则接见了孔霖等城中世家之后,开始修缮城门。

  刺史府中,王凌摸着自己雪白的胡须,手中握着一柄锋利的长剑。

  王凌已经年近七旬,他前半生为汉臣,后半生为魏臣,也算是享受了一生的荣华富贵,现在的他,已经不想继续改换门庭了。

  “父亲……”

  王凌几个儿子都分别在各地为官,唯有幼子王岳在身前,看着准备自刎的王凌,王岳眼中充满了悲伤。

  “明山,你不用过于悲伤,为父受先帝重恩,唯有以死相报,你虽是我子,却也不可因此对汉军有所怨恨,我死之后,你下野也可,为官也可,切不可随我同去。”

  王凌抚摸着王岳的头发,眼眶逐渐湿润。

  “父亲……”

第246章 曹死、魏国乱

  王凌自刎了,在王凌死后,王岳选择了投降。

  关翊占据了临淄,随后派王基、王浚等收复周边郡县。数日后,除北岸的平原、高唐二郡,其余诸郡县,尽皆投降。

  关翊收复了青州,消息传到成都,刘禅大喜。与此同时,关平在天水,也接连攻破数座魏军城池。

  降将姜维诈开冀县城门,汉军成功占据冀县。随后,关平分兵取南安、陇西二郡,二郡守兵不多,很快便相继陷落。

  曹爽本来以为自己将关平堵在了陈仓,却不想关平居然能够绕过陈仓,先取了陇西,一时间大惊失色。

  然而就在曹爽准备集结兵马夺回天水的时候,一个消息让他瞬间打消了心中的念头。

  曹驾崩了,这个魏国第二任君主,终究还是没有挺过去,在得知临淄陷落后,狂吐半盆鲜血,一命呜呼。

  曹死得突然,并没有来得及定下继承者,在此时的邺都,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有二人,一个是年仅五岁的曹养子,曹芳,一个是曹魏宗室燕王曹宇。

  燕王曹宇是魏武帝曹操之子,文帝曹丕的弟弟,被曹调入朝中辅政,被封为左将军。

  作为文帝的弟弟,曹宇在曹死后,似乎也有染指皇位的意思,但丘俭、徐邈、卫臻等人皆以曹宇乃先帝曹叔父为名,称叔继侄位,于理不合,力主曹芳为新主。

  曹宇虽然位居左将军,但并无太多实权,再加上又得不到宗室的支持。最终,年仅五岁的曹芳继位。

  曹芳继位后,卫臻等人辅政,消息传到汝南,司马懿命令全军举哀,祭奠曹。

  与此同时,曹爽集结麾下众将。此时此刻,却在商议着如何返回邺都。

  曹爽手中有一封信,此信是曹爽之弟,曹彦命人暗中送来的信笺。

  在信中,曹彦陈述了此时魏国的危机,曹身故,新主曹芳年幼,曹爽、司马懿等人又在外未归,卫臻、孙资等趁机把持朝政,排斥异己。

  曹爽得知卫臻等人竟敢夺权,眼中流露出愤怒之色,当即就要不顾凉州危机,领兵返回邺都。

  众将连忙劝阻,可曹爽一心要回邺都,当即留下戴陵、马遵、牵弘等人扼守长安,至于凉州,则被曹爽放弃。

  关平趁势占据凉州,派马岱招降凉州羌、氐,并继续朝长安进军。

  “曹居然死了。”

  临淄,关翊得知曹的死讯后,也有些意外。毕竟,按照原来的历史,此时距离曹死亡,应该还有两年时间。

  不过关翊也能理解,毕竟此时魏国的局势,比起历史上可要艰难的多,曹日夜操劳,积劳成疾,也属正常。

  曹死,关翊本想趁机兴兵进攻平原,却突然得到消息,魏国兖州刺史令狐愚,被司马懿以密谋谋反的罪名斩杀,兼并其麾下兵马,然后带领着大军,渡过黄河,奔邺城去了。

  “司马懿如此匆忙返回邺城,看来是想趁机夺权啊。”

  关翊摸着下巴,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既然司马懿想要趁机夺权,关翊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当即命令尉迟恭、王双、臧艾、王基、王浚等人,分取泰山、东平、陈留、许昌,趁机占据兖州。

  司马懿统领着五万大军,以长子司马师为先锋,一路直奔邺都。

  另一边,曹爽领着四万大军,也已经渡过黄河,来到了河东。

  二人都在匆忙赶回邺都,二人似乎都明白。此时,谁先进入邺都,谁就能执掌权柄。

  邺都中,丘俭满脸忧色,曹爽和司马懿突然回军的消息,此时已经传到了邺都,对于二人的打算,朝中百官自然不会不知。

  可此时幼主曹芳年幼,不能主事,朝中又没有威望能够压制曹爽、司马懿者,面对手握重兵的二人,满朝文武尽皆失声。

  “兄长,曹爽乃大将军,又是大魏宗亲,他纵然有专权之意,总归不会伤害陛下,可司马懿狼子野心,若是被他进入邺都,大魏危矣。”

  深夜,丘俭和弟弟丘秀聚在一起,丘俭是曹心腹,跟随曹多年的他,自然明白曹对司马懿的防备。

  丘秀提议丘俭迎大将军曹爽入城,压制司马懿,毕竟曹爽是魏国宗亲,而司马懿,只是一个外臣罢了。

  丘俭心中却有些迟疑,因为,曹爽的弟弟曹彦,暗中有扶持东海王曹霖的意思,丘俭担心一旦曹爽掌权,他们会废新主曹芳,改立东海王曹霖为帝。

  在丘俭和丘秀暗中商议之时,朝廷百官们也各怀心思。

  自曹继位之后,对世家采取了打压政策,这些年来,各大世家的权势都大大缩减,世家无不心怀怨愤。

  而司马懿,出身河内温县,是正统的世家出身,这就让很多世家出身的官员,对司马懿多了一份亲近。

  其中以何曾、刘放、孙资等人为首,对迎接司马懿入邺都十分踊跃。

  何曾抚摸着长须,望着大堂内的众人,开口说道:“司马仲达乃是唯一能够救我大魏之人,曹昭伯无能之辈,若是被他掌权,大魏将永无宁日。”

  孙资点了点头,说道:“颖考所言极是,大将军屡战屡败,此时更是不顾大局,宁愿将凉州献给关平,也要带兵返回邺都,如此不顾大局,若是被他掌权,大魏危矣。”

  “可此时大将军的兵马很快就可抵达壶关,若是过了壶关,他距离邺都,可就不远了。”

  一名官员开口说道,此人名为崔林,乃是清河崔氏族人,在朝中颇有名望。

  “这有何难?如今邺都中掌握兵权者,不过丘俭兄弟二人和曹爽的几个弟弟罢了,他们手中之兵,不过两三千而已,曹彦对我颇为信任,我有一计,可尽除曹彦、丘俭等人。”

  就在众人商议不休之时,一名男子突然起身说道,众人闻言望去,发现说话之人乃是故太傅钟繇之子,钟毓。

  钟毓拱手道:“各位大人,曹爽几兄弟,皆轻而无备,我只需借各位家兵数百,便可尽除曹彦等人。”

第247章 邺都风波

  “禀大人,散骑常侍曹大人有请。”

  朝会结束,丘俭正欲回府,一名男子突然拦下丘俭,开口说道。

  “嗯?”

  丘俭闻听曹彦相召,略微犹豫后,决定赴约。

  曹彦府上,钟毓满脸微笑,他和曹彦相交多年,被曹彦倚为心腹。

  但在钟毓心中,实际上并不看得起曹彦,甚至是曹彦的兄长大将军曹爽,在钟毓心中,也不过一个废物而已。

  曹彦满脸得意,钟毓献计,让曹彦和丘俭联合,迎接曹爽回朝,只要曹爽归来,他曹彦自然能够随兄长一起,权倾朝野。

  “稚叔啊,那丘俭当真会支持我兄长吗?”

  突然,曹彦开口问道,丘俭是先帝曹心腹,曹彦因为想立曹霖为帝,与丘俭发生过争执,这让曹彦有些担心,担心丘俭会因此拒绝和自己联合,抵御司马懿。

  钟毓轻笑道:“大人,你放心好了,丘俭虽然兵权在手,可他手中那点兵马,如何及得上大将军手中的数万雄兵?我相信他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另一边,丘俭收拾一番后,准备前去赴宴。

  丘秀见状,有些担忧,毕竟曹彦和丘俭之间,可没有什么交情。

  “大哥,可要带些兵马?”眼看丘俭准备上马,丘秀突然开口说道。

  丘俭闻言,笑道:“叔颖,莫要担心,曹彦虽然与我等政见不和,但毕竟都心向大魏,他不会对我出手的。”

  丘秀见丘俭如此自信,不好继续阻拦,只能目送丘俭离去。

  丘俭来到曹彦府上,发现除了曹彦外,在场的还有夏侯威、夏侯和和夏侯霸等人。

  夏侯霸自下蔡战败后,跳河逃生,被一渔夫所救,但等他回到豫州时,却发现豫州兵马已经尽数落入司马懿的掌控之中。

  夏侯霸本想和司马懿争权,可失去兵马的他如何是司马懿的对手,不得已,夏侯霸逃到兖州,想寻兖州刺史令狐愚领兵防止司马懿造反。

  可惜令狐愚太过大意,被司马懿以夏侯赞之名骗入营中,随后被冠以谋反之罪斩杀,夏侯霸只好连夜逃回邺都。

  曹彦和丘俭等人见礼后,开始商讨如何迎接曹爽,抵御司马懿。

  街道上,一支黑衣黑甲的士兵正朝着曹彦府上而去,而城中原本巡视街道的巡逻兵,不知为何,却绕开了城东曹氏宗亲的府邸。

  “我乃陈泰,速速开门。”

  黑衣黑甲的士兵来到曹彦府前,为首一人上前叫门。不一会儿,府门打开,开门者,正是钟毓。

  钟毓对着陈泰点了点头,他靠着自己曹彦亲信的身份,以曹彦要商讨密事为由,支开了府中甲士。

  陈泰领兵进入曹彦府上,一路上,但凡遇到家丁、仆人,都被陈泰尽数斩杀。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曹彦和夏侯霸、丘俭等人商议要事的后院。

  “嗯?不对,曹彦,你竟设下了伏兵?”

  正在商讨如何迎曹爽的夏侯霸耳朵突然动了动,眼中闪过一抹杀意,突然拿起切肉小匕,抵住了曹彦的脖子。

  曹彦大骇,连忙说道:“仲权叔父,莫要动怒,我并没有加害诸位之意。”

  丘俭等人此时也听到的刀剑之声,正要细问曹彦。突然,房门被一脚踹开,陈泰领着兵马走了进来。

  “奉陛下之命,曹彦、丘俭,尔等密谋造反,还不束手就擒?若是胆敢反抗,杀无赦。”

  陈泰望着满脸惊异的曹彦等人,冷笑着说道。

  “陈泰,你好大的胆子,我要见陛下。”

首节上一节142/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