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关羽长孙,麦城先救祖父 第4节

  关翊看向这支刀盾兵,他想要知道,这些刀盾兵是不是和亲卫军一样,被植入了记忆。

  果然,刀盾兵的百人将给出了和关皓几乎相同的答案。

  在这些刀盾兵的心中,他们就是关翊一直训练的兵马,他们日夜操练,就是在等待关翊的征召,为了关翊,他们愿意付出生命。

  “有这样的军队,我关翊若还不能闯出一番事业,岂不辜负了这神奇的系统。”

  关翊回头看向将军亲卫,看向那站在自己身旁的亲卫统领关皓,想要看他对新招募出来的刀盾兵会不会感觉到惊讶,却发现关皓好像丝毫没有觉得这些刀盾兵凭空出现有什么问题。

  见关翊看向自己时,关皓还以为关翊有什么吩咐,眼中流露出询问之色。

  “嗯……关皓,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关翊委婉的问道,说话的时候,他一直紧紧的观察着关皓的表情。

  关皓脸上没有丝毫异样,一本正经的说道:“他们虽然是新兵,但军容整齐,假以时日,定可成为一支精锐之师。”

第6章 深夜救援

  有了第一次招募士兵的经验,关翊决定再招募一队士兵。

  “一级刀盾兵有了,要不要再招募一支弓箭兵?兼顾近战和远程攻击?”

  关翊心中想着,不过想到现在面临的局面,关翊放弃了心中这诱人的想法。

  关翊决定还是再招募一队刀盾兵,因为一百名刀盾兵根本不足以满足他支援麦城的需求。

  很快,第二队刀盾兵招募完成,而关翊的能源,也只剩下了40点。

  麦城中,一名面容憔悴的老者望着城外那数不尽的火光,眼神中,流露出一抹复杂的神色。

  他败了,尽管他不愿意承认,却不得不接受现实。

  他就是名震华夏的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不过此时的他,早已不负先前水淹七军时的意气风华,此时的关羽,就如同那风烛残年的老人,浑身散发着暮气。

  “君侯,快些歇息吧。”

  一名虎髯壮汉出现在老者身旁,这壮汉脸上满是疲倦之色,从他斑白的头发中可以看出,他的年龄,也不小了。

  关羽看了看壮汉,说道:“元福,城中粮草还剩多少?”

  元福,正是这壮汉的字,而他的名字,则唤作周仓。

  周仓说道:“君侯,城中粮草勉强能够支撑两日。”

  “两日。”

  关羽闭上了眼睛,两日的粮草,再加上麦城低矮的城郭,关羽知道,原本计划的死守待援已经无法实现了。

  “父亲。”

  一位身穿鳞甲,外罩战袍的男子走上城楼,这男子面容刚毅,正是关羽的长子,关平,关坦之。

  看着自己的爱子,关羽笑了,关平是他的长子,出生于河东解良,当时关羽因为杀人不得不隐姓埋名远遁他乡,只留下了年幼的关平与母亲生活。

  后来关平千里寻父,和关羽在古城相会,因为自感对关平有愧,所以关羽一直将关平带在身边,就连刘备曾暗示关羽将关平送往成都为官,都被关羽拒绝了。

  可这一次,关羽突然后悔了,他后悔将关平留在身边。

  关平好像看出了关羽的想法,正色道:“父亲,关平愿意与父亲同生共死,若关平死在父亲之前,请父亲不必为我感到悲伤,为将者,能够马革裹尸,关平无憾。”

  关羽点了点头,拍了拍关平的肩膀,这样的儿子,又何尝不让关羽感到骄傲呢。

  “只是不知道翊儿和樾儿怎么样了……”

  而关羽和关平不知道的是,就在和麦城隔河相望的乌扶邑,他们记挂的关翊,此时正在大口吃着他来到三国后,吃的第一顿饱饭。

  系统招募的士兵也是需要吃饭的,这一点关翊早就已经发现了,跟着他挨了几天饿的亲卫军此时也全都敞开肚皮吃着黄府囤积的粮食。

  黄松看着正在大吃大喝的关翊,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三百多人放开吃喝,他家积攒的那些粮食,眨眼间就没了大半。

  苏异喝着碗里的清粥,望向身旁士兵的眼神中透露着疑惑,他不知道关翊身边怎么突然就多出了两百士兵,尽管关翊解释是他们本就是江陵的士兵,只是在战乱中和关翊失散了,如今刚好找了回来。

  可苏异却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些刀盾兵军容整齐,而且一个个身强体壮,身上更是没有丝毫血迹,分明就是一支没有上过战场的军队。

  “难道说,这是关将军暗中留在这里的军队?可惜只有两百人,若是再多一些,或许……”

  苏异心中遗憾的想着,他能够感受出身边这些士兵都是军中精锐,尽管他们戴着最普通的皮兜,身上的甲也只是普通的皮甲,可他们的士气,却足以媲美荆州军中最精锐的校刀手。

  “将军,麦城城门开了,有一支军队奔城北小道而去。”一名被关翊安排在城楼上的亲卫军来到关翊身旁说道。

  “不好,难道是关羽开始突围了?不行,我必须立刻去救他们。”

  关翊一听,顿时心中一乱,他可是记得,关羽就是因为从小路突围,才被东吴给生擒的,自己既然来到了三国,还成为了关羽的孙子,自然不能再让这种悲剧发生。

  关翊扔掉手中的碗,起身让军队集合,一百亲卫军和两百刀盾手立刻放下手中的食物,拿起兵器集结。

  苏异也起身站在了军队旁边,他看出这些军队是每百人一组,自己无法强行融入,所以选择了站在旁边。

  关翊握着手中的长剑,本想说些什么鼓舞士气,不过看着全都满眼炙热望着自己的军队,关翊突然觉得,似乎没有必要浪费时间。

  “走,随我杀敌。”

  关翊让苏异将黄松绑在了府中,然后带着三百军队,直接趁着夜色,离开了乌扶邑,直奔麦城。

  夜色中,关翊很快就与一支东吴兵马相遇,这是一支百余人的巡逻队,他们发现关翊大军的时候,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关羽的军队已经被围在麦城中了,他们还以为关翊是荆州降兵,所以并没有太过防备。

  “你们是谁的部将?”

  为首的巡逻兵看了一眼关翊稚嫩的面容,有些好奇的问道。

  关翊本已经准备直接动手了,见对方发问,并且好像没有多大防备,心中不由一动。

  “我乃是糜将军麾下的军队,糜将军让我们前来帮助贵军。”

  关翊开口说道,他隐约记得包围关羽的,应该是东吴的都督吕蒙。

  “原来是糜将军的部将。”

  那巡逻兵并没有怀疑,看了关翊一眼后,领着巡逻兵继续巡逻。

  “看样子,事情比我想象中要容易,只是希望我那便宜爷爷和父亲别那么快被擒,不然的话……”

  关翊看着自己这三百人的军队,脸上露出苦涩之色,若是关羽他们已经被擒的话,自己这区区三百人,一旦暴露,还不立刻被这些东吴大军给生吞了。

  “继续前进。”

  关翊带着军队继续朝着麦城靠近,或者是东吴军队没有想过这个时候还会有敌人主动朝着包围圈中靠近,也或者是关翊的亲卫军身上那华丽的鱼鳞甲有些唬人,对于关翊自报的身份,这些东吴军队竟没有丝毫怀疑。

  很快,关翊就知道为什么会这么顺利了,因为他遇到了一支身穿荆州军战甲的军队,而旗帜上,赫然写着一个硕大的糜字。

  “原来糜芳狗贼竟真的也带着军队来麦城了。”

  关翊将手放在了剑柄上,眼中忍不住闪过一丝杀意。

第7章 糜芳反了?

  关翊强忍心中杀意,领着兵马小心翼翼的跟随在糜芳的军队身后。

  由于关翊的三百军队实在太少,所以并没有引起糜芳军队的注意,只是亲卫军华丽的鱼鳞甲,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

  关翊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让关皓等亲卫军躲入刀盾手中间。这样,勉强挡住了旁边军队的目光。

  此时麦城外,集结了数万大军。这其中,大部分是东吴军队,还有一部分,则是荆州降兵。

  由于荆州兵初降,也没有时间更换战甲。因此,此时的麦城外,如关翊这般身着荆州兵衣甲的军队,多达万人。

  “少将军,我打听到了,方才突围的,是军中主簿廖化,廖主簿往西北方向突围,应该是前往西城求援去了。”

  苏异悄悄从人群中走出,他刚才成功混入荆州降兵中,打听到了深夜突围之人的身份。

  “廖化?那个蜀汉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廖化?西城,莫非是要去找刘封求援?”

  关翊心中默默地想到,此时的关翊,虽然拥有后世的记忆,但也只能记住个大概。

  再加上书上所记载的东西也未必准确。因此,关翊也不敢完全依赖自己那残缺不全的记忆。

  “等等,既然关羽还没有突围。那么,我就应该想想,怎么救他们出来了。”

  关翊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在乌扶邑得知麦城有人突围,就下意识的认为是关羽突围了,结果急匆匆的带着军队就来到了麦城外,可现在深入敌人腹心后,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关翊反而没有了主意。

  看着周围毫无防备的军队,关翊心中,突然涌出一个念头。

  此时的东吴军队已经将麦城团团围住,并且安扎了简易的营寨,或许是自信关羽兵少,所以这些营寨都十分简陋,连最基本的鹿角、拒马都只是稀拉拉的竖了几道削尖的木桩而已。

  “关皓,苏异,你说如果我们现在火烧连营会怎么样?”关翊叫来关皓和苏异,低声说道。

  “火烧连营?”

  苏异眼中闪过惊骇之色,对关翊的大胆感觉到了震惊。

  “少将军,我们可就三百多人,虽然你麾下的这些军队都是精锐。可是……敌人可是有好几万啊。”

  苏异语气颤抖的说道,三百对数万,这根本不可能有丝毫胜算。

  关翊此时却显得很冷静,他看了看四周,说道:“不,谁说我们只有三百的,只要我们放火烧营,敌军定然大乱,到时候那些投降东吴的荆州兵,定然无法分辨我们,到时候一乱起来,我们就不止是三百人,而是上万军队。”

  “上万军队……”

  苏异咽了咽口水,听完关翊的计划,苏异竟生出了一种刺激的感觉。

  天空中,淡淡的星光闪烁,谁也没有注意到,一支三百人的军队,居然能够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

  糜芳坐在营帐中,他感觉到有些心神不宁,关羽一日不死,糜芳就始终感觉自己的脖子凉嗖嗖的。

  没有谁比糜芳更明白关羽的强大,现在的糜芳,就连睡觉,都必须安排数十个亲信守在床头,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办法安心入睡,一有风吹草动,糜芳就会被吓得惶恐难安。

  “关羽匹夫,是你逼我的。”

  糜芳的手微微颤抖着,他本是刘备的姻亲。原本,是万万不可能背叛刘备的,可关羽数次藐视于他,让糜芳心中逐渐生出了怨恨之心。

  可纵然如此,糜芳也没有想过要投降,直到关羽北伐,让糜芳负责整顿粮草辎重时,糜芳因为醉酒,烧了军中粮草,被关羽当众责骂后,糜芳又恨又怕,终于,生出了反意。

  “醉酒烧粮。”

  糜芳的嘴角,露出一抹苦笑,他哪里是醉酒烧粮,他是故意一把火烧了粮仓,因为粮仓里的粮食,大多数都被他换成了干草。

  糜氏是商贾之家,他的兄长糜竺曾是徐州首富,为了资助刘备,糜竺散尽家财,更是将妹妹嫁给了刘备,就为了能够由商入仕,成为真正的世家。

  跟随刘备二十余年,糜氏兄弟也算是任劳任怨,可随着糜夫人的逝世,糜氏兄弟的地位,慢慢发生了变化。

  糜竺空有高位,却无实权,糜芳被安排在关羽身边,虽有监军之名,但关羽是何等高傲的存在,就连刘备的命令他也不一定遵从,更何况他糜芳。因此,糜芳的日子,慢慢变得艰难。

  既然没有了权利,糜芳决定干回老本行,那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做些小生意。

  让糜芳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生意居然异常的顺利,他轻松以高价,将荆州的粮草,贩卖到了江东、交州,赚取了大批钱财。

  可民间的粮食又怎么能够满足糜芳的胃口,于是慢慢的,他开始染指军粮,由于行事隐秘。一直以来,都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这次由于关羽的突然北伐,糜芳贪墨倒卖军粮的事情险些暴露,为了防止暴露,糜芳只能假意醉酒,一把火将粮仓烧了,勉强蒙混过关。

  但糜芳知道,粮草的事情关羽一旦详查,肯定还是能够发现破绽的,所以,他怕了。

  惶惶不安的糜芳在收到东吴送上的劝降信中看到那些自己和江东、交州来往的信笺时,糜芳终于明白,自己其实早就落入了东吴的陷阱中。

  一直以来和自己做生意的,原来竟是东吴吕蒙,是他们,故意用高价购买自己的粮食,让自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首节上一节4/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