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07节

“娘希匹的,娘希匹的!我的天下第一师,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李润石和伍豪,他们现在一定是在笑话我吧!同样是黄埔生,为什么跟着他们走的人,一个比一个能打?为什么我会弄成这样?还不是你们害的!我养着的智囊,提拔的将军,全部都是饭桶、废物、胆小鬼和叛徒!第一师的这么多黄埔废物加起来,还不如一个林虎三!和蒋先云比,他们更是垃圾!要是巫山还在,要是他还能跟着我......”

戴笠撇撇嘴,在心里嘀咕道:“蒋先云也是跟着共党走的.....委座你果然是气疯了......”

常凯申自顾自地念叨着。

“昨晚,今天早上,我对记者说,我抓住了伍豪,抓住了李润石,匪共马上就要彻底完蛋了!大匪小匪,几十个大头目全都要完蛋了!呵呵......然后,才过了两个小时,你们却在这儿告诉我!其实完蛋的是我的剿匪部队!我的第一师,御林军!还有的是这几天在报纸上被吹成是文正公再世的伍成仁更是个天大的笑话!你叫我一会儿怎么面对外面的记者?我的脸都被你们这群废物丢光了!”

电台房里,所有人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陈布雷更是吓得尿都快出来了。

“嘀嘀嘀......”

一阵电报声传来,方才打破了宁静。

当电报员浑身发抖地拿出译好的电文,正要转交给陈布雷时,常凯申却一把夺过,看了一眼后,他张手将电报撕得粉碎,咆哮道:“伍成仁,无耻至极!”

当时的他,简直是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光秃秃的脑门都在冒青烟!

如果这时手边有一个毁灭地球的炸弹,他一定毫不犹豫地把引爆按钮按下去。

“我要毙了他,毙了他!”

这是胡宗南发给他“最后”的电报,算是在自己完蛋前,给常凯申一个下台的台阶。

在给委员长的电报里,已经清醒过来的胡宗南,在命人扔下一切重装备全面撤退逃跑前,突然“灵机一触”发了一份重要的电报给常委员长,点破了关键的真相:“委座,是49师的伍成仁出卖了我们,他背叛了校长,和匪共勾结!”

“所谓的包座大捷,活抓伍豪、李润石,全是伍成仁背叛后,与匪共勾结布下的惊天大骗局。”

这才是最关键的!

胡宗南打仗不行,但在“探明帝心”一事上,却是异常地清醒。

“绝对不能让委座背锅!因为委座背了这锅,一定会甩锅!而且是把锅往我这个败军统领头上甩!真接了这锅,那会死人的!”

“成仁兄,莫怪我不顾黄埔情谊!这事上你要是不“成仁”,我可就真的要“成仁”了!”

所以,先他一步败亡,还发了那么多“大捷电报”的伍成仁,就被胡宗南提前挂出来替委座“扛锅”了。

由于当时胡宗南急着要撤退,这份最后的电报电文,是明码向全国发放的。常委员长接到了,六十里外的包座大戒寺红军总部的电台,当然也收到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在自己彻底完蛋前,胡宗南毫不客气地先捅了师兄一刀!

此时,伍成仁和王天元两位,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追着伍豪哀求着.......

“伍主任,伍主任,看在黄埔师生多年的份上,拉我一把吧!我要入党,我要参加革命!”

王天元同样也悔过自新地大叫道:“伍主任,我醒悟了!我要弃暗投明,我要重新作人......”

****“小黄,为什么,为什么要我们做出这种剪刀的姿势!感觉怪怪的。”

“虎三兄,这么多黄埔同学能聚在这里,是非常地不容易的。难得的黄埔同学会!你整天板着脸,太过正经,太过严肃不好,轻松点,放松点.....只要你摆出这个姿势,未来一年里,你的炒黄豆我替你全包了!怎么样?”

当某个十八岁的小年青,不怀好意地鼓动林虎三摆出某个“中二”的姿势以便拍照需要时,曾经的第一旅旅部所在地大院里,整整一个连的“黄埔生”,排成四排,正在听训。

他们中,职务最高的右手吊着绑子的胡宗南,和伍成仁,以领头人的身份,站在这四排的黄埔生的最前列。正接受他们曾经的“伍主任”的“训话”。

也难怪这儿的黄埔生这么多。第一师是常凯申的起家之地,从师长到连长,所有的参谋,全是清一色的黄埔生!就连排长这一级别里,也有不少黄埔出身!49师这儿差点,但营团级以上军官,基本也都是黄埔生!

第一师连老窝都被董振堂余天云端了,全师上下所有的“黄埔人毛”,事后统计,只跑了一个叫张钟麟的团长当时他在松潘留守总部。董振堂和余天元率军围攻松潘时,他见势不妙,抢了匹马,跟着当地的藏骑兵一起西逃,逃到西康去了。算是全军覆没的第一师中,仅存的最后一根黄埔独苗。(此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杀妻张)

这么多的黄埔生聚一起听伍主任讲话,上一次经历这样的场景,大概是快十年前,北伐前的事了吧。

正面对着这群人讲话,讲解红军俘虏政策、宣传革命主张的伍豪,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另一个学生,终于经不住“一年炒黄豆全包”的诱惑,悄悄地走过来,站在他背后背对着他,然后举起右手,放在胸口高度,食指中指摆出个剪刀胜利的姿势。

几乎就在姿势摆出的瞬间,几台早就准备好的,二十一世纪产的摄像机,手机,数码照机,咔嚓咔嚓拍下了这一镜头画面。

由于这些21世界的摄像设备极先进,伍豪没有发觉后面发生的事。做了亏心事的林虎三羞耻地离开,那些手持相机的拍摄者也悄无声息地退下。而后,罗炳辉却大大方方地以“龙行虎步”的姿态走过来,不光是他,还有徐帅,刘帅,叶帅,聂帅等多人,排成一排,背对伍豪和“众多黄埔生”一起拍了个“合影”。

这一切,自然都是黄克安排的。

拍照的摄像师,是正好随胡宗南第一师采访的英国记者。胡宗南此人好虚名,本就爱找记者摆拍鼓吹,此番入川剿匪,也不忘记带上记者。这名英国记者跟着他从松潘长途行军赶到包座这一带。第一师覆灭时,这位英国记者倒是脑袋灵光,并没有跟着他一起撤退,而是很冷静地待在寨子的师指挥部里等着被红军俘虏他知道胡宗南所部大败肯定是条大新闻,自己留着不走可以在第一时间采访随后的“匪军”。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的洋人记者在某些地方还是很有勇气和节操的,比后来各种“发明”新闻的BBC后辈们不知高出几个公海舰队去。

红军俘虏他后也没有亏待他,而黄克的中二之魂,却在大胜后发作,在他的指使下,先是用两条哈德门香烟收买了卓部长,由卓部长出面要求这个英国记者帮忙拍些“胜利照”,英国记者当然是求之不得地答应了。

而后,也就有了这张名为“黄埔同学会”的照片的诞生!

不过这张照片,最后还是没有按黄克想法,被登在各地的报纸头条上。

原因是被发现的伍豪阻止了理由是污辱俘虏人格太甚。

黄克的作法,一是污辱人格,有违红军政策,其次也是担心这些照片放出去,委员长见了后破罐子破摔,不要这些人了.....

所以,胶片被当场销毁!

事后黄克还受到了“批评”,说他的作法违反了红军的俘虏政策。和他一起连带着被批评的还有被他说动一起胡闹的那些未来的元帅们。

幸运的是,伍豪同志销毁的只是胶片照,英国记者拍照时,黄克和卓部长,也拿着21世纪的照机偷拍了很多,事后在老帅们的配合帮忙隐瞒下,被偷偷地藏了起来这帮未来的元帅们当时虽然被伍豪训得直点头认错,但心里其实都爽得很呢。

相关的照片,在很多年后,被翻拍处理后,方才被冲洗出来公布于众。

此番围歼第一师时,各部队接到的指示,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俘其军官,而目的正是为了用这帮“天子门生”和常凯申作交换:比如交换被关押各地的共产党员,被俘红军等等。松潘-包座战役,红军取得了全胜。胡宗南集团的完全覆灭,意味着常凯申对中国西北的控制力完丧失。此消彼长之下,现在的红军在得到了第一师这个超级血包大补之后,战力几乎翻升了一倍!

而整个西北,与川北相邻的几省,国民党中央军在这儿机动兵力,此战后几乎归零。余下的,仅仅就是西北三马,杨虎城部这些“二三流”军阀。(1935年的“三马”势力此时并不强大,只是因为特殊的组织结构,加上地广人稀,可以击败却很难消灭的臭虫)

现在的红军,只要出川,很容易就可以在陕、甘、宁三地拿下很大的一片地盘建立根据。不光是如此,川北地区这边的这盘棋也完全活了。川北地区经过此战,不但中央军主力全灭,当地的各种地方势力,也被彭帅的红三军一举打垮。

川北此地,交通实在恶劣,大片无人区,易守而难攻。红军占了先手占据此地,只要留下一两千人左右的部队“游击”,就可以轻易地控制此地,令其成为紧连的甘肃南部地区的天然屏障。

要知道,整个川北地区,其实都是不适合大军驻扎和长期作战的。就算常凯申调动几万大军来川北,红军上千号人往山里一钻,光是转圈就可以把他们绕死饿死。因为这儿人烟少,难以筹粮,后方运输更是会把人逼疯胡宗南在松潘这一带能投入五万人,就已是其极限,但这也是占了有甘南支援的优势,但实际上也只能支持几个月,久了后勤也会被逼疯。

但红军马上就要出川,甘南入手。常凯申要进川北,只能从四川内调兵和运送补给,那可是要走更多更难的草地和大片无人山区的,比松潘甘南这一线还要糟糕的补给线。

更妙的是,历史上常凯申最后能挤走刘湘吞并整个四川,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下一年里,红四方面军南下和川军大火并的百丈关之战。那一战后红四方面军故然损失惨重,但川军同样也不好过,结果就是让常凯申摘了桃子。

而现在,常凯申压制川军的两大倚仗,川北的胡宗南部全军覆没!仅余下薛岳这么一条过江龙......

本已一半入口的四川,瞬间就成了含在他嘴里的夹生饭.......

首节上一节107/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