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61节

而作为此次战役重心的宁夏战线。整整五个军团,超过七成的红军主力聚集于此,从一东一南两条战线向银川平推。没有什么诡计,完全就是仗着兵多将广,以势压人的气势横推向银川。

当黄克来到西安时,红军的主力大军已打到距离银川仅有不足五十公里的距离。银川周边的各个战略要点,在前面的战斗中已经被各路红军先后拔掉。

如今的银川城,城内正规守军仅有35师一部,外加一个骑兵旅,总兵力不过一万四千人。此外还有数量多达三万的,紧急动员起来的“民团”。西北马家军,因为其特殊的组织结构,战时非常时期,紧急动员能力非常地强,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都是“很平常的事”,最极端时甚至达到了五抽三的恐怖比例。

由于另外二马都被甘南战线的红军拖住,为了求生,马鸿宾现在也是拼尽全力。急疯了的三马,最近也是疯狂地向常凯申求助。尽管此时的常凯申是非常真心地想帮三马一把,可是由于他在西北几乎无一兵一卒,又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派出主力入潼关亲自上阵,只想吃肉不想啃骨头的他,也只能再耍一些阴谋小聪明。

张学思嗤道:“知道吗?就在前几天,那个秃子居然向我哥传达了希望能和红军谈判,停止内战的意向。要我哥哥当中间人向李主席传递。”

“汉卿他不会又信了吧?”

“哼.......”

张学思以鼻孔用力地哼一声气。

“他想用谈判停战,给三马喘息时间,也给自己消化湖南的时间。”

黄克问道:“主席是怎么回复的?”

“他要他首先公开宣布主动停战,然后释放全国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战俘,以示诚意。”

“哈哈哈......”

张学思不屑道:“做大事而惜身,他骨子里还是摆脱不了上海滩青皮流氓坑蒙拐骗的本色。”

“我们东北军派系太多,除了于叔(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国三个军最忠于我哥哥,余下的那两个军......”

张学思皱着眉,用力地摇着头。

黄克道:“难怪他最近这段时间在湖南无所作为,原来钱都用来收买东北军了。他还在做梦驱使东北军和西北军为王前驱去打红军啊!”

黄克可以变着法子用合作的方式给东北军进行互利式的输血,但是要象常凯申这般,直接花钱收买敌方将领,却是组织关系不允许的。

“常凯申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和他做交易,那是以虎谋皮。”

两人在车上谈了一下目前的局势,黄克清楚地感觉到,张学思对东北军的现状,很是绝望。

实际上,东北军现在的状况,张学良也很清楚。这些年读了不少马列著作,又前后和不少共产党打过交道,再加上受身边的两个共产党(指解方和张学思)的潜移默化影响,张学良其实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军队里的问题根源。

他最近这么支持弟弟在东北军中拉拢年青人,搞小山头,无他,他想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新生的,脱离于原先那个土匪气息极浓旧体系之外的政治团体。而在和黄克相遇后,他现在也把主意打到了军校上。

东北军原来是有军校的,郭松龄所创建,张作霖时期,甚至一度用军校生逐渐地替代了军队中的旧军官,那时期的东北军是最接近现代军队的时代。然而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势力,要想改变旧有的利益分配体系,这过程都是要死人的。

郭松龄倒奉事件,就是当时新东北军和旧东北军间矛盾积聚到最后,大规模爆发的结果。一场奉军内部火并之后,相对进步新东北军势力被彻底摧毁,最后变成了现在这副比王家烈的“双枪兵”还渣的鸟样。

张学良在918后苦思良久的“治病”办法,就是在旧体系中寻找“新生的少壮派”加以培养。妄想利用这些“老军阀”们的子女和父辈的血缘继承关系,以不流血的手段完成权力的交接更替,从而达成改变东北军面貌的妄想。所以后来黄克找到他时,对他说想在西安建一所军校,大量招收东北军子弟时,他听起来才这么高兴激动。

张学思现在带黄克去看的,就是最近刚刚在西安市内,挂牌成立的“东北军校”。

这所东北军校目前大量招收来自东北的年青人,也包括不少军中的家属。“我哥哥是想军校校长用东北军的人,然后请红军那边派些教官和思想指导员进校。而我自己的看法,其实是老东北军的人,一个都不想用。他们身上的匪气太重,会把大家都带坏的。”

“想法是很好,可惜现实中明显作不到啊。”

“是的.......”

在张学思的叹气声中,车子开到东北军校所在地。其紧挨骊山,倒是选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宝地。黄克到达时,看到三百多名新招的学员,正在教官地带领下在操场上跑圈。

黄克自己不懂军事,这方面只是看个热闹。

“慢慢来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这群学员教育好了,把这里当成小黄埔军校,大不了白手起家,直接抛掉老东北军,以他们为基础,建立自己的基层组织。”

黄克说着对张学思伸出手。

“需要什么,向我开口。”

张学思点点头,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自己也该建立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山头势力了.......

“主席说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我终究不是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呢,终于也动了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利益群体的想法了........”

------------------

第106章中苏之间........

黄克在西安待了两天,主要的工作是审查评判过去两个月的布局在西安的进展状况。同时借着和杨虎城、张学良打交道的过程中,摸清二人的态度。

两人现在面临常凯申的政治压力很不小。杨虎城还好,毕竟是一方土军阀,在陕西这一带的根基很深,即使南京方面断粮卡饷,靠着本地的税收日子还能过下去。而且现在宝鸡成了和天水交易的物资集散地,从中抽税也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

张学良的情况就很苦逼了。榆林战役结束后,常凯申又对他断饷了,要不是前面的七百万法币饷粮先发了够他撑一阵,现在早就狼狈不堪。而如今被二次断饷,时间久了,没有自己地盘的东北军,也不知道能撑多久。

见面的时候,谈起财政,二人皆是头痛万分。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汉卿,虎城兄,你们得有自己的工业机器,生财工具。陕西这儿,土地贫瘠,你们在这儿纯粹靠向农民征税收粮,还有那一点点的商税,挖土三尺,最后又能榨出多少油来?”

杨虎城笑道:“元兴你就莫要吊人胃口了,看你的样子,一定是心里有数早有定计了”

黄克哈哈一笑,从怀里拿出厚厚一叠的方案,摆在二人面前。其中一份是陕西大地图,只是这份地图上,现在被人人工标出了一大堆矿物的名称。

“西安这儿,有石墨,金矿,蛭石。铜州、宝鸡这儿,更是好地方,有煤,有石灰,粘土石,尤其是宝鸡,地如其名,在太白,麟游这两县,金、银、铜、锌,什么矿都有,而眉县这里,更有硫磺矿!西安边上渭南、咸阳这两个地方,也是有铁有煤,什么都有.....”

杨虎城站起来,看着这份矿物分布图,眼神发亮。他伸出手,一把抓过黄克开发方案书,细细阅读。

黄克对张学良道:“我投资,两位出政策出人,把这些地下埋的好东西,挖出来,炼出来。”

“我计划在这儿投资建一座水泥厂,一座炼铁厂!一座火电厂。再加上上次说的军工计划,只要这些工程能搞起来,陕西这儿有自己小工业,那就等于养了一只能下蛋的鸡。”

黄克对张学良道:“汉卿你手下有二十万人!这二十万人不打仗长期闲养着不是个办法,有的时候,该下个决心了,而现在是个好机会。”

黄克所说的决心,就是“精兵简政”,裁掉部队大量吃闲饭的。其实这个话题,东北军入关后,早就频繁地被提起了。常秃子在卡饷,下层的士兵成天嗷嗷叫饿肚子,从前张学良是想裁裁不动,裁不了,因为一裁士兵就会闹事,而现在是穷逼一个的张学良,最怕的就是手下这些东北军闹事。

“你是说......”

“军产,分利!把矿山承包给你的部下去经营,把矛盾下放。”

黄克把头转向杨虎城,接着道:“开矿建厂的事,地盘是虎城兄你的,你地主之宜,理应分一份红利,汉卿这边,出人出力,拿一份辛苦钱。前期投入我全包,产出产品我全权收购!二位不须掏一分钱投资或还债,只须一方出地,助我摆平地方,一方出人,提供劳力即可。”

首节上一节161/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