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第25节

这时,朱环又直接在系统界面上,用三千五百两银子,兑换出了一小袋土豆,这也是朱环在回来时思考好的。

他原本是想着,郑和下西洋都还没开始,土豆还在遥远的美洲,后世土豆也要在明朝中期由西班牙人从南美带到吕宋,再由吕宋华人将其带回大明。

而最后,大规模种植也要到清朝康熙年间以后了。

这也直接成就了康乾盛世。

而这时,朱环将土豆带来,一旦朱元璋问起来,朱环都不知道如何解释。

所以朱环一直将这个计划给搁置下来了。

而今天朱元璋的这一席话,让朱环明悟了。

既然来到了大明,自己还带着系统这个bug,那么就一定要为大明的百姓做点事情。

至少,将那个所谓的康乾盛世变成真正的洪武盛世,难道不更好么?

第38章 我要开创洪武盛世

后世不少史学家都说过,中华五千年文明盛世有不少,但唯独康乾盛世是水分最大的。

当时的清朝,税赋可比明朝和历代王朝初期都要高很多,加上满汉矛盾,所以当时的百姓日子过的并不好。

要不是明朝中后期土豆红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引入,借助于这些高产农作物,康乾盛世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

而且自清朝建立以来,每一个皇帝都镇压过农民起义,这也是中华历朝历代的一大壮举,康乾盛世都有农民起义,这个盛世?

盛世个狗屁!

但是洪武爷可是真心受到百姓爱戴的,这个朱环今天白天的集市上就看到了。

百姓自发的拥护朱皇帝,这也证明了,这个皇帝是个好皇帝。

而自己将土豆这些农作物给推广出来,提高农作物产量,这样不仅能成就洪武盛世,百姓也能真正享受到盛世的福利。

至于之后的所谓康乾盛世,啊呸!

朱环心想,虽然我穿越在大明初期,但是既然我来了,那么我也要努力将大明后面那个朝代给直接取消掉了!

心中如此想着,朱环扛着袋子下了楼。

后院朱环买了不少的酒缸,朱环就在后院挖了不少泥土,将这一袋子的土豆,全部种在了这些酒缸里面了。

“嘿嘿,不知道等我将土豆种植好了,再当着黄老爷子的面,一个个砸开,让他看着这高产的土豆,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朱环咧开嘴笑了笑,心情终于恢复了正常。

然后,朱环在后院洗了个澡,心满意足的回到卧室睡了一觉。

忙活了一晚上,朱环躺在床上,就直接睡着了。

翌日一大早,朱环就醒了过来。

吩咐张旺福煮了一大碗面条,再加了个鸡蛋,朱环呼呼的大口吃完,就吩咐张软萌在店里照看着,自己便出门去了。

他直接来到了自己的酒厂,察看了一番酒厂的泥土,这些黄色的泥巴,本来朱环打算制作成窖泥。

虽然现在酒厂计划搁浅了,但是这黄色泥巴却也是上乘的粘土。

“行,这泥土很不错。”

朱环在检验了这里的泥土后,便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石灰厂,在石灰厂买了一批石灰和石膏,然后又去西市买了一批煤。

一直忙活到了下午,朱环才坐在车上,雇佣了一辆马车,将这些材料运回了自己的酒厂。

不过,此时的酒厂应该改名为水泥厂了。

所有的材料都堆积在了水泥厂内,而朱环此时坐在一旁,思考着接下来该如何进行生产。

石灰生产大致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干法生产,另一种则是湿法生产。

湿法生产相对干法生产相对先进,但是朱环在仔细思考了一番后,还是打算使用干法来进行生产。

毕竟干法生产对材料的损耗相对较少,只是污染稍微严重了一点而已。

但是此时的大明,朱环觉得也不会有所谓的环保部门来找茬,而且就自己这家水泥厂,也不会给温室效应带来影响。

想到这里,朱环就撸起袖子准备干了起来。

干法水泥生产法,其实就是先要做一个泥窖,然后将石灰,石膏以及黏土全部烘干,再全部倒入窖池内进行来回旋转。

在后世,朱环也见到过工地上有一种车子,车子后面是个可以旋转的空心桶,或者是一台像制作棉花糖一样的机器,可以顺时针旋转。

这两种设备都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立波尔窑。

而此时的朱环是肯定没有这个东西的,于是他打算直接将自己原先的窖池进行改建,直接雇佣人力进行搅拌即可。

虽然用时会慢不少,但是只要能生产水泥,解决此时的黄河溃堤,那么就是大功一件了。

朱环就一边思考着,一边在水泥厂内忙活,天黑了,便点起一把火堆,用作照明。

这么一干,就直接三天没有回到酒馆内。

三天后,酒馆内张软萌和张旺福已经焦急如焚了,他们今天直接没有营业,而是关着门在酒馆内商量,到底要不要去衙门报关。

但是此时可是大明,在这个时代,一个普通商人消失了,衙门会不会管,还是个问题。

于是二人在酒馆内急的团团转,特别是张软萌,直接眼睛一红,哭了起来。

“妹子,哭啥,俺们老板也是个聪明人,肯定是有事耽搁了,肯定没事情的。”

张旺福见张软萌哭了起来,其实心里也慌得一批,但是不得不安慰道。

张软萌想说啥,但是门突然重重的敲响了。

之后,门外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开门,我是廖镛,大白天的不做生意么?”

廖镛张旺福他们虽然只和这个男人只见过一面,但是那天也知道了,这个人是黄老爷子安排给朱环的侍卫。

据说还是皇上特赐的。

想到这里,张旺福面色一喜,朝着妹子说道:“咱们开门,这廖镛是黄老爷子介绍给朱环的,俺们将老板的情况告诉他,他一定有办法找到俺们老板了。”

廖镛站在门外,整个人都有些发懵,朱环到底怎么回事,这大白天的关着门干嘛。

那天朱元璋回宫,廖镛随后也跟着被召进宫去了,一直在宫里待到了今天,才被朱元璋给放了回来。

而一来这里,就发现酒馆都不开门了。

廖镛想着,突然,酒馆大门被打开了,露出了张旺福焦急的脸色。

“怎么了,这大白天的不营业,朱环呢?”

廖镛直接走进酒馆,发现整个酒馆就张旺福兄妹二人。

“你快去告诉黄老爷子吧,俺们老板已经三天没回来了。”

张旺福朝着廖镛说道。

“三天没回来了,你知道他去哪了么?”

廖镛赶紧问道。

“俺们要是知道,早就去找了,老板出去时,什么也没和我说,就吃了个早饭,人就走了,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了。”

廖镛也大惊失色,这可怎么办,这可是朱雄英殿下呀,他好好的,怎么消失了。

顿时,廖镛想起了无数的可能性,腿都发软了,他朝着张旺福两人说道:“这几天把门关好,别出去乱跑,注意安全,我立马回宫,告诉黄老爷。”

廖镛连忙跑出了酒馆。

张旺福兄妹听到廖镛这番话,整个人也都脸色大变,连忙将酒馆大门又关上了。

第39章 圣上震怒

廖镛十万火急的赶回宫内,而此时的朱元璋正在书房内批阅公文,黄三狗则靠在书房外的柱子旁,不时的打一下盹。

黄三狗听到廖镛急促的脚步声,凭借多年侍候朱元璋的习惯,知道如果不是有紧急情况,这些人走路不会如此急匆匆的。

于是,也不问廖镛有何事,直接尖着嗓子喊道:“廖镛求见!”

声音传到书房内,打断了朱元璋批阅奏折的思路。

怎么回事,今早咱就要他出宫了,怎么这小子又回来了?

朱元璋脑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是还是开口说道:“进来!”

廖镛连忙推开书房门走了进来,此时的他还气喘吁吁,但是还是说道:“皇爷,朱,朱环他,他已经三天没回酒馆了。”

黄三狗出于好奇,趁着门没关好,竖着个耳朵听着廖镛的汇报,结果听到一声暴喝。

“怎么,这小子三天没回家,他去哪里去了!”

朱元璋像是触电一般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公文都没来得及批阅了,脸上全是怒意和担忧。

“卑职也不知道,今早上卑职前去酒馆,发现酒馆大门紧闭,敲开门听到酒馆的张氏兄妹告诉我,说朱环从那天和你一起分开后,回到家,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门了。”

“结果就一直没有回来过。”

廖镛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混账小子!”

朱元璋怒骂道,但是随即心中又显出一股自责。

莫不是咱那天说了他一顿,给他泼了波冷水,他就?

朱元璋不敢想下去,连忙朝着廖镛说道:“走,咱们去酒馆去看看!”

“是!”

廖镛连忙跟着朱元璋走了出去。

等朱元璋走了,黄三狗站在书房外脸上也显露出一丝疑惑?

这个朱环是何许人也,为何老皇帝会对他如此上心?

黄三狗确定朱元璋出宫后,便趁着侍卫不注意,朝着东宫的方向走了过去。

……

酒馆的大门被再次敲响,吓得张软萌都从凳子上跳了起来。

“糟了,是谁在敲门,会不会是老板惹了事的事主找来了?”

张软萌这个年龄,正是青春烂漫,喜欢胡思乱想的时候。

廖镛说的那番话,在廖镛走后,张软萌已经脑补出了一部有头有尾的故事。

当然,这故事的主线不是朱环被乱刀砍死倒在血泊中,就是在荒山野岭被野狼咬死,反正不是啥好事。

以至于现在的张软萌已经神经高度紧张了。

张旺福本来还没想那么多,被张软萌这么一提醒,也有点吓到了。

“别开门,等我!”

张旺福朝着妹妹嘱咐一句,转身跑到了厨房,拿出了一把菜刀出来。

首节上一节25/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