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第5节

朱元璋微微有些诧异,为了粮草的事情,他可是找中书舍人刘三吾,吏部尚书詹徽以及户部尚书赵勉三人讨论了好几天。

一直都拿不出个像样的法子。

现在听到大孙子说有法子,朱元璋来了兴趣。

不管这法子有没有用,能开口提出法子,这就是不错的表现了。

于是,朱元璋微微直起身子,满脸期待的准备听朱环到底有什么高见。

朱环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道。

“刚才听老爷子你说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朝廷现在没钱,而解决没钱的问题,关键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

“而此时蒙元大军压境,开源肯定是不行了,只能节流,也就是将一两银子掰成两半花,用最少的钱,将最多的粮草筹集到北方去。”

“开源节流!”

朱元璋听到这四个字,心中赞道。

咱大孙子行呀,仅凭这四个字,这清晰的思路,就算后面的建议都是废话,也比不少朝廷要员要强不少了!

第6章 占城和吕宋

朱环看着朱元璋仔细说道。

“刚才听老爷子说要筹集粮草,那么说明仅凭库房仅存的粮食,是完全不够此次率军北征的,肯定还需要购买粮食。”

朱元璋听到这话,点了点头,心道。

不错,咱大孙子思路清晰,这几年又是水患又是土司叛乱,朝廷库房的粮食早就捉襟见肘了。

而且这些粮食还要预防不时的灾患,不能全部都调出来,因此只能去市场购买粮食了。

朱元璋心中想着,而朱环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而由于这几年粮食紧缺,朝廷直接上市面上购买粮草,势必会引起粮食价格上涨。”

“而目前一石稻米也要将近三吊半洪武通宝,也就是2.2两白银,即便是粟黄米一石也需要一吊半洪武通宝,1.2钱白银,一石米也就120斤而已,粮食比起五年前可是涨了不少。”

说到这里,朱元璋也心有同感。

“是啊,淮北水患,江淮一带历来都是粮食重要产地,三年前的水患,咱......朝廷免除了淮北一带两年税,但是紧接着云南土司叛乱,朝廷率军南下,又筹集了一批粮草。”

“这大明的粮价也就涨上来了,这次如果在找民间买粮,先不说库房银两够不够,仅仅是朝廷大肆买入,恐怕咱大明的老百姓也会被这高涨的粮价给拖累死。”

“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好日子,这大白米饭又没法吃了,这也就是为啥刘三吾极力反对购买粮食的原因,咱,咱大明皇帝也支持刘三吾的这个建议。”

朱环听到这番话,心中很是感慨。

大明,至少此时的洪武爷,是这所有朝代最关心老百姓生活的皇帝。

洪武爷对老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可是体现在具体施政措施上的。

杀贪官啥的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

就拿收税,洪武爷也是收税极低,只有三十税一。

并且鼓励农民垦荒,荒地开垦后,等荒地开始产生粮食后,朝廷才会征收赋税。

还兴修水利,对奴婢的使用也有极其严厉的限制。

各级官员奴婢都有限制,没有品级的民众,无论是地主还是商人均不可雇佣奴婢。

多余的奴婢全部释放为良民,给与田地用于生存。

这些举措,无不体现出洪武爷对百姓的爱戴。

这也让天下百姓真心拥护这位大明开国皇帝。

此次卖粮,洪武爷也处处为百姓着想。

朱环有时还真感谢这穿越的,让他来到了这个爱民如子,体恤百姓的洪武朝!

让他看到了这历史上唯一一个乞丐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将百姓放在心里的皇帝,洪武皇帝朱元璋!

想到皇帝连北伐蒙元,都要担心劳民伤财的购买粮食会不会影响百姓的生活。

朱环深吸一口气,决心将自己的建议提出来了。

“咱大明皇帝体恤百姓,真是老百姓的福气呀,但是蒙元压榨咱汉人百余年,咱们不能就因为生活苦点就让这群鞑子逍遥法外!”

“而且,这购买粮食,不用只盯着咱大明这块土地,其实还有不少地方,粮食可是丰富得很,而且人家还求着咱大明去买呐!”

朱元璋听到朱环这番话,愣住了。

“不会吧,这世上还有嫌粮食多的地方,在哪里,告诉咱,咱去买,全给他买来。”

朱元璋心想,这八成是咱大孙儿异想天开吧,这世上还有愁粮食多的地方?

咱们天天为粮食发愁,咱大明百姓饿肚子的可还有不少。

要是真有这地方,咱全给他买来,让咱大明百姓天天吃,顿顿吃大白米饭,吃到饱。

朱环笑道。

“当然有,老爷子,你可知道咱江南一带为啥是粮仓么?”

这朱元璋自然知道。

“这咱肯定知道,这江浙一带粮食一年可以种两次,收成两次,山东河北一带就只能种一次,同样的田,人家可以多种一次,自然粮食多呀!”

朱环回道。

“老爷子也知道江南水乡稻米一年两熟,那你可知有地方的粮食可是一年三熟么,并且人家那里不仅粮食可以收成三次,那树上还有数不尽的果子。”

“那里的人不用劳动,饿了爬树上摘果子,想吃肉了,海里随便一网就是数不尽的鱼虾,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全成了懒汉。”

朱元璋哈哈笑道。

“大孙子,你这是自己做梦想到的地方吧,这天下那里有这么好的地方,咱大明可是占据了天底下最富庶的地方,咱们的老百姓也有吃不饱饭的,洪涝来了,瘟疫来了全家人饿死的。”

“要真有这地方,咱拼了这把老骨头都要把他抢来,让咱大明百姓去那里种粮食。”

“不,老爷子,这地方已经有不少大明百姓去了。”

朱环认认真真的说出了两个字。

“吕宋。”

紧接着又说了一句话。

“还有一个地方和吕宋差不多,但是咱大明没发现他有多好,安南发现了,那就是占城。”

“吕宋,占城!”

朱元璋重复了这两个地名,他说道。

“这两地方这么好么,那为啥这两地方还这么弱小?”

朱元璋还是不信,吕宋他知道的不多,但是占城他可是了解的。

占城国的使节都还在鸿胪寺安排的会馆里住着呢。

如果占城真的粮食这么充足,为啥还会被安南国不停的蚕食?

朱环笑道:“老爷子,咱不是说过么,这两国家的老百姓可都是懒汉啊,咱老祖宗不是说过,多难兴邦,他们就是地方太好了,大家都成懒汉了。”

说到这里,朱环看到朱元璋还是将信将疑,便说道:“老爷子回去可以去了解下,我相信朝廷肯定有人能联系这两地方的人,问问就知道,那里粮食是不是一年可以三熟,树上是不是全是果子。”

“好好,咱回去问问,就知道咱大孙子是不是在哄咱开心了。”

朱元璋虽然还将信将疑,但是心情已然大好,他喝着酒像是在听晚辈讲故事一样,追问道。

“那就算那里粮食多,又如何呢?”

“咱们怎么好过去买,咱们可是宗主国,他们可都是番邦,总不可能咱堂堂宗主国还要找人家买粮食吧。”

朱环说道:“当然,咱大明还是要脸面的,自然不要主动去买了,但是这两国国情不同,咱们可以分开来对付。”

说着,朱环给老爷子倒满了酒,并且朝着老爷子挤了挤眼,脸上全是咱有计谋的表情。

第7章 安南和占城

朱元璋看着朱环这挤眉弄眼的样子,不由的笑了起来。

“你这娃,古灵精怪的,看着老实,心里肯定满肚子坏水!”

朱元璋笑骂了朱环一句,但是心里却开心的紧。

老人都喜欢老实一点的儿子,但是却喜欢皮一点的孙子。

孙子调皮捣蛋,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老人都是嘴上骂骂咧咧,心里却喜欢的不得了。

朱环笑嘻嘻的给朱元璋倒了一杯酒,说道:“这个占城国,就在安南国南部,一直以来都受到安南国的威胁。”

“娃,这安南国虽然威胁了占城,但是占城也不是省油的灯,洪武二十一年,这安南国新上任的国王胡季大举攻打占城,结果被占城国王制蓬峨狠揍了一顿,这胡季差点就战死了,还是我大明朝皇帝从中调停,才让他们两国休战的。”

朱元璋对安南国和占城国的情况还是了解的,毕竟这两国都在想办法抱住大明的大腿,常年都派着使节在大明京城,就像要大明偏向他们一点,这样就好打着正义的旗帜讨伐对方。

但是朱元璋可是战场上一路厮杀下来的,怎么会不了解他们的心思,于是一直都是一边二十大板,不偏向谁,以至于两国一直僵持不下,却又拿对方无可奈何。

可是,毕竟此时的通信都是靠驿站,一条信息从安南占城传到大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而且这样的番邦蛮夷,我大明皇帝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

就像后世,咱们会时时刻刻关注安哥拉的信息么?

不过作为后世来的朱环,他知道此时安南国和占城的情况。

于是,朱环说道:“黄老爷子,你说的也是洪武二十一年的事情了,现在过了几年了?”

“此时的占城和安南已经情况不同了,占城的国王制蓬峨已经死了,而此时占城内部政局不稳,新任国王阁胜是趁机篡位上来的,于大将军阿答关系不合,相反,安南国这几年整顿朝政,大权彻底掌握在了胡季手上,只怕安南此时已经准备和占城再次开展了。”

朱环其实还知道,占城这个国家就是在洪武年间彻底灭亡的,而在之后成祖朝,朱棣在得知占城被灭后,大举南下讨伐安南,至此,整个越南大部分地区,都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

朱元璋眼睛微微眯着,看着朱环,内心满是惊讶。

“大孙,这番邦蛮夷的事情你如何这么清楚,这三年我可没见你出过应天府,你是如何知道的这么清楚的?”

朱环笑道:“黄老爷子,咱可是开着酒馆呀,我平时没事就喜欢偷听那些顾客喝酒聊天的,所以我就知道了!”

朱环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了过去,朱元璋也不在这问题上追问,他现在就想回去问问鸿胪寺的人,此时的安南和占城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真是这情况,朱元璋可要鸿胪寺那边敲打敲打安南国了,这个占城好歹也是咱大明的番邦,如果就这么被安南给灭了。

那其他番邦会怎么看待大明这个宗主国?

这虽然只是两个小国的战争,但是也是关系到咱大明颜面的事情!

不过,此时朱元璋还是有个疑问,这两国开战,跟咱们买粮食有啥关系。

“大孙子,这占城如果真的要和安南开战了,那跟咱们筹集粮草有啥关系?”

朱环说道:“当然有关系了。”

“这占城国现在内部君臣不和,肯定不是秣马厉兵,君臣团结的安南国的对手,而且此时的占城国国君肯定是十分希望大明能够插手进来。”

“不仅帮他们敲打下安南国,还希望大明能够承认阁胜的国君地位,而这个占城国别的不多,就是粮食多,咱们只要愿意和他们谈,要他们多进贡,这占城国的使节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能用纳贡换取国家的和平,对占城国君臣来说,也都是极其愿意看到的事情。”

“纳贡!”朱元璋说道:“目前占城国每年纳贡三百颗象牙,一千斤玉器,三百两黄金,一万两白银,这钱不算多,但是对于一个小小的占城国来说,已经是极限了吧。”

首节上一节5/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