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第60节

最近几日,张软萌心情倍儿好。

随着科举日趋临近,这皇城根下的士子越来越多。

士子们偏好附庸风雅,不差钱的学柳耆卿夜宿秦淮河畔,钱不多的则学李白饮酒作诗。

而饮酒作诗,除了长安街的那些大酒楼,便要数朱环的这大明洋河酒馆最有名气了。

以至于这段日子,大明洋河酒馆每天都是客满,一群长袖儒衫士子们,坐在这酒馆里,时而饮酒作诗,时而背诵一下四书五经。

张软萌可喜欢这些文化人了,于是没事便编排一下朱环,劝他要他找下黄老爷子,给他弄个农籍,要他也学下这士子文人,去参加下科举。

朱环就当她在放屁,压根没搭理她!

今日一大早,那艳阳高照的日子,街上更是喧闹异常。

不仅仅是士子文人群集皇城,更有那吕宋国的华人使团先遣队的人员已经抵达大明,并上报鸿胪寺批准,准许入京。

这可是长脸面的事情呀,以至于这帮在朱环酒馆喝酒的士子们更是像是磕了春药一样,一个个口若悬河。

什么华夏振兴,山河复宋,万邦来朝,贤君兴国之举之类的。

听得朱环都脸麻了,看来古往今来,这拍马屁可都是基因传下来的。

等等,什么山河复宋,这可是大明,可不是那挫宋!

朱环听得都要社死了,但是这张软萌的眼睛却在冒星星,不时在朱环面前嘀咕道。

“这有文化就是好,说话都一套一套的,听不懂!”

听不懂还在这夸!

朱环更是无语了,看来古往今来,女人追星真是基因传下来的。

朱环在这里心中不停的瞎嘀咕,而刘三吾此时却和黄老爷子一起走了进来。

朝着还在发愣的朱环轻声说道:“小店家,在想什么呢?”

朱环被刘三吾突然的到来吓了一跳,这时才发现刘三吾和黄老爷子过来了。

不过,当他看到这两人的装束时,整个人也都乐了。

原来,黄老爷子和刘三吾今日不仅穿着普通,还每人戴了个大帽子,这帽檐都将脸给遮住了大半。

见到这换这乐呵的样子,黄老爷子没好气的说道:“砸了,咱这样子好笑是么,不许笑!”

刘三吾也解释道。

“此时科举在即,这士子太多,我们这些朝廷官员出来,一旦被士子发现了,肯定会引起喧闹,所以我们只能这样乔装出行了。”

其实这也是刘三吾找的解释而已,关键是这年头,不少士子可是都看过朱元璋的画像的,要是被这帮士子给发现了这里面坐着的是皇上,那可不就穿帮了。

朱环憋着笑,连忙表示我懂,我懂。

不就是和后世明星网红出门一样么,怕被粉丝知道,就乔装一下而已么。

朱环连忙朝着朱元璋二人说道:“那我们去包间坐着,你看成么?”

朱元璋点了点头,朱环连忙带着他们一起去了一间包间。

等进入包间,朱元璋连忙将帽檐给摘了,骂道:“这大热天的咱戴着帽子,这在大街上走着别人都以为咱是傻子,是么,三吾!”

谁是傻子,我可不是!

刘三吾心中腹诽着,但是嘴上还是笑着说道:“老爷子,这也是没办法,谁叫你要嚷嚷着见大孙子,哈!”

朱环听到这话,笑着朝着朱元璋回道:“老爷子,这时间你要是不方便出门,那就直接叫人来招呼一声,我去皇宫里见你不就得了,何必硬要这样出来呢。”

话这么说着,但是朱环也心想,自己认识黄老爷子这么久了,还没进过皇宫呢。

“哼,你以为咱不知道你想的,你想去皇宫见见世面是么!”

朱元璋毫不客气的揭穿了朱环的真面目,不过转念一想,还是说道:“咱知道你心里想的,等有时间,咱找皇上拿个恩准,带你去皇宫见识见识!”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

朱环知道自己心里想的啥被揭穿了,但是也不尴尬,而是从张软萌手里接过酒壶,给朱元璋二人倒满酒,然后打开包间的窗户,让夏日的凉风吹了进来。

这凉风一吹,顿时朱元璋和刘三吾都心旷神怡,朱元璋更是笑着说道:“今天过来,是三吾有个问题想考考你,是吧,三吾!”

刘三吾点头称是!

朱环这时也坐了下来,闻言笑道:“刘大人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便是,不过我就是个商人,才疏学浅,还是别让刘大人笑话即可。”

刘三吾特别满意朱环的一点,就是他的谦虚,于是他带着一脸希冀的朝着朱环问道。

“不知小店家如何看待,奇技银巧这四个字!”

ps:今晚还有两更,晚上更新。

第88章 问法错了

“奇技银巧?”

朱环听到这四个字,便坐了下来,沉吟道:“单论这四个字,很明显就不是什么好的意思,儒学里面已经把这四个字给批臭了。”

“那小店家的意思也是觉得这奇技银巧不是什么好事对么?”

刘三吾心中咯噔一下,心道,看来朱环也不认可这奇技银巧罗。

他看了一眼朱元璋,发现朱元璋还在低着头,脸上没有浮现出任何表情。

而这时,朱环却又缓缓说道:“你直接拿出这四个字出来问,那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罗。”

“但是,如果你将这四个字换一下,换成格物强国,那肯定就是好事了。”

“意思一样,但是问法不一样!”

格物,就是科学的意思,在这个年代,还没有科学两个字,而古人喜欢用格物,代表研究科学技术。

朱环瞥了刘三吾一眼,最终说道:“所以我不知道刘大人是只问这奇技银巧四个字,还是问其后面的意思,如果是后面的意思,那么我格物方能强国!”

朱环心中想道,你都拿出个贬义词来问了,还能怎么解释呢!

“对,技术强国,大孙子,咱问的就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这时抬起头看了刘三吾说道:“你刚才那话题就好比直接问咱大孙,当个暴君是好事么,这当然不是好事!”

“咱们应该问的是,当皇帝是好事么,这样才能有讨论的余地吧!”

“对,我问的就是这个意思,刚才我说茬了。”

刘三吾嘴上虽然如此说着,但是心里却暗骂道,那奇技银巧四个字不也是你孙子提出来的么,这下反倒是我的不对了!

但是刘三吾哪里敢把这心里话说出来,只好自认倒霉,将屎盆子扣在自己头上了。

朱环听到朱元璋这话,便说道:“我明白了,黄老爷子和刘大人今天来问的应该是格物和道德的问题吧。”

“咱们到底是依靠格物治国,还是依靠道德治国是么?”

“对,就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眼睛一亮,他心里的意思其实就是这个,但是一直不知道该如何讲出来而已。

“那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格物和道德教化并举!”

朱环随口将这结论给总结了出来。

这对于朱元璋他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很难解释,但是在朱环这个后世者看来,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

朱环见他们都还懵着,便解释道:“我们人活在世上,可是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

“所谓物质生活,便是衣食住行,精神生活便是学习,娱乐等。”

“而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但是确有先后顺序。”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生活是首位的,精神生活是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存在的。”

“因此,我们先要保证民众物质生活,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以后,再用道德去教化民众,而提高物质生活的最佳手段就是格物。”

“也就是你们刚才问的奇技银巧!”

朱环一口气将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先满足百姓的吃穿,在用道德教化百姓!”

朱元璋直接将朱环的这番话总结了出来,之后看向了刘三吾。

刘三吾则直接愣住了,他被朱环这番话给震惊了。

他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在朱环这里被他的观点给洗礼了,但是他这次彻底发觉,朱环的不同之处。

“小店家,你这观点真是你自己的理解?”

刘三吾深吸一口气,完全忽略了身边的朱元璋,而是直勾勾的看着朱环问道。

“是啊,这很浅显的观点,很难理解么?”

朱环觉得刘三吾的反应有些过度了。

“小店家,这哪里是浅显的观点,你这分明是明君治国之言呀!”

刘三吾直接大声说了出来,这时他才反应过来,身边还有个朱元璋,洪武爷!

“皇,黄老爷子,小店家这言论可是帝王治国之言,而且还是明君才能说出来的。”

“小店家可是将五经钻研到了极致,才能将春秋里的这句话如此完美的解释了出来!”

“相比起黄子澄他们这些大儒,小店家对儒学的领悟,完全超越了他们这些大儒!”

刘三吾朝着朱元璋说道。

“哼,他们算什么大儒,咱大孙子这番话,可比那奇技银巧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朱元璋冷哼一声,鄙视道:“他们只看到奇技银巧,却不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朱环这时才恍然大悟,他问道:“黄,黄老爷子,这,这奇技银巧是黄子澄他们提出来的?”

朱环可是知道,昨天来这里喝酒的那个苏州府试泰首黄圭,可就是黄子澄的儿子!

而黄子澄好像还是朝廷里面的一个大儒呢!

“怎么不是,提出这次科举考题就考奇技银巧,这不分明就是说你这水泥就是奇技银巧么!”

朱元璋愤懑不满的骂道。

朱环这时明白了,他们之所以今天特意来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意思了。

这下,朱环可要重视起来了,他知道,在整个华夏历史里面,这帮文人,自从程朱理学兴起以后,就不注重格物了!

于是,朱环便继续说道:“黄老爷子,刘大人,我认为如果将水泥称之为奇技银巧可是不对的,这奇技银巧是无用的东西,而水泥可是造福百姓的!”

“我们要区分奇技银巧和真正的格物,我更愿意将格物称为科学,一切能提高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手段,都是科学!”

“如果没有铁犁、没有活字印刷、没有造纸术的发明,那么现在会有这么高的粮食产量么,会有这么多的书籍么!”

“这些发明,就是有用的格物,就是科学,而我们治国,需要这些科学,用这些科学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当大家吃饱穿暖了,才能静下心来读书,才能有力气保家卫国!”

“如果他们认为这也算奇技银巧,那不如让他们吃饭别放盐,或者继续吃古人吃的糙米,饿几天,看还能静下心来做学问么!”

朱环越说越心里来气!

首节上一节60/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