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从枪挑邹氏开始 第190节

一座金碧辉煌,高耸巍峨的大殿内。

天子刘协身着龙袍,高居首位,看着堂下武百官朝拜,他却是强颜欢笑,挤出些许苦涩的笑容。

因为,因为这群大臣一多半都是张绣手下,根本不听他刘协召令,可却担任他大汉官职,而他却无能为力。

这让他怎么笑啊!

谁他妈说张绣是忠臣的?

丫的,出来,朕保证不弄死你。

他自从到了襄阳,就整日待在张绣给安排的宫苑内,别说想一展宏图了,去茅房都他妈有侍女跟着,和在许昌遭遇相差不多。

甚至说,他到这里之后,除了在朝堂可以见到跟过来的一些大臣,其它时候根本看不到,这段时间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准奏,准奏。

或许唯一的好处就是,吃的比在曹操治下吃的好,想吃啥吃啥,可生活范围就那几座宫苑,太鸡儿烦了。

此时,殿内。

立于天子侧手边、位于百官之首的张绣阔步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本请奏。”

“爱,爱卿无需多理,说来便是。”刘协憨笑,眉宇间略带讨好,他已经习惯了自己这种身份,或者说从董卓开始都就在习惯。

快十年过去了,他还是如此。

因为至于如此他才能有价值,才不会被杀害,唯一变化的可能就是他长大了,有了一颗想去反抗却又不敢反抗的心。

“陛下,臣久闻天下各州郡百姓疾苦,民不聊生。其中原由众多,却多因董卓奸臣私铸小钱开始。”

“而今,各州郡治下百姓深受其害,万钱难购得一斛口粮,无数百姓易子相食,可谓是惨无人道。”

“因此,臣以为,当废除五铢钱,改铸新币,从新调控市场,稳定民生,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另我大汉再度繁华富庶。”

张绣声音铿锵有力,神情凝重。

现如今荆州虽没受其祸害,可最多一两个月,荆州也会被带入通货膨胀行列,到时候苦的还是天下百姓,用麻袋买米绝非空谈。

“废除五铢钱?”刘协一愣。

不等刘协答话呢,董承却是沉声喝道:“张丞相,五铢钱乃先帝发布,岂可轻易废除?更何况五铢钱遍布四海,一旦发布新币,只会让货币更加混乱,你居心何在?”

张绣看了董承一眼,神情阴冷,这逼好像没认清自己的地位嘛?自己给他留个卫将军,丫的他还真把自己当将军了?要不是天下人知晓他护送刘协来的荆州,自己早废了他。

“董将军,汝可知如今豫州一斛粮卖多少钱呼?两万钱都难买到一斛粮,比盛世翻了百倍不止,若荆、扬不加以调控,最多两月,荆、扬将同样如此。”

“届时货币混乱,如此难道就是董将军的用心么?又或者董将军盼着天下混乱,民不聊生呼?”张绣站在道德最高点,直接抨击董承。

“你,你满口胡言,末将忠心耿耿,岂会盼着天下大乱?”董承红着脸辩解着。

“既然没有,那你可知董卓在长安时,一斛粮售价二十万钱?你莫非是想我荆州步其后尘?”张绣再度质问道。

“你,你。。。”董承气的身子发抖。

这,这逼简直就是强词夺理。

“爱卿,这更换货币兹事体大,要不我们择日。。。”刘协弱弱说着,

可不等他说完,张绣皱眉冷哼了声,“陛下,更换货币乃势在必行,而且要快,不然荆州动荡,汉室不稳啊。”

“可是爱卿,钱币从铸需要拓版,而且所需极大,恐怕。。。”刘协声音不是很大。

“陛下无需担心,钱币微臣早已经拓印完毕。”张绣直接堵死了天子的话。

张绣清楚,货币不进行改革,那他对外出口货物太吃亏了,等于商业无法发展,只能自产自销。

简单来说,钱币没人管控,就如同后世美弟弟天天印钞票,让世界人为他们买单一个道理,所以想发展商业,他必须先统一货币基础,而且是其他人没法私造的货币。

只要荆州、扬州经济能力够强,那他们也得想办法用黄金和自己的钱等价兑换,如此他才能从中获利,同样才能赋予新币价值。

“既如此,那就准奏吧!”刘协看着张绣那凶恨的眼色,不由有些惶恐说着。

“谢陛下。”张绣嘴角勾起,“对了陛下,如今秋收结束,各地官吏州牧按理该上缴税收,还望陛下下旨收缴,从而充填府库。”

“自然如此,此事就交给贾爱情去办吧。”刘协脸色露出笑容。

他心里苦啊,很烦躁,你丫的直接以天子诏下旨便是,非得装成忠臣模样?

“臣领旨。”贾诩俯首道。

说完,他看向了张绣,收缴税赋可是好注意,其他诸侯不交可以,但是刘璋刘备不交他可是有理由出兵的。尤其是刘璋,这逼富得流油,必须多交。

之前曹操掌帝,二人相距甚远,不交无所谓,可他荆州毗邻益州,你不交个试试?不交弄死你,而且益州有民数百万,今百万户。

一户单单税收就是400钱,也就是四亿钱,而百万户需要缴纳口粮千万斛,这还只是最少的税收,张绣倒想看看刘璋这逼准备怎么搞。

“陛下,臣启奏。”陈群阔步出列,“这是臣梳理的大汉律法,改良了多处不合规之处,还望陛下批准新律。”

“爱卿辛苦,准奏。”刘协有些惶恐说着。

接着,见张绣侧退一步,刘协隐隐松了口气,急忙道:“诸位爱卿,若无本启奏,就先退朝吧。”

随着众朝臣恭送之声,刘协拖着疲敝的身躯回皇宫去了,索性皇宫修建了几座庭院,凉亭水榭都有,不至于无处安身。

第256章 废五铢钱立华夏币

当日,朝会后。

刘协虽然再度归隐深宫,可荆州官吏却是忙的不可开交,无数的皇宫骑士,也就是荆州兵开始发布诏书。

一时间,荆州各地,无数诏书飞速传达,一匹匹战马狂奔各地,然后各地官员又以最快速度传达下去。

次日,大清早。

荆州各郡县官吏统一派人发布诏书,各地告示栏处,随着骑士狂奔过来后,无数已经完成秋收,松了口气的百姓聚拢过来。

告示牌旁边,因为百姓多数不识字,分别都有士在那解读。

“废除五铢钱?”

“好端端的干嘛废除五铢钱?”

“这无缘无故废除五铢钱肯定又会让市集上东西卖价不一,到时候吃亏的肯定还是我们百姓。”

“就是就是,当年董卓当朝,推出小钱,他虽然享福来的,可却让天下百姓跟着遭罪,用心险恶。”

一时间,使用五铢钱大半辈子的男女老少都是有些接受不了,纷纷议论有些抵触,毕竟历届推广新币全都是他们老百姓吃亏。

尤其之前董卓推广小钱,直接坑害了无数洛阳百姓,让无数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以至于饿死无数百姓。

听着周遭谴责的声音,一个人打扮的青年高抬双臂,神情凝重道:“诸位,废除五铢钱乃是张丞相所为。”

“而张丞相一心为民,不仅减轻了无数苛捐杂税,还打压了地方作恶的官吏,世族,其真心为百姓做事,我等有目共睹。”

“此番张丞相虽然没有解释为何废除五铢钱该用新币,可吾等身为其治下子民,不正应该在此关头鼎力相助么?”

语出,原本嘈杂的声音变得寂静。

这个寂静足足持续了好一会,此时一个壮年牵着个小女孩,用着那嘶哑般嗓音道:“说的没错。”

“张丞相一心为民,若没有张丞相,吾与小女恐早就饿死荒野,而荆州无数百姓想来也皆是如此。”

说到这,那壮汉虎目发红,铿锵有力暴喝道:“诸位,丞相一心为我等找想,若连吾等都不信他,天下又有何人信他?”

“更何况,吾性命都是他救得,就算是他诓骗与我,那吾亦心甘情愿。”

随着二人说完,众人羞愧低头。

张绣一心为他们找想,想办法降低他们税收,想办法给他们提高岗位待遇,甚至修桥造路不但给工钱还提供午饭。

这些不说,原本荆州也被天下乱世冲击,无数百姓苦不堪言,可自从张绣到来,先是打击盗贼,灭豪强,定世家。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张绣给他们争取到的,可他们却不断质疑。

“说的没错,其他地方吾等管不到,可荆州八郡,乃张丞相福泽之地,若吾等也无动于衷,岂不让丞相寒心呼?”

“丞相要换,那自然为我们好。”

“丞相恩入再造,区区钱财,身外之物,就算弃了又何妨?”

一时间,群情激奋,众人你一眼我一语,一个个面红耳赤,或许是因为刚才他们的怀疑更是令他们羞愧难当。

当下他们只有一个念头,

与张绣共进退,生死与共。

“乡亲们,三日后方才更换货币,走,我们先归家收拾银钱,绝不会让丞相寒心。”一个老者高呼道。

而此等场景,遍布荆州各地。

其中,南阳郡,新野各地,那些百姓在看见是张绣上书要更换货币后,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皆自发组织换币事宜。

因为新野百姓最拥簇张绣。

丞相府,

张绣看着各地呈递上来的书,心中多少松了口气,因为百姓还是支持他的,更换货币世家自然不愿,有人支持他甚是难得。

这种欣慰感,足矣抵消一切疲敝。

只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最起码有人与他共进退。

“主公,新币已经运往荆州各地,三日后应该可以正常进行货币更替,只不过此番更替货币势必让集市波动,而且钱币价值改变恐怕多让人不适应。”

陈群皱眉说着。

他见过新币,一共分为三种,三种皆是铜制品。

第一种是有孔小钱,与之前五铢钱等价换算,直径约一寸,重按照后世计量,大概24克左右,孔为方孔、

正面印有建兴通宝,为后世简体字刻印,反面印有壹,代表它的价值。

铜钱有边角,一个圆弧,和后世一元的那个圈很像,只不过仔细看可以看出,这个圈上面刻有几个字母。

JXTB

无论是字体,还是边角,还是那几个字母,都是铁匠营的钢印拓版印上去的,这几点最起码领先几十年,很难仿制。

第二种是无孔小钱,直径略大第一种,印的字体,边角,字母相同,只不过反面却是贰,同样代表着价值。

第三种是无孔大钱,直径就比第一种大挺多了,印的字体边角都相同,不过反面却是伍。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大多数是五铢钱,以及部分董卓铸造的小钱,此番替换后,张绣会根据百姓兑换的比例去调控市场。

整个过程很繁琐,涉及到了金融。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他要控制发放的量,或者控制购买的价格,只有钱值钱,那才是好事,不然百姓依旧很苦。

“无需担心,集市上虽然会波动一阵,可远好过被其他诸侯扰乱市场的要好。”张绣沉声说着。

贾诩略微沉思,他并未发表意见,原本按照他的理解是暂时不去推广新币,可他隐隐感觉张绣的理解远胜过他。

故,此番推广新币他并未阻拦。

他甚至有些期待,感觉大汉在张绣手中必然会发扬光大。

“主公,旧币重约五铢,故名曰五铢,我们既推出新币,自然不能沿用之前称谓。而我们新币重约七铢,不如就叫七铢钱?”

贾诩说完,看向张绣。

“额!”张绣很是无语,“七铢钱不足矣体现吾心中所想,吾大汉起源与夏族,不如就叫华夏钱吧!”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华夏钱将成为四海八荒的钱币,认华夏币而交易。而大汉子民则是天下之主,为人族至尊。”

张绣声音虽然不大,可却充斥着野心和郑重。

首节上一节190/3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