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华夏! 第183节

张仲熊,是小儿子。

靖康之难中张太守带兵勤王大儿子率领前军,小儿子率领后军。

张伯奋随父亲跟金军大战,失踪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很有可能阵亡或者随父自杀。

至于张仲熊此人,他前期跟随父亲的时候表现的很好。可是张叔夜死后并没有继承父亲的遗愿,先投靠伪齐,后投靠金国,给大宋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是大儿子张伯奋,他已经通过第一轮筛查,进入金沙滩那一关”

“你们是怎么得到这个情报的?”

“张叔夜有一个姓张的管家,他是太守大人的本家兄弟,深得信任,张家很多事情都经过他的手”

“你们把他收买了?”

王铁点点头,还不错,看来朱贵的工作做的很好,竟然将手伸到张叔夜家里去了。

“还没有,梁山在济州城里的内应收买了张管家的姘头,此女在济州城开设一家酒楼,给她供鱼的兄弟是我的心腹,他拿着一面镜子上就将其收买了,张府很多消息都从她那里流出来的“

一面镜子居然得了这么重要的情报。

王铁一阵错愕,这代价也太低了吧。

“先不用揭穿他“

王铁摸着下巴。

张太守啊张太守,没想到你老人家看上去一本正经的,居然也搞起潜伏来。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从现在开始我就把他带到身边,好好调教。

第285章 难民

登州海防城。

望海楼。

所谓的楼,并不是指一栋楼,而是十几栋大楼按照五宫八卦排列起来的建筑群。

此处不仅可以望山看海,还能将绝大部分海防城的尽收眼底。

一道城墙由南至北蜿蜒而去,由海边直到一座依山修建而成的要塞。

海上,东西两边各设两座永久炮台,和海上巡逻队一起拱卫港口。

防陆上不防海上,这是王铁最初定下的方针。

无他,以王铁掌握的海船建造技术和火炮技术,加上梁山训练出来的精锐士卒,只有海防城侵略别人,还没有哪个敢来摸梁山的胡须。

王铁看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建筑,心中无限感慨。

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一方城主。

“海防城能在短时间之内有此规模,全赖陶宗旺,李云,邓沉三位头领用命,本寨主一定重重有赏”

王铁冲着身后的陶宗旺和李云二人说道,由于邓沉已经调往大名府协助宋万,因此主打建城的三位头领只来了两位。

他们的后面,是扈成,朱富,李应,孙立,李逵,卞祥,柴蓉,琼英等人。

当然,那些提拔上来的小头领也被王铁请到了望海楼。

至于栾廷玉,他牵挂耽罗岛的事情,到达登州城的第二天就已经乘船离开。

“这都是兄弟们应该做的,要不是寨主发明的水泥制造大法,海防城现在只能建成一小半。”

陶宗旺实事求是,一点也不夸张。

因为按照他们之前的建造方法,肯定是先伐木、开窑烧砖,有了材料最后才能造房子。

寨主的水泥大法则不同,只要模具弄好,就可以倒上调制好的水泥碎石浆,成形的速度非常快,加上材料取之简单,工期则大大缩短一半。

最关键的是用此法做成的城墙或者房屋,非常的坚固,而且不容易着火,比木房子可强太多。

“梁山自本寨主撑权建立军规军法之后,从来都是有功必赏,有过必惩,海防城的兄弟都不错,每一个人都应该赏”

王铁让人搬来早就准备好的金银铜牌一枚一枚的发了下去。

拿着镌刻着“梁山”二字的牌子,众人一阵激动,这可是象征梁山荣誉的牌子。

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是从本地人之中提拔上来的,都是在建城之中立过不少功劳。

在知道李应和孙立他们并不是朝廷的人,而是闻名山东的水泊梁山好汉,这些人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还坚定的站在梁山这一边。

因为自从建设海防城以来,他们领了将近大半年的奉银,不仅建了房子,娶了老婆,一日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一日三餐有酒有肉有鱼不在话下,家中亲人个个都是喜笑颜开,充满幸福的样子,这在半年前完全是不敢想像的。

因此谁要是敢打梁山和海防城的主意,首先得问问他们这一批人答不答应。

领到代表梁山荣耀的金银铜牌,就代表梁山已经将他们引为心腹,成了自己人。

而且还是寨主亲自颁发,因此说不激动都是假的。

“第一批工匠,绣娘,纺织女工已经在十天前到位,并且安顿下来”

李应和孙立上前汇报情况,这些人由开始的不安已经慢慢稳定下来,开始适应海防城的环境。

“过冬物资,生活用品都发下去了吗?”

王铁依旧担心这些人的生活,生怕他们饿着,冻着。

古代的底层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衣食无忧,只要保证这一点,这些人才会归心。

“寨主放心,都已经按人头分发下去,我跟孙立亲自抓的,没有人敢徇私舞弊。不过……”

“不过什么?”

“她们当中很大部分人的亲人还在江南战乱之地,心中甚是挂牵”

“这个简单,让她们写封家书,把住址家里人的情况都写下来,让混江龙带人去取”

只有一家团聚,这些人才能在登州城扎根下来,开枝散叶,成为梁山最重要的力量。

“明白”

李应唱喏一声,带着一众人马下楼去办理此事了。

看着他急匆匆的身影,王铁感慨李应的变化实在太大,想当初在独龙岗的时候他还是李大官人,过着优哉游哉的富家翁生活,自从上梁山以来,尤其是管理登州城之后,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用李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过得非常充实。

用王铁告诉他的话说,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看,海面上的黑点,混江龙头领他们回来了”

有人突然指向海面,此人是正李逵。

自从学会使用单筒望远镜之后,这货都爱不释手,天天摆弄。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看向海平面,果然有无数小黑点出现在天际,排成一条长长的黑线。

王铁,卞祥,孙立,朱富,扈成一众拥有望远镜的头领纷纷拿起来放在眼前向海平面观察。

果然,在一艘最大的旗舰上面,绣有“海战营“三个字的大旗在迎风飘扬。

甲板上,无数的人在翘首期盼。

“吩咐下去,熬好热粥,蒸好馒头和包子,准备迎接李俊大军返回“

王铁让人传下命令,然后带着一众头领下到港口前去迎接。

海战营的船队中间,有一户张姓的人家,世代以编筐为生,因为方腊一个手下看上他们家的女儿,上门求索,张家女誓死不从,为防他们报复,全家人就连夜逃出城想到乡下亲戚家暂避风头。

没想到却被方腊手下带人追出城外,正要对他们全家大开杀戒的时候,李俊带人及时出现,救了他们一家。

全家人因此成了船队中的一员。

一开始他们还不知道船队去哪里,后来发现天气越来越冷才知道被运到了北方。

张氏一家觉得有一种才出狼窝,又进虎口的感觉,可是茫茫大海,他们根本就没有逃生的机会。

好在李俊大军很贴心,准备了大量的御寒的衣物,让海战营的兄弟分发下来。

这才让一家人的戒心稍微减轻一点。

毕竟能关心他们温暖的人,又能坏到哪里去?

再坏也没有方腊的手下坏吧。

第286章 贴心的梁山军

像张氏这一家的人,此次跟着海战营被送到登州营的占了很多,足足有八万多人,加上第一批运送过来的人,登州城已经来了十万多人。

然而登州海防城实在太大,而且还在扩建之中,十万人到来也只是占了城市一角而已。

“各位,登州城的父母官和梁山军已经为咱们准备好热腾腾的稀粥,和香喷喷的包子馒头,不用银两也不要铜板,到了岸上大家可以敞开肚皮吃“

李俊令人传下话,在海战营所有船只之间传播开来。

“靠岸了,靠岸了……“

“大家收拾各自的东西,准备下船“

一个船员敲打着锣鼓在船上各处大声提醒。

“小哥,能告诉老夫这儿是哪里啊?“

一个老者拉住船员问道。

“山东登州海防营“

船员耐心的解释道,混江龙曾经下过命令,要善待船上的老百姓,这个命令得以很好的执行下来。

“这么快就到山东了?“

“对,大爷,咱们已经达了山东登州,也就是咱们此行的目的地“

“北方啊……“

大爷叹了一声气,脸上布满忧愁。

故土难离啊!

方腊和官兵大战,他的家毁于战火之中,老伴和儿子死于乱箭,儿媳因为不堪官兵的侮辱投井而亡,唯一的亲人就是才十岁的孙子。

为了家中唯一的骨肉能在战乱中活下来,大爷才跟着李俊派来的人上了船。

……

令旗挥动,左翼战船缓缓开入港口,等下完船上的老百姓之后开出去,然后是下一批船进入港口。

随着第一批老百姓下船,海防营的港口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江南的各老乡亲们,这里是登州海战营,大宋梁山的土地,知道你们要来,早就为你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稀饭和香喷喷的包子馒头,大家可以敞开吃,管够”

几个老者在岸边一处高台举着大喇叭喊着。

有喇叭的加持,声音传出老远,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神奇的东西,好像的打量着。

大喇叭是王铁在梁山与关胜大战之后弄出来的,紧急制造了十几个台。没想到先在登州派上了用场。

首节上一节183/3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