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我,梁山寨主,匡扶华夏! 第36节

“噗噗”两支箭一左一右没入挂灯笼的木桩,下坠的灯笼刚好稳稳卡在两支箭中央。

王铁将时机卡得很好,灯笼里的蜡烛并没有熄灭,而且卡住的地方刚好接触地面。

“金国人,应该你上了”

全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一幕,明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可就是偏偏发生了。

“我“完颜不花手不停的发抖,金国人强大的自信心支撑着他,不能退缩,不能失败,不然没脸回到北方了。对方虽然很神勇,可是自己也不弱啊。

嗖……

完颜不花一箭射出,他的心态蹦了,这一箭大失水平,“噗”的一声射中灯笼中间,蜡烛熄灭。

惊愕片刻,场中轰然大哗。

文斗,王铁是靠取巧获胜,有点胜之不武的嫌疑。武斗,他可是堂堂正正的打败金国人。

完颜不花张张嘴,认真的看了王铁一眼,带着手下悄悄溜出人群,消失在夜空之中。

周依人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刚才她没敢看,听到百姓的欢呼才知道王公子胜了。

赵枢脸色铁青,这事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得赶紧进宫汇报给父王。跟张成吩咐一声之后,他带着护卫悄悄退出人群。

关胜摸着美髯,可以,不错,等下有地方吃酒了。

樊楼,靠窗而倚的李师师听到街上不时传来的欢呼声大为好奇,“晴儿,街上发生什么事了?”

第56章 火遍东京城

“师师姐,你是没看到,老百姓都传疯了,王公子为了一个卖身葬父的小娘子跟金国人斗法”

晴儿很快回来,眉飞色舞的将在街上打听到的事添油加醋的讲给李师师。

虽然身在红尘,但是李师师的内心深处却是一位非常爱国的女子。靖康之难发生的时候,为了打击金国侵略者,传闻她将自己的财物捐赠给军队做了军响。

听道王铁为了一个落魄的小娘子而愤而与金国武士相斗,不由得甜甜一笑,他肯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小娘子如此,那么他答应为自己赎身的事情也就不会只是说说而已。

山东玉面小白龙,你倒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叮铃铃……”

内室,一阵急促的声音响起。

李师师眉头一皱,是他来了。

轻叹一口气,将王铁留下梅花烙手稿放下,来到内室一张大铜镜前细细打扮起来。

“哎呀,我的女儿,你怎么还在打扮,那位爷都到门口了”

李妈妈匆匆进来,看到李师师还在铜镜面前,不由得催促起来。

“妈妈,女儿身体偶然不适,想……”

“想什么想,你也不看看来的是什么人,咱们樊楼吃罪的起么,快点出来,妈妈先去应付一下”

李妈妈转身出了内室,正与来者撞个满怀,李妈妈告了个罪款款离开,去外面守着了。

来者正值中年,气度风华,艺术气质尚佳,依稀可见翩翩公子的影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宋官家宋徽宗赵佶。

赵佶闲来无事,心中苦闷,不由得想到樊楼的李大家李师师,唤来几个心腹从早就挖好的地道来到樊楼。

瞧见李师师在内室打扮,赵佶没有进去打扰,而是在外屋慢慢跺起方步。

“噫,这是什么,难道是李大家新谱的曲子?”赵佶看到李师师放在桌子上的手稿,信手拿起翻开。

才入目几行他就被紧张的开头故事吸引,随后慢慢坐下,不知不觉间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

李师师从房间里出来,发现入迷的赵佶没有贸然打扰,而是来到一台古筝面前坐下。

经过一番试练,古琴低沉浑厚,古筝声音明亮,她发现用古筝弹奏梅花三弄要好听得多。

就在赵佶刚刚看完手稿抬起头,感慨故事蜿蜒曲折的时候,李师师玉指轻轻靠上琴弦“咚……”,一声悦耳的声音传来。

赵佶身子缓缓靠向椅子,他知道李大家又有新的曲子了。

李师师凭着强大的记忆一边弹奏古筝,一边引声高歌。

这这这,刚刚还比较镇定的宋徽宗一下子陷入其中。

梅花三弄,这不就是专门为自己写的吗?

赵佶突然想到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的刘爱妃,心中的柔软被刺到了。

传闻,宋徽宗的受妃刘氏突然得了急症,有一天,她看着院中自己亲手中的芭蕉说:“芭蕉啊芭蕉,你绿绿的叶子,愈长愈茂盛。只是可惜呀,我却不能看你长得越来越挺拔葱郁”说着说着,刘氏就流下眼泪。

左右侍从见状,认来刘氏情态反常,慌忙跑去向宋徽宗报告,赵佶不以为然。然而不久之后,刘氏病情恶化,很快就离开人世。

宋徽宗悲痛不已,加封刘氏为明达皇后,很长一段时间才从这件事走出来。

“红尘自有痴情者”说的不就是朕吗?

这词,这话本,写得实在太好了。

朕的大宋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人才,一定要找到他当面请教,是怎么写出如此好的东西来的。

“官家,曲子好听么?”

一曲完毕,李师师心情好了很多。

看到宋徽宗震惊和叹息的样子,心中一松看来当今官家跟我们这些人一样,都被王铁的才情打动。

“这词,这话本,是同一个人作的吗,是大宋的人吗?”

宋徽宗声音有些颤抖,如果有可能,他很将这个人才现在就宣到这里见面,不过一想自己的身份不宜出现在樊楼,只能打消这个念头,看来得另寻机会才行。

“是的”

李师师轻轻点头,暗暗揣测官家的意思。

“怎么只有一半,下半部分呢?“宋徽宗有种抓耳挠心的感觉,很想立马知道故事的结果。

“说是过两天拿过来,相信很快就知道大结局“李师师照王铁之前的话原原本本说一一遍。

“像这样的话本还有很多“李师师补充道。

“什么,还有很多?”宋徽宗有此失态,一个话本就已经令人啧啧称奇,视为神作,再来几本还不得令人废寝忘食,几天几夜都不能睡觉。

宋徽宗是个有名的文化皇帝,他对有文化人同着很高的认同感。

“他叫什么?”宋徽宗发觉自己微微有些失态,堂堂帝王何至如此,慌忙调整心态。

“他叫中华厚人“这是王铁走之前交代给李师师的事情,一旦有人问起就说话本的作者是中华后人,她不明白王铁为什么署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

“中华厚人?“

宋徽宗喃喃念了几遍,总觉得很别扭,可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好。

两人哪里知道,这是王铁凭着记忆誊抄后世大神的作品,哪敢留自己的名字。

“李大家可否再将刚才的曲子弹奏一次“

宋徽宗意犹未尽,拿起话本再次欣赏起来。

樊楼外面,李师师的歌声从窗口飘了出来,吸引一大批客人驻足聆听,所有人默不作声,细细品味歌中的意思。

很快,一曲完毕,众人正不愿意离开时,李师师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这一次比上次的拿捏的要好的多,声音也更加的悦耳。

屋内的佳人再次演奏完毕,直到很久之后再也没有声音传出,楼下才有人敢轻轻的发出一点声音。

“哎,要是能天天听李大家弹曲子,本公子立马死了也愿意“

“马公子说的极是,李大家不愧是樊楼花魁之首“

“不知道了吧,这是之前一个少年所作,专门送给李大家的见面礼,听说曲子的背后有大故事呢?“

一个青衣公子轻摇扇子,一副就我知道的得意样子。

“哦?“

背后还有大故事?

众人一下子来了兴趣,曲子都那么好听,背后的故事一定非常精彩。

“来,这就是“青衣公子随手掏出几本早已经誊抄好的话本:”十两银子一本“

“十两,太贵了吧“

“不要带拉到……上面有李大家亲手留的笔墨“青衣公子不慌不忙,转身晃晃悠悠就要离开。

第57章 结拜,最好的拉拢方式

“啊,兄台等等“

有人追上青衣公子,掏出一张银票塞过来。

李大家亲手留的墨宝啊!

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众人迅速将青衣公子围起来,很快就将他事先准备好的二十多本誊抄版话本一扫而空。

拿的话本的人很快来到樊楼大厅,这里灯光充足,可以细细欣赏李大家的墨宝。

“哪有,哪有?”有人从头到尾快速扫过,大为失望。

“李大家是什么人,她是樊楼的花魁,她的墨宝轻易让你发现,肯定藏在话本之中”青衣公子数着银票,脸上笑靥如花。

对哦,说得有道理。

为防遗漏,众人就从第一页开始看起,很快就被话本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一下子掉进故事情节之中不能出来,至于李师师在每本话本的后面留的一个大大“师”字倒被很多人忽略。

李妈妈适时的出现,吩咐手下姑娘将客人引到厢房,好酒好菜上齐,大家喝着酒,唱着歌,看着话本,好不快活。

一时间堂堂樊楼除了往日里的声色犬马依旧之外,居然流行起看话本来。

“噫,怎么突然之间没有了?”

一个姓陆的东京士子很快就将话本看完,正沉迷在故事当中突然没有了。

青衣公子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有的,会有的,明天一大早就有”

“啊!这个中华厚人也太不厚道了吧,让我们看一部分,不是吊人胃口吗?“

又有一个士子看完话本,站了起来。这滋味就跟来樊楼跟相好的姑娘一起吃酒,唱歌,结果到休息的关键时刻却被告知她今天身子不方便。

你说气人不气人。

“对呀,这也太短了吧?“

“叫中华厚人出来,让他当着大伙的面把后面的故事讲一下“

有人提议,很快就有人附合,高叫着让中华厚人出来。

躲在暗处的李妈妈瞧见厢房热闹的场面,非常的开心,一人10两银子,今天晚上又多了一笔收入。

不过,你们想见王铁怕是不可能了,当今官家都求而不得,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各位,各位,安静一下,请听我说“青衣公子高声大喊,可是众人正处于激动之中,哪里有人听他的。

首节上一节36/3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