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第132节

部队领头的正是高奇的排长。高奇等人马上归队,和三十名带着武器的战友在一起,三人立刻就安下心。整个人都支棱起来。

“高奇,咱们要强行带人。你可别说大家不够客气。”排长交代道。

一个立正,高奇欢喜的答道:“我听命令!”

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四次大败(六)

高家人被强行带到大宅外,一个个瑟瑟发抖,不敢动弹。面对的汉军击败了清军,摧毁了满清在青州的统治。成千上万朝廷的人死在汉军手里,高家现在这点力量根本无法对抗。

“都督下了令,俺们就和你们说点实话。俺们知道,你们高家里头有人给满清写了书信,信上说,要是满清打回来,你们给他们当内应。”

工作队长的话令高家一些人脸上肌肉抽搐,像是被挨了鞭子。

“都督是个善人。他说你们对恨俺们心中怨恨是很正常的事情,都督不肯眼瞅着你们死。好歹你们家里有人在俺们这里当兵,若是眼看着你们死在清军手里,俺们亏良心。这次你们都跟着俺们走,到州城躲过清军。现在,你们带上行李,跟咱们走。”

听闻汉军并非要把高家上下杀了,高家人倒是松了口气。然而高家人对汉军的恐惧并没有减少,如果不是现在杀,而是带走之后杀呢?

汉军懒得废话。有高奇这内应,先将高家人按照每户的父母兄弟一批隔开,各自用绳索连起来。再牵着这队人去拿了他们自己的铺盖与衣物,分队带走。

高家哭声震天,然而汉军手里有枪。随便打碎几样东西,就让高家人明白他们抵抗不了。

眼瞅汉军已经控制了局面,高老爷把心一横,大声喊道:“你们要杀就杀,俺不走。死在官军手里,也比死在你们手里强。”

工作队长听完忍不住皱眉,正想骂,突然想起来之前得到的交代。摸出文件来看了一阵,队长大声问道:“你们还有谁不想走?”

高家这边又没人敢说啥,只有两户低声说不想走。队长就让战士解开了这两户人中几名看着身强力壮腿脚灵便的男子。这才对着文件念起来,“你们家女人孩子俺们带走,放心,他们不会死,也不会被欺负。你们这些人留下,见到清军的时候就有人出去躲一下。到底会不会死,到时候就知道了。”

说完,队长觉得已经完成了工作,压着高家大部分人组成的队伍向着安全的地区撤退。将高老爷一家和其他几名男子一起留在高家。

高奇毕竟是高家人,知道部队不是来作恶的。眼见留下的高家人,心中还是不忍。他们毕竟是高家人,是高奇的亲人。就前去试图说服。没想到这几人过来就推搡高奇,要不是部队没走远,只怕还要揍高奇呢。

不过高老爷阻止了这些人,他满面怒容的对高奇喝道:“高奇,你若还是高家的人,就赶紧跟着那些人走。别让他们被人给害了。若是他们有个闪失,俺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高奇眼见自己完全没有机会,叹口气,跟着队伍离开了。

这边高家见人都走了,赶紧关上大门。想到家人很可能遇害,几个壮汉都忍不住垂泪。到了第二天就听村里有了动静,偷偷看了,竟然是官军进了村。

高家众人都很高兴,只觉得可是来了救星。高老爷却命众人不要出去,也不要有动静。

又躲了一阵,就听已经有人踹门,还有人喊道:“门从里头上了锁,翻墙过去,把锁砸了。”

不得以,高老爷只能让人开门。刚摘下锁,清军已经闯了进来。二话不说就将高家的人都给绑了起来,接着直奔粮仓。

再过片刻,有军官冲了进来,也不搭理高家的人,先问官军找到多少粮食。青黄不接之时,粮食当然没多少。

军官立刻骂骂咧咧的让人把高家的人押过来,“你们把粮食藏哪里了!”

高老爷脸色大变,已经知道事情不对头了。看来汉军没说错,这帮官军打了败仗,已经是败军了。高老爷的儿子大概是没想明白,还试图说明高家人都是良民,愿意领着官军去打霍崇这些贼人。

话音未落,高老爷的儿子就挨了几脚。脸有菜色的军官眼睛瞪得如同牛眼,“俺问你们,把粮食藏到哪里了。”

高老爷的儿子试图辩解,“俺们没有藏粮食啊。”

军官看来有经验,咬牙切齿的喝道:“打!狠狠打!先往死里打!”

官军们立刻扑上来,拽住几人就动手,院子里立刻响起一片惨叫声。

高老爷觉得自己好像身处梦魇之中,他脑子能想明白发生了什么,心脏却狂跳到头晕眼花。强烈的念头在高老爷心中盘旋,自己想错了,自己本该想到官军很可能是败军。却没想到真会遇到败军。

此时留在高家的人已经被打的口鼻冒血,熬不过刑,那些人开始向着没被打的高老爷求救。

高老爷心如刀绞。家人遭难,的确是难以接受。然而自己更不能接受的是家产被掠夺一空。官军没猜错,高家的确藏了一批粮食,还是挺大一批粮食。最近市面上粮食价格不低,高老爷准备把这批粮食卖出去赚一笔。如果被官军发现位置,再不用想拿到一文钱。

在这绝望之际,高老爷大声喊道:“别打了,别打了。你们不是官军么?你们不是来杀贼的么?”

这次没等军官发话,军官身边的官兵已经骂道:“俺们就是来杀贼的,你们不拿出来粮食,是要把俺们饿死么?饿死官军,你就没点良心么!”

骂完,官兵好像还不解气,上来就给了高老爷几个大耳刮子。打的高老爷头晕眼花。

在这眩晕中,高老爷迷迷糊糊想起件事,又喊道:“你们是官军,你们不是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么!你们有纪律啊!你们有纪律!”

“啊?你这老东西说什么呢!什么纪律,什么注意!瞎说什么呢!”

被这么骂,高老爷这才想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霍崇手下人马的规矩,高老爷现在面对的是官军。

虽然这么想了,高老爷还觉得不应该。既然贼军都明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怎么官军反倒还不如贼军!

不等高老爷想好该怎么讲,就听高家挨揍的人终于绝望的喊道:“别打了,别打了!俺带你们去拿粮食。”

这嗓子让高老爷一个激灵,当即喝道:“你敢!你敢带外人……”

飞来的一个嘴巴打的高老爷脑袋乱晃,鲜血从口鼻中喷了出来,再说不出话来。

再过一阵,官军终于找到了粮食。大概是因为高家没什么女人,众人也不指望高家男丁们懂得做饭。自行开始烧饭。

又过一阵,院子里响起一阵“给大帅请安”的喊叫。高老爷在关押高家的屋子里靠墙坐着,心中又生出些希望。如果来的是大帅,总是个能讲道理的。搞不好还与高家有什么渊源。

拼命站起身,高老爷跑到窗口,对外面大声喊道:“大帅,大帅救命!俺们都是好人!俺们都是好人!”

屋门被打开,官军把高家人都给带出来,推推搡搡带到正屋。就见原本是高老爷的主位上坐了位穿着黄马褂的清军将领,高老爷连忙跪倒行礼,自报家门。

将令一副听都没听过的神色,只是用奇怪的眼光打量着高家上下,边看还满意的微微点头。高老爷只觉得那眼神如同饿狼一样,闪动着令人胆寒的东西。连忙低下头。

过了一阵,高老爷就听这位大将军突然问身边的人,“你们是不是和这家……叫什么来的,祖上有过往来?”

旁边的官兵听到后连忙表示与高老爷家的先人好像有过往来。

将军听完笑道:“既然如此,就带他们先去祠堂祭拜一下。为难了人家,不去祭拜,说不过去。”

官兵听到吩咐,架起高老爷与高家人就往外走。高老爷又惊又喜,既然大将军这么讲,应该是不想继续为难高家。

打起精神,高老爷带着官兵前往祠堂。快到门口,这些官兵竟然没进门,而是转了方向,拖着高家众人绕着祠堂走。

“几位老爷,你们怎么不进去。”

官兵中为首的应道:“不急。先看看有没有埋伏。”

绕了一圈,见没什么人,为首的官兵也没进祠堂,只是叹道:“几位,你们都是良民。这时候知道要跟着官府,真的是辛苦你们了。”

想到被抢走的粮食,高老爷心如刀绞。实在是说不出话来。就听为首的官兵继续说道:“人说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你们说是不是。”

高老爷连忙喊道:“老爷,俺们家真的啥也没有了!”

为首的官兵摇摇头,叹口气。就见他面对高家祠堂,双手合十,开始念起来。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哆。毗迦兰帝。阿弥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往生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诵经声发自肺腑,那种感染力令高老爷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弄错了什么,或许这些官兵的先人真的与高家先人有什么渊源。若非如此,断然不会有这么诚恳的诵经。

经文不长,念了三遍也没话费多少时间。放下合十的手掌,为首的官军叹道:“几位,你们都是良民。俺也让你们明白,现在官军没肉吃,着实没力气跑。几位还要明白,若是官军活不下去,你们也活不下去。这都是上面的交代,俺们不过是奉命行事。等俺们都到了南边朝廷的地盘上,一定会再请高僧做法事。”

“你……你们要做啥?”高老爷听出了巨大的危险。

为首的官军已经收起念经时候的严肃神色,脸上都是狰狞,“俺们请诸位祭了俺们的五脏庙,好有力气行军!动手!”

话音放落,高老爷就觉得后背一凉,小腹中随即变得火热。低头一看,就见自己胸口处竟然冒出一截带血的刀。

惨叫声连连,官兵们已经对着高家人下了毒手。高老爷被人在背后用力蹬了一脚,身体从刀上脱出,巨大的疼痛让高老爷半声惨叫,随即喉头腥甜,一股东西堵住了嗓子眼。再也发不出声音。

倒在地上,有声音仿佛从极远处传来,“快点放血,在凉了变硬前就切肉!”

忍受着窒息的痛苦,念经声从仿佛极远的地方再次响起,“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哆……”

第二百五十八章 第四次大败(七)

坤隆元年。霍崇与清军第四次大激战,在战争开始阶段就突袭临沂,并且一举拿下。拿下临沂就意味着霍崇已经夺取了山东南部。

从济南出发的清军北路军在之后的战斗中失败,这支清军发现无法返回济南后果断掉头南下,试图逃到江苏。负责追击的总指挥乃是杨望富,也是霍崇的二徒弟。

看着最新文件,杨望富已经忍不住咬起了嘴唇。这边参谋更直白的叹了口气,“都督这是难为咱们,追着清军走多好。”

杨望富抬起视线,目光里比较复杂。有对参谋的某些赞同,也有被参谋对霍崇抱怨引发的反感。听了片刻,杨望富喝道:“都督让咱们怎么打,咱们就怎么打!”

追击的总指挥下令,参谋也不敢多说什么。然而吭吭哧哧好一阵,也没能拿出什么像样的计划。杨望富看着已经做出的计划,心中更是不快。这个计划要调动各个已经分散的营进行追击,将清军全部歼灭。

然而部队已经追击了好几天,别说清军的具体位置,连汉军的位置都无法确定。一时间要解决,杨望富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无奈之下,杨望富带上骑兵直奔不到一天路程的临淄。既然是霍崇下的命令,最好是由霍崇指出办法。看参谋这吭吭哧哧的样子,再给他们一天时间也未必能有好办法。

此时道路上没什么人,一行骑兵跑得飞快。抵达临淄之后直奔霍崇所在,通报之时见到一些十三四岁的小鬼们穿着军服,充当了传递消息的勤务兵。

叫住其中一人,杨望富说道:“于浅,都督在么。”

“在。”

“帮我通禀一下。”

于浅快步进去。看着这孩子的背影,杨望富心里面觉得有些说不出的感觉。小孩子在霍崇军中并不多,于浅又是格外不同的一个。霍崇曾经下令购买过出售的小孩子,于浅却是霍崇亲自路遇后买下来的极少几个孩子之一。

大家甚至觉得于浅和他弟弟是被拐来的,因为卖人的已经记不清于浅多大了。在这些往来的少数小鬼里面,于浅是唯一一个这等出身的孩子。其他小鬼的父母都是从种福社时代就追随霍崇的可靠人员。

没多久,于浅跑出来说道:“杨司令,都督请你进去。”

一见到霍崇,杨望富立刻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讲给霍崇。说完问题,杨望富请求道:“先生,这样局面下,我该怎么办?”

霍崇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沉思起来。杨望富心中不安,赶紧补充,“先生,若是要批评俺,等打完仗再批评,行不?”

“唉……,做事情若是一直追求结果,总会把思路限制起来。”霍崇说道。

杨望富觉得身上发麻,被打只是皮肉受苦,被教育是精神受折磨。二者相较,宁肯是被打更舒服些。

然而霍崇明显不会动手揍杨望富,而是继续讲下去,“人若是做不了决定,一般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想要的太多,第二是觉悟不够。你觉得你是哪一种。”

“我……再详细些。”杨望富有点绝望的请求道。

霍崇没有继续逼迫杨望富对他自己做分析,转而要杨望富说出他当下掌握的情况。杨望富就把已知的情况讲了出来。讲完,就看着霍崇,等霍崇给出一个指示。

“于浅,你怎么看?”霍崇开口问道。

杨望富连忙看向于浅,就见这孩子虽然站着,眼神中却有着不一样的神采。

听霍崇提问,于浅不急不缓的答道:“既然知道清军主帅的位置,他们又是清军最大的一股。何不先追击这一股敌人?”

听于浅说的从容淡定,杨望富当时就忍不住反问:“其他清军呢?”

“主帅被歼灭,其他清军不就成了散兵游勇。老师说清军平级之间无法协作。比较起来,清军主帅更重要。既然不知道全部清军的所在,从大到小一个个打。打的过程之中,我们也能得知其他清军位置。”

杨望富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要是夸于浅,岂不是承认一群三十好几的老爷们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娃。

正为难间,就听霍崇开口了,“你们若是制定出一个全部追击的计划,明显是想要的太多。这就是无法做出决定的原因之一。”

听霍崇又开始补刀。杨望富觉得自己很想立刻逃走,索性说道:“先生,把于浅借给我。”

“不行。”

“为啥?”杨望富搞不明白霍崇怎么会这么不给面子。

“你还是好面子,把于浅借给你,你们更多会想着怎么保全面子。而且这孩子突然得到这样的机会,对他也不好。”

“先生,俺不会亏待于浅。”

霍崇摆摆手,“两码事。你们都是我的学生,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你们没有发掘出你们自己的实力。于浅当下的能力,方才发言就是他的上限。他要的是通过学习增加基础……”

杨望富立刻打消了其他想法。准备赶紧逃回前线指挥战斗。好在霍崇也没有难为他,同意杨望富赶紧回去。

回到前线,杨望富立刻下了命令。这一路上左思右想,最初的时候杨望富心思还在于浅身上。觉得自己在霍崇面前丢了脸。不过想着想着,还是把思路放到作战上。

此时下令之后,杨望富终于觉得自己能脚踏实地了。就如以前跟在霍崇身边那样,能够具体执行每一个想法。这时候杨望富才发现,自己此时掌握的部队实力很强,但是数量远没有答道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步。

或许这就是做不出一个对清军发动全面进攻计划的原因吧。

首节上一节132/2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