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第179节

然而华夏军既然早就做好准备,当然就不会唱戏唱半套。诱敌深入是前半场,那么瓮中捉鳖就是后半段。

很快,部队就分两路追了过来。对敌人展开了前后围攻。

这边的连长排开队伍,手持军刀高高扬起,“上子弹!”

哗哗声响,部队已经做好准备。连长看着敌人们也开始装弹,轻蔑的一笑,喝道:“开火!”

随着命令,手中军刀如指挥棒如军旗般用力挥下。的排枪响起,对面的敌人登时被打倒十几个。

然而敌人却不知道是不是被吓傻了,他们不仅没有四散奔逃,没有被打中的反倒继续装填,就在华夏军排枪结束之后,那些贼人也举起火枪,对着华夏军开火了。

没有火绳,没有明火。然而对方的火枪中也喷吐出火焰与弹丸来。华夏军这边当即有好几人受伤。连长从未见过这样的局面,惊讶中竟然愣住了。

然而就这么一顿,队伍中已经响起了惨叫,中枪的士兵们捂着伤处喊了起来。这么一闹,队伍竟然有些混乱。

就在此时,却见对方的贼人已经继续装填子弹。虽然华夏军这边用的是后装步枪,然而敌人硬是比华夏军更早一步装填完毕,率先对华夏军射出了第二轮。

三个小时之后,高庞得知了袭击粮库的敌人竟然没有被围歼,有一部分硬生生杀出包围,逃出去了。

听到这消息,高庞只觉得怀疑自己的耳朵。华夏军与清军作战,素来是简单明快。战斗结果只有胜利与歼灭。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然而后续的报告就是如此。伤亡人数,华夏军五十九伤,十八死。打死了四十几名敌人,活捉了三十多人。这交换比,甚至是吃了大亏!

很快,报告就上来。一些火枪送到了高庞面前。

高庞一看就觉得不对头。这些火枪有步枪,有手铳。单从外观上看,竟然与华夏军的火枪十分类似。

这下高庞大惊,“有叛徒!有叛徒么?”

这边的胡说赶过来,拿起火枪看了看,叹道:“不是叛徒。”

“不是叛徒,这是什么?”高庞不敢相信胡悦的话。

胡悦叹口气,“我只是听都督说过,有这种燧发枪,不成想还真见到了。”

燧发枪,由1547年(16世纪中叶)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

霍崇当然不会造燧发枪,也没兴趣费劲打造。华夏军更不可能对这样的玩意有兴趣。

然而此时燧发枪出现在战斗中,还数量不少。见过燧发枪样品的胡悦看了一阵,叹口气,“果然还是来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纪律的目的(七)

满清是从哪里来的?到底派来了多少人?

高庞对此非常在意。都杀到了镇江的总督府,若不是防御非常有效,会损失不少人手。只要想到这里,高庞就一阵阵的难受。

眼见胡悦一副高深莫测的凝重,并没有露出要真正投入战争的意思。高庞更是不快,就问道:“胡说,你到底知道什么?能不能说清楚!”

“我知道的并不比你多。只是听都督说过,满清有实力制造燧发枪,不成想满清还真的造了。”胡悦边说,边拿起桌子上的手铳在手里摆弄着。

“这火枪很厉害么?”高庞知道自己的那点的军事水平,直接请教起胡悦。

胡悦皱着眉头,“我也只是听闻,不如咱们一起去试试看。”

既然是高庞与胡悦这样级别的人前去靶场,防卫是相当森严。高庞只是在军训的时候使用过火绳枪与华夏朝廷的步枪,此时使用燧发枪打了几发,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

胡悦有个绰号叫做“胡说”,就是因为他口无遮拦,经常敢说些别人不敢说的话。便在是霍崇面前就敢瞎咧咧,或者说胡悦就是喜欢在霍崇面前瞎咧咧,才混了“胡说”的诨号。

见到胡悦竟然如此遵守纪律,高庞很是讶异。左等右等都不见胡悦说什么,一众军官以及其他人员都在低声评价着对燧发枪的试用。

看胡悦竟然啥也不说,高庞只能撂下武器,请胡悦进了靶场的谈话间。“老胡,你怎么看?”

“状元公,你难道没有想法么?”胡悦神色并不好看。

高庞心中有些紧张,只能说了自己看法,“这火枪看起来能偷袭,突然靠近偷袭一下。”

“嗯。然后呢?”胡悦还是神色阴郁的问。

高庞心中讶异,只能勉力应对:“别的么……我看比火绳枪打的快。却不知道快了多少。”

“状元公,我只能和你说。燧发枪比火绳枪强些,真对打起来,强的有限。这物件真正厉害的就是第一枪。毕竟不用火绳,掏出来就能用。状元公须得小心些。”

“你是说刺杀?”高庞有点被吓到了。

“嗯。”胡悦点点头,“我这话说给你,你要讲纪律,不能出去说。咱们自己人会瞎担心害怕,贼人或许还学了一手。”

高庞也不知道该怎么讲,要是说不担心,又是骗自己。最后高庞问道:“能将那些贼子抓出来么?需要多久?”

胡悦摇摇头,“并不知道多久。贼子们又不傻,怎么会乖乖被杀。高总督,这次的事情我给你讲,你不要出去乱说。比暗杀,贼子们根本和咱们比不了。咱们可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高庞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胡悦所说关于没必要引发无意义恐慌的话是对的。只是想到满清这边竟然不是故步自封,着实有些担心。

这边胡说的确没有胡说八道,与高庞等人试过枪,就立刻开始组织人手进行剿灭。那些被俘的人自然要严加拷问,胡悦却把各部队的头头叫来,“俺觉得部队打成那样子,是被打懵了,没想到敌人竟然用上了燧发枪。各部队都要抓紧训练,还要增加见识。”

眼见胡悦竟然没有要追责的意思,众人很是讶异。就听胡悦叹道:“接下来又要打仗,大伙可别跟不上。这次满清可是要玩命!”

霍崇这边也已经得到了消息。刚过去的冬季,在河南靠北的人马发现一支骑兵始终在黄河北边盘踞,看他们的意思貌似是想着渡过黄河。

之后则是清军在虎牢关的人马瞅着也不是很安生,大有想动弹一下的意思。

燧发枪的事情传回到临淄,委员会里面有了种“明白过来”的感觉。应该是满清有了这样的家伙之后,又有了胆子与华夏军作战。

霍崇觉得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然而霍崇实在是不太想给大伙造成压力,就问道:“你们真以为如此么?”

众人一听有些不解,“都督,难道不是么?”

虽然觉得满清很可能就这么点眼力价,然而霍崇笑道:“满清又不是傻子,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东西其实没用么?燧发枪比起火绳枪好用很多,比起火帽枪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听霍崇这么讲,众委员也都放下心来。雷虎笑道:“都督,或许满清没了火帽,已经没办法作比较,自己忘记了呢?”

霍崇呵呵笑起来,其他人也被雷虎这话逗得大笑。钱清只是嘴角翘起,仅此而已。等会议做出了全面在河南推行土改的决定,钱清趁着散会的时候问道:“先生完全不怕这个么?”

“不怕。当下纪律组织的很好。我其实怕的是满清通过什么渠道搞出咱们的火帽配方。那时候咱们的装备优势就没有了。”

钱清点点头,既然霍崇已经说出了担心的内容,钱清就不想多说什么。

与此同时,西安城内的火器局散发着有些辛辣的香料气味。这气温甚至越过围墙,到了墙外。前来询问进度的太监闻到这个气味,忍不住连打了几个喷嚏。

进到火器局,太监熟门熟路到了研究的所在。这边就见外面堆放着许多洋艾、茴香、艾草之类的东西。有人正在用瓶瓶罐罐制作着什么。

太监进去之后就闻到一股酒香,知道这些人正在努力寻求火帽里面那种发火石的配方,所以想方设法打听着霍崇到底用了什么奇特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清楚霍崇到底购买了什么与众不同的物件,这才能从里面弄清楚霍崇到底弄了什么。

“几位大人,进度如何?”太监很客气的询问道。

就见这几人脸色有点红润,好像是喝了两杯的样子。为首的研发官员无奈的答道:“霍崇所用的发火石应该与这些洋艾、小茴香无关。这东西定然是用来酿制苦艾酒而用。”

太监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失望,至少到现在为止,这帮人的确找出了一个问题。而之前在宫里以及朝廷上,不少人还真的相信洋艾等物可以制作出奇妙的打火石。

第三百二十二章 纪律的目的(八)

弘昼听闻研究依旧没成效,心中虽然失望,却没有因此骂人。只是问道:“这么讲,那些人可有什么思路?”

“回禀皇上,奴才听几位火器局的大人说,他们觉得还得从硝石上入手。或许是霍崇用什么法子将硝石提炼出什么不同之物。”太监用这个行当特有的嗓音答道。

弘昼听完之后说道:“既然如此,不如好好学习一下霍崇那火药做法。还有,就是看看有没有办法将硝石产量增加一些。”

“遵旨。”太监这边应道,却没动弹。

弘昼知道这几个太监是等着弘昼继续明确以什么形式将这话传下去。是用圣旨的方式,还是用手谕,还是用口谕。总之,这都不是太监们能决定的。

最后弘昼下了一道手谕,之后就召集了军机处的军机大臣前来商议。这边老十四率先提及发生的一件事,“盛京那边的骑兵在黄河北岸等了一冬天,也没见到黄河结冰。现在已经退下去了。”

“盛京用的是蒙古人的法子吧?”抚远大将军巴赛问道。

弘昼没吭声,倒是老十四继续说了这路数。北方入侵南方,黄河一直是北方的巨大障碍。所以北方想进攻,往往是等着冬天黄河结冰,众人直接从冰面上过河,到黄河以南进行掠夺。

至少在霍崇炸开铜瓦厢之前,每年黄河都会上冻。然而自打铜瓦厢决堤,黄河北归之后,这气候全然变了。不仅气候温暖,雨水也下的多了起来。盛京那边的图谋也化作泡影。

巴赛着实有些失望,“若是结冰就好啦!”众人纷纷点头,却没说什么。毕竟在座众人没一个能一口气吹得黄河结冰。

大将军巴赛则继续说道:“皇上,何不前往攻打盛京?”

老十四听到这个建议,连忙反对,“还不如限于追噶尔打一仗。皇上,臣看准噶尔最近又是蠢蠢欲动。策零继位之后已经稳住局面,看来又想与蒙古争夺草场。”

弘昼有些不解,若是按照老十四所说,应该是完全当没看到才对。毕竟当下草原上的蒙古各部都倾向于和盛京结盟,让敌人之间互殴,还有比这个更爽的不成?

老十四明白弘昼的想法,连忙劝道:“皇上,若是那种驱虎吞狼之计,大伙都不是三岁娃娃,难道不懂么?当下臣之所以请皇上先与准噶尔打一仗,就是不想让局面不对……”

老十四这边讲述着发生的事情,已经有人偷偷从火药局送了消息出来。消息一路向北,很快就进入蒙古八旗的地盘,又顺着专门的商路将消息往盛京方向传去。

半个月后,老八这边已经得到了消息。听闻弘昼他们并没有搞出来火帽,盛京的王爷们都颇为失落,老八笑道:“大家伙也不用想的太好。若是老十四做出来,咱们也未必就能真的拿到。再说行军打仗全靠自己,火器虽然犀利,使用火器的还是人!”

这话说的漂亮,却没有人真的听进去。火帽的威胁的确太大了,盛京的王爷见识过火帽枪之后,都被这凶猛的火力吓到。

当即有人说起弘昼他们仿造出了燧发枪,想用这个说服老八。老八看实在是没办法,只能叹道:“我就说这么一次,诸位王爷,我这边已经派人偷偷前去霍崇那边联络,看看能不能弄出火帽的配方。只是现在还没消息,若是王爷们知道这里头的厉害,还是不要乱说。”

听老八说了这个,众人才算是安下心来。不过接下来就有人问道:“廉亲王,现在咱们可是缺银子。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听到这么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盛京城的金銮殿里面安静下来。以前盛京是靠京城皇帝的赏赐获得白银,皇帝们的赏赐只是让盛京的王爷们感觉非常不满。

此次老八带着盛京人马从北京城回来的时候,搜刮走了大半个北京城的钱财。然而这些钱财却还是不够。不仅不够,更是远远不够。

老八也知道这话到底有多大份量,心中也很是无奈。盛京缺钱,这是大伙都知道的。正因为如此,朝廷每年给盛京的钱都让盛京很不满。然而这些钱完全没有了的现在,盛京只能靠自己解决财政问题。之所以陈兵黄河北岸,就是为了能够到霍崇的地盘上抢一把。黄河却没有冰冻,众人过不了河,只能作罢。

想到这里,老八就安排了河北各路州府县城的人员。盛京众人对此非常满意,关外苦寒,日子难过。河北却是比关外富裕多了。到河北做官,无疑能捞取大量好处。

老八安排完,就对着这帮人喝道:“诸位的辛苦,朝廷自有俸禄。然而诸位还是要清楚,当下西有弘昼,南有霍崇。若是大伙只会中饱私囊,河北是守不住的。河北守不住,大伙又怎能有自己的俸禄?何去何从,还要诸位想明白。”

虽然老八不敢相信这帮王爷们真的能做好,至少看着他们露出听明白的神色,让老八只能权当王爷们搞明白了。

此时已经是坤隆三年二月末,指望黄河得等明年。盛京朝廷只能收拢人马,同时加快了与霍崇控制的山东等人联络。

丁举人突然得知这边有人是八爷派来的,心中着实有些惆怅。自己与霍崇的勾连就是从八爷开始,那时候八爷的手下们承受着雍正的沉重打击,反倒团结起来。他们寻找到的对抗雍正的工具就是霍崇。

现在物是人非,雍正被杀,八爷护着废太子的儿子去盛京立起朝廷。丁举人却完全没有前去盛京追随的打算。

正在确定自己的立场,来者用威胁的语气说道:“丁举人,八爷也不要你刺杀霍崇,也不要你做什么大事。八爷只是想弄到霍崇那火帽的配方。只要你能做到,八爷在盛京那边给你高官厚禄。”

听到高官厚禄,丁举人登时有了决定,他尽量温和的说道:“兄弟,你现在就从我家走,我就当你没来过。你若是再给我胡说八道,许什么大愿。我就要去华夏朝廷那边搞发你。”

“你……”来人楞住了。

丁举人却没再废话,只是喝道:“还不赶紧滚!等着俺叫人么?”

第三百二十三章 纪律的目的(九)

“国丈……”

丁举人话音未落,罗秀才脸一沉,“丁兄,你也要开我玩笑么?”

丁举人苦着脸说道:“罗兄莫要怪罪,俺遇到件事,非得罗兄才能相助。”

说完,丁举人就将八爷派人来寻求火帽配方的事情讲给罗秀才。说完之后,丁举人看着罗秀才严肃的神色,赶紧补充道:“若是以前,俺还能见见皇上。最近哪里见得到。”

罗秀才脑袋一个劲的摇动,“俺闺女不能帮咱们这个忙。丁兄,你还是赶紧去报官。”

丁举人痛苦的摇摇头,压低声音,“若是能报官,俺就去了。这次是陈兄的一个亲戚……”

“啊?陈兄……那个陈兄?”罗秀才也有些吃惊。

“要不是他,俺才不管!”丁举人无奈的答道。

双方嘀咕了一阵,都觉得事情不能这么做。想来这件事未必能藏得住,万一那厮被抓,到时候丁举人知情不举,可是要罪加一等。

罗秀才被丁举人拖下水,万分无奈之下只能跑了一趟。霍崇听完老丈人的话,笑道:“当下我朝已经恢复了锦衣卫,找他们不就好了。”

听霍崇这么讲,罗秀才试探道:“可否请皇上下旨?”

首节上一节179/2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