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第27节

“是。狗子把那个叫霍崇的也带回来了。”

胤想拿路上遇到的江洋大盗开开心,便命道:“带他们进来。”

没多久,侍卫狗子与那个霍崇一起被带了进来。此时还没入席,李树德等官员虽然用不解的目光看着进来的两人,却都不吭声。

“狗儿,琉璃火带回来了么?”胤问。

穿着黄马甲的狗儿迟疑片刻,低头答道:“回禀主子,运回来了。”

胤一愣,沉思片刻后继续问:“可是这个霍崇造的?”

侍卫狗子头又低了些,却很快抬起头,用清晰的声音果断答道:“回禀主子。奴才一个个亲自查过。霍崇没有酿酒作坊,烈酒是霍崇出了方子,与旁边村酿酒的作坊一起酿出来。琉璃碗与琉璃火是霍崇自己造的。”

狗子是胤的家生奴才,忠诚心绝对不用怀疑。从他方才的话里能听得出,狗子是竭尽全力想证明霍崇说了瞎话。然而实事应该是狗子所讲,这东西的确是霍崇造的。

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弥漫在胤心头,当自己已经坚信对方是个骗子的时候,却被证明那人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互相矛盾的现状是的胤生出很少感受到的不真实感。

屋内陷入短暂沉默中,直到旁边一位道员打破了沉默,“霍崇,你是怎么骗的人,老实说出来。不然就免不了皮肉受苦!”

其他官员都不吭声,有些人讶异的看向这位道员。有些干脆就完全不看这位道员。

气氛如此诡异,道员感觉到某种不对头。正不知为何会有如此感觉,道员就听胤冷淡的说道:“这么说,大概是我府里的人不会办事么。”

道员大惊,这才明白自己急匆匆跳出来的时候只是想给雍亲王解围,却没想到这种解围的说法会被当做是对雍亲王家奴才办事能力的质疑。

而胤说完,屋内没人吭声。既不去胡乱拍马屁,也不质疑任何人。所有人都等着坐在正中的雍亲王发话。在这里轮不到其他人主导局面。

道员觉得自己被这沉默压迫的几乎说不出话,赶紧给雍亲王跪下,“王爷,卑职想错了。还望王爷赎罪。”

胤其实也有一种把霍崇严刑拷打的冲动。狗儿是信得过的,但不收拾霍崇一番,胤就觉得心里头不痛快。可这位道员如此折腾,胤有不想这么做了。以胤手下收集的消息,这名道员与老八之间有些瓜葛,很可能这厮就是老八的人。

想到这里,胤笑道,“哈!霍崇,有的人是把瞎话说的和真话一样。你能把真话说的和瞎话一样,也是件本事。”

此话一出,周围几名官员忍不住发出了低笑。

从被带进来其,霍崇一直老老实实跪在地上,低着头。听到这话,霍崇也忍不住苦笑。是啊,自己这做法在21世纪的话应该能被接受,但是在满清时代就是罪过了。没有亲身经历的话,怎么可能知道还有这等事。

不过在这种时代,霍崇决定什么都不主动说。真的是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

刚想到这里,就听上头这位王爷问道:“霍崇,我之前若是要你造一万斤,你会怎么答我?”

霍崇低着头答道:“小人只能回禀王爷,得六个月才能造齐。”

“为何?”

“需要备下材料。60天一轮,只能造两千多斤。”

“这可不对,既然是60天一轮,6个月不过是六七千斤。你凭什么造一万斤?”

霍崇小心的提醒道:“回禀王爷,小人家里还有些材料,能造两千多斤。”

“哼!没想到你还有刀笔吏的才干。既然你这么讲,现在就给我回去,六个月给我造一万斤,送到我府上去。”

“是。”霍崇觉得如蒙大赦,赶紧叩头。刚爬起来,准备低着头溜走,就听这位王爷命道:“狗儿,先给他五百两银子,省的有人说我刁难他。”

霍崇一听这话,忍不住停了脚步。就听王爷冷笑道:“霍崇,你这模样应该不是想谢我吧?”

被这么一提醒,霍崇赶紧跪倒谢恩。这才退出去了。

等霍崇离开,胤对李树德笑道:“没想到山东还有这等奇人。”

李树德陪着笑答道:“山东人,有些呆直。”

听到这话,胤对李树德评价又稍稍提升了一点。再看那跪在地上的道员,就觉得这厮格外可恶。不过胤也不想此时发落他,只是淡然命道:“起来吧。”

第四十八章 奇遇(三)

酒宴过后,胤坐在铺着厚厚毛皮的床上一言不发。旁边的谋士与侍卫看着这位虽然表面上不苟言笑,其实很是喜怒无常的主子。其中一位试探着说道:“主子,要么我去把那霍崇抓起来?”

“哦?为何?”胤问。

“那小子让主子不开心,就该死了。”侍卫低头答道。

胤觉得这话很正确,却摆摆手,“一个工匠罢了,不要动他。”

旁边的谋士听胤如此讲,试探着问道:“四爷是在担心什么人?”

“嗯。皇上很喜欢老十四送上的琉璃火。这东西是老八给的老四。没想到居然是这厮造的。既然父皇喜欢,留着他有什么错?”

谋士听到这里,觉得能跟上胤的思路。继续试探着说道:“四爷,要不要让八爷那边知道此事。”

“不用咱们说,老八自然能知道。剩下就看老八怎么做了。”胤已经想通了思路,觉得心情好了不少。这次本就是偶遇,自己若是不利用一下反倒会让父皇觉得自己矫情。

这几年老八始终被父皇敲打,就是因为他太喜欢收买人心,以至于到了大愚若智的地步。琉璃火这件事传到老八那边,他若是以此为借口背后折腾。自己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和父皇说明这次偶遇。老爷子听到这样的稀奇故事,也能乐一乐。

侍卫听到这里,有些不明白,忍不住问道:“主子,那霍崇看着就不是好人。”

“好人?哈!”胤被逗乐了。霍崇这厮的确有趣,回想白天自己嘲笑霍崇的话,此时反倒觉得更有道理了。一个人能把真话说的和瞎话一样,的确是门本事。胤觉得此时倒是希望霍崇是个只说实话的人,他说自己半年只能造出一万斤,这不也很好么。

老八若是知道父皇喜欢这琉璃火,然后什么都不做……这是不可能的。就算老八什么都不做,老八的那帮手下为了能讨老八欢喜,更会往死里折腾霍崇。

不管是哪一种,自己都没什么损失。现在把琉璃火控在手里,父皇若是一直喜欢,自己也能为父皇尽孝。若父皇很快忘了这么个小玩意,也很好。

想到这里,胤再不想就这么件小事耽误功夫,随口问了一句,“钱给他了么?”

几名奴才面面相觑,过了一阵,狗子才低声答道:“奴才让他把琉璃火送到王府后再给。”

胤知道自己这帮奴才的忠诚,也不想为了外人就说他们,只是说道:“他有说这次的两千斤要什么价么?”

“回禀主子,霍崇说这次是咱们自取,一两银子十斤。”

“哦?若是他送去京城,又要什么价?”

“他说路上要有诸多花费,一两银子七斤。”

“哼!还真个刀笔吏。狗儿,你去给霍崇七百两银子,让他把剩下的琉璃火都送到京城去!”

霍崇没想到这位王爷居然真的给钱了,尤其是没想到居然是这位王爷的手下来送钱。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霍崇也只能接下钱。

黄马甲侍卫给了钱,盯着霍崇一个劲看。霍崇只能摸出一锭银子递给黄马甲,“这位兄弟,一点小意思。”

这锭银子得有二十两,黄马甲眼神有些动摇,最终说道:“看你救了我兄弟一条腿,我就收下了。”

霍崇已经不敢乱猜测这时代的风气和规矩,但还是觉得自己有点能理解这位黄马甲的意思。如果自己没有搞错的话……

有没有搞错,那就得沟通之后才能明白。霍崇说道:“这位兄弟,请问该如何称呼?”

“你想做什么?”

“我送琉璃火到京城,能不能直接请你出来交接。我也只和兄弟你熟些。”

黄马甲听了这话,颠了颠手里的银子,说道:“我叫张卫。你可记住了。”

恭恭敬敬送走了张卫,霍崇叹了口气。即便自己不知道雍亲王是谁,把四爷、王爷、蟒袍等综合在一起,怎么都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招惹了什么样的妖魔鬼怪。

雍亲王表现出的那种冷漠,与石头也得踹三脚的性子,和诸多后世描述里头相差不多。如果真有地方可以逃走的话,把一万斤固态酒精搞完之后,自己就干脆跑路吧。

一阵秋风吹来,霍崇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寒颤。

此时已经是九月十一,按照西历乃是十月初。大概是这时代人类碳排放总量不高,京城里见面的人都至少穿了外衣。

京城郊外的一处庄子里,两队兵丁正在引火。柴火都是刚砍下来的,有些湿漉漉的。一堆用枯草引火,几乎塞得满满的。另外一堆下面简单堆放了些白色块状体。

打火石劈啪作响,很快那些白色块状体就燃烧起来。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年背着手看着两边变化,见到固态酒精已经点燃,就命道:“用火把将草点起来。”

枯草终于燃烧起来,虽然浓烟滚滚,看起来吓人。却还是比不上固态酒精,添了几次干草,还没能把柴火点起。再看用固态酒精引燃的柴堆,此时已经冒着烟燃烧起来。

此时,侍卫快步跑来。中年连忙下令迎接,没多久一位大他几岁的儒雅男子走了进来,看着两堆柴火,笑道:“天还不冷,十四弟就要烤火么?”

十四弟叹道:“八哥,这琉璃火行军时用起来很是方便。”

“父皇喜欢就好。”老八苦笑道。

“父皇虽然没说,可他放过那么多次兵,怎么会不知道此物的用处。八哥,此物你从何处买来?”

“是个槽帮的人从江南带来。我也在打听是谁造的。”

“若是打听到,八哥有什么打算?”

“此事我已不能出力,得由十四弟处置。若能要得配方,献给父皇。父皇定然喜欢。”

两人正说话间,又有一人被引了进来。老八见到那人,便招手让他过来。那人连忙小步跑过来,躬身递上一封信。老八打开一看,神色显得颇为复杂。

“八哥,怎么回事?”老十四问。

“找到那人了。”老八答道。脸上却没有一丝喜色。

“既然找到了那人,为何八哥如此不高兴?”

“老四已经见过了那人。”老八叹道。

第四十九章 奇遇(四)

“十四,你递了条子要去山东是为了何事?”

“儿臣已经得知造琉璃火的匠人在山东,此次前去是要出琉璃火的造法。”

“那匠人定然将此看的比命还重,怎么会轻易给你。”康熙平淡的说道。

“父皇,儿臣也是从听人所说。此事已经传到京城,山东官员自然知道。儿臣此次去,能救了那匠人的命。他怎么会不给。”

康熙听到这里,微微一笑。却不说话,只是指了指座位。老十四先谢恩,才规规矩矩坐下。

康熙换了个舒服的坐姿,“昨日我叫老四过来,他说已经见过那匠人。听他说那匠人的言行,若是我年轻时候遇到,当时就将此人已江洋大盗拿下入狱。老四说,那人能把真话说的和假话一样,着实有趣。”

老十四一听心里面有些失落,没想到还是被老四占了先机。不过老八之前已经说过这等可能,也有了应对,便答道:“父皇,儿臣没见过那匠人,也不知那人是什么样子。只是儿臣试过这琉璃火,觉得此物对行军甚是有用。”

看康熙对这话明显有兴趣,老十四就把自己的实验简单讲给康熙。康熙听完却不对琉璃火作评价,而是问道:“你为何觉得那匠人要死了?”

“父皇,造物件便是一步步造。官员得知此事,定然想立刻拿到琉璃火献给朝廷。要多久才能造好,他们全不在意。只觉得逼迫就能拿到。这大概还是好的。更有官员想拿到秘方献给朝廷,就严刑拷打逼问。儿臣去一趟,只是不想让这方子失传。”

“有长进。”康熙淡然答道:“你既然要去山东,去见见你娘,问问她有什么要带的没有。”

老十四心中大喜,一来是得到父皇的应允,二来是能多见母亲一面。脸上已经忍不住笑开了花。

康熙看到儿子因为能见母亲而欢喜,心里也有点暖暖的。挥手示意十四赶紧去。

见完母亲,老十四开始做出京的准备。皇子非有旨意不得出京,所以皇子一旦出京必然会在官场造成很大影响。八哥说过,既然目的明确,就快去快回,莫给人留下口实。

但是想来想去,老十四还是趁着夜色去了老八那边。两人一见面,老十四就将康熙对老四的那段话讲给老八。

老八眉头微皱,想了一阵后说道:“十四弟,咱们让老四占了先机。”

老十四点头应道:“八哥,我也如此觉得。不过你觉得这先机在哪里?”

“父皇曾经给老四下过喜怒无常的评价。后来老四就改了性子,上次办事有功,又请父皇除了这句话。父皇也应允了。这次父皇说,若是他年轻时候遇到那名匠人,就直接将其下狱。再想想老四所为,你觉得如何?”

老十四轻轻咬了咬嘴唇。其实他也觉得父皇那句如同一根刺般扎在心头,却不敢去触动。此时被八哥将这根刺挑明,心中反倒更难受。

自从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了太子,四十八年虽然恢复了太子,又在康熙五十年二次废了太子。自此再不提立太子的事情。

然而从第一次废了太子,就给了皇子们争夺皇位的希望,诸位皇子们都开始行动起来。经过这些年的纷纷扰扰,老大、老二、老十三已经被圈禁。被认为最有希望夺取皇位的老八也被父皇彻底嫌弃,经常敲打。现在被公认有机会的只剩下老四和自己。

自己和四哥胤不仅是一个爹,还是同一个娘。就让这场较量更不能有丝毫差错。

正如老八所说,父皇是在称赞老四已经不再是以前那喜怒无常的性子,甚至能看出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既然老四已经做到这个程度,自己又该如何呢?

焦虑中就听老八说道:“十四弟,你不用担心。老四不过是在取巧罢了。”

老十四立刻打起精神,“八哥,这该怎么讲?”

首节上一节27/2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