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第29节

听这位如此讲,霍崇放下心来。掌柜看完霍崇的“证明文件”,请霍崇进了里面。果然,霍崇只是在能问的范围内随口问了,掌柜也随口回答。并没有因为自己知道而自傲,也没有因为霍崇不知道而看不起人。

量身材,做调整。花掉了霍崇半日时间,这还只是开始。官服并非转眼就能做好。霍崇约定了取衣服的日子,就在济南找家店住下。

晚饭中有了一盘菜的主料看着像是珊瑚般枝枝叉叉,呈现出半透明的深红色,霍崇吃了两根,却没说话。吃完晚饭,霍崇把杨友芳叫出去,边走边聊,“上次咱们要去拜访的那位兄弟,还得杨兄弟自己去了。”

“嗯。”杨友芳点点头。

“咱们晚饭的时候吃的那个菜,有点嚼头,有点脆。那菜是叫石花菜吧?”

“那不是叫做牛毛菜么。也有人叫冻菜。”

“杨兄弟若是认识海边能捞这种菜的,俺就不想劳烦那兄弟,直接请杨兄弟前去弄到这种菜。若是杨兄弟不认识海边捞这种菜的,俺们就请济南的兄弟帮俺们推荐人。”

霍崇刚说完,杨友芳立刻答道:“若是走船到海外的,俺不认识。海边捞个海菜的,俺就算不认识,也一定能找到。霍崇兄弟想卖这个菜?”

霍崇点点头,“俺想用这个菜。”

杨友芳明显想自己独揽这个差事,强烈表示自己没问题。霍崇也由他,便不再提在吃海路的那位。此时霍崇也担心自己此时太过显眼,很容易被人抓到了把柄。有些事情完全可以等一阵子再说。

裁缝听霍冲说急用,就采用了急用的手段。两天就把一套中规中矩的官服给霍崇做好。

阴历十月初十,一抬轿子在一队衙役的开道下出现在刘家村。从济南回来,霍崇就去县里面找徐知县借人。徐知县一脸尴尬,霍崇却觉得没啥好尴尬的。

此时坐在轿子内,看着农闲季节纷纷出来看热闹的村民,霍崇甚至觉得自己能理解满清官员为啥非贪污不可。因为官员个人的官服、幕僚、出行依仗,都得自己出钱。清朝知县也就是40两银子的俸禄,支撑这笔钱实在是艰难无比。很多穷京官真做到了有上顿没下顿,官服打了许多补丁。这已经不是清廉,而是制度性逼迫官员贪污。

不过霍崇很快把念头扫出脑海。村民们不少都认识来的官差,听他们说霍崇居然当了官。都是大惑不解,大伙对霍崇的印象还停留在前一段好多官差乃至于官员如狼似虎跑来村里收拾霍崇,最后把霍崇给抓走的时间。

很多人还记得霍崇被大铁链锁着,前面有官差牵着,如同一条狗般被带走的模样。

霍崇见人到的差不多了,就从停下的轿子走了出来。见到霍崇身穿官服,头带官帽。村门中发出一阵惊叹。

霍崇站到个高处,开始向村民们解释,自己之前是真的被锁走了。大伙都没看错。但是现在霍崇又回来了,还是以官员身份回来的。因为霍崇把自己在家造东西的方子献给了朝廷,得到了朝廷的嘉奖。

村民都见过霍崇玩弄酒精的把戏,对霍崇有了个善于造物件的印象。这前后合起来,算是有点相信霍崇真的当官了。

按照规矩,霍崇当然要摆开宴席请大家吃一顿。虽然兜里的钱真没剩多少,霍崇依旧按照规矩请大伙明天来吃饭。

当天晚上,最忙的并非是与村民们其实不熟的霍崇。霍崇身边的人都被叫走询问,官差更是被刘家村本地富户们一起给请走喝酒。

富户们想从官差这里得到最确切的消息,霍崇也乐得由官差们这么做。这一晚上官差们甚至没回霍崇家住。霍崇则是美美的睡了一晚。

第二天大排宴宴,富户们看霍崇的嫉妒眼神中又夹杂着敬畏。而给霍崇官的是王爷钦点的描述已经不胫而走。听闻霍崇居然被身为龙子凤孙的皇子亲自接见,普通村民真的被吓到了。

先是刘家村,接着是朱家村,李家村。三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霍崇的经历。也把霍崇兜里的钱花的干干净净。

当官差们回去县里,李童山来了。见到霍崇,他立刻说道:“霍大人……”

霍崇笑道:“李兄弟,你俺何必弄这个。这不就外气了!”

“霍兄弟既然这么讲,俺也不瞎客气。以后俺就和霍兄弟一起做东西。”李童山倒是够爽快。

霍崇心中大为放松,如果李童山不来,霍崇是准备亲自和李童山说这件事。不用瞎客套,两人约定了之后做琉璃器的合作方式,尤其是付款方式。

大概是因为霍崇已经是官员,李童山大方的表示,等东西卖出去之后再给他分钱就行。

送走了李童山,霍崇再次前往朱二牛家。和李童山相比,这朱二牛可就拎不清楚。

刚进朱家村,就有听到有小孩子尖声喊道:“霍崇来了!霍崇进村了!”

霍崇左看右看,自己既没有挑膏药旗,也没汉奸队开路。怎么就如此待遇了呢。

到了朱二牛家门口,还是大门紧闭。霍崇上前敲门,敲了好一阵,朱二牛才怯生生的来开门。虽然已经是要入冬的天,朱二牛的脸红的还是如夏天被晒过般的颜色。

霍崇进了门,先把门关上,才接着说道:“二哥,这可以给俺做酒了吧?”

“哥,俺错了!”朱二牛万分羞愧的答道。

“俺不是来找你算账的。之前你受了罪,搁谁身上都会气。俺这次来找你,是为了酿酒的事。”

“哥,你真不计较俺?”

“你觉得你不该生气?”霍崇反问。

朱二牛不敢说自己把霍崇撵走是对的,却也不愿意违心的说这么做错了。最后朱二牛又是给霍崇一阵赔不是。

霍崇听完,从兜里掏出最后一小块银子,“那帮黑了心的差役们大概也弄坏你家不少东西吧。这点钱虽然不够,你先拿着。”

此时朱二牛突然来了真情绪,拉住霍崇的手,眼泪涌了出来。伤感片刻,朱二牛问道:“哥,以后要是再有人要欺负俺,你能来帮忙么?”

霍崇斩钉截铁的答道:“你是俺兄弟,俺不帮你,谁帮你?”

第五十二章 情报网(三)

冬天来了,霍崇走在海滩上,眺望许久不见的大海。海风迎面吹来,从领口,从袖口,从裤腿,从每一个能钻进来的缝隙与霍崇肌肤相亲,并且如无情的绿茶婊般夺走霍崇的体温。

而眼前的海滩上,十几号人一个个冻得脸通红,却还弯着腰从海滩上捡起在这里被称为牛角菜的植物。冬天海边没什么人,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滩上的这些人看上去就如小石子般微不足道。

但人类的劳动如此伟大,只是两天,十几号人没日没夜的忙活,捡了几百斤的牛角菜。

霍崇此行之前已经准备了一些东西,就在海边渔民简单的房子里升起煤炉,开始做熬制琼脂的实验。

想把几百斤煤运输两百里已经够扯淡的。更扯淡的是,满清的税吏只要看到有人运这些能卖的东西就会上去收税。霍崇的官服和贴子起了作用,看到这行人里面有个官老爷,税吏立刻放弃了收税。这让霍崇感觉这一千两银子花的真值。

不过这一路上有充分时间让霍崇思考看到的一切。霍崇花了这一千两银子的目的是为了挣一万两,十万两,甚至更多银子。但是那帮只会读几本破书的读书人可没有霍崇的实力,他们从几本破书里面是学习不到什么能用来立刻搞生产的知识。

他们若是为了当官花了一千两,那一定会和霍崇一样希望十倍百倍的得到回报。能满足他们的手段除了贪污腐败鱼肉百姓之外,还真没有其他手段。

在屋内火光跳跃的时候,霍崇还忍不住考虑这件事。等霍崇从思考中挣脱出来,就发现屋内不知道何时已经挤了好多渔民。

因为人太多,屋内空气显得愈发污浊。这些渔民们本来只是挤在这里,在炉火加温的房间里很快就昏昏欲睡。霍崇看这样,索性让杨友芳给弄进些门板进来整齐排放。这下大伙总算是有个地方睡下。

弄完之后,本来是当做生产车间的屋子就成了一个大宿舍间。有几个人睡觉还打呼噜,弄得本就十分不高兴的杨友芳更加不快起来。

霍崇把快爆发的杨友芳拉到门外,低声劝道:“大伙都冻坏了,让他们睡一下又咋样。”

“霍兄弟,我不是不让他们睡。只是有些人……”杨友芳嘀嘀咕咕的发表着自己的不快。

杨永芳现在忍不住,其实霍崇早就忍不住了。可局面实在是不行,霍崇必须忍得住。而且这些渔民的生活是真的苦啊。在21世纪,说起沿海,很自就与富裕联系起来。然而这1717年底的山东沿海,渔民穷的叮当响。

霍崇一天给十文保底钱,捡到的牛角菜论斤收,一斤不过两文钱,这好几户人家里十几号能在冬天在外头耐冻的人就极为辛苦的出来捡海菜。这可是大冬天啊!

让大伙暖和点又怎么了?!

看天色,时间差不多了。霍崇继续自己的熬制工作。这也是在一份报告中看到的,因为与山东有关,霍崇才特别关注了一下。所谓琼脂的制作方法,说起来非常有意思。就是捞取海菜,通过熬制来提取琼脂。

有了琉璃之后就有了一个好处,可以制作温度计了。也不用对火候本身有啥不得了的研究,温度计一上,霍崇就能控制住温度范围。

这么熬制了一天多时间,两三百斤海草里,硬是提取出了二十几斤琼脂。

霍崇算了算,按照用琼脂与酒精混合制作固体酒精的比例,好像是不到5%的琼脂粉,与少量水与大量酒精就可以做出另外一种固体酒精。

现在天冷了,再酿醋的效率低,效果差。自从朱二牛与霍崇重新和好之后,朱二牛是拍着胸脯保证这不会错。而且霍崇自己也真的不想再用成本昂贵的醋酸钙来制作固体酒精。

以前是没机会采用琼脂,这次受了不少罪,居然混了个官身。可不能放过官身带来的这么多优势。

如果是二十几斤琼脂,就算是按照4%,就可以制作五六百斤。霍崇又在这里熬了三天,结果来了更多渔民。他们到更远的地方捡,总量大增。

这下琼脂产量也暴增,原本霍崇觉得弄出100斤就够,结果直接弄出来了七百多斤。除了对付给四爷的七千多斤外,霍崇还有足够的琼脂来做些别的东西。

霍崇连忙找到渔民,告诉他们这次已经可以了。大家不要再去捡海了。

本以为事情到此就可以顺利结束,霍崇拿了东西,大伙拿了钱,皆大欢喜。没想到渔民听到这话,竟然哭了,边哭边说霍崇坏了良心。大家本以为可以多挣些,这才如此卖命。霍崇这么就走,许多人都被冻的厉害,岂不是白冻了。

杨友芳登时就想说点啥。霍崇连忙拦住杨友芳,自己对渔民说道:“大伙受苦了。不如这样。俺觉得东西很好。这些日子,俺给双倍的钱。大伙可千万别再去海边了。俺再来就到开春之后。这样,除了这点钱,俺再给你们明年预定的钱,就按今年一半来算。”

听收入竟然增加了一倍多,哭泣的渔民们终于不哭了。霍崇的口袋再次空空如也。

回去的路上,霍崇只能向杨友芳道歉,“杨兄弟,俺让你破费了。这次回到临淄县,俺再去借点钱。也亏得你帮俺联络放贷的,不然俺早就没钱周转。”

杨永芳的确替霍崇垫了钱,此时听霍崇说的可怜,他只能叹道:“霍兄弟,你也是官了。借钱比别人容易的多。俺只是担心你这钱能要回来么?俺听说你这是要去见王爷。那是皇上的儿子,他若是说不给钱,你可咋办?”

霍崇觉得心里暖暖的。有人关心自己,这感觉真不错。而且杨永芳对于皇子的评价更是暖人心。皇子在杨永芳眼里是坏人,还是大坏人。这可就无限接近真相了。

但是此时若是说自己此行只怕脑袋都保不住也未免太骇人听闻,即便这是真的,此时也不能说。霍崇只能笑道:“放心,俺自然会尽力。等俺从京城回来,立刻就把钱还上。”

第五十三章 情报网(四)

时间到了阴历十一月,北京城内的水面已经开始结冰。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雍亲王府上吃起了火锅。在有着可开关上口的铁盒里,琉璃火燃烧时的淡蓝色火焰把铜锅内的清汤烧沸。薄薄的羊肉片在汤里稍微涮一下,变色之后就可以吃。蘸了芝麻酱与韭花酱,更是可口。

雍亲王怕热,只要热起来就觉得有些胸闷气短,用了琉璃火之后再没这种感觉。便是汤汁沸腾,屋内的气温也依旧清凉。比起以往,今年吃的火锅次数明显提升。

舒爽的吃了个饱,刚回书房休息,侍卫狗儿进来了,“王爷,霍崇来送琉璃火了。”

雍亲王没有立刻回答。琉璃火是个好东西,但制造琉璃火霍崇着实不是个好东西。雍亲王万万没想到,霍崇竟然这么会看人下菜碟,见到老十四之后立刻就把琉璃火的配方给卖了。

根据雍亲王的耳目所言,当时霍崇已经被下狱。可雍亲王还是觉得霍崇是个很会见风使舵的混账。既然都是官,难道向老十四要的官就比向雍亲王要的官更香不成?

狗儿静静的垂手等待,看着这忠心的狗奴才,雍亲王开口问道:“他带了多少?说了什么?”

狗儿连忙答道:“回禀主子。霍崇带了两千六百斤琉璃火。他说过两个月会再给主子送这么多。”

“狗儿。之前有些商人不是向你打听怎么买琉璃火么。你带这个霍崇去见见他们。”

狗儿听了这个命令,愣住了。雍亲王也没有解释,只是命狗儿赶紧去做。

等狗儿出去,雍亲王又叫来幕僚。低声命他把霍崇进京的消息传播出去。虽然没有指明要给谁知道,幕僚已经心领神会的退出去办事。

霍崇送琉璃火的第三天,在狗儿的暗示下,又亲自来雍亲王府外告辞。既然事情已经办完,霍崇一点都不想在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多留一秒钟。

拜帖送进去了,却没人出来传话。霍崇就在寒风里等着。京城的寒风比起海边冰冷潮湿的海风好了许多,却已足够难受。

正在跺脚取暖之时,就听马蹄声响,街口一队人马直奔雍亲王府门口而来。霍崇赶紧靠远处站,不敢冲撞了这队颐指气使的人马。马队在门口停下,为首的一人跳下马,直奔霍崇而来,口中骂道:“好你个霍崇,竟然骗我。”

霍崇对这口音还有点印象,抬头仔细,果然是十四爷。就见十四爷手拎马鞭,一副怒火中烧的模样。

眼见自己只怕要挨揍,霍崇心中叹口气,先给十四爷跪下行礼,“小人给十四爷请安了。”

啪的一声,老十四一鞭子抽在霍崇面前,随即喝道:“霍崇,你给的方子是动了什么手脚?!”

霍崇心里放松了些,这等事情完全在正常范围内,便答道:“回禀十四爷,小人在乡下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的。”

十四爷喝道:“为何你造的便宜那么多?”

“回禀十四爷。小人作坊小,工钱给的低。小人请问……十四爷,京城有没有造出琉璃火?”

“若是造不出来,问就要你狗命了!”老十四怒道。

霍崇更放下心来,既然能造出来,那这位十四爷到底气什么?若是京城造的东西比乡下还便宜才是怪事好吧。

这边老十四却气的大骂霍崇不老实。那边一直没对霍崇打开的雍亲王府的大门却开了,很快就有人说道:“十四弟,你好不容易到我门口。一来便是教训人么?”

听声音应该是雍亲王出来了。

老十四气哼哼的向雍亲王问了个好,这才恼火的说道:“四哥,我这就走。”说完,就命人把霍崇带走。

雍亲王却笑道:“老四,这霍崇好歹是个官。你这么直接抓他走,被人知道不好吧。”

老十四好像愣住了,然后霍崇就听雍亲王说道:“不如这样,霍崇是给我送琉璃火,把把他带到我府里问话。”

老十四好像气的不行,然而片刻后他却答道:“如此也好。若是教训霍崇,还得请四哥动手。”

霍崇面对老十四的时候还不害怕,可听说要让四爷动手,是真的有些怕了。这位四爷不管在历史上有什么姑且称为贡献的事情,可着实是个杀人毫不留情的家伙。若是被四爷动手教训,自己未必能活下来。

可这时候也由不得霍崇做决定,立刻有人架起霍崇就往雍亲王府内拖。没多久,就如升堂般,霍崇已经跪在一间也不知道是啥地方的厅堂内。正位上做着雍亲王,客位上坐着十四爷。

十四爷喝道:“霍崇,为何你造的琉璃火就便宜那么多?”

“回禀十四爷,小人写的方子上已经写明。小人用的醋是那种酿坏了的醋,酸的根本不能吃。小人蒸出来的醋精用的是那种酸水。醋比酒贵,小人用的醋便宜,琉璃火就便宜。”

听了如此合情合理的解释,老十四怒道:“霍崇,你觉得我连这个都不明白么?若是如此,也不过是差一两倍罢了。价格差到十倍,中间的缘由定然不是这个醋。”

首节上一节29/241下一节尾节目录